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石油地质特征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玉魁 闵磊 +1 位作者 冯游文 王建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6,共3页
勘探程度较低的乌什凹陷在乌参1井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气流,那么该凹陷的石油地质特征和油气勘探前景如何呢?综合多种资料分析认为,该区构造演化可大致分为:泥盆—二叠纪、三叠—侏罗纪、白垩纪、早第三纪—晚第三纪中新世、晚第三纪中上... 勘探程度较低的乌什凹陷在乌参1井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气流,那么该凹陷的石油地质特征和油气勘探前景如何呢?综合多种资料分析认为,该区构造演化可大致分为:泥盆—二叠纪、三叠—侏罗纪、白垩纪、早第三纪—晚第三纪中新世、晚第三纪中上新世—第四纪等5个阶段;区内发育石炭—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等3套主要优质烃源岩,是该区形成大中型油气藏的资源基础和保障;下第三系、白垩系储层发育,与上覆盖层组成多套储盖组合,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场所;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油气成藏表现为晚期供气、晚期运聚、晚期成藏及再聚集的特征。最后得出结论:乌什凹陷具有非常优越的石油地质条件,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最为重要和现实的地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乌什凹陷 石油地质学 特征 油气藏形成 生储盖组合 勘探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库车前陆盆地构造格架和含油气系统 被引量:22
2
作者 田作基 胡见义 宋建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79-383,共5页
塔里木库车前陆盆地叠置于中生代陆内坳陷沉积层序之上,这一特征决定了库车中生界油气系统中有效烃源岩的展布及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分布规律。库车前陆盆地在中生代发育两套三类有效烃源岩,与此对应,形成了三类原油:湖相泥岩... 塔里木库车前陆盆地叠置于中生代陆内坳陷沉积层序之上,这一特征决定了库车中生界油气系统中有效烃源岩的展布及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分布规律。库车前陆盆地在中生代发育两套三类有效烃源岩,与此对应,形成了三类原油:湖相泥岩生成的油、煤系泥岩生成的油和煤岩生成的油。据此可以识别出三个含油气系统:T2-3k+T3h湖相泥岩含油气系统、T3t+J1+2煤系泥岩含油气系统以及T3t+J1+2煤岩含油气系统。这三个含油气系统在油源、圈闭、运移类型和保存条件等方面不尽相同,各具特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油藏、气藏、凝析油气藏、油苗、油砂及井下油气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前陆盆地 构造演化 含油气系统 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集成的石油钻井风险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琪 常笃 +2 位作者 徐英卓 唐继平 梁红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5-759,共5页
石油钻井作业具有很大的风险。为评价和控制钻井风险,以知识集成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钻井风险管理系统。阐述了风险管理和知识集成的理论内涵,分析了钻井风险管理中知识集成的对象,设计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钻井风险单因素分析方法,给出了... 石油钻井作业具有很大的风险。为评价和控制钻井风险,以知识集成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钻井风险管理系统。阐述了风险管理和知识集成的理论内涵,分析了钻井风险管理中知识集成的对象,设计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钻井风险单因素分析方法,给出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同时构建了钻井风险的综合评价模型。以塔里木山前构造钻井为例,实现了NET平台下的钻井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软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风险管理 知识集成 塔里木山前构造 综合评价模型 软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正演技术在库车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猛 刘建红 +2 位作者 韩波 田振平 张新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67-169,共3页
地表和地下地震地质条件的双重复杂性,是复杂资料区油气勘探面临的两个主要难题。经过多年的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方法攻关后,一般复杂资料区的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均会取得较大的进展,形成一系列配套的复杂资料区地震采集、处理... 地表和地下地震地质条件的双重复杂性,是复杂资料区油气勘探面临的两个主要难题。经过多年的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方法攻关后,一般复杂资料区的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均会取得较大的进展,形成一系列配套的复杂资料区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但是由于表层、构造的复杂性,使地震资料的处理变得复杂,资料解释更是存在多解性。为此,针对西部两个构造区的地质模型和速度模型,通过波动方程模型正演技术,正演模拟单炮数据和自激自收数据,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指导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与解释,验证构造解释的正确性,为复杂构造区的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模型 正演 速度 地震资料处理 地震资料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石油完井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赫英状 段学苇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7期284-284,共1页
本文结合完井技术的使用情况及发展现状,对油田采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对完井技术提出了更新要求。
关键词 完井技术 探讨 采油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克深气田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被引量:26
6
作者 杨海军 李勇 +9 位作者 唐雁刚 雷刚林 周鹏 周露 许安明 郇志鹏 朱文慧 陈维力 胡春雷 杨敬博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9-414,共16页
克深气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部,是继克拉2气田之后发现的又一大型气田。自2008年获得重大突破以来,克深气田相继发现了克深2、克深5和克深8等一批大—中型气藏,这些气藏具有超深、高压—超高压、特低孔和中—低渗等特征,其天然气... 克深气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部,是继克拉2气田之后发现的又一大型气田。自2008年获得重大突破以来,克深气田相继发现了克深2、克深5和克深8等一批大—中型气藏,这些气藏具有超深、高压—超高压、特低孔和中—低渗等特征,其天然气地质储量达万亿立方米,建成产能近100×108m3,是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主力产区。克深气田位于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叠瓦逆冲构造中,其结构包括由盐上顶蓬构造、塑形流变的盐岩以及盐下断背斜构造群构成的大型楔形冲断体。克深气田的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三角洲砂岩广泛分布,与上覆古近系巨厚膏盐层形成优越的储-盖组合;深层三叠系—侏罗系的油气沿喜马拉雅晚期成排成带的断裂体系垂向运移,沿盐下储集层内的裂缝体系横向输导,从而形成背斜、断背斜型高压油气藏群。复杂山地三维地震采集处理、挤压型盐相关构造建模和裂缝型低孔砂岩储层评价等技术为克深气田勘探目标的落实奠定了基础;高温高压超深层低孔砂岩气藏测井采集与评价、裂缝型低孔砂岩气藏高效开发等技术为克深气田的高效勘探开发和快速上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克深气田 山地三维地震勘探 油气成藏 超深层高温高压气藏 高效勘探开发
原文传递
基于产量损失率的气井合理配产方法研究
7
作者 罗建新 赵茂林 +2 位作者 张烈辉 刘继柱 范梓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6,共8页
合理配产对气井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的配产方法一般是按照无阻流量的1/6∼1/3来进行。在研究气体在地层中的非达西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产量损失率的概念,通过量化非达西效应造成的产量损失,建立了气井产量损失率与无因次产量... 合理配产对气井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的配产方法一般是按照无阻流量的1/6∼1/3来进行。在研究气体在地层中的非达西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产量损失率的概念,通过量化非达西效应造成的产量损失,建立了气井产量损失率与无因次产量的图版。对于每一个配产,可得到与其相应的产量损失率,非达西效应对气井产量的影响就有了定量化的表征。因此,可根据产量损失率来进行合理配产。对于某些高压气藏,由于地层压力高,气体压缩程度大,地层条件下非达西效应并不强,产量损失率比较低,这类气井就可以将产量配高一些。该配产方法可实现量化储层气体非达西渗流损失,实现气井合理配产。该研究成果能在气井常规配产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气井配产制度,更好地满足气井长期稳产、高效开发的需求,为气藏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方程 非达西渗流 产量损失率 合理配产 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矿扫描录井在碳酸盐岩储层异常高压预测中的应用
8
作者 宋金鹏 杨敬博 +3 位作者 代俊杰 帅士辰 周繁华 段志勇 《录井工程》 2024年第3期19-25,共7页
做好碳酸盐岩储层异常高压随钻预测,是降低溢流、井漏风险发生概率的关键。针对塔里木盆地富满地区一间房-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异常高压预测难题,通过岩矿扫描录井技术,获取与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异常高压相关的孔隙度、裂缝数两个参... 做好碳酸盐岩储层异常高压随钻预测,是降低溢流、井漏风险发生概率的关键。针对塔里木盆地富满地区一间房-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异常高压预测难题,通过岩矿扫描录井技术,获取与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异常高压相关的孔隙度、裂缝数两个参数,引入反映裂缝复杂程度的裂缝复杂指数,并建立孔隙度与裂缝复杂指数图板,对塔里木盆地富满地区一间房-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异常高压进行识别和预测。以塔里木盆地富满地区FD 1井为例,应用孔隙度与裂缝复杂指数图板能有效表征碳酸盐岩储层异常高压段,为该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异常高压研究和预测提供了一个新方法,也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前采取工程措施,降低溢流、井漏风险发生概率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复杂指数 岩矿扫描录井 碳酸盐岩 异常高压 高压预测 塔里木盆地 缝洞型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线大组合理论及其在黄土塬地震采集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9
作者 罗仁泽 梁黎明 +2 位作者 吴希光 周翼 陈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56,共3页
黄土塬上的地震勘探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其原因在于黄土覆盖区干扰因素太多,使得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过低。目前常用的采集方法对于黄土塬区垂直测线方向的强烈的次生干扰无能为力,为此应用宽线大组合方法在塔西南盆地黄土覆盖区进行... 黄土塬上的地震勘探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其原因在于黄土覆盖区干扰因素太多,使得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过低。目前常用的采集方法对于黄土塬区垂直测线方向的强烈的次生干扰无能为力,为此应用宽线大组合方法在塔西南盆地黄土覆盖区进行地震资料采集,并对效果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宽线大组合采集方法的应用,是黄土塬区抑制噪声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有效手段,可在低信噪比地区地震勘探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塬 地震信号 宽线地震 组合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邑洼陷南斜坡沙河街组三角洲沉积微相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组合特征 被引量:27
10
作者 王国光 王艳忠 +2 位作者 操应长 王淑萍 宋玉斌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0-32,共3页
利用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组合特征能够准确地识别沉积微相,有效地解决其在划分沉积微相时的多解性问题。在大量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临邑洼陷南斜坡沙河街组三角洲沉积不同微相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组合特征。该区三角洲... 利用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组合特征能够准确地识别沉积微相,有效地解决其在划分沉积微相时的多解性问题。在大量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临邑洼陷南斜坡沙河街组三角洲沉积不同微相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组合特征。该区三角洲平原水上分流河道微相为典型两段式和宽缓上拱式组合;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低斜多跳一悬式和高斜两跳一悬式组合;三角洲前缘河流作用强于波浪作用的河口坝为两跳一悬式和低斜多跳一悬式组合,波浪作用强于河流作用的河口坝为高斜两跳一悬式和滚动、跳跃、悬浮式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河街组 三角洲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组合特征 临邑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山前构造超深井岩石可钻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熊继有 蒲克勇 周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9-61,共3页
根据地层岩石可钻性级值预测钻井速度、制订钻井计划是科学钻井的一项重要内容。精确地预测地层可钻性是实现超深井优质高效钻井的重要基础之一,对提高钻井速度、降低钻井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依据库车坳陷山前... 根据地层岩石可钻性级值预测钻井速度、制订钻井计划是科学钻井的一项重要内容。精确地预测地层可钻性是实现超深井优质高效钻井的重要基础之一,对提高钻井速度、降低钻井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依据库车坳陷山前构造已完钻井的钻井、录井、测井资料,以及室内微钻头可钻性实验数据统计分析,建立了库车坳陷山前构造超深井横向、纵向地层岩石可钻性剖面,较精确地预测了地层可钻性级值,满足了现场钻井工作的需要。并编制了设计计算软件,现场应用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为5%~8%,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构造,应对地层岩石可钻性剖面进行修正,以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构造 超深井 录井 测井 岩石可钻性 钻井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藏泥岩盖层封闭机理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金鹏 彭仕宓 +2 位作者 管志强 姜桂凤 刘玉魁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67,共5页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藏泥岩盖层处于成岩阶段早期,具有成岩性差、高孔隙度、大孔径、低突破压力的特点,造成生物气藏整体处于弱封闭状态,而大规模气田区的存在,必定有其独特的封闭机理。分析认为:第四系储盖层孔隙结构差异,为阻止或...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藏泥岩盖层处于成岩阶段早期,具有成岩性差、高孔隙度、大孔径、低突破压力的特点,造成生物气藏整体处于弱封闭状态,而大规模气田区的存在,必定有其独特的封闭机理。分析认为:第四系储盖层孔隙结构差异,为阻止或减缓生物气散失提供了最基本条件;地层饱含高矿化度地层水、滞留水充塞泥岩孔隙,加大了天然气的渗透难度;盖层同时为源岩层,可形成烃浓度封闭,阻止天然气垂向运移;盖层厚度对其封闭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补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系 生物气藏 泥岩盖层 封闭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新技术对井眼稳定性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长新 郭清滨 赵元良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8-172,共5页
利用大量的测井新技术及钻井、试油等资料,在一个地质构造复杂、钻井施工极端困难地区同时进行了4口井的测井资料处理与分析,查清工区应力分布特征,计算岩石的各类强度参数,进而得出岩石的破裂压力、出砂指数等重要的井眼稳定性评价参... 利用大量的测井新技术及钻井、试油等资料,在一个地质构造复杂、钻井施工极端困难地区同时进行了4口井的测井资料处理与分析,查清工区应力分布特征,计算岩石的各类强度参数,进而得出岩石的破裂压力、出砂指数等重要的井眼稳定性评价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测井资料可以确定合理的井身结构及相应的钻井液比重范围;确定试油压裂设计、压裂缝波及高度预测;提供安全、合理的生产压差。在塔里木盆地的塔中、轮古等多口井的奥陶系应用该成果进行了压裂设计和压裂效果分析,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新技术 井眼稳定性 弹性模量 地应力 孔隙压力 破裂压力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有机处理剂烃组分特征对气测录井的影响与储集层解释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卿元华 陈柳 +3 位作者 吴强 王锡山 李秀彬 彭安华 《录井工程》 2017年第1期49-54,60,共7页
钻井液有机处理剂与地层气的叠加效应给气测录井识别油气显示及解释评价造成极大影响。为运用分析色谱峰值特征的方式判别真假气测显示,采用处理剂样品的VMS分析数据,归纳了有机处理剂在色谱分析曲线上显示正序列、反序列及无规律3种独... 钻井液有机处理剂与地层气的叠加效应给气测录井识别油气显示及解释评价造成极大影响。为运用分析色谱峰值特征的方式判别真假气测显示,采用处理剂样品的VMS分析数据,归纳了有机处理剂在色谱分析曲线上显示正序列、反序列及无规律3种独特形态,以烃组分特征变化作为分析重点,采用扣除烃组分基值的方法获得准确的烃组分数据;对于不同有机处理剂影响下的储集层解释,(近)反序列组分峰值特征处理剂影响时,气测图板解释主要参考C_1、C_2值;无规律以及(近)正序列组分峰值特征处理剂影响时,采用基值扣除法进行气测解释,应用实践表明,不同处理剂烃组分特征条件下利用相应方法及参数进行解释评价,可实现储集层流体性质的准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处理剂 气测影响 特征 油气显示 识别 解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中地区地层孔隙压力预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章景城 曾永清 方建波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2期123-124,共2页
文章以灰色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钻头下部未钻开地层的孔隙压力预测新方法,建立了地层孔隙压力随钻预测灰色模型。该模型是根据上部以钻井段的测井结果,对钻头下部未钻开地层的孔隙压力进行随钻预测。将该项技术应用在新疆塔中地区,计算结... 文章以灰色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钻头下部未钻开地层的孔隙压力预测新方法,建立了地层孔隙压力随钻预测灰色模型。该模型是根据上部以钻井段的测井结果,对钻头下部未钻开地层的孔隙压力进行随钻预测。将该项技术应用在新疆塔中地区,计算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地层孔隙压力的预测精度,准确预报井下异常高压和复杂事故的发生,为现场钻井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孔隙压力 灰色理论 精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迪北致密气藏大位移钻完井研究与实践
16
作者 刘金龙 唐斌 +2 位作者 方潘 梁红军 韩雨恬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3年第4期35-38,共4页
塔里木盆地库车北部构造带迪北气藏,受目的层致密、构造复杂及强非均质性等因素影响,虽已发现二十余年,试验了目的层氮气钻井、油基钻井液钻井、定向钻井及完井规模改造等提产技术措施,已钻数十口井的单井产量差异极大,至今仍未建成规... 塔里木盆地库车北部构造带迪北气藏,受目的层致密、构造复杂及强非均质性等因素影响,虽已发现二十余年,试验了目的层氮气钻井、油基钻井液钻井、定向钻井及完井规模改造等提产技术措施,已钻数十口井的单井产量差异极大,至今仍未建成规模油气资源产能。针对迪北气藏目的层致密及强非均质性、侏罗系发育大段含煤地层的钻探难点,对比已钻井在目的层采用氮气或液基钻井液的产能情况及工艺优缺点,分析已钻井产能差异原因,提出在区域开展大位移近水平井钻完井提产试验的方案并上钻DT2井。实钻表明,迪北气藏侏罗系阳霞组含煤地层具备定向条件,含煤地层段没有因采用定向钻井较大程度影响井壁稳定及其它钻完节作业环节;迪北致密气藏目的层大位移井虽在工具及工艺、优质储层随钻导向等方面仍存在部分问题,但为突破该气藏数十年的制约“瓶颈”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大位移井 含煤地层 氮气钻完井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孔隙压力的灰色预测及应用
17
作者 左星 龚荣佳 +1 位作者 李薇 曾永清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7年第2期84-86,共3页
准确预测地层孔隙压力是进行井壁稳定状态分析的基础,传统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通常采用钻前地震资料预测,其精度较低不能满足钻井施工的需要。文章以灰色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钻头下部未钻开地层的孔隙压力预测新方法,建立了地层孔隙压力随... 准确预测地层孔隙压力是进行井壁稳定状态分析的基础,传统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通常采用钻前地震资料预测,其精度较低不能满足钻井施工的需要。文章以灰色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钻头下部未钻开地层的孔隙压力预测新方法,建立了地层孔隙压力随钻预测灰色模型。该模型是根据上部已钻井段的测井结果,对钻头下部未钻开地层的孔隙压力进行随钻预测,在实际运用中该方法与dc指数法和岩石强度法相比具有精确度较高,模型简单,计算方法简便等特点。通过实例计算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模型 孔隙压力 灰色理论 精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古近系盐底卡层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郇志鹏 胡剑风 +9 位作者 王志民 宋金鹏 莫涛 郝祥保 田盼盼 崔德育 杨敬博 李浩平 刘新宇 平忠伟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150,共9页
库车坳陷主体广泛分布古近系膏盐岩,最厚达4000m。盐层底部沉积模式多样,无统一综合对比性标志;同时由于南天山隆升产生垂向剪切与盆山挤压运动,膏盐层塑性复杂变形,导致盐底精确卡层困难。结合欠压实理论总结出盐间泥岩与盐底泥岩的区... 库车坳陷主体广泛分布古近系膏盐岩,最厚达4000m。盐层底部沉积模式多样,无统一综合对比性标志;同时由于南天山隆升产生垂向剪切与盆山挤压运动,膏盐层塑性复杂变形,导致盐底精确卡层困难。结合欠压实理论总结出盐间泥岩与盐底泥岩的区别,利用120余口井实钻资料,结合盐下沉积序列、底砂岩岩性序列、白垩系残余厚度等证据,刻画了研究区多盐湖的沉积格局,明确了盐下层序分区分带的沉积序列;利用岩屑、录井、电测资料,总结盐底岩性组合特征,分区建立盐底岩性组合图版;从岩性、矿物成分、元素、测井相及地震相响应特征等方面对比分析了盐底泥岩与盐间泥岩的差异,建立现场判断标准;根据盐下层序的沉积序列、钻测录井响应、元素地球化学差异,分区分带建立了定量化的盐底泥岩精准卡层的系列指标;地质工程一体化结合,应用微钻时、元素录井及工程导眼等技术,总结形成成熟配套的卡层方法和现场操作方案。盐底卡层技术保障了31口探井安全快速完井,为建成300×10^(8)m^(3)世界最大超深层天然气生产基地提供了坚实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底卡层 膏盐岩 岩性组合图版 定量指标 操作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固耦合作用综述 被引量:6
19
作者 余浩 曾永清 +2 位作者 李薇 邹光贵 骆彬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8年第2期44-47,共4页
传统的渗流理论一般假设流体流动的多孔介质骨架是完全刚性的,即在孔隙流体压力变化过程中,固体骨架不产生任何弹性或塑性变形,这时可将渗流作为非耦合问题来研究。这种简化虽然可以得到问题的近似解,但存在许多缺陷,而且也不符合生产... 传统的渗流理论一般假设流体流动的多孔介质骨架是完全刚性的,即在孔隙流体压力变化过程中,固体骨架不产生任何弹性或塑性变形,这时可将渗流作为非耦合问题来研究。这种简化虽然可以得到问题的近似解,但存在许多缺陷,而且也不符合生产实际。介绍了有关工程涉及到的流-固耦合问题以及在石油工程中对钻井过程、开采过程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流体压力 变形 流-固耦合 近似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完井工艺在超深高温高压气井的应用及认识 被引量:6
20
作者 向文刚 何银达 +6 位作者 吴云才 胡超 赵鹏 周忠明 何川江 王春雷 吴镇江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1年第3期49-53,共5页
为了充分认识清洁完井工艺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构造迪那2气田高温高压气井的应用效果,以D1井下入带配置可溶孔塞筛管的清洁完井管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温高压气井常规完井管柱无法充分替出井底重浆造成的后期生产制约因素及打捞风险... 为了充分认识清洁完井工艺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构造迪那2气田高温高压气井的应用效果,以D1井下入带配置可溶孔塞筛管的清洁完井管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温高压气井常规完井管柱无法充分替出井底重浆造成的后期生产制约因素及打捞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 D1井完井后放喷测试,日产天然气量为48.6×10^(4)m^(3)、日产油量为46.7 m^(3),远超地质设计要求指标;(2)清洁完井管柱酸化前的完整性在施工中完全达到设计要求,清洁完井工艺在库车山前的应用是成功的。结论认为:(1)清洁完井管柱下至射孔底界附近,能充分替出井底重浆,实现清洁完井,同时可实现完井后的储层均匀改造;(2)可有效延长生产中砂埋周期,同时保留后期连续油管冲砂作业的完整井筒条件;(3)在后期修井,清洁完井管柱可不倒扣分段高效打捞,降低作业风险;(4)清洁完井工艺在库车山前的成功应用,为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超深高温高压气井清洁完井工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完井工艺 溶孔塞 高温高压气井 塔里木盆地 库车山前构造 迪那2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