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材料负载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佳 张瑛 +3 位作者 张鹏飞 贺飒飒 葛超 窦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7-463,共7页
综述了将均相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即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负载于具有不同孔结构与孔径的多孔材料(如SiO2、分子筛等)上进行烯烃聚合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载体和催化剂组成对配位聚合活性及聚合物性能的影... 综述了将均相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即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负载于具有不同孔结构与孔径的多孔材料(如SiO2、分子筛等)上进行烯烃聚合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载体和催化剂组成对配位聚合活性及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多孔材料不但具有承载活性组分、改善其分散性的作用,并且其纳米空间对聚合过程中单体的扩散起到限制作用,使单体的插入方式和链增长过程与自由空间不同,因此改变了聚合反应活性和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熔点和等规度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载体 配位聚合催化剂 烯烃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ZSM-5分子筛在甲醇制丙烯反应中的失活与再生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思 张卿 +3 位作者 巩雁军 张瑛 吴志杰 窦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85-1794,共10页
研究了甲醇制丙烯(MTP)催化剂经过多周期反应后失活的本质原因,据此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催化剂再生方法,即二次晶化法,并将其应用到失活MTP催化剂的再生中。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_2吸附、^... 研究了甲醇制丙烯(MTP)催化剂经过多周期反应后失活的本质原因,据此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催化剂再生方法,即二次晶化法,并将其应用到失活MTP催化剂的再生中。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_2吸附、^(27)Al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27)Al MAS NMR)、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吡啶吸附红外(Py-IR)光谱等测试技术对再生前后H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晶体结构、硅铝比、织构性质、酸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并在常压(甲醇分压为30 k Pa)、反应温度为470°C、甲醇质量空速(WHSV)为1 h^(-1)的条件下,研究了再生前后H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分子筛晶体结构被破坏、活性位流失是多周期反应后HZSM-5分子筛催化剂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经过二次晶化再生后,催化剂的相对结晶度、比表面积、孔容和酸量都明显提高,晶体结构和活性位得到了有效修复,再生催化剂在MTP反应中重新表现出优异的甲醇转化能力和丙烯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丙烯 ZSM-5分子筛 失活 再生 二次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氟硅酸铵改性HZSM-5催化甲醇制丙烯 被引量:6
3
作者 胡思 张卿 +5 位作者 尹琪 张亚飞 巩雁军 张瑛 吴志杰 窦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74-1382,共9页
首次将氢氧化钠-氟硅酸铵复合改性应用于甲醇制丙烯(MTP)催化剂的制备中.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N2吸附-脱附、透射电镜(TEM)、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测试技术对改性前后H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元素组... 首次将氢氧化钠-氟硅酸铵复合改性应用于甲醇制丙烯(MTP)催化剂的制备中.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N2吸附-脱附、透射电镜(TEM)、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测试技术对改性前后H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元素组成、织构性质、酸性质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氢氧化钠-氟硅酸铵复合改性不仅可以提高催化剂的介孔孔容,还能有效调变催化剂的酸性.复合改性方法成功克服了单纯碱处理容易破坏分子筛的骨架结构、单纯氟硅酸铵改性因受扩散限制仅限于修饰分子筛外表面的缺点.改性后HZSM-5分子筛催化剂在MTP反应中的诱导期大大缩短,在常压、反应温度为470°C、甲醇质量空速(WHSV)为2 h-1的条件下,初始丙烯选择性高达43%.此外,复合改性后HZSM-5分子筛在MTP反应中的稳定性大幅改善,催化寿命延长至本体样品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处理 氟硅酸铵 复合改性 介孔 酸性 甲醇制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连双(酮亚胺)和双(二酮亚胺)及其铝配合物的合成与催化活性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庆东 李春兰 +5 位作者 张宇 崔立山 朱百春 义建军 刘林 郝海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4-530,共7页
通过桥连双β-二酮类化合物与取代苯胺反应,合成了5个新的桥连双(β-单酮亚胺)化合物(1-5)和2个新的桥连双(β-二酮亚胺)化合物(6,7),它们与三甲基铝反应,得到了相应的3个双(β-酮亚胺基)二铝配合物(8-10)和2个双(β-二酮... 通过桥连双β-二酮类化合物与取代苯胺反应,合成了5个新的桥连双(β-单酮亚胺)化合物(1-5)和2个新的桥连双(β-二酮亚胺)化合物(6,7),它们与三甲基铝反应,得到了相应的3个双(β-酮亚胺基)二铝配合物(8-10)和2个双(β-二酮亚胺基)二铝配合物(11,12)。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质谱等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证实了铝配合物的结构,并考察了这些铝配合物在ε-己内酯开环聚合反应中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连双(β-酮亚胺) 桥连双(β-二酮亚胺) 晶体结构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蒙脱土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在H_2S/CO_2环境中的耐热防腐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胡银春 马丽琴 +2 位作者 董玉华 王献昉 周琼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57,共4页
通过优化固化工艺、有机蒙脱土含量及树脂组分改善环氧涂层的耐热性,制备应用于高温H2S/CO2腐蚀环境中的环氧耐热防腐涂层,采用高温高压釜试验测试了涂层的耐热防腐效果。结果表明:适当的高温处理能显著提高基体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通过优化固化工艺、有机蒙脱土含量及树脂组分改善环氧涂层的耐热性,制备应用于高温H2S/CO2腐蚀环境中的环氧耐热防腐涂层,采用高温高压釜试验测试了涂层的耐热防腐效果。结果表明:适当的高温处理能显著提高基体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环氧树脂在80℃机械搅拌条件下插入有机蒙脱土的层间,质量分数为3%的有机蒙脱土在基体中分散均一,为插层/剥离混合型复合结构,兼顾材料的热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清漆涂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3.7℃,其防腐涂层在150℃以下含H2S/CO2的油气环境中的防腐效果良好,说明玻璃化转变温度作为防腐涂层的使用上限温度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固化工艺 蒙脱土 H2S/CO2 防腐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高含硫气田的镍基合金管材服役后局部腐蚀的成因 被引量:5
6
作者 郭强 何琪 +2 位作者 孙乔 于浩波 陈长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98,共6页
为了研究镍基合金Incoloy 825(UNS NO8825)管材在高含硫气井井口服役后内表面局部腐蚀坑的形成原因及其服役状况,截取并纵剖服役1年后的带有焊接接头管材进行检查。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服役后的管体、焊接接头、焊接热影响区和腐蚀晶界... 为了研究镍基合金Incoloy 825(UNS NO8825)管材在高含硫气井井口服役后内表面局部腐蚀坑的形成原因及其服役状况,截取并纵剖服役1年后的带有焊接接头管材进行检查。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服役后的管体、焊接接头、焊接热影响区和腐蚀晶界横截面的微观形貌,并结合能谱仪对以上区域进行了元素分析。结果表明:(1)服役后Incoloy 825合金管材表面发生了晶间腐蚀且局部腐蚀坑内的晶间腐蚀更为严重,但却未发现硫化物腐蚀产物沉积;(2)焊接热影响区晶粒长大且晶界有析出相,但未发现局部腐蚀;(3)Incoloy 825合金管材内表面发现的点蚀为酸洗钝化处理时过酸洗造成的;(4)在服役过程中,Incoloy 825合金管材和焊接接头腐蚀轻微;(5)虽然过酸洗导致了管材内表面的局部腐蚀,但经酸洗钝化处理后的钝化膜则具有较强的耐蚀能力;(6)服役时的高温高压酸性环境不会对已酸洗钝化的Incoloy 825合金管材造成侵蚀,也不会导致局部腐蚀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气田 Incoloy825合金 高温高压 H2S/CO2腐蚀 过酸洗 局部腐蚀 钝化膜 服役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丁橡胶的老化和寿命预测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锋 董玉华 +2 位作者 郭文娟 丁晓东 周琼 《弹性体》 CAS 2013年第1期22-25,共4页
通过对氯丁橡胶在55℃、70℃、85℃、100℃下热空气加速老化的实验,研究了氯丁橡胶的老化机理并进行了寿命预测。红外分析结果说明氯丁橡胶的老化机理为:热氧老化在C C上进行;85℃、100℃侧基Cl脱离主链。以扯断伸长率为指标进行寿命预... 通过对氯丁橡胶在55℃、70℃、85℃、100℃下热空气加速老化的实验,研究了氯丁橡胶的老化机理并进行了寿命预测。红外分析结果说明氯丁橡胶的老化机理为:热氧老化在C C上进行;85℃、100℃侧基Cl脱离主链。以扯断伸长率为指标进行寿命预测,可知氯丁橡胶在本实验条件下的贮存寿命约为20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丁橡胶 热空气老化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聚偏氟乙烯复合涂层的机械性能与防腐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韩笑 董玉华 周琼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共6页
采用改进Hummers法合成氧化石墨烯,经旋涂制备氧化石墨烯/聚偏氟乙烯复合涂层。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红外光谱(FT-IR)表征氧化石墨烯;测定了复合涂层的机械性能,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断口形貌;同时测试了复合涂层的防腐性... 采用改进Hummers法合成氧化石墨烯,经旋涂制备氧化石墨烯/聚偏氟乙烯复合涂层。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红外光谱(FT-IR)表征氧化石墨烯;测定了复合涂层的机械性能,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断口形貌;同时测试了复合涂层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片层为单层且含有大量含氧官能团;复合涂层的机械性能和防腐性能都随氧化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氧化石墨烯含量为0.5%时,复合涂层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3.63 MPa和389%),分别比纯聚偏氟乙烯膜高25%和31%;同时复合涂层的防腐性能最佳,比纯聚偏氟乙烯涂层的阻抗模值高1.4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聚偏氟乙烯 复合涂层 机械性能 防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及石墨烯/环氧复合涂层的防腐蚀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思仪 董玉华 +1 位作者 周琼 刘情情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48-753,共6页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铜表面沉积石墨烯薄膜,研究了石墨烯及石墨烯/环氧复合涂层对金属铜的防腐蚀性能。采用透射电镜和拉曼光谱对石墨烯结构进行了表征。借助于Gamry电化学工作站测试样品的电化学阻抗谱。为了增强石墨烯的防腐蚀...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铜表面沉积石墨烯薄膜,研究了石墨烯及石墨烯/环氧复合涂层对金属铜的防腐蚀性能。采用透射电镜和拉曼光谱对石墨烯结构进行了表征。借助于Gamry电化学工作站测试样品的电化学阻抗谱。为了增强石墨烯的防腐蚀能力,在石墨烯表面旋涂环氧树脂涂层。结果表明,石墨烯对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多层石墨烯在腐蚀初期对铜的防腐蚀效果较好,但到腐蚀中后期,少层数石墨烯的防腐蚀效果优于多层石墨烯;旋涂环氧树脂涂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石墨烯的防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化学气相沉积 电化学阻抗 环氧树脂涂层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聚醚醚酮/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瑞红 孟晓宇 +3 位作者 魏鹏 刘旭 蔡子青 周琼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34,共6页
合成了表面接枝磺酸基团的改性多壁碳纳米管(S-MWNTs),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磺化聚醚醚酮(SPEEK)/S-MWNTs复合膜.扫描电镜显示,SMWNTs在掺杂量比较少时,能够在SPEEK基体中均匀分散;热重分析证明,复合膜具有优异... 合成了表面接枝磺酸基团的改性多壁碳纳米管(S-MWNTs),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磺化聚醚醚酮(SPEEK)/S-MWNTs复合膜.扫描电镜显示,SMWNTs在掺杂量比较少时,能够在SPEEK基体中均匀分散;热重分析证明,复合膜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当掺杂量为1%时,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尺寸稳定性及电导率均提高,这有效解决了纯SPEEK膜中质子电导率与机械性能、尺寸稳定性等相矛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醚醚酮 多壁碳纳米管 质子交换膜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薄膜对铜及镍防腐蚀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情情 董玉华 周琼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71-974,共4页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连接的单原子层构成的,具有非常优异的热学、电学和机械性能。石墨烯已经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气体传感器、场效应晶体管、催化剂和药物载体等方面,由于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石墨...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连接的单原子层构成的,具有非常优异的热学、电学和机械性能。石墨烯已经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气体传感器、场效应晶体管、催化剂和药物载体等方面,由于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石墨烯薄膜可以应用在金属的腐蚀防护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石墨烯薄膜对金属铜和镍耐化学介质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防腐蚀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纤维涂层对金属的防腐蚀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思仪 董玉华 周琼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0-41,共2页
静电纺丝技术装置简单、成本低,可纺物质多、工艺可控,已在生物医用、过滤及防护、催化等领域广泛应用。用该技术制备的直径在微米和纳米之间的纤维,可直接用作防腐蚀涂层,也用作纳米容器自愈合涂层。主要介绍了静电纺丝在金属防腐蚀领... 静电纺丝技术装置简单、成本低,可纺物质多、工艺可控,已在生物医用、过滤及防护、催化等领域广泛应用。用该技术制备的直径在微米和纳米之间的纤维,可直接用作防腐蚀涂层,也用作纳米容器自愈合涂层。主要介绍了静电纺丝在金属防腐蚀领域的应用,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腐蚀防护 纤维涂层 自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友好型冲洗缓蚀剂的防腐蚀性能与机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怀勇 王帆 +1 位作者 陈长风 邱萍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26,共4页
目前有关环保型冲洗缓蚀剂L-半胱氨酸对海洋环境下碳钢的适用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不多。为此,以L-半胱氨酸对裸露的Q450钢表面进行间隔冲洗,以期达到有效防腐蚀的目的。研究表明:对Q450表面施加浓度为400 mg/L的L-半胱氨酸可以显著降低... 目前有关环保型冲洗缓蚀剂L-半胱氨酸对海洋环境下碳钢的适用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不多。为此,以L-半胱氨酸对裸露的Q450钢表面进行间隔冲洗,以期达到有效防腐蚀的目的。研究表明:对Q450表面施加浓度为400 mg/L的L-半胱氨酸可以显著降低其腐蚀速率,且当喷淋时间为2.0 h时将对基体金属提供最优的缓蚀效果,该样品5 d暴露试验后的失重试验结果显示其缓蚀效率仍可以达78.57%。通过电化学方法结合红外光谱技术进一步探究了L-半胱氨酸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其为阴极型安全缓蚀剂,且可通过巯基和氨基双吸附形式与金属表面相作用形成保护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洗缓蚀剂 L-半胱氨酸 Q450钢 防腐蚀性能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Bi_(24)O_(31)Cl_(10) composite nanosheets with significantly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被引量:5
14
作者 Boran Xu Juan Li +5 位作者 Lu Liu Yandong Li Shaohui Guo Yangqin Gao Ning Li Lei Ge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3-721,共9页
Efficient composite semiconductor photocatalysts are highly desirable for the visible-light-driven degrad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In this study, Bi24O31Cl10 photocatalyst was prepared via a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Efficient composite semiconductor photocatalysts are highly desirable for the visible-light-driven degrad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In this study, Bi24O31Cl10 photocatalyst was prepared via a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modified with Pt nanoparticles (NPs) through a facile deposition procedure. The composite photocatalyst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UV-vis diffusion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 and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The 1.0 wt% Pt/Bi24O31Cl10 photocatalyst showed the highest activity for the degradation of methyl orange under visible light (source: 300 W Xe lamp coupled with a UV-cutoff filter), and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efficiency improved about 2.2 times compared to that of pure Bi24O31Cl10. The composite photocatalyst could maintain most of its activity after four runs of the photocatalytic experimental cycle. 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a novel insight for the modification of other desirable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to achieve high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muth-based oxyhalide PHOTOCATALYST Bi24O31Cl10 Methyl orange degra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方法制备纳米蒙脱土/氢化丁腈橡胶复合材料 被引量:2
15
作者 孟晓宇 刘旭 +1 位作者 丛川波 周琼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4-609,共6页
比较了超临界CO2方法与机械共混法制备的纳米蒙脱土/氢化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以验证超临界CO2方法在氢化丁腈橡胶复合材料制备中的有效性。并研究了超临界CO2处理条件对蒙脱土分散情况的影响。XRD及TEM研究表明,与机械共混法... 比较了超临界CO2方法与机械共混法制备的纳米蒙脱土/氢化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以验证超临界CO2方法在氢化丁腈橡胶复合材料制备中的有效性。并研究了超临界CO2处理条件对蒙脱土分散情况的影响。XRD及TEM研究表明,与机械共混法相比,超临界CO2处理有效提高了氢化丁腈分子向蒙脱土层间扩散的能力,使层间距进一步增大,最大达3.93nm。同时,蒙脱土片层能够均匀无规地分散于氢化丁腈橡胶基体中,且具有较高的剥离程度。而超临界处理时,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对蒙脱土的分散情况影响不大。蒙脱土加入后,蒙脱土/氢化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显著提高,从14.4MPa分别增加到16.3MPa(机械共混法)和19.6MPa(超临界CO2方法),断裂伸长率也略有增加。超临界CO2方法比机械共混法所制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要高,且在介质浸泡前后,仍能够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纳米蒙脱土 氢化丁腈橡胶 复合材料 纳米结构
原文传递
TDE-85/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固化动力学及耐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银春 周琼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56,共4页
采用插层聚合法将有机蒙脱土(OMMT)引入TDE-85/3,3'-二乙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DED-DM)固化体系中,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OMMT改性前后固化体系的非等温固化动力学,采用Ozawa和Crane公式计算了体系的反应活化能和反... 采用插层聚合法将有机蒙脱土(OMMT)引入TDE-85/3,3'-二乙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DED-DM)固化体系中,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OMMT改性前后固化体系的非等温固化动力学,采用Ozawa和Crane公式计算了体系的反应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确定了固化工艺;研究了OMMT含量对固化物插层效果、玻璃化转变温度、热失重过程及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MMT的加入使体系固化反应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略有升高,这说明OMMT对体系的固化反应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但不改变固化反应机理。质量分数为1%~3%的OMMT在树脂基体中分散良好,实现纳米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E-85 有机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固化动力学 玻璃化转变温度
原文传递
多维纳米粒子/环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7
作者 郭磊 孟晓宇 +1 位作者 丛川波 周琼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36,40,共5页
通过机械搅拌和水热处理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和蒙脱土的多维复合粒子,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复合纳米粒子对环氧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机械搅拌方法相比经水热处理后2种粒子复合更均匀,在一定程度上形... 通过机械搅拌和水热处理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和蒙脱土的多维复合粒子,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复合纳米粒子对环氧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机械搅拌方法相比经水热处理后2种粒子复合更均匀,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相互穿插的多维纳米结构,力学性能更好,其环氧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冲击强度比碳纳米管/环氧体系分别提高了98%,110%和207%;比蒙脱土/环氧体系分别提高了28%,17%和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蒙脱土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拉伸强度 弹性模量 冲击强度
原文传递
冷焊修复层在H_2S环境下的开裂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强 陈长风 +2 位作者 李世瀚 于浩波 李鹤林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7-173,共7页
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A350 LF2钢冷焊修复层的组织特征以及在NACE标准实验条件下的硫化物应力开裂(SSC)和氢致开裂(HIC)特征。结果表明,低的热输入量、短持续时间和高占空比条件下容易产生未熔合焊接缺陷,Ar气输入量较大则容易产生焊接... 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A350 LF2钢冷焊修复层的组织特征以及在NACE标准实验条件下的硫化物应力开裂(SSC)和氢致开裂(HIC)特征。结果表明,低的热输入量、短持续时间和高占空比条件下容易产生未熔合焊接缺陷,Ar气输入量较大则容易产生焊接气泡。H_2S腐蚀实验结果表明,冷焊修复层对SSC不敏感,但是却极易在焊接缺陷处产生HIC裂纹,裂纹在未熔合区以及焊缝气泡的边缘萌生,并沿着焊接熔合线在焊缝一侧扩展。适当的冷焊修复工艺参数能消除焊接缺陷,有利于提高焊缝的抗HIC开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焊修复 焊接未熔合 焊接气泡 硫化物应力开裂(SSC) 氢致开裂(HI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