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中下侏罗统致密灰岩储层裂缝的主控因素与发育规律 被引量:7
1
作者 吕文雅 曾联波 +3 位作者 张俊辉 陈双全 黄平 魏荷花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43-953,共11页
摘要天然裂缝是致密油储层重要的储集空间和主要的渗透通道,影响致密油气成藏、富集规律、单井产能及其开发效果。本文利用野外相似露头、岩心、薄片及成像测井资料,在研究四川盆地中部下侏罗统致密灰岩储层裂缝类型和发育特征的基础... 摘要天然裂缝是致密油储层重要的储集空间和主要的渗透通道,影响致密油气成藏、富集规律、单井产能及其开发效果。本文利用野外相似露头、岩心、薄片及成像测井资料,在研究四川盆地中部下侏罗统致密灰岩储层裂缝类型和发育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其裂缝分布的主控因素与发育规律。四川盆地中部下侏罗统致密灰岩储层普遍发育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其中以高角度构造剪切裂缝为主,大部分裂缝为有效裂缝。在同一区域应力场作用下,构造裂缝的分布主要受岩性、层厚及构造的控制。其中灰岩中裂缝最发育,随着泥质含量的增加,泥质灰岩、灰质泥岩和泥岩的裂缝密度依次降低。总体上,随着灰岩层厚的增加,裂缝间距增大,裂缝发育程度降低。大安寨致密灰岩储层可以分为4种组合模式,不同组合模式的裂缝发育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单层厚度为4~8m的介壳灰岩与单层厚度小于5m的泥页岩互层是形成裂缝的有利条件。不同构造部位的裂缝分布亦存在差异,其中断裂带附近与背斜轴部和转折端等构造高部位是裂缝发育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主控因素 发育规律 致密灰岩 下侏罗统 四川盆地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量录井层序“砂地比”的自动计算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斌 朱筱敏 李洋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9-192,共4页
在陆相层序地层研究中,多条录井地层"砂地比"的对比分析是判断物源方向、揭示沉积环境、辅助层序地层划分及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为地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本文使用Access数据库技术以层序为单位实现了海量录井... 在陆相层序地层研究中,多条录井地层"砂地比"的对比分析是判断物源方向、揭示沉积环境、辅助层序地层划分及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为地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本文使用Access数据库技术以层序为单位实现了海量录井地层"砂地比"的快速计算,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践证明,该方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科学计算方法,可以在地学研究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砂地比 ACCESS 录井 海量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