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吐哈油田深井钻井技术现状、问题及对策
1
作者
董振涛
《吐哈油气》
2005年第3期258-262,共5页
介绍了吐哈油田深探井钻井技术现状,紧密结合吐哈盆地的实际情况和地质特点,分析了深井钻井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吐哈油田
深探井钻井技术
钻井液
钻速
钻井质量
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吐哈盆地前侏罗系二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
被引量:
3
2
作者
罗肇
曾朝润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4期508-512,共5页
吐哈盆地二叠系、三叠系 (简称前侏罗系 )具有很大的资源潜力和广阔的勘探前景 ,但前侏罗系地层埋藏较深 ,加之受以往采集技术的限制 ,使地震剖面无法满足构造解释的要求。为此 ,对前侏罗系二维地震勘探采集难点进行了分析 ,并采用了用...
吐哈盆地二叠系、三叠系 (简称前侏罗系 )具有很大的资源潜力和广阔的勘探前景 ,但前侏罗系地层埋藏较深 ,加之受以往采集技术的限制 ,使地震剖面无法满足构造解释的要求。为此 ,对前侏罗系二维地震勘探采集难点进行了分析 ,并采用了用地质模型射线追踪优选观测系统 ,通过试验选择激发参数 ,在盒式排列干扰波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接收参数等方法技术 ,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得到的新地震剖面与老剖面相比有质的飞跃 ,完全满足构造解释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前侏罗系
二维地震勘探
油气资源
吐哈油田
地震资料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吐哈盆地火焰山中央隆起带稠油的成因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华明
《吐哈油气》
2009年第1期1-7,共7页
通过对火焰山中央隆起带的石油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该区的稠油成因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该区三叠系原油均有25-降藿烷和25,30-双降藿烷的存在,说明这一地区的原油普遍遭受了生物降解作用。其各个地区原油的降解程度也各不相同...
通过对火焰山中央隆起带的石油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该区的稠油成因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该区三叠系原油均有25-降藿烷和25,30-双降藿烷的存在,说明这一地区的原油普遍遭受了生物降解作用。其各个地区原油的降解程度也各不相同,其中构造低部位吐玉克地区降解程度相对较弱。英也尔地区原油的生物降解程度较高。流体包裹体的特征表明,在胜金口地区,原油充注时为正常原油,而后发生抬升和生物降解作用,从而形成稠油。玉东1井包裹体显示出现两次原油充注,稠油和正常原油。在鲁8、鲁9、鲁11、鲁2、鲁10井包裹体中,由西向东,随着埋藏深度的变低,第一期和第二期原油的充注逐渐由正常原油变为完全稠油充注。这说明原油可能在运移过程中逐渐稠化。而且鲁10井可能属于当时原油开始稠化时的关键点和开始组分散失与逸散的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原油生物降解
流体包裹体
油气运移
稠油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吐哈盆地丘东气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上、下气藏储层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松岭
杜建平
+4 位作者
马广明
蒋玉双
史自力
何志平
康永尚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吐哈盆地丘东凝析气田主力产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中部的砂岩层,可分为上气藏(X4-X5)和下气藏(X6-X9),上、下气藏的储集体虽然都是三角洲前缘的河口坝和分流河道砂体,但在储集物性、非均质性和砂体几何形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
吐哈盆地丘东凝析气田主力产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中部的砂岩层,可分为上气藏(X4-X5)和下气藏(X6-X9),上、下气藏的储集体虽然都是三角洲前缘的河口坝和分流河道砂体,但在储集物性、非均质性和砂体几何形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通过基准面旋回的划分和沉积微相研究,指出上、下气藏因其所处的旋回位置及相分异作用不同,储层非均质性和砂体几何形态存在明显差异,上气藏储层物性明显优于下气藏。该研究表明,基于基准面变化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可有效地用于预测储层的纵横向分布,对油气藏开发部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相分异
储层
三角洲
吐哈盆地
丘东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吐哈盆地库木凸起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
5
作者
栗维民
高瞻雄
《吐哈油气》
2008年第4期319-323,333,共6页
从宏观构造演化入手,详细阐述了库木凸起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着重强调凸起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的库木、鄯善和塔克泉三个古鼻隆带构造发育历程及与后期油气运聚成藏关系;联系两套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期、三套高渗透层与三个古鼻隆带有机匹...
从宏观构造演化入手,详细阐述了库木凸起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着重强调凸起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的库木、鄯善和塔克泉三个古鼻隆带构造发育历程及与后期油气运聚成藏关系;联系两套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期、三套高渗透层与三个古鼻隆带有机匹配,形成了三种油气藏类型,指出库木凸起前缘自西向东依次发育稠油油藏、较稀稠油油藏和稀油油藏,对该区深入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库木凸起
古鼻隆带
演化阶段
有机匹配
稠油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火山岩岩性测井识别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
31
6
作者
刘俊田
张代生
+3 位作者
黄卫东
李在光
覃新平
魏成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4期87-91,共5页
火山岩油气藏是近年来吐哈油田热点勘探领域,已相继在不同层系的火山岩储层中取得了突破。而火山岩储层岩性复杂多变,其岩性的影响远远超过流体的影响,因此岩性识别对该地区显得尤为重要。准确确定火山岩岩性是火山岩岩性储层精细评价...
火山岩油气藏是近年来吐哈油田热点勘探领域,已相继在不同层系的火山岩储层中取得了突破。而火山岩储层岩性复杂多变,其岩性的影响远远超过流体的影响,因此岩性识别对该地区显得尤为重要。准确确定火山岩岩性是火山岩岩性储层精细评价的基础,也是测井评价的主要难点。文中以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卡拉岗组火山岩岩石薄片资料为基础,研究出了利用常规测井信息识别矿物成分,应用成像测井信息识别火山岩的岩石结构及构造,并将两者结合对火山岩岩性进行综合判别的适合吐哈油田火山岩岩性识别方法。该方法对马朗凹陷火山岩岩性识别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岩性
测井识别
马朗凹陷
三塘湖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构造背景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
24
7
作者
闫玉魁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49,52,共5页
火山岩的岩浆起源和岩浆演化受控于所处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不同构造环境下形成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不同。本文通过对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化学成分、微量元素丰度和稀土元素配分形式等研究,结合构造演化分析,认为石炭系火山岩总体形...
火山岩的岩浆起源和岩浆演化受控于所处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不同构造环境下形成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不同。本文通过对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化学成分、微量元素丰度和稀土元素配分形式等研究,结合构造演化分析,认为石炭系火山岩总体形成于大陆边缘构造环境,但不同时期构造背景略有不同,其中哈尔加吾组火山岩以板内环境为主,卡拉岗组火山岩以火山岛弧环境为主。此背景条件下形成的中基性火山岩富含斜长石和沸石杏仁体,易于风化淋滤形成优质储层,在源控范围内形成下生上储式风化壳型油气藏和自生自储式火山岩内幕型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背景
火山岩
岩石系列
火山岛弧
大陆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牛东区块石炭系卡拉岗组火山岩储层预测研究
被引量:
6
8
作者
刘俊田
李华明
+3 位作者
覃新平
刘媛萍
闫立纲
郭林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5期370-375,共6页
三塘湖盆地上石炭系卡拉岗组火山岩风化壳储层是吐哈油田近年来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根据该区钻测井资料揭示的火山岩风化壳剖面以及其岩石学特征、物性特点,选取该区块火山岩储层较为敏感的自然伽马曲线、声波曲线、深侧向电阻率曲线,...
三塘湖盆地上石炭系卡拉岗组火山岩风化壳储层是吐哈油田近年来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根据该区钻测井资料揭示的火山岩风化壳剖面以及其岩石学特征、物性特点,选取该区块火山岩储层较为敏感的自然伽马曲线、声波曲线、深侧向电阻率曲线,构建具有声波量纲的拟声波曲线,采用基于模型道的地震波阻抗反演,从地质模型出发,应用模型优选迭代扰动算法通过空间地质建模、波阻抗反演、参数反演和平面综合分析研究,预测有效储层的分布。地震反演和储层预测的结果认为:牛东地区火成岩有效储层分辨率中等偏下,常规波阻抗体能分辨出大套的低阻抗体,而对较薄的有效储层分辨率很差;而储层特征自然伽马反演体分辨率比常规波阻抗体的分辨率高,与钻井储层对应关系较好,能较好分辨出安山岩、玄武岩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储集层
波阻抗反演
石炭系
牛东地区
三塘湖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稠油乳化降粘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9
作者
江永奎
《吐哈油气》
2009年第3期247-249,共3页
吐哈油田鲁克沁稠油有高密度、高粘度、高凝点、高非烃含量和中等含蜡量的"四高一中"的特点,并且油藏埋深2 200~3 550 m,属于超深稠油。随着油田的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掺稀油降粘的开发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油田的需要。试验结...
吐哈油田鲁克沁稠油有高密度、高粘度、高凝点、高非烃含量和中等含蜡量的"四高一中"的特点,并且油藏埋深2 200~3 550 m,属于超深稠油。随着油田的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掺稀油降粘的开发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油田的需要。试验结果显示,应用表面活性剂进行稠油乳化的降粘举升方式,很好的解决了稠油举升问题,同时也减少了稀油的用量,为大规模的开采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乳化降粘
井筒举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自由水压井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1
10
作者
娄铁强
南长明
+2 位作者
徐天平
于晓杰
季国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年第2期43-48,共6页
吐哈油田大部分区块属低孔、低渗油藏,地层压力系数低,常规压井液对储层伤害大,作业后返排和产量恢复时间长。通过攻关开发的无自由水压井液,密度0.98 g/cm3~1.03g/cm3、抗温能力达到100℃、16h页岩膨胀率小于6%、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大于...
吐哈油田大部分区块属低孔、低渗油藏,地层压力系数低,常规压井液对储层伤害大,作业后返排和产量恢复时间长。通过攻关开发的无自由水压井液,密度0.98 g/cm3~1.03g/cm3、抗温能力达到100℃、16h页岩膨胀率小于6%、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大于85%。现场应用表明:无自由水压井液配制工艺简单,压井效果良好,对地层伤害小,排液时间短,作业后产量恢复快,适用于吐哈油田低压油井的压井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自由水
压井液
低压油藏
返排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牛东区块石炭系C_2k火山岩油藏试采特征分析
11
作者
王谦
唐后军
+3 位作者
汤爱云
杜春梅
康毅
张新岗
《吐哈油气》
2008年第3期300-304,共5页
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上石炭统卡拉岗组(C_k)油藏为吐哈油田首次发现的裂缝—孔隙型火山岩油藏,其储层岩性识别、岩相划分、渗流机理、井网部署与开发规律是吐哈开发工作者面临的全新课题,技术难点较多。系统总结试采特征,深入分析试采产...
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上石炭统卡拉岗组(C_k)油藏为吐哈油田首次发现的裂缝—孔隙型火山岩油藏,其储层岩性识别、岩相划分、渗流机理、井网部署与开发规律是吐哈开发工作者面临的全新课题,技术难点较多。系统总结试采特征,深入分析试采产量变化原因,对于制定合理开发技术政策,实现科学高效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牛东区块
火山岩油藏
试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石炭系火山岩储集层测井评价
被引量:
9
12
作者
刘俊田
焦立新
+3 位作者
张日供
覃新平
闫立纲
刘媛萍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8-524,共7页
以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石炭系卡拉岗组火山岩储集层测井评价为例,应用测井和试油试采资料,结合钻井取心、综合录井和实验分析数据等资料,阐述了用常规测井方法评价火山岩储集层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确定了火山岩岩性识别标准;通过对火山岩...
以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石炭系卡拉岗组火山岩储集层测井评价为例,应用测井和试油试采资料,结合钻井取心、综合录井和实验分析数据等资料,阐述了用常规测井方法评价火山岩储集层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确定了火山岩岩性识别标准;通过对火山岩储集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研究以及对试油和试采层应用交会图法,确定了该地区有效储集层的下限标准。实际应用表明,用测井参数建立的火山岩储集层解释模型可以用于该区块火山岩储集层的定量评价。在提高岩性识别精度的基础上,利用测井资料可以有效预测火山岩储集层物性及含油气性,该方法为牛东区块探明储量计算提供了依据,有效指导了该地区的勘探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评价
岩性识别
储量参数
火山岩储集层
三塘湖盆地
原文传递
题名
吐哈油田深井钻井技术现状、问题及对策
1
作者
董振涛
机构
中国石油
吐哈油田
分
公司
勘探
处
出处
《吐哈油气》
2005年第3期258-262,共5页
文摘
介绍了吐哈油田深探井钻井技术现状,紧密结合吐哈盆地的实际情况和地质特点,分析了深井钻井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吐哈油田
深探井钻井技术
钻井液
钻速
钻井质量
地质条件
Keywords
deep well drilling
drilling fluid
rate of penetration
lost circulation
分类号
TE2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吐哈盆地前侏罗系二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
被引量:
3
2
作者
罗肇
曾朝润
机构
中国石油
吐哈油田
分
公司
勘探
处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4期508-512,共5页
文摘
吐哈盆地二叠系、三叠系 (简称前侏罗系 )具有很大的资源潜力和广阔的勘探前景 ,但前侏罗系地层埋藏较深 ,加之受以往采集技术的限制 ,使地震剖面无法满足构造解释的要求。为此 ,对前侏罗系二维地震勘探采集难点进行了分析 ,并采用了用地质模型射线追踪优选观测系统 ,通过试验选择激发参数 ,在盒式排列干扰波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接收参数等方法技术 ,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得到的新地震剖面与老剖面相比有质的飞跃 ,完全满足构造解释的要求。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前侏罗系
二维地震勘探
油气资源
吐哈油田
地震资料采集
Keywords
pre-Jurassic
seismic layout
shooting parameter
receiving parameter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吐哈盆地火焰山中央隆起带稠油的成因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华明
机构
中国石油
吐哈油田
分
公司
勘探
处
中国
地质大学
出处
《吐哈油气》
2009年第1期1-7,共7页
文摘
通过对火焰山中央隆起带的石油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该区的稠油成因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该区三叠系原油均有25-降藿烷和25,30-双降藿烷的存在,说明这一地区的原油普遍遭受了生物降解作用。其各个地区原油的降解程度也各不相同,其中构造低部位吐玉克地区降解程度相对较弱。英也尔地区原油的生物降解程度较高。流体包裹体的特征表明,在胜金口地区,原油充注时为正常原油,而后发生抬升和生物降解作用,从而形成稠油。玉东1井包裹体显示出现两次原油充注,稠油和正常原油。在鲁8、鲁9、鲁11、鲁2、鲁10井包裹体中,由西向东,随着埋藏深度的变低,第一期和第二期原油的充注逐渐由正常原油变为完全稠油充注。这说明原油可能在运移过程中逐渐稠化。而且鲁10井可能属于当时原油开始稠化时的关键点和开始组分散失与逸散的关键点。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原油生物降解
流体包裹体
油气运移
稠油成因
Keywords
Tuha basin
petroleum biodegradation
fluid inclusion
petroleum migration
origin of heavy oil
分类号
TE112.1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0.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吐哈盆地丘东气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上、下气藏储层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松岭
杜建平
马广明
蒋玉双
史自力
何志平
康永尚
机构
中国
东方地球物理
公司
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勘探处
中国石油
吐哈油田
公司
丘东采油厂
振华
石油
控股有限
公司
中国石油
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出处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文摘
吐哈盆地丘东凝析气田主力产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中部的砂岩层,可分为上气藏(X4-X5)和下气藏(X6-X9),上、下气藏的储集体虽然都是三角洲前缘的河口坝和分流河道砂体,但在储集物性、非均质性和砂体几何形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通过基准面旋回的划分和沉积微相研究,指出上、下气藏因其所处的旋回位置及相分异作用不同,储层非均质性和砂体几何形态存在明显差异,上气藏储层物性明显优于下气藏。该研究表明,基于基准面变化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可有效地用于预测储层的纵横向分布,对油气藏开发部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层序地层
相分异
储层
三角洲
吐哈盆地
丘东气田
Keywords
sequence stratigraphy, facies differentiation, reservoir, delta, Turpan-Hami Basin, Qiudong Gasfield
分类号
TE12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吐哈盆地库木凸起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
5
作者
栗维民
高瞻雄
机构
中国石油
吐哈油田
分
公司
勘探
处
出处
《吐哈油气》
2008年第4期319-323,333,共6页
文摘
从宏观构造演化入手,详细阐述了库木凸起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着重强调凸起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的库木、鄯善和塔克泉三个古鼻隆带构造发育历程及与后期油气运聚成藏关系;联系两套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期、三套高渗透层与三个古鼻隆带有机匹配,形成了三种油气藏类型,指出库木凸起前缘自西向东依次发育稠油油藏、较稀稠油油藏和稀油油藏,对该区深入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库木凸起
古鼻隆带
演化阶段
有机匹配
稠油成藏
Keywords
Tuha basin
Tamu bulge
paleo -nose- type belt
evolutionary phase
organic matching
heavy oil accumulation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TU94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火山岩岩性测井识别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
31
6
作者
刘俊田
张代生
黄卫东
李在光
覃新平
魏成
机构
中国石油
吐哈油田
公司
勘探
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勘探处
中国石油
勘探
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4期87-91,共5页
文摘
火山岩油气藏是近年来吐哈油田热点勘探领域,已相继在不同层系的火山岩储层中取得了突破。而火山岩储层岩性复杂多变,其岩性的影响远远超过流体的影响,因此岩性识别对该地区显得尤为重要。准确确定火山岩岩性是火山岩岩性储层精细评价的基础,也是测井评价的主要难点。文中以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卡拉岗组火山岩岩石薄片资料为基础,研究出了利用常规测井信息识别矿物成分,应用成像测井信息识别火山岩的岩石结构及构造,并将两者结合对火山岩岩性进行综合判别的适合吐哈油田火山岩岩性识别方法。该方法对马朗凹陷火山岩岩性识别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火山岩岩性
测井识别
马朗凹陷
三塘湖盆地
Keywords
volcanic rock
loggingrecognition
MalangDepression
Santanghu Basin
分类号
P631.819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构造背景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
24
7
作者
闫玉魁
机构
中国
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勘探处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49,52,共5页
文摘
火山岩的岩浆起源和岩浆演化受控于所处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不同构造环境下形成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不同。本文通过对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化学成分、微量元素丰度和稀土元素配分形式等研究,结合构造演化分析,认为石炭系火山岩总体形成于大陆边缘构造环境,但不同时期构造背景略有不同,其中哈尔加吾组火山岩以板内环境为主,卡拉岗组火山岩以火山岛弧环境为主。此背景条件下形成的中基性火山岩富含斜长石和沸石杏仁体,易于风化淋滤形成优质储层,在源控范围内形成下生上储式风化壳型油气藏和自生自储式火山岩内幕型油气藏。
关键词
构造背景
火山岩
岩石系列
火山岛弧
大陆板块
Keywords
tectonic background
volcanic rock
lithologie series
volcanic island arc
continent-bearing plate
分类号
P168.130.2 [天文地球—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牛东区块石炭系卡拉岗组火山岩储层预测研究
被引量:
6
8
作者
刘俊田
李华明
覃新平
刘媛萍
闫立纲
郭林
机构
中国石油
吐哈油田
公司
勘探
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勘探处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5期370-375,共6页
文摘
三塘湖盆地上石炭系卡拉岗组火山岩风化壳储层是吐哈油田近年来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根据该区钻测井资料揭示的火山岩风化壳剖面以及其岩石学特征、物性特点,选取该区块火山岩储层较为敏感的自然伽马曲线、声波曲线、深侧向电阻率曲线,构建具有声波量纲的拟声波曲线,采用基于模型道的地震波阻抗反演,从地质模型出发,应用模型优选迭代扰动算法通过空间地质建模、波阻抗反演、参数反演和平面综合分析研究,预测有效储层的分布。地震反演和储层预测的结果认为:牛东地区火成岩有效储层分辨率中等偏下,常规波阻抗体能分辨出大套的低阻抗体,而对较薄的有效储层分辨率很差;而储层特征自然伽马反演体分辨率比常规波阻抗体的分辨率高,与钻井储层对应关系较好,能较好分辨出安山岩、玄武岩储层。
关键词
火山岩储集层
波阻抗反演
石炭系
牛东地区
三塘湖盆地
Keywords
volcanic rock reservoir
impedance inversion
carboniferous
Niudong block
Santanghu Basin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稠油乳化降粘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9
作者
江永奎
机构
中国石油
吐哈油田
分
公司
勘探
处
出处
《吐哈油气》
2009年第3期247-249,共3页
文摘
吐哈油田鲁克沁稠油有高密度、高粘度、高凝点、高非烃含量和中等含蜡量的"四高一中"的特点,并且油藏埋深2 200~3 550 m,属于超深稠油。随着油田的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掺稀油降粘的开发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油田的需要。试验结果显示,应用表面活性剂进行稠油乳化的降粘举升方式,很好的解决了稠油举升问题,同时也减少了稀油的用量,为大规模的开采提供方向。
关键词
稠油
乳化降粘
井筒举升
Keywords
heavy oil
reducing viscosity by emulsification
wellbore lifting
分类号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D868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自由水压井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1
10
作者
娄铁强
南长明
徐天平
于晓杰
季国军
机构
中国石油
吐哈油田
公司
中国石油
吐哈油田
公司
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勘探处
出处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年第2期43-48,共6页
文摘
吐哈油田大部分区块属低孔、低渗油藏,地层压力系数低,常规压井液对储层伤害大,作业后返排和产量恢复时间长。通过攻关开发的无自由水压井液,密度0.98 g/cm3~1.03g/cm3、抗温能力达到100℃、16h页岩膨胀率小于6%、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大于85%。现场应用表明:无自由水压井液配制工艺简单,压井效果良好,对地层伤害小,排液时间短,作业后产量恢复快,适用于吐哈油田低压油井的压井作业。
关键词
无自由水
压井液
低压油藏
返排时间
Keywords
without free water, well-control fluid, low-pressure reservoir, flowback time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牛东区块石炭系C_2k火山岩油藏试采特征分析
11
作者
王谦
唐后军
汤爱云
杜春梅
康毅
张新岗
机构
中国石油
吐哈油田
分
公司
勘探
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
吐哈油田
分
公司
勘探
处
出处
《吐哈油气》
2008年第3期300-304,共5页
文摘
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上石炭统卡拉岗组(C_k)油藏为吐哈油田首次发现的裂缝—孔隙型火山岩油藏,其储层岩性识别、岩相划分、渗流机理、井网部署与开发规律是吐哈开发工作者面临的全新课题,技术难点较多。系统总结试采特征,深入分析试采产量变化原因,对于制定合理开发技术政策,实现科学高效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牛东区块
火山岩油藏
试采特征
Keywords
Santanghu basin
block Niudong
volcanic reservoir
production testing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E35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石炭系火山岩储集层测井评价
被引量:
9
12
作者
刘俊田
焦立新
张日供
覃新平
闫立纲
刘媛萍
机构
中国石油
吐哈油田
公司
勘探
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勘探处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8-524,共7页
文摘
以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石炭系卡拉岗组火山岩储集层测井评价为例,应用测井和试油试采资料,结合钻井取心、综合录井和实验分析数据等资料,阐述了用常规测井方法评价火山岩储集层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确定了火山岩岩性识别标准;通过对火山岩储集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研究以及对试油和试采层应用交会图法,确定了该地区有效储集层的下限标准。实际应用表明,用测井参数建立的火山岩储集层解释模型可以用于该区块火山岩储集层的定量评价。在提高岩性识别精度的基础上,利用测井资料可以有效预测火山岩储集层物性及含油气性,该方法为牛东区块探明储量计算提供了依据,有效指导了该地区的勘探生产。
关键词
测井评价
岩性识别
储量参数
火山岩储集层
三塘湖盆地
Keywords
Well logging evaluation
Lithology identification
Reserves parameters
Volcanic reservoir
Santanghu basin.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吐哈油田深井钻井技术现状、问题及对策
董振涛
《吐哈油气》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吐哈盆地前侏罗系二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
罗肇
曾朝润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吐哈盆地火焰山中央隆起带稠油的成因机制研究
李华明
《吐哈油气》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吐哈盆地丘东气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上、下气藏储层差异性分析
杨松岭
杜建平
马广明
蒋玉双
史自力
何志平
康永尚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吐哈盆地库木凸起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
栗维民
高瞻雄
《吐哈油气》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火山岩岩性测井识别技术及应用
刘俊田
张代生
黄卫东
李在光
覃新平
魏成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构造背景与油气成藏
闫玉魁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9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牛东区块石炭系卡拉岗组火山岩储层预测研究
刘俊田
李华明
覃新平
刘媛萍
闫立纲
郭林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稠油乳化降粘工艺试验研究
江永奎
《吐哈油气》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无自由水压井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娄铁强
南长明
徐天平
于晓杰
季国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牛东区块石炭系C_2k火山岩油藏试采特征分析
王谦
唐后军
汤爱云
杜春梅
康毅
张新岗
《吐哈油气》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石炭系火山岩储集层测井评价
刘俊田
焦立新
张日供
覃新平
闫立纲
刘媛萍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