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29
1
作者 时秀朋 李理 +1 位作者 龚道好 雷永良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28-1735,共8页
构造模拟实验是研究和模拟自然界地质构造现象变形特征、成因机制和动力学过程的一种物理实验方法.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发展史、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在实验理论、实验技术和实验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构造模拟实验是研究和模拟自然界地质构造现象变形特征、成因机制和动力学过程的一种物理实验方法.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发展史、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在实验理论、实验技术和实验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已被广泛应用于构造地质学和石油构造地质学研究领域以及石油勘探研究领域,是油气勘探研究由定性描述跨入半定量分析乃至定量分析的有效途径.在研究低级序断层组合方法、纯挤压条件下以及俯冲环境中楔体的形成及演化、铲形主拆离断层控制的伸展构造变形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作为研究构造变形机制的重要手段,构造物理模拟发展在压扭构造研究、盐构造的物理模拟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研究途径的选择也是构造物理模拟实验面临的一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构造特征 发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拐地区红车断裂带封闭性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仲伟军 姜宇 +3 位作者 张淑萍 王意 张玉华 吴孔友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8-372,共5页
本次研究采用断面正应力大小、泥岩削刮比(SGR)、断裂带充填物泥质含量(Rm)和断面紧闭指数等定量参数,对车拐地区红车断裂封闭性进行了详细评价。结果显示泥岩削刮比(SGR)均值为0.6,断裂带充填物泥质含量(Rm)均值为0.51,泥质充填程度较... 本次研究采用断面正应力大小、泥岩削刮比(SGR)、断裂带充填物泥质含量(Rm)和断面紧闭指数等定量参数,对车拐地区红车断裂封闭性进行了详细评价。结果显示泥岩削刮比(SGR)均值为0.6,断裂带充填物泥质含量(Rm)均值为0.51,泥质充填程度较高,断面正应力大小变化不大,为69.54~73.11MPa,整体较大,紧闭指数为1.28~8.25,均值为3.98。从而认为准噶尔盆地车拐地区红车断裂带二叠系及三叠系封闭性较好,侏罗系封闭性差。红车断裂带中部、北部断层封闭性较好,而发育于浅部乌尔禾组、三工河组内的小断层在现今及油气成藏期的封闭性也普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拐地区 红车断裂带封闭性 定量参数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结构特征及其控藏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仲伟军 黄新华 +2 位作者 张玉华 贾春明 吴孔友 《复杂油气藏》 2018年第2期1-5,共5页
红车断裂带结构特征及相关的成岩封闭作用是目前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拐地区断裂带研究中的热点,其内部结构能否准确、合理的划分对后续研究油气运移、断层封闭性等油气勘探中的关键问题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利用野外地质露头、... 红车断裂带结构特征及相关的成岩封闭作用是目前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拐地区断裂带研究中的热点,其内部结构能否准确、合理的划分对后续研究油气运移、断层封闭性等油气勘探中的关键问题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利用野外地质露头、岩心资料,重点对红车断裂进行了详细的内部结构划分,其石炭系顶部断裂主要有北北西向、北西向、北东向和北东东向四个方向,主要发育平行式、网状、羽状、斜交式、梳式、交切式等平面组合关系,识别了红车断裂带南段发育的多条走滑断层,建立了多因素控制下断裂带内部结构发育模式。通过对断层控圈、裂缝输导、胶结封闭等方面的探讨,确立了断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为车拐地区的油气成藏及地震勘探井位部署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封闭作用 结构特征 控藏作用 红车断裂带 石炭系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排子凸起石炭系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成藏期次
4
作者 仲伟军 韩俊峰 +2 位作者 熊婷 贾春明 吴孔友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2-256,共5页
为查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凸起南部石炭系油气成藏规律,对车排子凸起地质露头样品及CHH60井流体包裹体样品进行镜下观察和显微镜测温分析,样品在单偏下为浅棕黄色,荧光下呈明显浅黄、黄绿色;烃类包裹体在荧光及紫外光下呈淡蓝、绿色... 为查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凸起南部石炭系油气成藏规律,对车排子凸起地质露头样品及CHH60井流体包裹体样品进行镜下观察和显微镜测温分析,样品在单偏下为浅棕黄色,荧光下呈明显浅黄、黄绿色;烃类包裹体在荧光及紫外光下呈淡蓝、绿色,有机质成熟度中等。均一温度测定对象均为烃类包裹体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及含烃盐水包裹体,按其相态,这些包裹体可分为单一液相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其与烃类流体分布于3个温度段,即:三叠纪中晚期、早中白垩世及古近纪中晚期—新近纪早期。时间分别对应225~208 Ma、133~108 Ma和54~7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 车排子凸起 流体包裹体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