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技术在我国石油行业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鹏羽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09年第5期85-87,共3页
纳米技术是现今最具有前途的产业,而石油工业是目前能源的支柱之一,将二者结合是当下很热门的研究课题。它将在纳米材料应用、石油生产设备制造、新型钻井液开发,以及各类井下测量工具的发展上发挥系要作用。
关键词 纳米技术 石油行业 展望 石油工业 材料应用 设备制造 石油生产 测量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石油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2
作者 张华林 刘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5-137,共3页
影响石油安全的因素很多,如何确定不同因素影响的程度和权重是石油安全评价中的关键。层次分析法可以对非定量事物进行定量分析,为我国石油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提供了可行的途径。文章通过在石油安全评价中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结... 影响石油安全的因素很多,如何确定不同因素影响的程度和权重是石油安全评价中的关键。层次分析法可以对非定量事物进行定量分析,为我国石油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提供了可行的途径。文章通过在石油安全评价中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不同层次及各类因素中全部指标的判断矩阵,通过矩阵运算和一致性检验,得到各级指标的权重及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根据最终的排序结果,资源和市场是对石油安全影响较大的两类因素,战略石油储备度、储采比和石油消费增长速度是影响我国石油安全最主要的3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安全 指标体系 权重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全压力全温度范围天然气偏差系数解析计算模型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相方 任美鹏 +2 位作者 胥珍珍 徐大融 张兴全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62,共6页
天然气偏差系数是气藏储量计算和气藏动态分析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参数。针对目前工程上利用的计算天然气偏差系数单个计算模型适用的压力范围很小、需要迭代才能计算、精度偏低情况,建立了一种高精度、全压力、全温度范围天然气偏差系数... 天然气偏差系数是气藏储量计算和气藏动态分析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参数。针对目前工程上利用的计算天然气偏差系数单个计算模型适用的压力范围很小、需要迭代才能计算、精度偏低情况,建立了一种高精度、全压力、全温度范围天然气偏差系数解析计算模型——LXF-RMP模型。该模型适合压力范围0~140MPa,较其他计算模型计算方便,利于手工或计算机编程计算。相对误差大多在1%以下,由此分析得出,LXF-RMP模型在全压力、全温度范围的精度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差系数 计算模型 Standing-Katz图版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经济效益若干因素分析
4
作者 张华林 涂明跃 张劲军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06年第1期33-37,79,共6页
在介绍国内外有关石油储备经济效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战略石油储备的成本和效益,然后结合国情提出了影响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经济效益的若干因素,并定性分析了这些因素与战略石油储备经济效益的关系,最后对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经济... 在介绍国内外有关石油储备经济效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战略石油储备的成本和效益,然后结合国情提出了影响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经济效益的若干因素,并定性分析了这些因素与战略石油储备经济效益的关系,最后对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经济效益评价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石油储备 经济效益 成本 定性分析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石炭系气藏天然气富集的三元控制理论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洪 宋辉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1年第8期198-201,共4页
川东石炭系是川东地区碳酸盐岩地层中最重要的一套含气储集层,天然气储量很大部分蕴含于特征的地层-构造复合圈闭之中,天然气在地层-构造圈闭中的富集主要受3个因素控制,即由石炭系地层厚度控制的地层元,由主体背斜、潜伏构造控制的构... 川东石炭系是川东地区碳酸盐岩地层中最重要的一套含气储集层,天然气储量很大部分蕴含于特征的地层-构造复合圈闭之中,天然气在地层-构造圈闭中的富集主要受3个因素控制,即由石炭系地层厚度控制的地层元,由主体背斜、潜伏构造控制的构造元和由内部针孔及溶孔白云岩(有效储层)控制的储层元。石炭系残厚大于10米的区域就是地层-构造圈闭的理论含气范围,而石炭系残厚大于50米的区域是天然气形成工业性聚集的范围;在地层-构造圈闭之内,构造元和储层元控制着天然气富集的实际范围,那些埋藏适中、且无通天断层破坏的主体构造和潜伏构造是最有利的含气区域;而在非构造控制区域内,储层元起控制作用,中上段的溶孔及针孔白云岩(有效储层)累计厚度大于25米,或者其累计厚度占石炭系残厚在一半以上,符合此两条件之一的区域即为富气的有利区域。三元控气理论可以指导川东地区天然气的勘探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 天然气 富集 地层元 构造元 储层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品油管道与热原油管道同沟敷设技术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宇波 凌霄 +1 位作者 张劲军 王艺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9-152,共4页
同沟敷设管道中成品油管道和原油管道间的传热对原油管道的运行有一定的影响。采用非结构化有限容积法,对成品油和原油管道内复杂的流动和传热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为了确定同沟敷设成品油管道对原油管道的影响,对相同条件下单独敷设的... 同沟敷设管道中成品油管道和原油管道间的传热对原油管道的运行有一定的影响。采用非结构化有限容积法,对成品油和原油管道内复杂的流动和传热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为了确定同沟敷设成品油管道对原油管道的影响,对相同条件下单独敷设的原油管道进行了水力和热力计算,并与同沟敷设管道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条管道的间距取1.2m时,原油管道沿线温度受成品油管道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管道 成品油管道 同沟敷设技术 流动-传热耦合 非结构化有限容积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泡沫复合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庞占喜 程林松 李春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74,共4页
蒸汽驱开采稠油油藏时存在蒸汽超覆和蒸汽窜流,降低了蒸汽的波及效率。国内外采用注蒸汽的同时添加非凝析气体和耐高温起泡剂,进行热力泡沫复合驱,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利用物理模拟驱替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热力泡沫复合驱提高... 蒸汽驱开采稠油油藏时存在蒸汽超覆和蒸汽窜流,降低了蒸汽的波及效率。国内外采用注蒸汽的同时添加非凝析气体和耐高温起泡剂,进行热力泡沫复合驱,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利用物理模拟驱替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热力泡沫复合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机理及开发效果。实验研究表明:蒸汽驱转热力泡沫复合驱后,驱油效率在蒸汽驱的基础上提高38.5%,达到81.0%。辽河高升油田的数值模拟研究表明:热力泡沫复合驱的采收率高于单一蒸汽驱,泡沫能够封堵蒸汽窜流通道,抑止蒸汽超覆,改善油藏的温度分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三次采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 实验研究 数值模拟 稠油 氮气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振空化射流提高钻井速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易灿 李根生 沈忠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54,共3页
空化射流用于提高钻井速度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钻进作业中,利用空泡破裂产生强大破坏作用来提高钻探的效率,其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室内实验表明,自振空化射流在比普通喷嘴射流更深的井底或更高的围压条件下,有更大的起始空化... 空化射流用于提高钻井速度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钻进作业中,利用空泡破裂产生强大破坏作用来提高钻探的效率,其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室内实验表明,自振空化射流在比普通喷嘴射流更深的井底或更高的围压条件下,有更大的起始空化数和更强的空化能力。自振空化喷嘴起始空化数大都在1.0以上,最高达到1.67,而锥形喷嘴最高仅为0.43,围压下其冲蚀效率是锥形喷嘴的1~2倍。现场试验同样证实设计的自振空化射流喷嘴在保护钻头、减少钻头磨损及增加进尺、提高机械钻速方面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化射流 自激振动 钻井 钻头 喷嘴 空化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钻井液处理剂20年发展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克勤 卢彦丽 +1 位作者 宋芳 丁彤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5期1-4,117,共5页
介绍了国外钻井液处理剂20年发展情况和处理剂的变化趋势。将全世界的钻井液、完井液产品,包括生产厂家的名称,产品的商品名称,主要成分和主要使用体系及其主要用途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页岩抑制剂类、降滤失剂类和降粘剂类产品,... 介绍了国外钻井液处理剂20年发展情况和处理剂的变化趋势。将全世界的钻井液、完井液产品,包括生产厂家的名称,产品的商品名称,主要成分和主要使用体系及其主要用途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页岩抑制剂类、降滤失剂类和降粘剂类产品,有共性的仍是合成聚合物类、纤维素类和腐植酸类比较有发展前途。从以上各原料分析可以看出,国外产品质量又有了很大提高,如淀粉类有各种类型,如抗高温、超低粘等,聚阴离子纤维素有超低粘等。依据对2002年各种处理剂的分析,预测了世界范围内钻井液处理剂的发展趋势,为中国钻井液处理剂发展方向提供了主要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处理剂 发展分析 国外 聚阴离子纤维素 页岩抑制剂 合成聚合物 2002年 变化趋势 生产厂家 商品名称 综合分析 主要成分 降滤失剂 发展前途 纤维素类 原料分析 产品质量 发展趋势 世界范围 参考数据 发展方向 完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汽井氮气隔热效果数学物理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春红 吴晓东 +2 位作者 刘慧卿 刘其成 郑南方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66,共5页
为评价注汽井油套环空充填氮气的隔热效果和确定环空注氮气隔热工艺的技术条件,建立了隔热油管、油套环空充氮气隔热井筒传热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通过物理模拟现场不同注汽参数,监测井筒模型不同半径处径向温度场分布,结合井筒传热数值... 为评价注汽井油套环空充填氮气的隔热效果和确定环空注氮气隔热工艺的技术条件,建立了隔热油管、油套环空充氮气隔热井筒传热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通过物理模拟现场不同注汽参数,监测井筒模型不同半径处径向温度场分布,结合井筒传热数值模拟计算,从不同侧面评价现场注蒸汽井油套环空充氮气的隔热效果、影响因素和适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油套环空不发生窜流的前提下,环空注氮气会导致井筒径向总传热系数增加,不利于井筒隔热。当油套环空发生窜流时,只要保证注氮气压力不低于注汽压力,注汽井油套环空注氮气隔热技术就是有效和值得推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汽井 隔热油管 氮气 井筒传热 物理模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应变为基础的管道设计准则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冰 刘学杰 张宏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3-147,共5页
多数现行的管道设计方法都是以应力为基础的,但它不能完全有效地解决管道强度设计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对于地面变形等位移载荷控制下的情形。从国内外管道设计标准和最新的研究进展出发,对处于极限状态的椭圆化、拉伸和压应变极限的现行... 多数现行的管道设计方法都是以应力为基础的,但它不能完全有效地解决管道强度设计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对于地面变形等位移载荷控制下的情形。从国内外管道设计标准和最新的研究进展出发,对处于极限状态的椭圆化、拉伸和压应变极限的现行基于应变的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管道应变极限的多种控制因素,明确了多种影响因素对于管道应变极限的控制。面对国际上对管道强度在特定载荷作用下基于应变的设计趋势和我国西气东输及其二线工程的大规模建设,提出了我国进行相关研究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基于应变 极限状态 设计准则 应变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套管阀下入深度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袁光杰 夏焱 +3 位作者 李根生 申瑞臣 肖松平 冯培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3-75,共3页
如何科学地确定出井下套管阀的下入深度是实现全过程欠平衡钻井的一项关键技术。在分析套管阀工作原理及适用条件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套管阀下入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负压差下管柱上顶力、特殊底部钻具组合和长度、完井管柱长度等,建... 如何科学地确定出井下套管阀的下入深度是实现全过程欠平衡钻井的一项关键技术。在分析套管阀工作原理及适用条件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套管阀下入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负压差下管柱上顶力、特殊底部钻具组合和长度、完井管柱长度等,建立了以压力平衡点来计算套管阀下入深度的方法和模型。现场应用实例表明:应用该方法的计量结果来下入套管阀,单井可节省电缆费用3万多元,并且能有效地提高套管阀在井下工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阀 欠平衡钻井 套管 钻杆 防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及渗流对疏松砂岩储层钻井液密度窗口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炳印 蔚宝华 邓金根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2,共3页
在井壁稳定分析中,将疏松砂岩储层作为孔隙介质,依据孔隙热弹性小变形应力叠加原理,建立温度及井壁渗流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疏松砂岩储层井眼周围有效应力计算模式,结合井壁岩石破坏准则,给出了地层坍塌压力、破裂压力计算模式,研究了温... 在井壁稳定分析中,将疏松砂岩储层作为孔隙介质,依据孔隙热弹性小变形应力叠加原理,建立温度及井壁渗流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疏松砂岩储层井眼周围有效应力计算模式,结合井壁岩石破坏准则,给出了地层坍塌压力、破裂压力计算模式,研究了温度变化和井壁渗流等因素对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的影响规律,为确定疏松砂岩地层的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层渗透性增大,地层破裂压力降低,坍塌压力升高,安全钻井液密度范围变小;井壁温度降低,地层坍塌压力和破裂压力同时降低,安全钻井液密度范围变窄;井壁温度升高,地层破裂压力和坍塌压力同时升高,安全钻井液密度范围变宽。但在温度降低及井壁渗流综合影响下,地层承压能力大幅下降,地层坍塌压力也降低,为了保证钻井安全,应适当降低钻井液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 温度 渗流 钻井液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油藏裂缝对水平井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顾岱鸿 田冷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5期31-33,共3页
利用实验方法分别研究了穿过水平井的裂缝长度、裂缝条数、裂缝间距和裂缝网络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以及通过物理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水平井的几种典型布井方式下的井距、水平井段长度、注采井位、布井方式与裂缝的匹配关系等因素... 利用实验方法分别研究了穿过水平井的裂缝长度、裂缝条数、裂缝间距和裂缝网络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以及通过物理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水平井的几种典型布井方式下的井距、水平井段长度、注采井位、布井方式与裂缝的匹配关系等因素对油藏渗流的影响规律,探索水平井开发低渗油藏的地质与物性约束条件,为实际油田开发井网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裂缝 天然裂缝 水平井 产能 低渗透率油藏 水平井产能 油藏裂缝 低渗油藏 产能影响 实验 裂缝长度 布井方式 水平井开发 裂缝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没条件下超高压水射流冲蚀切割破岩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廖华林 李根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63,共3页
运用超高压射流数控自动万能切割机进行了淹没条件下水射流冲蚀切割破岩实验,选取了5档驱动压力和3种岩样,研究了水射流驱动压力、喷距、喷嘴横移速度和喷射角对破岩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淹没条件下超高压水射流冲蚀切割破岩存在最... 运用超高压射流数控自动万能切割机进行了淹没条件下水射流冲蚀切割破岩实验,选取了5档驱动压力和3种岩样,研究了水射流驱动压力、喷距、喷嘴横移速度和喷射角对破岩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淹没条件下超高压水射流冲蚀切割破岩存在最优喷距,最优喷距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100MPa时最优喷距约为15倍喷嘴直径,200MPa时约为20倍喷嘴直径;喷嘴移动速度越小,冲蚀体积越大,随着移动速度的增加,开始时冲蚀体积下降明显,但移动速度进一步增加时,冲蚀体积减小并不明显,岩石的主要破坏发生在毫秒量级;最优冲蚀破岩效果的喷射角范围为1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天然气 钻井 超高压 水射流 切割 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氧化锰加重水基聚磺钻井液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力会 张立波 魏志林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12,共2页
国外现场应用表明,对于密度在1.6g/cm^3以上的加重油基钻井液,用四氧化锰代替重晶石粉加重,能降低钻井液的当量循环密度。通过用黑锰矿粉、重晶石粉、超细碳酸钙和铁矿粉加重水基聚磺钻井液密度至1.6g/cm^3,测定了4种加重钻井液... 国外现场应用表明,对于密度在1.6g/cm^3以上的加重油基钻井液,用四氧化锰代替重晶石粉加重,能降低钻井液的当量循环密度。通过用黑锰矿粉、重晶石粉、超细碳酸钙和铁矿粉加重水基聚磺钻井液密度至1.6g/cm^3,测定了4种加重钻井液在1.2~1.6g/cm^3之间5个密度点的表观黏度和塑性黏度,分析了表观黏度和塑性黏度的变化趋势。模拟计算出了井深为4150m时的当量循环密度,表明黑锰矿粉在密度为1.46g/cm^3以上可以获得低于其它加重材料的当量循环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添加剂 四氧化锰 加重材料 钻井液 当量循环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CO_2驱提高原油采收率评价研究 被引量:74
17
作者 祝春生 程林松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57,60,共4页
在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CO2驱工艺技术研究进行了系统阐述。分析了注CO2气驱的增油机理、驱油类型、注气方式等。增油机理主要包括降粘作用、改善原油与水的流度比、膨胀作用、降低界面张力等;驱油类型主要包括混相驱、近混相... 在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CO2驱工艺技术研究进行了系统阐述。分析了注CO2气驱的增油机理、驱油类型、注气方式等。增油机理主要包括降粘作用、改善原油与水的流度比、膨胀作用、降低界面张力等;驱油类型主要包括混相驱、近混相驱、非混相驱等;注入方式包括连续注CO2气体、注碳酸水、水-CO2气体段塞交替注入等。对低渗透油藏CO2驱油效率进行了矿场可行性分析,说明CO2驱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具有巨大潜力,对我国低渗透油藏注CO2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驱油 混相驱 非混相驱 驱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载荷对割缝管抗挤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伯军 张士诚 张劲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79,共3页
文章在建立非均匀外载模型的基础上,对结构为N80钢级割缝管的抗挤强度进行了研究。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弹塑性力学理论,借助有限元软件,分析计算了非均匀外挤载荷作用下割缝管的抗挤强度。分析了不同模型在相同不均... 文章在建立非均匀外载模型的基础上,对结构为N80钢级割缝管的抗挤强度进行了研究。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弹塑性力学理论,借助有限元软件,分析计算了非均匀外挤载荷作用下割缝管的抗挤强度。分析了不同模型在相同不均匀系数、同一模型在不同的不均匀系数的情况下对等效抗挤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管体抗非均匀载荷的能力远远低于抗均匀载荷的能力,非均匀载荷作用下不均匀系数是影响强度的关键因素。其结果有利于指导在非均匀载荷作用下割缝的设计,对分析套管变形损坏的机理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对套损预防提出有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载荷 割缝管 抗挤强度 等效抗挤强度 不均匀系数 弹塑性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东油田稠油极性四组分测定方法及其乳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春山 孙卫 +1 位作者 蒋官澄 谢水祥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78,10,共5页
稠油油藏高效、经济的开发一直是油田企业研究的技术难题之一,胜利孤东油田稠油油藏由于其胶质、沥青质含量均高于国内主要稠油平均值,有其特殊性,开采难度也更大。文章通过大量室内实验,确定了稠油极性四组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 稠油油藏高效、经济的开发一直是油田企业研究的技术难题之一,胜利孤东油田稠油油藏由于其胶质、沥青质含量均高于国内主要稠油平均值,有其特殊性,开采难度也更大。文章通过大量室内实验,确定了稠油极性四组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的测定方法和分离方法,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深入研究了稠油极性四组分的乳化特性、乳化剂对四组分乳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孤东稠油极性四组分乳状液稳定性次序为饱和分<沥青质<芳香分<胶质<原油,原油中胶质与沥青质分子通过氢键形成的缔合,对原油的黏度有重要影响。乳化剂OP对稠油极性四组分均具有强烈的乳化促进作用,使W/O型乳状液转变为O/W型,达到了乳化降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极性四组分 测定方法 乳化特性 降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可钻性各向异性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潘起峰 高德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4-66,共3页
地层可钻性各向异性评价在直井防斜以及定向井井眼轨迹控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文章测试了大陆科探井岩心垂直于层面和平行于层面的岩石可钻性,以该实验数据及98组不同油气田、不同岩性的岩心垂直于层面和平行于层面可钻性实验数据... 地层可钻性各向异性评价在直井防斜以及定向井井眼轨迹控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文章测试了大陆科探井岩心垂直于层面和平行于层面的岩石可钻性,以该实验数据及98组不同油气田、不同岩性的岩心垂直于层面和平行于层面可钻性实验数据为基础,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分析了垂直于层面和平行于层面岩石可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用垂直于层面岩石可钻性预测平行于层面岩石可钻性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利用该模型评价地层可钻性各向异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可钻性 地层应力 模型 声波测井 各向异性 评价模型 井眼轨迹控制 数理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