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沙南油田二叠系梧桐沟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塞 董雪梅 +2 位作者 胡婷婷 贺陆明 霍进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483-485,共3页
通过沙南油田二叠系梧桐沟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应用研究,提出了研究区重力流沉积向上变粗准层序新解释,水道的侧向迁移,比较好地确定了自旋回和异旋回驱动因素在成因地层格架中的位置,为油田开发阶段的砂体对比分析提出了新的技术思路。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二叠纪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流河道类型划分与储层构型界面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温立峰 吴胜和 +2 位作者 岳大力 李艳平 张保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29,共4页
由于受构造、气候、可容空间和沉积速率等方面影响,使得三角洲平原沉积类型多样,沉积体的内部结构也十分复杂。因此,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流河道分类方案,从成因上将分流河道分为弯曲状、网状、树枝状、丛... 由于受构造、气候、可容空间和沉积速率等方面影响,使得三角洲平原沉积类型多样,沉积体的内部结构也十分复杂。因此,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流河道分类方案,从成因上将分流河道分为弯曲状、网状、树枝状、丛聚式、潮枝状和潮网状分流河道。同时,还对不同类型分流河道的储层构型界面的划分进行了系统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河道 储层构型界面 建筑结构要素 分流河道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矿物分析在古地理研究中的应用--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古近系紫泥泉子组紫三段为例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明磊 张廷山 +1 位作者 王兵 支东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56-464,共9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紫泥泉子组紫三段(E1-2z3)的166件重矿物样品分析,综合古近纪紫泥泉子期的区域构造、气候、沉积物特征等因素,提出古近纪紫三段沉积期的古地理环境为:干燥气候条件下,发育同方向、多河道、间歇性辫状河,水浅、...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紫泥泉子组紫三段(E1-2z3)的166件重矿物样品分析,综合古近纪紫泥泉子期的区域构造、气候、沉积物特征等因素,提出古近纪紫三段沉积期的古地理环境为:干燥气候条件下,发育同方向、多河道、间歇性辫状河,水浅、源多、坡缓的古地理环境。多条河流平行发育和迁移,河道垂直岸线伸展、各种沉积相带却平行岸线展布,相带宽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矿物 古地理 准噶尔盆地 古近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层多次波成像方法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郭书娟 李振春 +1 位作者 仝兆岐 蔡义峰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570-2576,共7页
在处理表层多次波比较发育的地震数据资料时,和常规将多次波作为噪音进行压制和去除的思路不同,本文提出利用表层多次波来进行地震构造成像的方法技术流程.首先基于互相关技术将表层多次波转化为准一次波,在利用准一次波进行偏移成像之... 在处理表层多次波比较发育的地震数据资料时,和常规将多次波作为噪音进行压制和去除的思路不同,本文提出利用表层多次波来进行地震构造成像的方法技术流程.首先基于互相关技术将表层多次波转化为准一次波,在利用准一次波进行偏移成像之前,提出应用局部倾斜叠加变换的方法,压制由于其特殊的构建过程而常常伴随准一次波的背景干涉噪音,提高准一次波数据的信噪比;然后应用扩展的分步傅里叶偏移方法对去噪后的准一次波数据进行成像,此偏移成像方法在实现分步傅里叶方法时选取多个背景参考速度,不仅继承常规分步傅里叶偏移方法稳定高效,没有有限差分计算存在的频散影响的特点,而且可以增强常规分步傅里叶偏移方法处理复杂陡倾构造的能力.通过数值模拟数据测试,说明本文提出的这一套利用表层多次波进行复杂地下构造成像的方法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多次波 互相关 准一次波 干涉噪音 信噪比 扩展分步傅里叶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南白碱滩断裂成岩封闭作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彭文利 崔殿 +1 位作者 吴孔友 刘振宇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5期43-48,共6页
从封闭机理上看,影响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涂抹作用、碎裂作用及成岩作用。其中成岩作用是静止期断层逐渐封闭的主导因素,其类型主要包括:压实和充填作用、胶结作用,二者对断层的封闭性均具有建设性作用。根据地震、测井、录井及... 从封闭机理上看,影响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涂抹作用、碎裂作用及成岩作用。其中成岩作用是静止期断层逐渐封闭的主导因素,其类型主要包括:压实和充填作用、胶结作用,二者对断层的封闭性均具有建设性作用。根据地震、测井、录井及试油等资料,运用定量计算的方法,并结合岩心和岩石薄片观察,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南白碱滩断裂内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南白碱滩断裂内压实和充填作用强烈,加之受胶结作用的影响,使断裂带与相邻围岩相比具有较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致使该断裂的封闭性较好,对油气具有良好的封堵作用。最后通过断裂带结构划分,初步认为南白碱滩断裂内成岩胶结作用的影响范围为50~8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封闭性 压实和充填作用 胶结作用 南白碱滩断裂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像测井资料在车排子地区火山岩储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关键 贾春明 赵卫军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15-417,共3页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大.近年来成像测井资料在该区火山岩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为识别火山岩岩性和火山岩裂缝特征提供了可靠依据.通过对该区火山岩成像测井资料的深入分析,可确定该区火山岩岩性主要为凝灰岩、沉凝...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大.近年来成像测井资料在该区火山岩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为识别火山岩岩性和火山岩裂缝特征提供了可靠依据.通过对该区火山岩成像测井资料的深入分析,可确定该区火山岩岩性主要为凝灰岩、沉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和玄武岩,火山岩储层裂缝包含垂直裂缝、高角度裂缝、斜交裂缝、水平裂缝和网状裂缝等5种构造裂缝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排子地区 成像测井 火山岩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范光旭 李臻 +1 位作者 杨迪生 王威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18,共10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断褶带复杂构造情况,开展了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研究。在广泛调研天山山体演化、周边地层发育、地表水流变更、地震解释剖面的基础上,以理论地质学为指导,结合研究区内头屯河三叠系—新近系的标准地层剖面、地面...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断褶带复杂构造情况,开展了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研究。在广泛调研天山山体演化、周边地层发育、地表水流变更、地震解释剖面的基础上,以理论地质学为指导,结合研究区内头屯河三叠系—新近系的标准地层剖面、地面地质详查资料、重要地震勘探解释剖面、综合研究报告等资料,研究了喜马拉雅期齐古断褶带平面构造特征、齐古断褶带剖面构造特征,分析了齐古断褶带的主要构造特征,划分出了齐古断褶带的构造模式。研究认为: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掀斜阶段、断褶阶段、滑脱阶段和楔入阶段。为齐古断褶带下步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齐古断褶带 天山 构造演化 挤压隆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在层序地层研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效杰 黄芸 +1 位作者 屈伟 王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475-476,共2页
层序地层学理论在岩性圈闭的识别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不断深入,已发展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除了要求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外,还对现今的各类新的地震综合解释技术提出挑战。如何能在等时层序格架建立的基础... 层序地层学理论在岩性圈闭的识别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不断深入,已发展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除了要求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外,还对现今的各类新的地震综合解释技术提出挑战。如何能在等时层序格架建立的基础上利用各项新的地震综合解释技术进一步验证并划分地震层序边界、准层序组的边界以及各体系域相对应的沉积相带的演化过程,进而落实各体系域中砂体的分布模式,最终落实岩性圈闭,是目前地震综合解释技术最大化应用的体现。通过几个实例来探讨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在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隐蔽油气藏 地震解释 正演 模型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属性技术在油气藏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贺陆明 赵清润 +1 位作者 董雪梅 郑晓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479-480,共2页
通过多种属性参数的综合分析及地震相分析技术,对西北缘克乌断阶带和准东沙丘2个地区的油藏储层的沉积微相及储层展布特征进行了预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地震相 岩性预测 地震属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能量-迭代法分频压制面波研究
10
作者 毛海波 王在民 +1 位作者 朱鹏飞 姚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43-244,共2页
平均能量-迭代法采用原有的平均能量法分频识别和压制面波的识别参量检测面波,分析了用迭代方法压制平均能量法残剩面波的必要性,描述了压制面波的迭代算法,假定迭代前后的振幅变化对识别参量的影响不予考虑,简化了迭代算法。试验结果表... 平均能量-迭代法采用原有的平均能量法分频识别和压制面波的识别参量检测面波,分析了用迭代方法压制平均能量法残剩面波的必要性,描述了压制面波的迭代算法,假定迭代前后的振幅变化对识别参量的影响不予考虑,简化了迭代算法。试验结果表明,平均能量-迭代法是一种更有效地识别和压制面波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 迭代法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成藏条件与大油气田勘探前景 被引量:58
11
作者 雷德文 张健 +1 位作者 陈能贵 向宝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2,112,共7页
准噶尔盆地是一个油气资源丰富的叠合含油气盆地,该盆地南缘下部成藏组合贴近准南主要烃源层———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宽缓大中型构造圈闭多,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深部规模有效储集层发育,下白垩统吐谷鲁群厚层湖相泥岩及三叠系、中下侏... 准噶尔盆地是一个油气资源丰富的叠合含油气盆地,该盆地南缘下部成藏组合贴近准南主要烃源层———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宽缓大中型构造圈闭多,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深部规模有效储集层发育,下白垩统吐谷鲁群厚层湖相泥岩及三叠系、中下侏罗统各层组内部湖湘泥岩盖层条件好。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圈闭与规模有效储集层空间发育匹配;圈闭形成时间与主生排烃期时间匹配;白垩系吐谷鲁群区域盖层与中上侏罗统储盖组合匹配,油气资源量大、发现程度低。结论认为:该区具备大油气田成藏条件,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下部成藏组合 有利成藏条件 大构造发育 规模储集层 大油气田 勘探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探新技术在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浅层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党玉芳 尚春 +1 位作者 宁良 赵卫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486-488,共3页
通过对车排子地区浅层地震资料的精细分析与处理,结合地震正演模型技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储层反演技术、油气检测技术,总结了浅层新近系沙湾组岩性油气藏的特点,成藏有利储集层为"泥包砂"背景下的滩坝相砂体,该砂体含油后... 通过对车排子地区浅层地震资料的精细分析与处理,结合地震正演模型技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储层反演技术、油气检测技术,总结了浅层新近系沙湾组岩性油气藏的特点,成藏有利储集层为"泥包砂"背景下的滩坝相砂体,该砂体含油后在地震上表现为4大明显特征:①短轴状强振幅突然中断;②亮点特征明显;③速度降低;④砂层含油后,波形特征表现为强波谷—强波峰的组合关系。以此为依据钻了车89井,在新近系沙湾组获75t/d的高产工业油流。按照车89井模式钻探车95井同样获得了77t/d的高产工业油流。物探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使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首次在新近系发现油藏,它为盆地南缘前陆斜坡带油气勘探开辟了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地震勘探 亮点 正演 模型 烃类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探新技术在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浅层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仲伟军 邢成智 +1 位作者 潘龙 党玉芳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年第1期19-24,94,共6页
车排子地区浅层新近系沙湾组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储集层为"泥包砂"背景下的滩-坝相砂体,该砂体含油后在地震上表现为是短轴状-强振幅突然中断、亮点特征明显、速度降低,波形特征表现为强波谷-强波峰的组合关系。近年来,以宽频带... 车排子地区浅层新近系沙湾组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储集层为"泥包砂"背景下的滩-坝相砂体,该砂体含油后在地震上表现为是短轴状-强振幅突然中断、亮点特征明显、速度降低,波形特征表现为强波谷-强波峰的组合关系。近年来,以宽频带高分辨率处理、高分辨率本征值相干、正演模型、储层反演、油气综合检测等技术,使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首次在新近系发现较大油藏,也为盆地南缘前陆斜坡带新近系油气勘探开辟了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演模型 地震属性 储层反演 油气检测 车排子地区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P井控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页岩油开发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欣吉 毛海波 +2 位作者 李晓峰 林娟 蒋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9-15,223,共8页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储量规模大,已具备有效建产的资源基础。该区开发以水平井为主,但是老地震资料信噪比、分辨率较低,存在微幅度构造成像精度低、小断裂和薄油层难以有效识别及油层钻遇率难以保障等问题,需要...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储量规模大,已具备有效建产的资源基础。该区开发以水平井为主,但是老地震资料信噪比、分辨率较低,存在微幅度构造成像精度低、小断裂和薄油层难以有效识别及油层钻遇率难以保障等问题,需要以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技术为支撑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水平井油层钻遇率。VSP技术是一种面向油气田开发的地球物理技术,通过VSP资料提取吸收衰减、速度、频率等参数,并与地面地震处理结果相结合,可提高地震资料成像精度,为准确落实构造、提高甜点识别的分辨率提供支撑。文中依托新疆油田首例页岩油开发三维项目,将VSP资料解释成果与地面地震处理数据及质控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地震资料成像质量,为页岩油开发中水平井轨迹的设计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P 高分辨率处理 页岩油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砂岩型铀矿化特征及找矿前景
15
作者 蔡义峰 薛冽 +4 位作者 高新峰 姚卫江 邹红亮 潘拓 胡正舟 《新疆地质》 CSCD 2024年第4期601-605,共5页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重要的含铀盆地之一,找矿空间巨大。乌尔禾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铀矿找矿信息丰富,但勘查程度较低。20世纪90年代发现了乌尔禾矿点,通过油田油气井测井资料分析,发现多口油气井中一下白垩统清水河组砂...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重要的含铀盆地之一,找矿空间巨大。乌尔禾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铀矿找矿信息丰富,但勘查程度较低。20世纪90年代发现了乌尔禾矿点,通过油田油气井测井资料分析,发现多口油气井中一下白垩统清水河组砂岩层发育大规模层间氧化带并出现自然伽马测井高异常值,其中W105井自然伽马值高达1472.72 API。通过定量γ测量及钻孔验证,明确乌尔禾地区清水河组具备巨大的铀找矿潜力,结合铀源条件、构造形态、沉积特征及矿体分布等,认为该地区可作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铀矿勘探及找矿突破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乌尔禾地区 清水河组 砂岩型铀矿 找矿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地貌控制下的退积型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东段清水河组为例
16
作者 司学强 彭博 +5 位作者 郭华军 陈希光 冀冬生 易俊峰 李亚哲 邹志文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1-412,共12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多口探井在白垩系清水河组底部储层获得高产油气流,证明清水河组底部发育优质储层,但不同钻井揭示储层特征差异较大。在清水河组沉积前古地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砂体结构特征、岩矿特征、重矿物组合特征及古水流方向特征... 准噶尔盆地南缘多口探井在白垩系清水河组底部储层获得高产油气流,证明清水河组底部发育优质储层,但不同钻井揭示储层特征差异较大。在清水河组沉积前古地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砂体结构特征、岩矿特征、重矿物组合特征及古水流方向特征分析了清水河组底部砂体沉积相的差异,明确储层砂体的主控因素和分布规律。研究认为清水河组沉积前,准噶尔盆地南缘古地貌呈现南陡北缓的特征,南部为一陡坡区,北部为一个大型的缓坡区,且在缓坡区发育两级坡折。清水河组沉积时期南缘处于湖侵沉积,清水河组沉积初期形成了受古地貌控制的退积型辫状河(扇)三角洲沉积:南部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所形成的砂砾岩储层厚10~30 m;北部缓坡带发育受两级坡折控制的3期退积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所形成的砂岩储层厚20~50 m,砂岩储层在南缘中部和东北部大面积分布。北部和东北部物源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物性相对较优,是清水河组有利的储层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折带 古地貌 辫状河三角洲 扇三角洲 清水河组 准噶尔盆地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储层火山物质蚀变产物及其对储集空间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克-夏地区下二叠统为例 被引量:39
17
作者 朱世发 朱筱敏 +5 位作者 刘学超 李超 王星星 谈明轩 耿名扬 李艳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6-285,共10页
通过镜下观察(岩石、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与岩心分析,结合地层水分析结果、岩矿组成和物性数据等,以准噶尔盆地克一夏地区下二叠统为例,系统研究了含火山物质油气储层中不同自生矿物成因机理、自生矿物对油气储集空间的影响、孔隙演化... 通过镜下观察(岩石、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与岩心分析,结合地层水分析结果、岩矿组成和物性数据等,以准噶尔盆地克一夏地区下二叠统为例,系统研究了含火山物质油气储层中不同自生矿物成因机理、自生矿物对油气储集空间的影响、孔隙演化及其控制因素,对储集空间具有重要影响的自生矿物主要有绿泥石、沸石(包括方沸石、片沸石和浊沸石)、方解石、钠长石和自生石英。研究表明,酸性水的加入促使早期碱性条件下析出的沸石、钠长石和方解石易于溶蚀;钾长石或斜长石溶蚀后,非等体积矿物转化析出钠长石。早期适量的绿泥石衬边和包膜对储集空间有保护意义,但成岩后期大量的绿泥石胶结破坏孔隙。与基性岩相比,中酸性熔岩和火山碎屑岩未见大规模绿泥石胶结,储层物性较好。NaHCO_3型地层水和有机酸影响下的方沸石胶结砂(砾)岩中,次生溶孔发育,为有利的碎屑岩储层。总体上,火山物质的成岩作用及蚀变演化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中深层油气储层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火山物质 自生矿物 成因机理 储层质量 下二叠统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在薄层砂体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8
作者 蔡义峰 熊婷 +3 位作者 姚卫江 邢成智 仲伟军 贾春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140-145,共6页
为准确预测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新发现油层的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三段储层(厚度较薄、横向变化快,而单纯地震属性或反演难以分辨)在平面上的展布,提出了针对中拐凸起上乌尔禾组三段薄砂层预测的技术方法—利用GeoEast地震多属性模式识别技术... 为准确预测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新发现油层的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三段储层(厚度较薄、横向变化快,而单纯地震属性或反演难以分辨)在平面上的展布,提出了针对中拐凸起上乌尔禾组三段薄砂层预测的技术方法—利用GeoEast地震多属性模式识别技术,通过提取多种地震属性并根据地震属性与薄层砂体厚度的相关性进行优选,利用BP神经网络分析定量预测了薄层砂体的平面分布。研究发现上乌尔禾组三段具有"沟槽富砂"的特征,三口井的实际钻探证明预测的薄层砂体厚度与钻遇厚度比较吻合,误差均不超过1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砂体 多属性分析 储层预测 上乌尔禾组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美丽气田油气成因及成藏特征 被引量:27
19
作者 杨迪生 陈世加 +1 位作者 李林 路俊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1,113,共5页
克拉美丽气田是近年来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勘探的又一重大发现,研究其油气成因及成藏特征对整个陆东地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为此,对该区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滴水泉地区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已到高成熟演化阶段,具有... 克拉美丽气田是近年来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勘探的又一重大发现,研究其油气成因及成藏特征对整个陆东地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为此,对该区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滴水泉地区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已到高成熟演化阶段,具有较强生烃能力;通过对天然气组分、伴生原油碳同位素、轻烃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克拉美丽气田油气均属于腐殖型有机质来源的高成熟阶段产物,且原油碳同位素值具有从西到东变重的趋势;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指出滴南凸起存在"洼槽",阻挡了东道海子凹陷油气运移至克拉美丽气田石炭系储层成藏,该气田的油气可能主要来自滴水泉凹陷西端的石炭系烃源岩;最后,建立了油气运移成藏模式,指出滴水泉凹陷周缘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克拉美丽气田 滴水泉凹陷 天然气 油气成因 成藏模式 烃源岩 碳同位素 原油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南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地震识别与描述 被引量:16
20
作者 毛海波 谷新萍 +1 位作者 朱明 贺陆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26,113,共4页
在克拉美丽气田的发现过程中,火山岩储层的地震识别与描述是勘探过程中使用的主体技术之一,对于在空间上寻找和优选火山岩储层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以滴南凸起石炭系勘探为例,介绍了应用该项技术的成功经验与做法:①地震资料常规处理上... 在克拉美丽气田的发现过程中,火山岩储层的地震识别与描述是勘探过程中使用的主体技术之一,对于在空间上寻找和优选火山岩储层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以滴南凸起石炭系勘探为例,介绍了应用该项技术的成功经验与做法:①地震资料常规处理上,采用合理的静校正方法消除复杂地表影响,通过多域去噪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采用多次波压制、叠前时间、深度偏移的方法,改善火山岩地震成像品质;②在叠前偏移资料上建立了重要的火山岩地震相识别模式;③根据测井资料开展了火山岩敏感岩石物理参数分析,运用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来预测火山岩储层分布。通过实施上述措施,形成了适用于该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的地震识别与描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滴南凸起 火山岩 叠前偏移 成像品质 地震相 岩石物理 叠前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