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与新能源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
- 1
-
-
作者
文绍牧
何润民
敬兴胜
李森圣
胡俊坤
-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发展计划部
-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软科学研究课题“打造集团公司CCUS西南区域产业中心的路径与政策研究”(中油研2023013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公司科研项目“西南油气田CCUS业务商业模式及支持政策研究”(20230312-03)。
-
文摘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正全力推进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建设,面临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双重挑战,迫切需要推动天然气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发展。为此,分析了融合发展的资源基础,梳理总结了过往融合发展的思路与探索历程,并明晰了当前面临的3方面挑战:内部资源禀赋差、外部资源获取难度大;新技术新装备不够成熟、经济效益偏差;新业务资源认识不系统、利用不充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然气与新能源深度融合的路径思路:“区内有序、区外聚焦”发展风光地热业务;大力发展余压发电、伴生资源、CCUS、氢能等特色业务;探索发展地下空间利用和生物天然气等新赛道业务。最后,提出4方面建议: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统筹考虑经济性;考虑业务成长性及技术迭代需要,有序推进产业规模由小及大;培育市场竞争意识,深化合作交流,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创新机制,探索通过多种机制、模式助力产业发展。
-
关键词
天然气
新能源
深度融合
绿色发展西南模式
路径探索
-
Keywords
natural gas
new energy
deep integration
southwest green development model
path exploration
-
分类号
F426.2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中国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建设路径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文绍牧
李森圣
何润民
敬兴胜
王盟浩
胡俊坤
-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发展计划部
-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179,共9页
-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软科学研究课题“打造集团公司CCUS西南区域产业中心的路径与政策研究”(编号:中油研2023013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科研项目“西南油气田CCUS业务商业模式及支持政策研究”(编号:20230312-03)。
-
文摘
西南地区正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等国家战略实施,面临能源消费量增长硬需求和碳减排硬约束之间的矛盾,推动CCUS产业发展是解决该问题的必由之路,而建设CCUS区域中心是CCUS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四川盆地是西南地区打造CCUS区域中心的最佳选择。为了加快建设中国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系统梳理了国外的经验做法,分析了其优势和挑战,结合我国西南地区的CO_(2)排放及分布情况、封存地质条件、源汇匹配关系,针对性提出了建设路径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打造中国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具有企业减碳和增产的需求巨大、高耗能行业企业碳源丰富且较为集中、地质封存潜力大且分布集中、源汇匹配情况较好、地方政府积极支持等5大优势;②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缺乏全产业链协同技术攻关的共享平台、缺乏碳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政策体系等;③下一步应聚焦CCUS-EGR、CCS、DACCS等3条路径,分启动、扩展、规模化发展3个阶段打造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形成两个千万吨级产业集群和3个百万吨级产业集群,并比选技术路径和商业化路径。结论认为,要重点从完善顶层设计,出台统一的战略规划;强化科技攻关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技术成熟、经济可行的CCUS全链条技术;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国际合作等3个方面入手,加快推动中国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建设。
-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四川盆地
CCUS
区域中心
产业集群
源汇匹配
建设路径
政策建议
-
Keywords
Southwestern China
Sichuan Basin
CCUS
Regional center
Industrial cluster
Source-sink matching
Construction path
Policy suggestion
-
分类号
TE99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
-
题名峰值预测理论在四川盆地致密气的应用
- 3
-
-
作者
余果
李海涛
方一竹
-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发展计划部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出处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4年第2期89-96,共8页
-
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1JDR0401)。
-
文摘
四川盆地致密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前景广阔。近年来,重新认识致密气富集规律,快速推进一体化评价,实现地质、工程双突破,四川盆地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气规模上产成效显著。产量峰值预测是天然气发展目标确定的重要依据,为此,基于盆地致密气历史产量具有较大的起伏性和波动性的特点,结合峰值预测模型适用条件,选取哈伯特(Hubbert)及沃德(Ward)模型预测盆地致密气峰值产量。预测过程中,研判最终可采储量为数学模型与资源潜力的切入点,将储量发现与产量增长预测有效联动,建立主控因素约束下的两种储-产耦合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致密气产量将在未来10年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可实现百亿立方米上产。②四川盆地致密气,Hubbert模型预测2036年达到70×10^(8)~105×10^(8)m^(3)的产量峰值,相对稳产期6年;Ward模型预测2045年达到38×10^(8)~90×10^(8)m^(3)的产量峰值,相对稳产期6年。③预测结果准确率和相关性分析表明,相比于Ward模型,Hubbert模型的产量预测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精度。通过构建符合致密气产量“波浪式”增长特点的高精度预测模型,攻克了传统预测方法拟合差、预测难的问题,实现致密气产量峰值预测由定性到定量的飞跃,为四川盆地致密气发展目标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
-
关键词
致密气
产量峰值
产量预测
哈伯特模型
沃德模型
-
Keywords
Tight gas
Peak production
Production prediction
Hubbert model
Ward model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