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独山子背斜的几何学运动学数字模拟
被引量:
10
1
作者
陈伟
郝晋进
+4 位作者
李世琴
彭文利
鲜地
陈丽花
李志刚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50,共14页
独山子背斜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是北天山逆冲推覆带在前陆盆地山前形成的断层相关褶皱。本文以横跨背斜的过井地震剖面为蓝本,用钻井数据、相邻地震剖面和地表形态为约束,运用断层相关褶皱模型对独山子背斜进行几何学定量分析,以建...
独山子背斜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是北天山逆冲推覆带在前陆盆地山前形成的断层相关褶皱。本文以横跨背斜的过井地震剖面为蓝本,用钻井数据、相邻地震剖面和地表形态为约束,运用断层相关褶皱模型对独山子背斜进行几何学定量分析,以建立合理的与实际接近的构造模型;提取构造特征参数进行基于Trishear模型的运动学定量模拟,选取与实际数据吻合度最高的构造形态为独山子背斜的最佳几何模型。模拟数据表明:独山子背斜为前翼呈三角剪切的断层传播褶皱;背斜变形从喜马拉雅山晚期更新统(Q_(1-3))沉积期间开始形成并生长,平均推覆速率为0.18 mm/a;全新统沉积期间(Q_4)推覆活动强度达到最大值,平均推覆速率为4.64 mm/a。形成独山子背斜所需的总推覆位移量为5 600 m左右,第四纪期间的平均推覆速率约为0.19 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独山子背斜
TRISHEAR
模型
断层传播褶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地震地质层序的再认识
被引量:
1
2
作者
伍致中
陈文利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7-200,共4页
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的地震和井下资料进行综合研究认为,巴楚隆起与塔中隆起之间可能存在震旦系;中。上奥陶统在塔西南坳陷南侧是否有分布,尚不清楚;下石炭统只分布在塔西南的西部;巴楚地区的卡拉沙依组与卡拉沙依剖面所定的卡拉...
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的地震和井下资料进行综合研究认为,巴楚隆起与塔中隆起之间可能存在震旦系;中。上奥陶统在塔西南坳陷南侧是否有分布,尚不清楚;下石炭统只分布在塔西南的西部;巴楚地区的卡拉沙依组与卡拉沙依剖面所定的卡拉沙依组不是同一组地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盆地南、北石炭系、二叠系对比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西南
地震层序
地层层序
地层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准噶尔盆地地震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3
作者
李洋
唐建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35-237,共3页
以往三维地震只是运用传统二维解释方法,其解释思路从局部到整体,往往只重视主测线,这样在连络测线方向的地层特征就可能会被遗漏掉,造成解释结果不完整。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准噶尔盆地三维地震解释中的应用,即对三维地震数据体...
以往三维地震只是运用传统二维解释方法,其解释思路从局部到整体,往往只重视主测线,这样在连络测线方向的地层特征就可能会被遗漏掉,造成解释结果不完整。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准噶尔盆地三维地震解释中的应用,即对三维地震数据体同时在主测线、连络测线以及时间方向进行三维交互解释,有利于提高地震构造的解释精度和识别岩性体的空间,通过三个实例说明了三维可视化技术从“体”出发,为三维精细解释提供了全新解释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解释
准噶尔盆地
三维可视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独山子背斜的几何学运动学数字模拟
被引量:
10
1
作者
陈伟
郝晋进
李世琴
彭文利
鲜地
陈丽花
李志刚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油气藏地质及
开发
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
石油
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石油
天然气
股份有限
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西北分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50,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972142)
国家重大专项(编号:2011ZX05009-001)资助
文摘
独山子背斜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是北天山逆冲推覆带在前陆盆地山前形成的断层相关褶皱。本文以横跨背斜的过井地震剖面为蓝本,用钻井数据、相邻地震剖面和地表形态为约束,运用断层相关褶皱模型对独山子背斜进行几何学定量分析,以建立合理的与实际接近的构造模型;提取构造特征参数进行基于Trishear模型的运动学定量模拟,选取与实际数据吻合度最高的构造形态为独山子背斜的最佳几何模型。模拟数据表明:独山子背斜为前翼呈三角剪切的断层传播褶皱;背斜变形从喜马拉雅山晚期更新统(Q_(1-3))沉积期间开始形成并生长,平均推覆速率为0.18 mm/a;全新统沉积期间(Q_4)推覆活动强度达到最大值,平均推覆速率为4.64 mm/a。形成独山子背斜所需的总推覆位移量为5 600 m左右,第四纪期间的平均推覆速率约为0.19 mm/a。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独山子背斜
TRISHEAR
模型
断层传播褶皱
Keywords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 The Dushanzi anticline Trishear modeling Fault propagation fold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地震地质层序的再认识
被引量:
1
2
作者
伍致中
陈文利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7-200,共4页
文摘
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的地震和井下资料进行综合研究认为,巴楚隆起与塔中隆起之间可能存在震旦系;中。上奥陶统在塔西南坳陷南侧是否有分布,尚不清楚;下石炭统只分布在塔西南的西部;巴楚地区的卡拉沙依组与卡拉沙依剖面所定的卡拉沙依组不是同一组地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盆地南、北石炭系、二叠系对比意见。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西南
地震层序
地层层序
地层划分
Keywords
Tarim basin, Southwest, Seismic sequence, Stratigraphic sequence, 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Geologic era, Analysis
分类号
P631.4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539.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准噶尔盆地地震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3
作者
李洋
唐建华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35-237,共3页
文摘
以往三维地震只是运用传统二维解释方法,其解释思路从局部到整体,往往只重视主测线,这样在连络测线方向的地层特征就可能会被遗漏掉,造成解释结果不完整。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准噶尔盆地三维地震解释中的应用,即对三维地震数据体同时在主测线、连络测线以及时间方向进行三维交互解释,有利于提高地震构造的解释精度和识别岩性体的空间,通过三个实例说明了三维可视化技术从“体”出发,为三维精细解释提供了全新解释手段。
关键词
三维地震解释
准噶尔盆地
三维可视化技术
Keywords
Dseismic interpretation, 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 Lithology interpretation, Junggar basin, Application
分类号
P631.4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独山子背斜的几何学运动学数字模拟
陈伟
郝晋进
李世琴
彭文利
鲜地
陈丽花
李志刚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地震地质层序的再认识
伍致中
陈文利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准噶尔盆地地震解释中的应用
李洋
唐建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