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韩石油化工企业对比研究
1
作者 李明达 魏海国 +1 位作者 陈伟 张福琴 《石油科技论坛》 2007年第4期40-45,共6页
中国一直是韩国石油化工产品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未来中韩两国石油化工的发展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本文在分析两国石油化工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规模实力、资源供应、生产技术、管理水平、成本控制、产品结构和数量、目标市场等... 中国一直是韩国石油化工产品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未来中韩两国石油化工的发展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本文在分析两国石油化工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规模实力、资源供应、生产技术、管理水平、成本控制、产品结构和数量、目标市场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对两国石油化工产品贸易量及其构成等进行了讨论,为我国石油石化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韩国 石油化工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善页岩油柴油馏分安定性的组合工艺 被引量:3
2
作者 孙会东 李术元 《中外能源》 CAS 2009年第4期75-77,共3页
针对页岩油粗柴油馏分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溶剂萃取-碱洗精制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溶剂具有较高选择性,能有效降低粗柴油中的胶质含量;在10~30℃温度范围内,采用含添加剂8%~10%的复合溶剂,以0.2的剂油比连续萃取三次,再经少量碱... 针对页岩油粗柴油馏分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溶剂萃取-碱洗精制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溶剂具有较高选择性,能有效降低粗柴油中的胶质含量;在10~30℃温度范围内,采用含添加剂8%~10%的复合溶剂,以0.2的剂油比连续萃取三次,再经少量碱洗和水洗,其精制油柴油胶质含量由精制前的1303mg/100mL降到70mg/100mL以下,总收率可达81%以上,其他指标也均达到柴油合格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柴油 非加氢精制 胶质 碱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加“中俄工业产品技术法规标准计量与合格评定合作论坛”情况报告
3
作者 杨果 罗勤 +1 位作者 郑琦 杜艳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8年第1期5-8,共4页
对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俄罗斯联邦工业能源部共同主办的"中俄工业产品技术法规标准计量与合格评定合作论坛"的有关交流情况作了简要介绍。重点介绍了中国石油关注的"国家计量监督(检查)测量统一化的组织保障&... 对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俄罗斯联邦工业能源部共同主办的"中俄工业产品技术法规标准计量与合格评定合作论坛"的有关交流情况作了简要介绍。重点介绍了中国石油关注的"国家计量监督(检查)测量统一化的组织保障"专题论坛中俄罗斯方面的交流报告内容,并结合中国石油目前的发展,提出了几点体会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俄罗斯 标准 计量 合格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兆位以太网与多媒体应用
4
作者 王华 《世界网络与多媒体》 1999年第8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千兆位以太网 ATM 局域网 多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值得借鉴的加拿大—美国联合输气管道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淑慧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01年第5期1-4,共4页
联合管道是横跨美国和加拿大的长距离高压输气管道 ,本文从管道的建设历程、低操作成本及低输气费、压缩机附加功率的配置、先进的自控系统、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介绍了联合管道的特点。指出在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初期 ,天然气管道建设... 联合管道是横跨美国和加拿大的长距离高压输气管道 ,本文从管道的建设历程、低操作成本及低输气费、压缩机附加功率的配置、先进的自控系统、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介绍了联合管道的特点。指出在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初期 ,天然气管道建设应做好相关的技术研发和储备工作 ,充分考虑市场的落实程度及资源的可靠性 ,把握好管线建设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管道 高压富气输送 输入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震的若干经验教训 被引量:4
6
作者 廉践维 《工程抗震》 2000年第3期42-45,共4页
本文通过研究台湾“9·2 1”大地震的震害资料 ,揭示和分析了台湾地区建筑设计、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从这次大地震吸取的教训中 ,进一步阐明必须加强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抗震意识 ;必须高度重视对建筑物的设计。
关键词 抗震 设计 施工 管理 建筑物 地震 震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蚀监测在腐蚀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罗锋 《全面腐蚀控制》 2001年第2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腐蚀管理 腐蚀监测 腐蚀监测器 功能 监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含蜡原油的粘壁特性试验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鸿英 贾治渊 +5 位作者 韩善鹏 韩方勇 吴浩 张劲军 白晓东 杨艳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98-906,共9页
高含水期油田采用不加热集输工艺时,由于输送温度低,管道中往往出现凝油粘壁现象,导致管道流通面积减小,井口回压升高,集输能耗增大。基于传统冷指装置设计了可实现试验介质循环的试验装置,探究了油温、油壁温差、含水率、剪切强度及试... 高含水期油田采用不加热集输工艺时,由于输送温度低,管道中往往出现凝油粘壁现象,导致管道流通面积减小,井口回压升高,集输能耗增大。基于传统冷指装置设计了可实现试验介质循环的试验装置,探究了油温、油壁温差、含水率、剪切强度及试验时间对高含水含蜡原油凝油粘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凝油粘壁和多相蜡沉积不是同一种沉积行为。当油水混合液的温度低于起始粘壁温度时会出现严重的粘壁行为,高含水含蜡原油的粘壁温度低于纯油凝点,含水率越高,起始粘壁温度越低。油壁温差和油温对粘壁行为的影响分温度区间,原油凝点以下的粘壁行为主要受油温控制,凝点以上的粘壁行为受温差影响更大。不发生乳化的油水混合液,水相的存在弱化了粘壁行为;反之,水相的存在强化了粘壁行为。搅拌或管流流动对粘壁凝油主要起剪切剥离作用。凝油粘壁厚度随时间的持续存在极限值,并不会无限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 含蜡原油 凝油粘壁 冷指 试验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