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既有居住类建筑改造的绿色评价导控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姚刚 张宏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0-173,共4页
研究目的在于制定既有居住类建筑改造的评价及导控模式,对消费者和建筑师予以引导。通过选择评价平台,筛选评价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得到了改造的绿色性能综合指数。消费者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 研究目的在于制定既有居住类建筑改造的评价及导控模式,对消费者和建筑师予以引导。通过选择评价平台,筛选评价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得到了改造的绿色性能综合指数。消费者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改造的性价比,来对比不同类型的建筑改造之间的结果。建筑师可以将之作为评价建筑改造的性能、是否需要进行设计调整、运用何种技术改进策略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居住类建筑改造 绿色评价 导控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综合设计课程教学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姚刚 赵忠超 《高等建筑教育》 2015年第5期123-128,共6页
以建筑综合设计课为载体,通过案例分析、原型提炼、结构整合和形式生成四个教学环节,探讨结构生成建筑形式的可能性。教学实践过程及结果表明,建筑综合设计课革新性的教学操作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结构 建筑形式 教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筑学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3
作者 孙良 孟蕾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第23期75-76,共2页
分析人文素质教育在建筑学教学中的意义,并从教学体系、学校氛围、课程设置等方面分析建筑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高等学校要从转变育人理念入手,切实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建筑学教学 专业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集镇街道空间更新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馨予 王文卿 +1 位作者 陶幸蔚 陆家豪 《小城镇建设》 2013年第6期84-88,共5页
新农村建设使得集镇越来越被世人所关注,而街道空间作为集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更新改造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本文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伊庄镇吕梁村集镇街道空间的更新设计为例,对集镇街道的总体布局、立面更新和传统营造工艺... 新农村建设使得集镇越来越被世人所关注,而街道空间作为集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更新改造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本文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伊庄镇吕梁村集镇街道空间的更新设计为例,对集镇街道的总体布局、立面更新和传统营造工艺创新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镇 吕梁村 集镇街道空间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商业影响下社区商业空间发展趋势及策略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孙良 杨瑞东 赵霏霏 《电子测试》 2015年第9X期96-98,共3页
社区商业作为我国现阶段商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社区融合、引导邻里交往和激发社区活力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电子商业的兴起对传统的居住社区商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电子商业冲击下社区商业的空间变化为线索... 社区商业作为我国现阶段商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社区融合、引导邻里交往和激发社区活力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电子商业的兴起对传统的居住社区商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电子商业冲击下社区商业的空间变化为线索,描述电子商业对社区商业空间的具体影响,分析社区商业现有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对应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业 居住社区 空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街道改造中的多层面多角度思考——以徐州青年路改造设计方案为例
6
作者 孙良 李文亮 姚刚 《江苏建设》 2016年第5期25-31,共7页
道路作为支撑城市内部流动的网络,其拥堵点的出现及其扩散是日趋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而校前路段上下学期间正是交通拥堵的高发期。本文以'奔跑吧,KIDS.——放学后的快乐时光'方案为例,从城市设计和规划管理角度,试图将徐... 道路作为支撑城市内部流动的网络,其拥堵点的出现及其扩散是日趋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而校前路段上下学期间正是交通拥堵的高发期。本文以'奔跑吧,KIDS.——放学后的快乐时光'方案为例,从城市设计和规划管理角度,试图将徐州市青年路校前路段进行改造,以营造安全、安心、快捷的放学疏散环境和人性化街道,即在考虑学校上下学的时间节点基础上,合理地进行路权分配,达到安全快捷地疏散放学人群,恢复有序交通的目的。同时基于人性化考虑,整合布置校前道路空间,对闲置空间进行针对于学生层面的合理利用,以提升街道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前道路 路权分配 人性化 活力提升
原文传递
徐州地区传统村落特色保护与发展的规划思考——以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吴邵村为例
7
作者 常江 刘忻宇 张明皓 《乡村规划建设》 2017年第1期29-40,共12页
徐州是江苏省北部最大的城市,也是江苏乡村地区最大的城市。近几年来,在'美好城乡建设行动'过程中,徐州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文章首先分析并总结了徐州乡村地区发展的历程和村庄演变的特征;其后以徐州市现存不多... 徐州是江苏省北部最大的城市,也是江苏乡村地区最大的城市。近几年来,在'美好城乡建设行动'过程中,徐州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文章首先分析并总结了徐州乡村地区发展的历程和村庄演变的特征;其后以徐州市现存不多的传统村落之一—吴邵村为例,从村落发展历史、村落格局、建设特征、建筑风格等方面分析了传统石头村庄的价值与特征,剖析了吴邵村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整体性思考与研究,探讨了吴邵村保护与发展的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发展 传统村落 保护与更新 吴邵村
原文传递
城中村改造中的街区活力营造——从伸缩街道谈起
8
作者 骆小庆 姚刚 孙良 《江苏建设》 2016年第5期75-79,共5页
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一些城市在扩张的过程中出现了中国特有的'城中村现象'。城中村内居住条件落后,建筑分布混乱且功能单一,街道狭窄而无序,缺乏活力。江苏省'紫金奖'竞赛背景下的'伸缩街道——城中村里的创客街... 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一些城市在扩张的过程中出现了中国特有的'城中村现象'。城中村内居住条件落后,建筑分布混乱且功能单一,街道狭窄而无序,缺乏活力。江苏省'紫金奖'竞赛背景下的'伸缩街道——城中村里的创客街'方案,尝试通过规划设计来改造城中村现状,即在调研基础上,运用减法、加法等手法设计一条以'开源分享'为主题的创客街,将其有机地嵌入到原有的消极空间,并创新性地在立面添加可'伸缩'的阳台板,满足不同时间段的功能需求。本文介绍了该方案的构思过程、创新点以及亮点,以期为开展城中村整治,丰富城中村的街道生活,营造具有高品质的街道氛围提供一种解决方案,进而给城市带来生机和活力,增添城市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改造设计 创客街 有机 活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