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yleigh波的频散方程高频近似分解和多模式激发数目 被引量:23
1
作者 凡友华 陈晓非 +2 位作者 刘雪峰 刘家琦 陈小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3-239,共7页
对于在Rayleigh波勘探中经常提取到的多模式频散曲线,如何在理论上对其特征进行描述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本文根据Rayeigh波频散方程中传递矩阵具有的高频近似特征,提出了传递矩阵的高频近似分解公式,据此导出了频散方程的高频近似分... 对于在Rayleigh波勘探中经常提取到的多模式频散曲线,如何在理论上对其特征进行描述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本文根据Rayeigh波频散方程中传递矩阵具有的高频近似特征,提出了传递矩阵的高频近似分解公式,据此导出了频散方程的高频近似分解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Rayleigh波的4种基本模式(R模、S模、R型周期模和S型周期模).根据频散方程具有的周期性特征,给出了周期模频散曲线之间的平均间隔近似公式,以及在任意频率和相速度段内频散方程根的数目(即多模式的激发数目)的预测公式.在这些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频散方程数值搜根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YLEIGH波 频散 层状介质 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度域弹性波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15
2
作者 杜启振 李芳 +2 位作者 侯波 秦童 毕丽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27-1339,共13页
为提高地震成像结果的准确性并真实反映实际地震波场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应该充分利用多分量地震数据的矢量特征进行弹性波成像,其中,最为棘手的问题是纵横波偏移速度场的确定,为此,本文提出了直接利用多分量地震数据进行弹性波角度域... 为提高地震成像结果的准确性并真实反映实际地震波场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应该充分利用多分量地震数据的矢量特征进行弹性波成像,其中,最为棘手的问题是纵横波偏移速度场的确定,为此,本文提出了直接利用多分量地震数据进行弹性波角度域偏移速度分析的方法.基于空移成像条件的弹性波Kirchhoff偏移方程提取了弹性波局部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通过Fourier域角度分解求得以纵波入射角为参数的弹性波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利用提出的反射纵波和转换横波成像深度一致性准则,依据导出的弹性波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剩余时差方程分别对纵波、横波偏移速度进行了更新.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弹性波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分析.实例表明,本文提出的弹性波偏移速度分析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可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 成像深度一致性原则 弹性波偏移速度分析 弹性Kirchhoff偏移 多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弹性波多分量叠前逆时偏移 被引量:74
3
作者 杜启振 秦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01-807,共7页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隐蔽油气藏在增储上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发展基于各向异性介质的多分量偏移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基于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从二维弹性波速发-应力方程出发,通过在时间上的二阶差分和空间上的交错网格...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隐蔽油气藏在增储上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发展基于各向异性介质的多分量偏移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基于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从二维弹性波速发-应力方程出发,通过在时间上的二阶差分和空间上的交错网格高阶差分对方程进行离散,得到弹性波交错网格高阶差分的多分量逆时偏移算子.在激发时间成像条件的应用过程中引入 Poynting 矢量进行成像并消除逆时偏移所引起的低频干扰.在此基础上实现了 VTI 介质中二维弹性波叠前多分量逆时深度偏移.理论模型的偏移处理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地层进行准确成像,并可以消除逆时偏移所引起的低频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条件 Poynting矢量 多分量 逆时偏移 交错网格 VTI介质 速度-应力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国发 王尚旭 马彦彦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3,共5页
常规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方法没有考虑多次波和转换波以及处理过程对层位标定的影响。为减小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在波场特征上的差异,提高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的精度,提出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方法:首先,利用... 常规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方法没有考虑多次波和转换波以及处理过程对层位标定的影响。为减小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在波场特征上的差异,提高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的精度,提出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方法:首先,利用常规方法进行测井曲线编辑和地震子波提取;第二,利用反射率法模拟井旁共反射点道集;第三,对模拟的共反射点道集进行正常时差校正和叠加;最后,以叠加道作为合成地震记录对地震反射进行层位标定。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改善了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之间在地震反射上的一致性,提高了层位标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地震记录 层位标定 褶积模型 波场模拟 反射率法 多次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孔低胶结砂岩储层饱和度和压力变化的时移地震AVO响应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景叶 陈小宏 刘其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41,46,共5页
研究了X油田高孔低胶结砂岩储层在含油饱和度和压力变化时纵、横波速度计算方法,并将计算数据与实际测井资料进行了对比。岩石物理参数计算和时移地震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正演模拟表明,X油田油藏含油饱和度变化时,地震纵波速度变化十... 研究了X油田高孔低胶结砂岩储层在含油饱和度和压力变化时纵、横波速度计算方法,并将计算数据与实际测井资料进行了对比。岩石物理参数计算和时移地震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正演模拟表明,X油田油藏含油饱和度变化时,地震纵波速度变化十分明显,而横波速度变化较小;储层顶反射P-P波AVO曲线变化明显,而P-S转换波AVO曲线变化很小。油藏有效压力变化对地震纵、横波速度有近似程度的影响,储层顶反射P-P波AVO曲线在入射角较小(θ<20°)时变化明显,而P-S转换波AVO曲线在入射角中等(30°<θ<50°)时变化明显。模拟结果对分析X油田时移地震可行性,确定油藏变化范围,区分油藏含油饱和度和压力变化,乃至真正实现时移地震定量解释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孔低胶结砂岩储层 有效压力 饱和度 时移地震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 岩石物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astic Kirchhoff migration of vectorial wave-fields 被引量:6
6
作者 杜启振 侯波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08年第4期284-293,共10页
Based on Kuo and Dai's vectorial wave-field extrapolation equations, we derive new Kirchhoff migration equations by introducing unit vectors which represent the ray directions at the imaging points of the reflected P... Based on Kuo and Dai's vectorial wave-field extrapolation equations, we derive new Kirchhoff migration equations by introducing unit vectors which represent the ray directions at the imaging points of the reflected P- and PS converted-waves. Furthermore, using the slope of the events on shot records and a ray racing procedure, mirror-image reflection points are found and the reflection data are smeared along the Fresnel zone. The migration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solves two troublesome imaging problems caused by limited receiving aperture and migration artifacts resulting from wave propagation at the velocities of non original wave type. The migration method is applied successfully with model data, demonstrating that the new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corr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astic Kirchhoff migration vectorial wave-field Fresnel zone P-WAVE PSconverted wave POLAR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双相各向异性介质弹性波方程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模拟 被引量:25
7
作者 裴正林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20,共5页
基于Biot理论,给出了三维双相各向异性介质应力速度弹性波方程交错网格任意偶阶精度有限差分解法,并对三维双相各向异性(TIH)介质中弹性波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弹性波在三维双相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时存在快纵波qP1、快横波qS1、慢横... 基于Biot理论,给出了三维双相各向异性介质应力速度弹性波方程交错网格任意偶阶精度有限差分解法,并对三维双相各向异性(TIH)介质中弹性波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弹性波在三维双相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时存在快纵波qP1、快横波qS1、慢横波qS2和慢纵波qP2,并清楚地观测到了横波分裂、横波分裂盲点、波面三分叉等特殊现象。快纵波在固相和流相中的相位相同;而慢纵波在固相和流相中的相位相反,即慢纵波在流相中振幅大,而在固相中的振幅较小。另外,三维双相各向异性介质中弹性波场的快纵波和快横波的耦合关系、波的类型、能量分布和相位等都是在三维空间中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双相各向异性介质 弹性波场 交错网格 高阶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垂直地震剖面资料提高地面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双全 李向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68,75,共5页
介绍利用三分量垂直地震剖面(VSP)资料中的纵波初至求取地层品质因子Q值的原理及方法、稳定化的反Q滤波方法,以及实现联合VSP地震资料进行反Q滤波提高分辨率处理的技术流程。利用三分量VSP资料估算的弹性参数可以与地层的Q值进行对比分... 介绍利用三分量垂直地震剖面(VSP)资料中的纵波初至求取地层品质因子Q值的原理及方法、稳定化的反Q滤波方法,以及实现联合VSP地震资料进行反Q滤波提高分辨率处理的技术流程。利用三分量VSP资料估算的弹性参数可以与地层的Q值进行对比分析,证实估算的地层Q值的准确性。实际VSP资料和过井的地面地震资料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技术流程是可行的,能够在不影响地震资料信噪比的情况下提高地面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与VSP走廊叠加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提高分辨率后的地震资料与VSP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VSP) 反Q滤波 品质因子(Q) 分辨率 下行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函数的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国发 彭更新 +1 位作者 翟桐立 李皓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27-32,共6页
常规的地表一致性处理方法是在得到各个地震道的炮点分量和检波点分量之后,计算两个分量褶积的预测反褶积算子,将该算子作用在各自的地震道上,由此消除激发和接收因素对地震子波的影响。当激发和接收因素变化较大时,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 常规的地表一致性处理方法是在得到各个地震道的炮点分量和检波点分量之后,计算两个分量褶积的预测反褶积算子,将该算子作用在各自的地震道上,由此消除激发和接收因素对地震子波的影响。当激发和接收因素变化较大时,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函数,其应用效果不甚理想。为此,在利用常规方法实现地震道分解之后,赋予每个地震道相同的目标函数。然后,以炮点分量和检波点分量的褶积为输入函数,利用维纳滤波算子对每个地震道进行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地消除了不同地震道之间激发和接收因素的差异,地震子波的一致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一致性 反褶积 目标函数 地震子波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气地层弹性性质及其波场响应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尚旭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0-735,共6页
根据储层条件下天然气及地层水弹性参数变化特征的分析,通过含气地层纵、横波速度的计算,采用物理模拟与实验分析,含气地层具有以下波场响应特征:同一地层条件下相对比重较大的天然气比相对比重轻的天然气具有更高的纵波速度;含盐水岩... 根据储层条件下天然气及地层水弹性参数变化特征的分析,通过含气地层纵、横波速度的计算,采用物理模拟与实验分析,含气地层具有以下波场响应特征:同一地层条件下相对比重较大的天然气比相对比重轻的天然气具有更高的纵波速度;含盐水岩石的纵波速度随盐水矿化度的增高而增大;流体性质不同对纵波速度影响较大,而对横波速度影响很小。地层所含流体不同其波场响应具有一定的差异,含气地层具有较强的反射能量,含水地层反射能量相对减弱;非均质性含气地层其波场响应中绕射波比较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模量 密度 速度 地震响应 含气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层出露区常规地震勘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洋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7,共5页
对比分析了低速近地表和高速近地表对反射波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近地表速度为低速时,可以将垂直检波器记录的地震记录近似等同于反射纵波记录,这就是常规地震勘探在低速带区勘探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当近地表速度为高速时,随着界面... 对比分析了低速近地表和高速近地表对反射波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近地表速度为低速时,可以将垂直检波器记录的地震记录近似等同于反射纵波记录,这就是常规地震勘探在低速带区勘探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当近地表速度为高速时,随着界面倾角和入射角的增加,垂直检波器记录的地震记录等效为反射纵波记录的误差增大,这就是存在高速近地表区地震勘探的难点之一。用三分量检波器替换垂直检波器,进而来完整地记录矢量地震波场,这是解决这一困难的根本办法。提出了对高速近地表区进行三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反射波 垂直检波器 三分量检波器 地需资料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