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田地面工程概论”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与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史博会 梁永图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9期162-163,共2页
文章针对基于网络教学平台、“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的油气田地面工程概论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进行了初步探析,从混合式教学设计、在线教学测试、线下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效果分析等几个方面总结了混合式教学的过程。文章的研究可为高校教... 文章针对基于网络教学平台、“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的油气田地面工程概论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进行了初步探析,从混合式教学设计、在线教学测试、线下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效果分析等几个方面总结了混合式教学的过程。文章的研究可为高校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学平台 “雨课堂” 混合式教学 翻转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阀调节控制管道加油系统的水击压力 被引量:4
2
作者 宋生奎 宫敬 于达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43,共5页
采用特征线法模拟了管道加油系统内阀门关闭的水力瞬变过程,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两种可行的阀调节防护措施。实际应用表明,将阀调节基本原理应用于机场管道加油系统,可有效降低加油系统管道的水击压力。
关键词 阀调节 水击防护 管道 加油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地热油管道总传热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崔慧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21,共5页
总传热系数K在埋地热油管道的运行管理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参数,其取值是否合理将影响管道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对于埋地热油管道稳态运行过程,提出采用最小二乘法反算K值;对于非稳态运行过程,提出了一种双层耦合模型来计算K值。在分... 总传热系数K在埋地热油管道的运行管理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参数,其取值是否合理将影响管道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对于埋地热油管道稳态运行过程,提出采用最小二乘法反算K值;对于非稳态运行过程,提出了一种双层耦合模型来计算K值。在分析实例的基础上,K值的变化幅度给予了量化,从而解决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认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此模型和求解方法可以为埋地热油管道非稳态优化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油管道 总传热系数 非稳态 土壤温度场 耦合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LNG储运设备的发展状况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兆慈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5年第5期55-58,共4页
随着国内液化天然气(LNG)工厂的相继投产及沿海LNG接收终端的建设,我国LNG工业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在LNG工业链中,LNG储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系统阐述目前国内LNG储运设备发展状况及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指出各类LNG储运设备的设... 随着国内液化天然气(LNG)工厂的相继投产及沿海LNG接收终端的建设,我国LNG工业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在LNG工业链中,LNG储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系统阐述目前国内LNG储运设备发展状况及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指出各类LNG储运设备的设计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以及我国LNG储运设备发展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液化天然气 储运设备 发展状况 有效导热系数 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阀调节控制管道加油系统的水击压力
5
作者 宋生奎 宫敬 于达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06年第1期8-10,21,共4页
将阀调节基本原理应用于机场管道加油系统中,采用特征线法模拟了管道加油系统内阀门关闭的水力瞬变过程,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两种可行的阀调节防护措施;通过实例说明阀调节可以优化阀门的动作规律,显著降低加油系统管道中的水击压力。
关键词 阀调节 水击防护 加油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水乳状液制备条件研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黄启玉 张帆 +2 位作者 张劲军 汪岷 白东乔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51,共3页
系统研究了搅拌转速、搅拌温度、加水方式等因素对乳状液性质的影响,优选了乳状液的制备条件,并将室内制备的乳状液的粘度和现场相同含水率的乳状液进行了对比,确定了室内制备乳状液的条件。
关键词 原油 乳状液 制备条件 影响因素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呋喃水合物浆液黏度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姚海元 李清平 +1 位作者 陈光进 宫敬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3-46,共4页
在深水油气开发过程中,注入水合物防聚剂可以防止水合物聚积,使其以水合物浆液的形式输送,是一种很好的防治水合物替代方法。文中以四氢呋喃、-10号柴油、渤海JZ20-2凝析油和水为工质进行水合物浆液实验,测量了不同实验条件下四氢呋喃... 在深水油气开发过程中,注入水合物防聚剂可以防止水合物聚积,使其以水合物浆液的形式输送,是一种很好的防治水合物替代方法。文中以四氢呋喃、-10号柴油、渤海JZ20-2凝析油和水为工质进行水合物浆液实验,测量了不同实验条件下四氢呋喃水合物浆液的黏度。着重归纳了初始含水质量分数、剪切率、油相黏度等因素对水合物浆液黏度的影响规律,并利用多因素分析法分析了各个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大小。对今后水合物浆液混输管线的设计与安全运行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浆液 黏度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管道氮气隔离混气长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启玉 曹鑫鑫 +2 位作者 唐骏琪 许琛琛 兰浩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84-89,共6页
基于一维混合模型研究天然气管道投产过程中气体的混合规律,利用Taylor、Taylor-CW、G.R.I 3种不同方法分别计算出气体扩散系数及投产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气-氮气混气段长度,分析了管道置换过程中影响混气长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管长、管径及... 基于一维混合模型研究天然气管道投产过程中气体的混合规律,利用Taylor、Taylor-CW、G.R.I 3种不同方法分别计算出气体扩散系数及投产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气-氮气混气段长度,分析了管道置换过程中影响混气长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管长、管径及流速。由Taylor-CW方法计算出的结果与现场数据最为接近,用该方法验证国内3条已投产管道所得的相对误差分别为39.7%、23.4%、2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氮气隔离 混气长度 现场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稀质量对油井产出液降粘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顾琳婕 黄启玉 +1 位作者 马桂霞 高岩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利用搅拌实验装置建立了油水混合液粘度测量计算式,初步解决了含水稠油井开采中普通同轴旋转粘度计无法准确测得油水两相混合液粘度的问题。通过室内井筒温度场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掺稀质量下油井产出液的流变性。结果表明,大量增加含... 利用搅拌实验装置建立了油水混合液粘度测量计算式,初步解决了含水稠油井开采中普通同轴旋转粘度计无法准确测得油水两相混合液粘度的问题。通过室内井筒温度场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掺稀质量下油井产出液的流变性。结果表明,大量增加含水井的稀油注入质量,产出液将呈现形成W/O乳状液的趋势,其粘度变化存在峰值;不含水稠油井的降粘率随掺稀质量的提高而增大,其值可达99%以上,温度越低降粘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开采 掺稀 粘度 流变性 W/O乳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气输送管道清管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孝轩 宫敬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2,共5页
通过对富气输送方式和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根据高压条件下富气输送过程中低持液率的特点,建立了水平管路/轻微起伏富气输送管道的清管模型,模型中耦合了相态模型(选用PR状态方程)、水力热力模型,并且以某气田群天然气凝析液输送... 通过对富气输送方式和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根据高压条件下富气输送过程中低持液率的特点,建立了水平管路/轻微起伏富气输送管道的清管模型,模型中耦合了相态模型(选用PR状态方程)、水力热力模型,并且以某气田群天然气凝析液输送管道为例,进行清管工艺模拟计算。将研究计算结果与瞬态两相流模拟软件OLGA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清管模型不仅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和较快的运行速度,而且还具有跟踪清管球和模拟液塞增长等功能,适用于管道的设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富气输送 清管模拟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水基降黏剂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启玉 李增材 +1 位作者 丁振军 于达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62-64,68,共4页
含水稠油加入水基降黏剂后常以油水悬浮液或乳状液形式存在,这种不均匀体系给流变性测量带来了困难,搅拌法是解决该问题的常用方法。目前评价水基降黏剂通过测试不同温度下油水悬浮液黏度来评价其效果,该方法不能模拟实际管流剪切对油... 含水稠油加入水基降黏剂后常以油水悬浮液或乳状液形式存在,这种不均匀体系给流变性测量带来了困难,搅拌法是解决该问题的常用方法。目前评价水基降黏剂通过测试不同温度下油水悬浮液黏度来评价其效果,该方法不能模拟实际管流剪切对油水悬浮液的影响,其效果过于乐观,本文提出了模拟实际管道降温和剪切的水基降黏剂评价方法,该方法模拟过程与实际管输过程一致,可以对稠油水基降黏剂的降黏效果进行准确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水基降黏剂 搅拌法 管输模拟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古稠油乳化降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岩 黄启玉 +2 位作者 马桂霞 尉敏 顾琳婕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45-47,52,共4页
轮古稠油黏度高、流动性差,主要采用掺稀油的方式进行开采,在实际生产中,这种方式逐渐暴露出稀油需求量大、价值被拉低、运输和处理成本偏高等问题。在模拟自喷井举升的条件下,选取合适的水基降黏剂对轮古稠油乳化降黏进行了实验研究。... 轮古稠油黏度高、流动性差,主要采用掺稀油的方式进行开采,在实际生产中,这种方式逐渐暴露出稀油需求量大、价值被拉低、运输和处理成本偏高等问题。在模拟自喷井举升的条件下,选取合适的水基降黏剂对轮古稠油乳化降黏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水基降黏剂将黏度31 600mPa·s的掺稀稠油转变成黏度不超过400mPa·s的稠油拟乳状液,降黏率达到98.7%,降黏后的稠油拟乳状液具有良好的动态稳定性,易于脱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古稠油 乳化降黏 井筒降黏 拟乳状液 降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瞬变流动主动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生奎 才建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06年第4期1-4,共4页
管道瞬变流动控制策略可采用主动控制及被动控制两种方案,综述了包括阀门程控法、最优化方法以及最优控制方法等在内的主动控制策略实现方法及其研究进展。目前,主动控制策略主要应用于简单短管道、简单水力管网等距离较短的系统,它在... 管道瞬变流动控制策略可采用主动控制及被动控制两种方案,综述了包括阀门程控法、最优化方法以及最优控制方法等在内的主动控制策略实现方法及其研究进展。目前,主动控制策略主要应用于简单短管道、简单水力管网等距离较短的系统,它在油气长距离管道输送的运行与控制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流 主动控制 阀门程控 最优化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品油管道杂交差分进化法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初飞雪 吴长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1-244,共4页
针对传统数值算法求解非线性规划问题的局部搜索性及对初值敏感性强等缺陷,引进了一种全局搜索算法——杂交差分进化方法,并对算法做了局部改进,在约束条件的处理上采取了动态改变惩罚力度的方法,提高了种群多样性,又保证收敛到全局最优... 针对传统数值算法求解非线性规划问题的局部搜索性及对初值敏感性强等缺陷,引进了一种全局搜索算法——杂交差分进化方法,并对算法做了局部改进,在约束条件的处理上采取了动态改变惩罚力度的方法,提高了种群多样性,又保证收敛到全局最优解.实际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差分进化算法 非线性整数规划 成品油管道 工艺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蜡特性和降温深度对原油改性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伟平 吕云松 +3 位作者 李斌 张黎明 秦建敏 郝小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6年第6期81-83,共3页
基于原油DSC曲线计算析蜡量的新方法,研究了大庆加剂原油析蜡特性,得出结论:存在临界降温深度,低于临界降温深度,加剂原油低温流动性能急剧恶化;降温深度和回升温度相对接近,加剂原油低温流动性能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得到了临界降温深... 基于原油DSC曲线计算析蜡量的新方法,研究了大庆加剂原油析蜡特性,得出结论:存在临界降温深度,低于临界降温深度,加剂原油低温流动性能急剧恶化;降温深度和回升温度相对接近,加剂原油低温流动性能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得到了临界降温深度、析蜡量与回升温度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剂原油 降温深度 析蜡特性 剪切速率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定加热量时热油管道工作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康 张劲军 陈俊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7,42,共3页
通过对热油管道工作特性的研究,发现在加热站加热量恒定时热油管道存在临界输量,当输量小于临界输量时,管道运行将进入不稳定工作区。对恒定加热量管道临界输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总传热系数降低、加热量的增大和加热站上游来油... 通过对热油管道工作特性的研究,发现在加热站加热量恒定时热油管道存在临界输量,当输量小于临界输量时,管道运行将进入不稳定工作区。对恒定加热量管道临界输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总传热系数降低、加热量的增大和加热站上游来油进站温度升高都将使恒定加热量管道临界输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恒定加热量 临界输量 低输量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管道螺旋焊缝开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崔红升 冯庆善 +1 位作者 税碧垣 张永盛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7-49,共3页
某原油管道在运行期间发生了螺旋焊缝开裂事故,通过对管道开裂处进行宏观检查、断口微观形貌分析、能谱分析、显微组织分析、硬度测试和材料性能拉伸试验,结果表明,螺旋焊缝中存在焊接缺陷,使得管道的承载能力降低,在积水的作用下发生... 某原油管道在运行期间发生了螺旋焊缝开裂事故,通过对管道开裂处进行宏观检查、断口微观形貌分析、能谱分析、显微组织分析、硬度测试和材料性能拉伸试验,结果表明,螺旋焊缝中存在焊接缺陷,使得管道的承载能力降低,在积水的作用下发生了螺旋焊缝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螺旋焊缝 开裂 焊接缺陷 试验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防聚剂后水合物浆液流动压降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姚海元 李清平 +1 位作者 陈光进 宫敬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23,共4页
围绕新型水合物化学抑制剂在海上油气田现场应用过程中将遇到的管道输送工艺设计技术方面的问题开展实验研究。在内径为25.4mm,长20m的水平透明实验环道上,首次以海上凝析油气田现场采集的油、水和按天然气组分配置的气体为实验介质,加... 围绕新型水合物化学抑制剂在海上油气田现场应用过程中将遇到的管道输送工艺设计技术方面的问题开展实验研究。在内径为25.4mm,长20m的水平透明实验环道上,首次以海上凝析油气田现场采集的油、水和按天然气组分配置的气体为实验介质,加入国内自主研制的水合物防聚剂,进行了水合物浆液流动压降实验。实验初始含水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20%,25%,30%,得到了不同实验条件下水合物浆液流动压降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并借助液固二相流有关理论,初步建立了水合物浆液管输压降计算方法。基于实验数据,该方法可用于计算实际管线中水合物浆液流动的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浆液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反输送管道停输再启动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从磊 黄启玉 王乾坤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77-82,共6页
通过建立管道正常运行、停输温降过程和再启动过程的数值模型,描述了正反输送管道的停输再启动过程。利用该数值模拟计算得出的进站油温与管道正常运行的实际值相对误差在2%以内,能够较准确的模拟管道实际运行中的热力变化。在此基础上... 通过建立管道正常运行、停输温降过程和再启动过程的数值模型,描述了正反输送管道的停输再启动过程。利用该数值模拟计算得出的进站油温与管道正常运行的实际值相对误差在2%以内,能够较准确的模拟管道实际运行中的热力变化。在此基础上,以某正反输送管道为例,计算了管道冬季、春秋季和夏季的最大安全停输时间、停输后的沿程温降和冬季再启动过程中管道沿程流量恢复情况,为热油管道的生产管理和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反输送 停输再启动 数值模拟 温降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乳剂对含水稠油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诚 黄启玉 +2 位作者 黄小娟 张劲军 迟大炜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64-664,672,共2页
含水稠油添加破乳剂后形成油水悬浮液,常规同轴圆筒旋转粘度计不能准确测试其粘度。为了研究破乳剂对含水稠油流变性的影响,利用可测试扭矩的搅拌器,测量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破乳剂、不同温度条件下油水悬浮液的扭矩,计算了其对应的粘度... 含水稠油添加破乳剂后形成油水悬浮液,常规同轴圆筒旋转粘度计不能准确测试其粘度。为了研究破乳剂对含水稠油流变性的影响,利用可测试扭矩的搅拌器,测量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破乳剂、不同温度条件下油水悬浮液的扭矩,计算了其对应的粘度。研究认为:低温下破乳剂可明显降低含水稠油的粘度,改善稠油的流动特性;但高温下破乳剂对含水稠油的粘度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粘度 破乳剂 流变性 搅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