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oShi X井测井工程故障剖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熊永立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0年第11期47-51,共5页
针对GaoShi X井生产测井过程中发生的工程故障,分析发生的原因,剖析故障处理难点。根据故障处理的复杂工况,提出5种打捞方案,并分析了半边插入式外打捞矛、低速马达带捞勾式打捞器、捞筒直抓测井仪器打捞器、三瓣液压式打捞工具和起完... 针对GaoShi X井生产测井过程中发生的工程故障,分析发生的原因,剖析故障处理难点。根据故障处理的复杂工况,提出5种打捞方案,并分析了半边插入式外打捞矛、低速马达带捞勾式打捞器、捞筒直抓测井仪器打捞器、三瓣液压式打捞工具和起完井管柱打捞的优缺点,为决策层提供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工程 故障 测井仪器 管柱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窄密度窗口超深井控压固井工艺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洋 陈敏 +2 位作者 吴朗 鲜明 杨向宇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4-220,共7页
四川盆地地质构造复杂,以川西地区为例,井深7000 m以上,安全密度窗口仅0.05~0.08 g/cm^3,固井漏失风险高,通常被迫反挤水泥浆补救,固井质量段长合格率仅39.6%。基于此,开展控压固井工艺研究,以川西地区为例,分析了井筒工作液密度、钻井... 四川盆地地质构造复杂,以川西地区为例,井深7000 m以上,安全密度窗口仅0.05~0.08 g/cm^3,固井漏失风险高,通常被迫反挤水泥浆补救,固井质量段长合格率仅39.6%。基于此,开展控压固井工艺研究,以川西地区为例,分析了井筒工作液密度、钻井液流变性、顶替排量、环空控压值对固井防漏和顶替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控压固井前钻井液等井筒工作液密度下调范围宜在0.05~0.08 g/cm^3;钻井液动切力宜低于6 Pa;固井顶替排量应不低于22 L/s,即环空返速为0.9 m/s,同时顶替后期应根据薄弱层位压力当量密度,采取变排量顶替技术;采用控压下套管工艺和分段憋压候凝技术解决常规下套管工艺和候凝工艺的不足。控压固井技术在四川盆地窄密度窗口超深井应用26井次,创造了多项应用指标记录,最大井深7793 m,最小密度窗口0.05 g/cm^3,一次上返率为100%,固井合格率为100%,复杂易漏失井固井质量段长优质率由21.45%提高到44.58%,较好地解决了固井漏失低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密度窗口 井漏 超深井 控压 固井 固井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宁-威远页岩气示范区水平井固井技术 被引量:28
3
作者 赵常青 谭宾 +2 位作者 曾凡坤 冷永红 段敏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2期256-258,共3页
四川盆地长宁-威远页岩气示范区油层套管固井时,由于井眼不规则,水平段长,水泥浆与油基钻井液兼容性差,钻井液密度高、黏切大,难以实现高效顶替,而且后期大型改造易造成套管变形、环空气窜等现象。针对以上难点,通过室内与现场试验探索... 四川盆地长宁-威远页岩气示范区油层套管固井时,由于井眼不规则,水平段长,水泥浆与油基钻井液兼容性差,钻井液密度高、黏切大,难以实现高效顶替,而且后期大型改造易造成套管变形、环空气窜等现象。针对以上难点,通过室内与现场试验探索,形成了一套页岩气水平井固井技术,从而提高了页岩气水平井的顶替效率和体积压裂下的井筒密封性,为下一步页岩气水平井固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水平井 固井 顶替效率 井筒密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浆失重压力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洋 陈敏 +2 位作者 史芳芳 李吟雪 鲜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9-753,共5页
固井后水泥浆“失重”将导致作用于气层的液柱压力下降,可能引发欠平衡,发生早期气窜。进行准确的失重压力评价是制定固井憋压候凝技术、实现压稳防窜的关键。而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失重压力经验公式和水泥浆失重测量装置并不能很好地反映... 固井后水泥浆“失重”将导致作用于气层的液柱压力下降,可能引发欠平衡,发生早期气窜。进行准确的失重压力评价是制定固井憋压候凝技术、实现压稳防窜的关键。而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失重压力经验公式和水泥浆失重测量装置并不能很好地反映井下条件水泥浆失重规律。基于此,采用等比例缩小尺寸方法,研发了一套高温高压水泥浆失重压力评价实验装置,开展了直井和斜井中典型水泥浆失重压力实验。结果表明,初凝时刻,稳定性差的水泥浆液柱压力可能低于等高清水柱,而稳定性好的水泥浆液柱压力可能高于等高清水柱。按照经验法设计环空憋压值,可能憋压不足引发气窜,也可能憋压值偏高压漏地层。因此,提出了一种分段计算水泥浆失重压力的方法,在四川盆地磨溪—高石梯区块高压气井得到检验,指导了环空憋压候凝。固井质量合格,固井后未发生环空气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浆 失重 装置 评价 候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岳气田高温酸性气藏完井技术 被引量:12
5
作者 邓乐 黄船 潘登 《油气井测试》 2019年第1期52-59,共8页
安岳气田的龙王庙、灯影组等气藏具有埋藏深、高温、产量大、含H2S和CO2等酸性气体且地质条件复杂的特点,给完井作业的工具选材、井筒完整性、施工方案优化、完井液选择等带来了挑战。为确保开发井井筒完整性和长时间安全开采,设计合理... 安岳气田的龙王庙、灯影组等气藏具有埋藏深、高温、产量大、含H2S和CO2等酸性气体且地质条件复杂的特点,给完井作业的工具选材、井筒完整性、施工方案优化、完井液选择等带来了挑战。为确保开发井井筒完整性和长时间安全开采,设计合理完井管柱和工艺,优选材料,优化完井液以及井筒防腐措施,引入试油完井一体化开发理念,建立贯穿油气井整个服役周期的安全井筒屏障,形成高温酸性气藏完井技术,保证了油气井安全。该技术在安岳气田上百口开发井成功应用,累计测试产气量超过5 000×104m3/d,为保障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打造百亿气区提供了强力技术保障。整套完井技术对"三高"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岳气田 高温高压 酸性气藏 试油 完井 井筒完整性 完井液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气井带压作业技术现状与发展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袁健 陈曦 +3 位作者 赵光磊 张明友 徐春宁 谢奎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3年第5期33-38,80,共7页
为了充分认识国内外气井带压作业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国内气井带压作业保障能力、工作量、技术发展方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内外气井带压作业技术对比和国内气井带压作业主要业绩、存在的主要风险和局限性及未来发展机遇,指出国内气... 为了充分认识国内外气井带压作业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国内气井带压作业保障能力、工作量、技术发展方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内外气井带压作业技术对比和国内气井带压作业主要业绩、存在的主要风险和局限性及未来发展机遇,指出国内气井带压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钻磨、高压完井、修井技术等方面仍然大有潜力可挖。研究结果表明:①气井带压作业在储层保护、节能环保和增产稳产等方面有着突出的技术优势,能大大延长气井生产周期,大幅度降低勘探开发成本,有效保护储层,助推气井高效开发;②已成为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安全、清洁、高效开发的关键技术,也是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适应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和美丽中国建设具体行动的重要技术。结论认为:①气井带压技术在水平井钻磨、高压完井、老井挖潜增产、修井作业降本增效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②需要进一步加快带压修井技术、远程和智能化装备、完井和修井工具等的攻关,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气井带压作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带压作业 技术现状 钻磨 高压完井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水平井套管的剪压变形试验与套变预防实践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平 何昀宾 +8 位作者 刘子平 童亨茂 邓才 任晓海 张宏祥 李彦超 屈玲 付强 王向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4-91,共8页
在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页岩气水平井套管变形(以下简称套变)问题的频发,直接影响到了页岩气开发的效率和效益。为了探索预测、防范与治理套变的方法,基于套管抗内压交变试验、MIT24井径测井的地面模拟试验和... 在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页岩气水平井套管变形(以下简称套变)问题的频发,直接影响到了页岩气开发的效率和效益。为了探索预测、防范与治理套变的方法,基于套管抗内压交变试验、MIT24井径测井的地面模拟试验和套变形态特征的系统解析、套变的大型物理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等室内工作,分析了页岩气水平井套变的地质、工程原因,结合广义剪切活动准则,制订了套变风险点评价的新方法和预防套变的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①MIT24井径测井解释的23口井119个套变点的变形特征,符合剪压变形试验的力学行为;②大型物理模拟试验显示出走滑应力状态下,天然裂缝发生明显滑移;③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随着断层滑移量的增加,套管受到的挤压应力不断增加,当断层的滑移量介于7.5~9.0 mm,套管达到临界屈服强度,并开始产生塑性变形。在四川盆地南部威远地区的28口井开展了“暂堵裂缝+长段多簇”等技术的现场试验,套变率从研究前的54%降低到14.3%,丢段率从研究前的7.8%降低到0,套变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结论认为,断层和大裂缝(以下简称断-裂)发生剪切滑移是导致页岩气水平井套变的主要原因,在套变风险点压裂前应提前采取“暂堵裂缝+长段多簇”、降低压裂规模、适当释放井筒压力等措施降低断-裂的活动性,从而达到预防套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井 套管变形 地质力学 套管变形防治 “暂堵裂缝+长段多簇”压裂工艺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