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剖现场注入特征曲线与增油效果关系研究——以大港油田采油五厂油水井调剖为例
1
作者 邓鲁强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1期92-94,共3页
调剖井现场霍尔曲线主要存在直线斜率增大、减小和不变三种基本特征,造成直线斜率增大的主要原因为凝胶溶液在地下造成堵塞,造成直线斜率减小的主要原因为调剖过程启动了低渗透层。通过绘制调剖井现场注入霍尔曲线,并将霍尔曲线变化特... 调剖井现场霍尔曲线主要存在直线斜率增大、减小和不变三种基本特征,造成直线斜率增大的主要原因为凝胶溶液在地下造成堵塞,造成直线斜率减小的主要原因为调剖过程启动了低渗透层。通过绘制调剖井现场注入霍尔曲线,并将霍尔曲线变化特征与受益井增油效果之间进行对比,发现霍尔曲线的直线斜率增大或减小时调剖效果明显优于未发生变化的情况。研究结果认为霍尔曲线变化特征与调剖效果关系密切,这对今后监控和调整现场注入参数、优化设计方案、预测调剖效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井调剖 霍尔曲线 特征 大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港西生物酶驱油先导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道山 史明义 +3 位作者 倪方天 赵冬云 张景春 佘跃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67,共4页
为了研究生物酶(DGE)在大港油田复杂断块油藏进行驱油和单井吞吐应用的可行性,采用现代测试手段分析了DGE的生化特性、界面活性及其在不同润湿性岩心上的驱油效率。结果表明,DGE主要由蛋白酶、乙醇脱氢酶、木聚糖酶等酶构成,总蛋白含量... 为了研究生物酶(DGE)在大港油田复杂断块油藏进行驱油和单井吞吐应用的可行性,采用现代测试手段分析了DGE的生化特性、界面活性及其在不同润湿性岩心上的驱油效率。结果表明,DGE主要由蛋白酶、乙醇脱氢酶、木聚糖酶等酶构成,总蛋白含量为10~3μg/mL数量级,且酶的生物活性较高;DGE与原油的界面张力为10^(-2)~10^(-1)mN/m数量级,比复合驱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活性低;DGE对原油有一定的乳化性,在质量分数高于4%时,对原油的乳化能力明显增强。DGE分子在岩石表面吸附后能改变岩石的润湿性,使岩石表面更趋向水湿。DGE驱油井组先导性试验取得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投入产出比为1:12,提高原油采收率3%以上。DGE驱油技术适合均质、中、低渗透和含胶质沥青质较高的油藏,注入的DGE体系在油层中老化一定时间后效果会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酶 界面张力 润湿性 驱油 乳化 矿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合理黏度比实验研究——以大港油田港西三区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杰 杨怀军 +1 位作者 卢祥国 曹豹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74,8,共5页
以大港油田港西三区储层和流体为实验对象,开展了聚合物驱合理黏度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黏度比(μp/μo)、岩心平均渗透率和渗透率变异系数增加,聚合物驱采收率增幅扩大;随原油黏度增大,聚合物驱采收率增幅降低。从技术效果和经济效... 以大港油田港西三区储层和流体为实验对象,开展了聚合物驱合理黏度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黏度比(μp/μo)、岩心平均渗透率和渗透率变异系数增加,聚合物驱采收率增幅扩大;随原油黏度增大,聚合物驱采收率增幅降低。从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两方面考虑,聚合物驱合理黏度比(μp/μo)约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合理黏度比 驱油效果 经济效益 大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盐钻井液技术在大港油田水平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步宏光 张民立 唐世忠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5,118,共3页
目前大港油田水平井钻井液以强抑制性水基钻井液为主,根据不同的钻井区域条件,采用不同的钻井液以适应钻井的需要。主要采用甲酸盐钻井液、硅基防塌钻井液和有机正电胶钻井液。以上钻井液体系解决了水平井的井眼净化、井壁稳定和润滑防... 目前大港油田水平井钻井液以强抑制性水基钻井液为主,根据不同的钻井区域条件,采用不同的钻井液以适应钻井的需要。主要采用甲酸盐钻井液、硅基防塌钻井液和有机正电胶钻井液。以上钻井液体系解决了水平井的井眼净化、井壁稳定和润滑防卡等技术难点,满足了大港油田水平井施工的需要。但是,钻井液所形成的滤饼和进入储层的滤液堵塞了油气通道,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水平井泻油面积大的特点。因此,渤海钻探泥浆技术服务公司开发了"双保"型有机复合盐钻井液体系。该体系性能稳定,抑制性、抗污染能力强、环保、无固相,有利于保护油气层、提高机械钻速和提高固井质量等优点,解决了井壁稳定和保护油气层之间的矛盾,通过在大港油田的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有机盐钻井液 油层保护 抑制性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复杂断块高温高盐油藏深部调剖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道山 于娣 +3 位作者 汪娟娟 彭文 张景春 陈美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4年第1期134-136,143,共4页
针对大港南部油田复杂断块高温高盐油藏,开展了深部调剖所用交联剂和调剖体系的研究.合成出的有机交联剂和聚合物配成的调剖体系成胶时间和强度可控.调剖体系在80℃下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体系成胶时间3~30天,随着交联剂和聚合物浓度... 针对大港南部油田复杂断块高温高盐油藏,开展了深部调剖所用交联剂和调剖体系的研究.合成出的有机交联剂和聚合物配成的调剖体系成胶时间和强度可控.调剖体系在80℃下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体系成胶时间3~30天,随着交联剂和聚合物浓度的升高,成胶时间逐渐缩短,成胶后凝胶强度增强;在聚合物和交联剂浓度分别大于800、300 mg/L时,调剖体系形成的弱凝胶黏度较高.三管不同渗透率岩心并联实验表明,注入调剖剂候凝后进行后续聚合物驱或水驱,高渗透层液量降低,中、低渗透层液量升高.在南部高温高盐油藏开展了两个井组的先导性深部调剖试验,增油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南部油田 弱凝胶 有机交联剂 调剖试验 复杂断块高温高盐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产能井固井质量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华 唐世忠 +2 位作者 梁新欣 郑丽娜 张学强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4年第1期129-131,150,共3页
大港油田产能建设正面向深层、老油田开发,深层高温及老油田的压力系统紊乱给固井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对大港油田产能井固井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深层高温井固井以及老区调整井固井质量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提出缩短稠化时间、... 大港油田产能建设正面向深层、老油田开发,深层高温及老油田的压力系统紊乱给固井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对大港油田产能井固井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深层高温井固井以及老区调整井固井质量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提出缩短稠化时间、优选钻井液体系、提高配浆温度是提高调整井固井质量的有效措施,2012年措施实施后固井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固井质量 稠化时间 水泥浆体系 配浆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枣园地区老化油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雷齐玲 葛红江 程静 《石油石化节能》 2018年第7期14-15,56,共3页
大港油田枣园地区老化油组成呈现复杂的油包水、水包油多重乳化结构、且含油泥、沥青等固相颗粒,含水约27%~32%,无机物含量约11.7%,蜡、胶质、沥青质含量合计48.89%。在室内有针对性地对比研究了各种老化油处理技术。发现常见常用破乳... 大港油田枣园地区老化油组成呈现复杂的油包水、水包油多重乳化结构、且含油泥、沥青等固相颗粒,含水约27%~32%,无机物含量约11.7%,蜡、胶质、沥青质含量合计48.89%。在室内有针对性地对比研究了各种老化油处理技术。发现常见常用破乳剂、微波破乳技术对大港油田枣园老化油基本没有效果。离心脱水处理老化油在低于50℃,以1600 r/min的转速离心15 min可将老化油油中含水控制在2%以下,分离效果明显。超声波+热化学沉降+离心分离处理能得到含水较低的原油,油中含水可达到1%,每处理1 kg老化油较常规热化学沉降处理法节约能量24 k J,且可分离出的水较清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老化油 超声波 离心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小10-16区块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广天 付大其 +3 位作者 宋友贵 王岚 杨卫华 杨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6期91-93,148,共3页
小10-16区块主要开采层位枣Ⅳ、枣Ⅴ属于低孔低渗油藏,储层物性较差,若直接投产则产量较低,与地质配产有一定的差距,必须通过压裂改造措施来实现高效经济开发的目的。但这些储层存在井深、温度高、压裂井段长、储层水敏性强等特点,给压... 小10-16区块主要开采层位枣Ⅳ、枣Ⅴ属于低孔低渗油藏,储层物性较差,若直接投产则产量较低,与地质配产有一定的差距,必须通过压裂改造措施来实现高效经济开发的目的。但这些储层存在井深、温度高、压裂井段长、储层水敏性强等特点,给压裂工艺提出了新的挑战。为确保压裂井的有效改造及实施效果,优化了压裂工艺、压裂液体系,采取液氮助排、压采联作一次管柱等技术,实现了储层多层改造一次性投产,共投产的22口井初期平均日产液24.9m3,日产油20.4t,取得了良好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低渗油藏 压裂技术 小10-16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地面工程优化简化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昕铭 高蕊 +2 位作者 王建伟 翟明轩 许明飞 《石油规划设计》 2013年第1期40-43,共4页
介绍了大港油田开发后期,针对地面系统存在的工艺不适应;设施老化腐蚀严重;运行能耗高;系统维护成本高等问题,通过开展地面系统优化简化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形成了具有大港特色的系统优化简化配套技术系列。论述了地面系统优化简化配... 介绍了大港油田开发后期,针对地面系统存在的工艺不适应;设施老化腐蚀严重;运行能耗高;系统维护成本高等问题,通过开展地面系统优化简化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形成了具有大港特色的系统优化简化配套技术系列。论述了地面系统优化简化配套技术:布站模式、油水井生产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集油工艺优化、集输和注水工艺优化技术、一体化集成装置等技术。通过地面系统优化简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提高老油田的开发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布站模式 优化简化 集油工艺 注水工艺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多级分注技术在大港南部油田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宋祖厂 王其昌 +3 位作者 盖旭波 刘扬 邬楝 王莹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2期128-130,10,共3页
大港南部油田含油层系多,层间矛盾突出,为提高注水开发效果和低渗油藏的动用开发程度,先后开展了插入式地面分注工艺技术和同心双管分注工艺技术先导试验,并在南部油田应用了5口井,均取得了良好的分注效果。现场试验证明,采用地面多级... 大港南部油田含油层系多,层间矛盾突出,为提高注水开发效果和低渗油藏的动用开发程度,先后开展了插入式地面分注工艺技术和同心双管分注工艺技术先导试验,并在南部油田应用了5口井,均取得了良好的分注效果。现场试验证明,采用地面多级分注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南部油田由于井深、注水压力高、油稠、结垢造成的投捞测配难度大的工艺难题,提高了分注配套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南部油田 地面多级分注 插入式地面分注技术 同心双管分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测试调配同步联作技术在大港油田的试验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扬 高志勇 +3 位作者 杜树勋 顾淑荣 狄鹏 谢继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2期126-127,共2页
针对大港油田井下分注投捞测配需要反复更换水嘴和投捞堵塞器、测试调配周期长的问题,引进试验了分层测试调配同步联作技术。该技术将测试和调配有效地结合起来,实行边测边调,测试数据地面直读,水嘴连续可调,可实现仪器一次下井完成对... 针对大港油田井下分注投捞测配需要反复更换水嘴和投捞堵塞器、测试调配周期长的问题,引进试验了分层测试调配同步联作技术。该技术将测试和调配有效地结合起来,实行边测边调,测试数据地面直读,水嘴连续可调,可实现仪器一次下井完成对全井各层段的流量测试、调节。10口分层注水井试验应用表明,调控简便,成功率100%,测调占井时间短,劳动强度低,测调效率高,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测试 调配 大港油田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低孔低渗油田欠注井治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静 宋友贵 +3 位作者 孙连杰 张鹏飞 杨莉 王慧慧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3年第3期134-135,138,共3页
大港南部油田储层低孔低渗,敏感性强,且地层水矿化度高,造成注水井油田注水压力以年均0.8~1.5 MPa的速度上升,给安全生产造成隐患。通过对南部油田油层岩性、物性、水质等影响因素分析,并结合注水井吸水曲线特征,进行了不同类型油藏针... 大港南部油田储层低孔低渗,敏感性强,且地层水矿化度高,造成注水井油田注水压力以年均0.8~1.5 MPa的速度上升,给安全生产造成隐患。通过对南部油田油层岩性、物性、水质等影响因素分析,并结合注水井吸水曲线特征,进行了不同类型油藏针对性的酸化、降压增注工艺的优化,优化工艺实施后注水能力平均提高50%以上,注水压力降低2~10 MPa,取得了明显的降压增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南部油田 增注技术 地层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回注水二次污染防治工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松 霍夙彦 +4 位作者 赵昕铭 项勇 夏敏敏 陈忻 陈倩岚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8年第4期85-87,共3页
油田供注水工艺流程长、回注水腐蚀结垢性强,极易造成水质二次污染,影响注水开发。通过开展回注水二次污染防治工艺技术探索与应用,建立了"防""治"结合的水质二次污染治理措施,取消了配水间,实现了泵到泵直供水,采... 油田供注水工艺流程长、回注水腐蚀结垢性强,极易造成水质二次污染,影响注水开发。通过开展回注水二次污染防治工艺技术探索与应用,建立了"防""治"结合的水质二次污染治理措施,取消了配水间,实现了泵到泵直供水,采用枝状管网,大幅简化了供注水工艺流程环节,降低了水质二次污染概率。针对回注水腐蚀结垢性强的特点,建立以缓蚀为主、缓蚀阻垢杀菌一体化治理的差异化治理体系,回注水平均腐蚀速率由0.622 mm/a下降到0.038 mm/a。通过管道除垢、储罐清洗、注水井洗井等措施清除系统中的杂质。经过综合治理,井口水质达标率由71.5%提高到89.7%,一级至三级水质达标率降幅由16.5%下降到7.8%,回注水水质二次污染得到有效扼制,保障了油田精细注水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注水 二次污染 优化简化 腐蚀结垢 管道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油机柔性运转控制技术在大港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小雄 《化工管理》 2016年第20期275-,共1页
由于游梁抽油机运转过程中悬点速度类似正弦曲线变化,悬点载荷呈同期性变化,减速箱扭矩变化幅度较大,特别是在启动过程中,所需扭矩会更大,因此电机功率配备较大,大马拉小车现象普遍存在。在当前低油价的国际形势下,试验应用抽油机柔性... 由于游梁抽油机运转过程中悬点速度类似正弦曲线变化,悬点载荷呈同期性变化,减速箱扭矩变化幅度较大,特别是在启动过程中,所需扭矩会更大,因此电机功率配备较大,大马拉小车现象普遍存在。在当前低油价的国际形势下,试验应用抽油机柔性运转控制技术来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达到节能降耗、降低采油成本的目的,是提高油田开发效益的技术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运转控制技术 系统效率 悬点载荷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处理技术在大港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李青 王春雷 吴隆荣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14年第3期38-40,81,共3页
为增强污水处理效果,缩短处理流程,通过对径向流核桃壳过滤器、高效流砂过滤器等多种技术原理介绍,同时结合现场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涡凹气浮+高效流砂过滤技术、径向流核桃壳过滤器、水力旋流器、复合式油水分离器数种新型污水处理... 为增强污水处理效果,缩短处理流程,通过对径向流核桃壳过滤器、高效流砂过滤器等多种技术原理介绍,同时结合现场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涡凹气浮+高效流砂过滤技术、径向流核桃壳过滤器、水力旋流器、复合式油水分离器数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在大港油田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水质指标 径向流 旋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新能源开发技术经济评价与应用
16
作者 程静 葛红江 孙凯 《石油石化节能》 2018年第3期46-48,共3页
为实现大港油田"绿色"开发建设,从两个角度对可开发新能源资源量进行了综合经济技术评价。按可开发难易程度排序依次为:风电、太阳能、地热、植物能源,这些能源都不具备规模开发的经济价值。但是在个别偏远场站,新能源风电具... 为实现大港油田"绿色"开发建设,从两个角度对可开发新能源资源量进行了综合经济技术评价。按可开发难易程度排序依次为:风电、太阳能、地热、植物能源,这些能源都不具备规模开发的经济价值。但是在个别偏远场站,新能源风电具有小规模利用的经济价值。如在张21-1井场试验应用了抽油机风光电互补发电系统,年节约柴油费用192 207万元,年减少CO2排放56 901 kg。应用结果表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对抽油机供电能够大幅降低能源消耗,为边远区块进一步开采、稳产开辟了一条节能降耗的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经济评价 风光互补 边远区块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海油田地面系统布局及配套工艺技术研究
17
作者 蔡维国 李瑞清 李倩 《科技信息》 2010年第25期400-400,共1页
埕海油田位于渤海湾西湾的浅海、极浅海和滩涂区域,区域内地形、地貌复杂,海况环境恶劣,区块分散,油品性质差异较大,给地面系统布局和配套工艺技术应用带来了较大困难。本文针对埕海油田各开发区的开发模式、功能配置等自身特点,重点介... 埕海油田位于渤海湾西湾的浅海、极浅海和滩涂区域,区域内地形、地貌复杂,海况环境恶劣,区块分散,油品性质差异较大,给地面系统布局和配套工艺技术应用带来了较大困难。本文针对埕海油田各开发区的开发模式、功能配置等自身特点,重点介绍了埕海油田各开发区的开发模式、处理中心确定思路、各开发区的原油及污水处理工艺和井口布局,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大港滩海特点的系统布局和配套工艺技术,满足了安全、高效、环保、快速的滩海油田开发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海油田 海油陆采 地面系统 油气水处理 井口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底水仿真模型油藏化学驱后CO_(2)吞吐增油效果——以大港油田底水油藏为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毓 卢祥国 +4 位作者 李鸿儒 张杰 王晓燕 崔丹丹 郐婧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111,共11页
大港底水油藏储层具有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和高原油黏度的特点,强注强采造成底水快速推进和突破,现有的水平井水平段完井方式给堵水作业带来极大困难,亟待采取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措施。通过基于底水仿真模型聚驱后CO_(2)驱和CO_(2)吞吐的... 大港底水油藏储层具有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和高原油黏度的特点,强注强采造成底水快速推进和突破,现有的水平井水平段完井方式给堵水作业带来极大困难,亟待采取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措施。通过基于底水仿真模型聚驱后CO_(2)驱和CO_(2)吞吐的物理模拟方法,对底水油藏增油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底水油藏化学驱后CO_(2)吞吐可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3轮次吞吐后采收率增幅为5%,其中前2轮增油效果较好;与化学驱后CO_(2)吞吐相比较,水驱后直接CO_(2)吞吐采收率增幅较大,3轮次吞吐采收率增幅超过20%;CO_(2)注入底水油藏和闷井后部分CO_(2)会溶解于油和水中,发挥增能、降黏和助喷等作用,有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过低避水高度会引起底水锥进和油井水淹,导致驱油剂从水井进入底水层,进而降低底水油藏开发效果;水驱后剩余油纵向上主要分布在远离注入端的低渗透层,平面上主要分布在远离注采井主流线两翼部位。研究成果为化学驱后剩余油的进一步挖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底水油藏 化学驱 CO_(2)吞吐 CO_(2)驱 物理模拟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诊断与优化系统设计及在孔店油田的应用
19
作者 陈锐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7年第1期124-126,共3页
为提高出砂油井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方案设计的合理性,有效防止出砂油井砂粒沉积,提高油井开发效率,对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诊断与优化系统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出砂油井生产数据、工艺设计参数进行处理分析,对油井生产... 为提高出砂油井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方案设计的合理性,有效防止出砂油井砂粒沉积,提高油井开发效率,对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诊断与优化系统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出砂油井生产数据、工艺设计参数进行处理分析,对油井生产工况进行诊断分析和优化设计。主要介绍了该工艺诊断与优化系统的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并对其在孔店油田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以实现工况诊断分析和工艺参数优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心双管水力喷射 携砂采油 工况诊断 优化设计 孔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某油田油泥砂处理工艺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云鹏 王建伟 +1 位作者 邹晓燕 王树好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20年第5期22-26,77,共6页
大港某油田油泥砂处理采用热化学洗涤法,因处理时间不足及工艺参数不合理,处理效果无法达到SY/T 7301—2016《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污染控制技术要求》中规定含油污泥经处理后剩余固相中石油烃总量应不大于2%的要... 大港某油田油泥砂处理采用热化学洗涤法,因处理时间不足及工艺参数不合理,处理效果无法达到SY/T 7301—2016《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污染控制技术要求》中规定含油污泥经处理后剩余固相中石油烃总量应不大于2%的要求,需要进行升级改造。通过生产情况分析和国内外处理技术调研,优选热化学洗涤与物理分离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并根据室内试验结果,对已建空化处理撬块进行改造,并新建深度净化处理撬块,实现一级破胶破乳分离、二级空化分离、三级深度净化分离的油泥砂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油泥砂总含油率满足小于2%的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油泥砂 处理 热化学洗涤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