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S-InSAR的南京江北区域地面沉降监测与分析
1
作者 宋秋月 范洪冬 +1 位作者 朱邦彦 张建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89,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目标InSAR(DS-InSAR)的地表形变监测方法,该方法采用HTCI算法进行同质像元识别,通过特征值分解方法实现相位优化,根据时空相干性确定分布式目标(DS),最后建立DS相位与形变间的关系模型来解算时序地表形变。实验利用50... 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目标InSAR(DS-InSAR)的地表形变监测方法,该方法采用HTCI算法进行同质像元识别,通过特征值分解方法实现相位优化,根据时空相干性确定分布式目标(DS),最后建立DS相位与形变间的关系模型来解算时序地表形变。实验利用50景Sentinel-1A影像获取2021-10—2023-10南京江北区域地表形变时空分布信息,结果表明:1)DS-InSAR与PS-InSAR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731,点位密度提高6.22倍,DS-InSAR可更加完整地反映研究区时空地表形变。2)DS-InSAR结果与水准实测数据整体吻合较好,最大误差为5.6 mm,平均误差为2.6 mm,均方根误差(RMSE)为3.0 mm。3)地质构造、城市建设以及降雨等是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江北区域 INSAR 分布式目标 地面沉降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时序SAR数据的涿州洪涝淹没动态监测
2
作者 庄会富 王鹏 +2 位作者 苏亚男 张祥 范洪冬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8-228,共11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成像能力,可为大范围洪涝淹没监测提供数据支撑。受SAR影像重访周期等限制,仅利用单一来源的SAR影像数据,难以满足洪灾救援与决策支持对高时效性洪涝淹没动态监测数据的...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成像能力,可为大范围洪涝淹没监测提供数据支撑。受SAR影像重访周期等限制,仅利用单一来源的SAR影像数据,难以满足洪灾救援与决策支持对高时效性洪涝淹没动态监测数据的需求。联合多源时序SAR数据进行洪涝淹没动态监测,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然而,不同传感器获取的SAR影像存在较大的时空异质性,难以进行直接比较。此外,以往研究通常利用单像素或局部空间邻域特征提取洪涝淹没范围,忽略了洪涝前后时空非局部特征的使用。为此,该文首先提出了基于后向散射特征的多源SAR数据特征空间对齐方法,然后引入渐进非局部理论提取洪灾前后的差异信息并生成洪涝淹没图,最后对时间序列洪涝淹没图进行逻辑运算得到洪涝淹没动态监测结果。该研究以2023年8月涿州市洪涝灾害为例,利用Sentinel-1、高分三号(GF-3)和涪城一号获取的5幅多源SAR数据,对该文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①与7种常用的洪涝监测方法相比,该文方法具有最优的性能,在验证集Ⅰ上Kappa系数和F1分数分别为0.85和0.88;②根据涿州洪涝淹没动态监测结果显示,主城区洪水至8月3日基本退去,之后水位逐渐下降,淹没区向下游白沟河方向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监测 合成孔径雷达 多源遥感 时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生态环境时空响应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邵亚琴 汪云甲 +3 位作者 李永峰 张华 吴志刚 刘竞龙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874-3886,共13页
草原区煤电基地的大规模开发必然引发剧烈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以土地、水体和大气为空间载体,辨识生态扰动因子,构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多源动态监测技术为获取基础信息的主要手... 草原区煤电基地的大规模开发必然引发剧烈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以土地、水体和大气为空间载体,辨识生态扰动因子,构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多源动态监测技术为获取基础信息的主要手段,利用遥感反演、数据融合、空间插值、统计分析等数据处理方法,从煤电基地尺度、功能区单元和最适宜格网单元等多时空尺度,综合评价和分析研究区域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生态环境状况,探寻区域生态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处于良好状态;2005—2010年,煤电基地开发规模迅速扩大,恶化趋势明显,生态环境状况显著变差、明显变差和略微变差的区域面积分别达到512.76,664.52,284.26 km 2,占研究区域的72.23%,主要集中在露天矿区及电厂区、锡林浩特市城区、城镇居民点和省道S307两侧区域,并以露天矿区及电厂区、市区和居民点为中心形成阶梯状缓冲区,印证了露天矿开采及电厂开发、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扰动的累积效应;2010—2015年,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电厂控排、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及省道S307沿线绿化有效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状况,体现了生态修复与监管对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性。根据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及其时空发展规律,提出了搭建基于大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管理”三位一体多源动态监测平台和建立生态环境修复“5W+2H+E”循环管理模式的管控对策,为煤电基地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监管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区煤电基地 生态环境 系统分析 综合评价 多源动态监测 时空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徐州市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估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洁 黄岩 +2 位作者 刘昭贤 欧德品 谭琨 《现代测绘》 2020年第1期36-39,共4页
以2016、2017和2018年中高分辨率哨兵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支持下利用变异系数法构建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模型,并对徐州市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大部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较... 以2016、2017和2018年中高分辨率哨兵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支持下利用变异系数法构建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模型,并对徐州市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大部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较好的水平,但市区生态环境质量略呈下降趋势。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区域集中在徐州市云龙湖周围的老城区一带,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区域主要聚集在城市郊区以及大龙湖附近。通过引入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发现,地表湿度和地表温度是影响徐州市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生态环境质量 GOOGLE EARTH ENGINE 皮尔森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InSAR的张双楼煤矿长时序地表形变监测方法 被引量:17
5
作者 赵立峰 范洪冬 +1 位作者 渠俊峰 李腾腾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2-149,共8页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矿区受失相干影响严重,导致测点密度低、下沉盆地信息不全等问题,以沛北矿区张双楼煤矿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目标InSAR(DS-InSAR)的矿区长时序地表形变监测方法,通过处理2007年2月—2...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矿区受失相干影响严重,导致测点密度低、下沉盆地信息不全等问题,以沛北矿区张双楼煤矿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目标InSAR(DS-InSAR)的矿区长时序地表形变监测方法,通过处理2007年2月—2011年3月的13景ALOS影像获取了该矿地表高密度的时序形变。基于置信区间估计的参数假设检验方法选取像元的同质点,充分考虑了研究区域内多种散射机制的分布式散射模型相位的特征,采用特征值分解方法提取主导散射体对应的相位值,分离出去相干噪声来优化相位。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该矿存在3处下沉盆地,其地表下沉时空分布与地下煤炭开采活动高度相关,视线向最大累计沉降超过700mm。与传统SBAS监测结果对比发现,该方法选点密度是后者的3.5倍,两者相同点位形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97,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所提方法有助于实现对矿区非接触、大范围、长时序的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INSAR 分布式目标 长时序 特征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郓城矿区地表形变时空演变DS-InSAR监测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新玲 杜玉玲 +2 位作者 蒋金雄 赵峰 闫世勇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125,共6页
郓城地区煤炭储量丰富,地下煤矿的大量开采导致地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为了更好地掌握郓城矿区地表形变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融合分布式目标的时序差分干涉测量(DSInSAR)技术和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获取55景Sentinel-1A雷达影像对... 郓城地区煤炭储量丰富,地下煤矿的大量开采导致地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为了更好地掌握郓城矿区地表形变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融合分布式目标的时序差分干涉测量(DSInSAR)技术和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获取55景Sentinel-1A雷达影像对郓城矿区进行了地表形变监测。结果表明:DS-InSAR技术能有效地提取到分布在裸地和稀疏低矮植被区的分布式目标,可显著提升矿区监测点数量且其分布更加均匀,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了郓城矿区地表形变空间分布;形变分布图显示郓城矿区内李楼、郭屯煤矿形变量级较大,年最大沉降量可达100 mm,彭庄、赵楼煤矿地表形变较小,且不同年份沉降中心差异主要与郓城矿区地下开采活动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郓城矿区 形变监测 分布式目标 DS-InSAR方法 Sentinel-1数据 地表沉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DS-InSAR技术监测黄河三角洲地表形变 被引量:3
7
作者 曹建涛 郑翔元 +2 位作者 范洪冬 李国华 黄晨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77-1183,共7页
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湿地及农田多、范围大,导致PS-InSAR技术难以获取高密度地表形变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目标InSAR(DS-InSAR)的黄河三角洲地表形变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置信区间估计选取同质像元点,利用特征值分解方法计算主... 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湿地及农田多、范围大,导致PS-InSAR技术难以获取高密度地表形变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目标InSAR(DS-InSAR)的黄河三角洲地表形变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置信区间估计选取同质像元点,利用特征值分解方法计算主散射体对应相位值以达到相位优化的目的,再根据时空相干性确定分布式目标,最后建模解算时序地表形变信息。以26景Sentinel-1A影像为数据源,提取2019-12~2020-12期间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表沉降信息,与PS-InSAR方法结果相比,点位密度提高5.56倍;两种方法获取的同名点对形变速率的相关系数为0.727,说明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存在4处明显沉降区域,最大沉降速率达-238 mm/a,经分析及实地调查验证,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地下卤水及油气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INSAR 分布式目标 形变监测 卤水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AR相位解缠最大流/最小割权值改进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延东 贾义琨 +4 位作者 李世金 陈宇 李怀展 郑南山 张书毕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4-652,共9页
InSAR已经在高精度DEM反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相位解缠技术是影响DEM获取精度的关键步骤之一,然而大梯度变化区域一直是影响解缠结果精度的核心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势函数改进权值的最大流/最小割相位解缠算法。首先,针对P... InSAR已经在高精度DEM反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相位解缠技术是影响DEM获取精度的关键步骤之一,然而大梯度变化区域一直是影响解缠结果精度的核心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势函数改进权值的最大流/最小割相位解缠算法。首先,针对PUMA模型权值设置不合理的问题进行研究,利用外部已有DEM获取相位梯度变化的先验信息,将窗口最大绝对相位梯度值代入相应的势函数公式中获取权值;然后,通过对势函数权值的设置进行阈值调节,解决由于势函数权值设置不合理导致PUMA势函数无法发挥作用引起的解缠错误问题,进而提高大梯度变化区域相位解缠精度;最后,通过仿真数据和真实TanDEM-X InSAR数据对本文算法进行验证,并与已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仿真数据中本文算法可以提高至少44.93%的解缠精度,真实数据中在大梯度变化区域,本文算法较已有算法可以获得更大范围的有效解缠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势函数 最大流/最小割 相位解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星载GNSS-R森林生物量反演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勋 郑南山 +2 位作者 丁锐 章恒一 何佳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19-2626,共8页
基于Tau-Omega模型提出一种涉及地面土壤湿度修正的星载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测量(GNSS-R)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方法。选择SMAP卫星的土壤湿度作为辅助数据,运用Tau-Omega模型对旋风卫星导航系统(CYGNSS)反射率做出改正,提高建模参数的准... 基于Tau-Omega模型提出一种涉及地面土壤湿度修正的星载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测量(GNSS-R)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方法。选择SMAP卫星的土壤湿度作为辅助数据,运用Tau-Omega模型对旋风卫星导航系统(CYGNSS)反射率做出改正,提高建模参数的准确性。将SMAP卫星提供的植被光学深度(VOD)和地上植被生物量(AGB)地图作为生物量参考数据,比较了改正前后观测值与参考数据的相关性变化。结果表明,改正后相关系数提升明显,改正后参数较反射率与VOD的相关系数从0.54提升到了0.67,与AGB的相关系数从0.46提升到了0.56。随后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分别基于改正后的参数和反射率建立GNSS-R VOD和AGB反演模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VOD和AGB的反演精度,且在生物量水平较低的地区改进效果更优。对于VOD反演,改进后相关系数从0.70提升到了0.83,RMES从0.21降低到了0.17;对于AGB反演,改进后相关系数从0.61提升到了0.71,RMES从74 t/hm^(2)降低到了65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GNSS GNSS-R 森林生物量 SMAP卫星 土壤湿度 植被光学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D-Net的InSAR矿区开采沉陷盆地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涛 邹英杰 +1 位作者 范洪冬 吝涛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7-186,共10页
目前通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检测开采沉陷盆地主要依靠地下开采资料或人为目视解译,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针对大范围InSAR干涉图的开采沉陷盆地检测网络(Deformation Basin Detecti... 目前通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检测开采沉陷盆地主要依靠地下开采资料或人为目视解译,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针对大范围InSAR干涉图的开采沉陷盆地检测网络(Deformation Basin Detection Network,DBD-Net);同时,为了训练该网络,利用矿区的真实差分干涉图数据和模拟干涉数据建立了开采沉陷盆地样本库,在神东矿区和兖州矿区各选取3幅不同时间基线的差分干涉影像对网络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DBD-Net在大范围InSAR干涉图中对开采沉陷盆地的平均检测准确度为81.87%,漏检和误检区域大多是噪声严重污染和特征不明显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卷积神经网络 开采沉陷 变形检测 DBD-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Fi RTT/RSS混合定位CRLB推导与最优节点布局设计
11
作者 孙猛 汪云甲 +2 位作者 王潜心 陈国良 李增科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93-2006,共14页
基于精细时间测量协议(FTM)的Wi-Fi RTT定位是目前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但其定位算法性能的评估手段较为单一且缺乏理论基础,Wi-Fi接入点(AP)布局对于定位精度的影响也尚未深入研究。本文以智能手机Wi-Fi FTM为研究对象,推导了基于Wi-Fi RT... 基于精细时间测量协议(FTM)的Wi-Fi RTT定位是目前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但其定位算法性能的评估手段较为单一且缺乏理论基础,Wi-Fi接入点(AP)布局对于定位精度的影响也尚未深入研究。本文以智能手机Wi-Fi FTM为研究对象,推导了基于Wi-Fi RTT/RSS混合定位方法的克拉美罗下界(CRLB),阐明了单一定位与混合定位方法CRLB的理论关系,为算法性能评估确立了理论依据;研究了Wi-Fi AP布局对RTT/RSS混合定位精度的影响,以增强遗传算法(EGA)和CRLB为基础,设计了Wi-Fi RTT/RSS混合定位的最优节点布局方案。研究表明,Wi-Fi RSS/RTT混合定位可作为高效的FTM定位方法,提出的基于EGA和CRLB的最优节点布局方法能快速给出定位区域内的最优AP布局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优节点布局下(7个Wi-Fi节点),Wi-Fi RSS、RTT和RSS/RTT混合定位在本文试验环境的理论精度分别为0.92、1.07和0.61 m。研究结果可为Wi-Fi FTM定位算法性能评估提供理论支持,也能为合理布设Wi-Fi节点、减少定位成本投入提供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与导航 Wi-Fi精细时间测量 智能手机定位 Wi-Fi节点布局 克拉美罗界 增强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质量融合估计与信息滤波的相位解缠方法
12
作者 高延东 郑南山 +6 位作者 张艳锁 李世金 杨化超 卞和方 张秋昭 张书毕 田雨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10-1919,共10页
L波段差分干涉SAR卫星(陆探一号,LT-1)是我国首个L频段全极化民用SAR卫星星座,该组卫星将长期服务于自然资源监测监管,DEM生产是其主要任务之一。众所周知,相位解缠是影响DEM反演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高噪声及大梯度变化区域解缠结... L波段差分干涉SAR卫星(陆探一号,LT-1)是我国首个L频段全极化民用SAR卫星星座,该组卫星将长期服务于自然资源监测监管,DEM生产是其主要任务之一。众所周知,相位解缠是影响DEM反演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高噪声及大梯度变化区域解缠结果精度低一直是相位解缠的瓶颈难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相位质量融合估计策略引导的迭代信息滤波与解缠方法。首先,对干涉图像素的相干性、相位梯度、噪声分量和干涉条纹边缘进行估计与拟合,进而指导解缠路径布设,提高相位解缠结果的准确性;然后,采用中心差分信息滤波器实现解缠相位的准实时状态估计,进而提高解缠方法的稳健性;最后,通过TerraSAR-X/TanDEM-X双星及LT-1A/B双星SAR数据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精度较统计费用流算法提高了约65.3%;较无迹信息滤波解缠算法提高了约13.6%。此外,试验结果不仅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而且证明LT-1双星系统可达到高精度地形重建的预期效果,能为我国后续多云多雨区的DEM产品生产提供高精度的数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探一号 DEM 相位解缠 相位质量估计 信息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能矿区景观格局及生态环境时空动态遥感监测
13
作者 陈杏闪 陈宇 +4 位作者 陆慧 李杰 闫庆武 李彤云 孙萌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6-434,共9页
煤炭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煤炭的开采则会引发诸多环境问题,制约矿区绿色可持续发展。对矿区的景观格局及生态环境时空动态监测,能为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决策支持,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引导矿区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煤炭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煤炭的开采则会引发诸多环境问题,制约矿区绿色可持续发展。对矿区的景观格局及生态环境时空动态监测,能为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决策支持,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引导矿区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义能矿区为研究区,基于2000~2021年Landsat影像,采用景观分类方法、景观格局指数法、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法和重心迁移模型,分析义能矿区景观格局及生态环境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0~2021年义能矿区最大斑块指数下降,景观破碎度和形状指数上升,煤矿开采对矿区原有景观格局影响较大;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下降—上升—下降变化趋势;绿度和干度指标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义能矿区差等级和优秀等级迁移幅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能矿区 景观格局 RSEI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融合多非线性因素的MODIS PWV神经网络差分校正模型
14
作者 王梦瑶 张书毕 +1 位作者 张文渊 刘洋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38-2148,共11页
MODIS水汽产品凭借其高空间分辨率的优势成为重要的大气水汽产品,但由于降水、云层、地表反射光谱不确定等因素的影响,其反演精度有限。为有效提高MODIS水汽产品质量,本文通过分析云、地表类型、像元姿态、时间及位置等非线性因素,构建... MODIS水汽产品凭借其高空间分辨率的优势成为重要的大气水汽产品,但由于降水、云层、地表反射光谱不确定等因素的影响,其反演精度有限。为有效提高MODIS水汽产品质量,本文通过分析云、地表类型、像元姿态、时间及位置等非线性因素,构建了一个融合多类型非线性因素的MODIS PWV神经网络差分校正模型。首先,分析MODIS PWV与同址高精度GNSS PWV观测值的相关性,并将两者的差值PWV_diff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目标值,以MODIS产品的云掩膜置信度、地表覆盖类型、周期项年积日、周期项日积时、传感器天顶角、太阳天顶角、传感器方位角和太阳方位角等19个非线性因素作为模型的输入信息。与传统线性校正模型对比,校正后MODIS PWV的均方根误差(RMSE)由3.2713mm降低为2.3602mm,精度提高了27.85%。以高时空ERA5 PWV数据为参考值评估模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校正后MODIS PWV的均方根误差为2.0374mm,较未校正MODIS PWV(RMSE为4.8503mm)精度提高了57.99%;进一步地,针对云掩膜产品提供的4种置信度下的MODIS PWV产品分别构建神经网络差分校正模型,结果表明大于99%、大于95%、大于66%和小于66%4种云置信度的MODIS PWV产品较未校正MODIS PWV的RMSE分别提高了60.03%、61.21%、55.72%和54.57%。说明本文模型针对各种云覆盖下的MODIS PWV产品精度提高均具有较高的普适性,有望为气候变化和降雨预报研究提供高精度水汽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PWV GNSS PWV PWV差分校正 BP神经网络 ERA5 PW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水汽分布的非均匀离散化GNSS水汽层析精化方法
15
作者 张文渊 戚铭心 张书毕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82-2294,共13页
GNSS水汽层析技术凭借其高精度、全天候的探测优势,成为反演高时空大气水汽分布的重要手段。现有GNSS水汽层析模型通常采用均匀离散化方式对三维层析区域进行划分,但由于大气水汽的空间异质性,均匀离散化方法并不符合大气水汽在垂直方... GNSS水汽层析技术凭借其高精度、全天候的探测优势,成为反演高时空大气水汽分布的重要手段。现有GNSS水汽层析模型通常采用均匀离散化方式对三维层析区域进行划分,但由于大气水汽的空间异质性,均匀离散化方法并不符合大气水汽在垂直方向的真实分布特点。本文充分考虑大气水汽的垂直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顾及水汽分布的非均匀离散化GNSS水汽层析精化方法。该方法根据水汽含量的垂直递减特征,构造了基于可降水量变化率的垂直非均匀分层方法,并在不同高度层设置了水平非均匀离散化方案,形成了从地表到对流层顶体素分辨率逐渐减小的非均匀离散化水汽层析模型框架。基于2017年7月香港地区的GNSS实测数据、探空数据和ERA5再分析资料开展了水汽层析试验,结果表明:以探空水汽廓线为参考值,非均匀离散化方法的均方根误差相较于传统方法的3种方案分别降低了21.8%、20.9%、20.5%;以ERA5三维水汽数据为参考值,本文方法对应的整个区域层析结果的RMSE值分别降低了15.4%、11.4%、12.6%。此外,在2 km以下的近地区域,本文方法的层析结果精度也要明显优于传统方法,有望为降雨预报提供更高精度和更高分辨率的近地表三维大气水汽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水汽层析 水平非均匀离散化 垂直非均匀分层 探空数据 ERA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版本JPL历表对天体坐标转换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萌萌 王潜心 +1 位作者 程彤 龚佑兴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97-1405,共9页
利用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JPL)发布的太阳系行星和月球历表可以实现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天球坐标转换以及月固坐标与月心天球坐标的转换,但不同版本的JPL历表对上述天体坐标转换具有一定的差异。现有的研究不仅缺乏对... 利用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JPL)发布的太阳系行星和月球历表可以实现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天球坐标转换以及月固坐标与月心天球坐标的转换,但不同版本的JPL历表对上述天体坐标转换具有一定的差异。现有的研究不仅缺乏对JPL DE432、DE434、DE435等新版本历表适用性的具体分析,而且未对不同版本历表之间月球物理天平动参数的差异进行深入分析,不利于用户选用较优的历表实现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天球坐标转换及月固坐标与月心天球坐标的转换。对此,文章全面分析了JPL DE405、DE414、DE418、DE421、DE423、DE424、DE430、DE431、DE432、DE434、DE435历表对地球与其他天体天球坐标转换及月固坐标与月心天球坐标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地球与月球、金星、火星、水星、天王星、海王星的天球坐标转换以及月固坐标与月心天球坐标的转换,建议优先选用DE430历表;对于地球与木星、土星的天球坐标转换,建议优先选用DE435历表;对于地球与冥王星天球坐标转换,建议优先选用DE432历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历表 天球坐标 月固坐标 天体坐标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空间重构的非监督最邻近规则子空间的高光谱异常检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志威 谭琨 +2 位作者 王雪 丁建伟 陈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85,共12页
针对高光谱遥感影像维数高、数据量巨大且地物分布复杂,导致背景与异常难以区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谱空间重构的非监督最邻近规则子空间异常探测算法.首先通过基于结构张量的波段选择算法,去除噪声像元,选择更有效的波段.然后,通过... 针对高光谱遥感影像维数高、数据量巨大且地物分布复杂,导致背景与异常难以区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谱空间重构的非监督最邻近规则子空间异常探测算法.首先通过基于结构张量的波段选择算法,去除噪声像元,选择更有效的波段.然后,通过光谱空间重构增加背景与异常的绝对光谱距离.最后,为了充分利用背景字典之间的空间相似性信息,将空间距离权重引入到非监督最邻近规则子空间算法中,提高检测精度.为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用四组真实的高光谱数据进行实验,研究了不同参数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异常检测算法对比,所提算法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影像 异常探测 波段选择 光谱空间重构 非监督最邻近规则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MODIS信号紧耦合水汽层析算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文渊 张书毕 +3 位作者 郑南山 丁楠 刘鑫 马朋序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6-508,共13页
GNSS水汽层析技术凭借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及全天候监测等优点,已成为探测大气水汽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目前,融合多源大气遥感数据逐步成为弥补传统层析模型GNSS信号几何缺陷的研究热点。本文利用Terra卫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 GNSS水汽层析技术凭借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及全天候监测等优点,已成为探测大气水汽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目前,融合多源大气遥感数据逐步成为弥补传统层析模型GNSS信号几何缺陷的研究热点。本文利用Terra卫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提供的观测数据,首先分析了传统体素模型融合MODIS信号的不足;然后提出了基于体素节点模型的GNSS/MODIS信号紧耦合水汽层析算法,该算法将高分辨率MODIS PWV以三维信号的形式引入层析模型中;最后利用2016年7月徐州地区的15幅MODIS影像及同步GNSS数据对3种模型的层析结果质量进行了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所提出的紧耦合算法,层析模型的平均有效观测信号数量提高了34.15%,层析结果平均RMSE(root mean square error)值降低了25.10%。此外,以邻近时刻探空站数据作为参考值,发现0~2 km的近地层,紧耦合算法的层析结果明显优于传统算法,这表明融合MODIS观测信号可改善近地层三维水汽场的重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水汽层析 MODIS PWV KRIGING插值 体素节点模型 探空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热红外遥感的新疆宝安煤矿火区探测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雷昕 汪云甲 +3 位作者 赵峰 原刚 彭斌 党立波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2-166,共5页
煤火燃烧会释放大量的热,造成地表热异常,无人机热红外遥感技术为精准探测煤火范围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为了实现基于无人机热红外遥感技术的煤田火区精细化监测,使用无人机热红外遥感的方法对新疆宝安煤矿火区进行探测,并根据自... 煤火燃烧会释放大量的热,造成地表热异常,无人机热红外遥感技术为精准探测煤火范围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为了实现基于无人机热红外遥感技术的煤田火区精细化监测,使用无人机热红外遥感的方法对新疆宝安煤矿火区进行探测,并根据自适应梯度阈值法和人工阈值法,对两次连续飞行的无人机热红外影像进行温度阈值分割与煤火信息提取,对无人机热红外相机测温精度进行验证,两次无人机影像之间中误差为0.97℃,证明无人机测温精度可靠,技术可行,对煤火范围精准圈定与灭火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火探测 无人机 热红外遥感 精准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GNSS/RS多源数据反演三维大气水汽分布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文渊 张书毕 +2 位作者 郑南山 张秋昭 丁楠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51-1964,共14页
大气水汽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及极端天气预警中起到重要作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水汽层析技术作为重构高时空分辨率大气水汽三维分布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得到了快速的... 大气水汽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及极端天气预警中起到重要作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水汽层析技术作为重构高时空分辨率大气水汽三维分布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但受GNSS观测信号几何特征的限制,传统水汽层析模型仍无法解决观测分布不均和空余体素块多的问题.本文首次利用遥感(Remote Sensing,RS)卫星高水平分辨率信号的观测几何优势,提出一种联合GNSS/RS多源数据的水汽层析方法,用于反演高精度的三维大气水汽分布.利用徐州地区GNSS观测数据与MODIS、MERSI两种遥感水汽数据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及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GNSS层析模型,GNSS/RS层析模型的观测信号数量和网格穿刺率分别提高了38.41%和55.56%.分别以研究区域的探空站(58027)水汽廓线和ERA5再分析资料为参考值,发现GNSS/RS层析模型的各类精度指标均优于传统模型,其中平均均方根误差分别提高了29.68%和20.31%,并且在不同高度层上GNSS/RS层析水汽产品质量也优于传统模型,这表明GNSS/RS层析模型可有效改善层析结果质量,反演出精确、可靠的大气水汽三维分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大气水汽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遥感水汽数据 对流层层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