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女性经济学面临的困境及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启示
1
作者 刘芳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22-128,共7页
日本女性经济学系列政策实施以来,主要面临着女性就业质量难以提高、劳动力市场制度改革效果不明显及加剧女性生育低迷等困境。分析得知,传统文化对女性社会角色的影响、宏观经济环境与劳动力市场歧视及女性就业与社会少子化之间的矛盾... 日本女性经济学系列政策实施以来,主要面临着女性就业质量难以提高、劳动力市场制度改革效果不明显及加剧女性生育低迷等困境。分析得知,传统文化对女性社会角色的影响、宏观经济环境与劳动力市场歧视及女性就业与社会少子化之间的矛盾共同构成了女性经济学政策困境的主要成因。从目前来看,该系列政策在提高女性就业质量和推动日本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有限,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日本人口与劳动力短缺问题。但日本女性经济学政策仍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有益启示。当前中国同样面临着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挑战,在此背景下,可借鉴日本女性经济学政策经验,重视和促进女性就业,规范劳动力市场制度,制定和完善针对女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全面挖掘女性经济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经济学 劳动力市场 文化观念 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身社会?——2000-2010年中国单身青年特征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磊 何林 《北京青年研究》 2019年第3期5-12,共8页
基于第五次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简单描述了2000~2010年中国单身青年的特征、构成与变化,分析发现,男女青年单身比例明显增加,初婚推迟导致单身中的未婚占比增加、女青年更为明显,单身青年存在区域、户籍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简要... 基于第五次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简单描述了2000~2010年中国单身青年的特征、构成与变化,分析发现,男女青年单身比例明显增加,初婚推迟导致单身中的未婚占比增加、女青年更为明显,单身青年存在区域、户籍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简要分析了青年单身比例变化的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了单身青年增多造成的诸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身 青年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扶贫宏观经济效应的理论与实证 被引量:1
3
作者 齐晓雨 闫里鹏 牟俊霖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90-94,共5页
在政府的外部投入逐步取消之后,已经脱贫的人口是否会出现返贫的现象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文章把中国扶贫实践的经济本质归纳为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农业和非农部门就业,将其融入动态一般均衡模型,通过模拟分析发现,以就业为核心的扶贫经由... 在政府的外部投入逐步取消之后,已经脱贫的人口是否会出现返贫的现象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文章把中国扶贫实践的经济本质归纳为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农业和非农部门就业,将其融入动态一般均衡模型,通过模拟分析发现,以就业为核心的扶贫经由就业、收入、消费、投资渠道对人均GDP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这表明扶贫促进了人均GDP增长,而人均GDP的增长反过来巩固了扶贫成就,最后采用面板中介模型进行了验证。中国的扶贫以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就业为抓手,通过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就业、收入、消费以及投资的增长,推动了人均GDP的增长,进而巩固了扶贫成果,实现了扶贫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 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宏观经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区域梯次升级及演进路径分析--基于区域产业集聚水平变动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曲玥 赵鑫 《产业经济评论》 CSSCI 2022年第2期37-58,共22页
中国制造业产业在区域间的集聚与发展有其独特的特点与演进路径。本文通过对EG指数测算方法及含义的详细介绍,利用其测算分析中国1998-2014年制造业四位数行业在城市间集聚水平差异,并分析其在刘易斯转折点前后,对不同地区制造业行业全... 中国制造业产业在区域间的集聚与发展有其独特的特点与演进路径。本文通过对EG指数测算方法及含义的详细介绍,利用其测算分析中国1998-2014年制造业四位数行业在城市间集聚水平差异,并分析其在刘易斯转折点前后,对不同地区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产业集聚及其对生产率影响角度,梳理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间制造业产业发展状况及演进脉络,并据此探讨了产业有序转移、梯次升级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举措。具体体现在:中国制造业主要集聚在东部地区,当前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向内陆转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东部地区生产率的提高;依托政策与资源禀赋,中部地区存在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条件,但当前存在资本过剩与配置效率低等问题,需有效推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内部技术水平的有效升级;西部地区仍未具有明确的优势产业布局,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集聚规模;东北地区尽管集聚水平有所提升,但仍未有效发挥集聚的外部经济效应。西部和东北地区需要依托政策及自身工业基础,进一步寻找适合其区域特点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区域间产业发展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终身不婚率的变动、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磊 陈银虎 《青年探索》 CSSCI 2021年第1期92-102,共11页
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分析了中国人口终身不婚率的特征与变动。研究发现:中国终身不婚率在2%以下;1982年~2000年,终身不婚率由1.51%增加到1.96%,2000年~2010年,终身不婚率小幅降低至1.77%;男性终身不婚率是女性的10倍以上;65岁及... 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分析了中国人口终身不婚率的特征与变动。研究发现:中国终身不婚率在2%以下;1982年~2000年,终身不婚率由1.51%增加到1.96%,2000年~2010年,终身不婚率小幅降低至1.77%;男性终身不婚率是女性的10倍以上;65岁及以上男女老年人终身不婚率均在提高;乡村终身不婚率最高、城镇居中、城市最低;男性受教育程度越低、终身不婚率越高,相反,女性则是受教育程度越高、终身不婚率越高;中部和北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男性终身不婚率更高,中部和西南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女性终身不婚率更高。终身不婚率提高将增大老年人独居概率,加剧独居老人养老风险并降低其生活质量。建议采取综合措施提高中青年结婚率、降低终身不婚率,以此提高生育率并减少未来独居老人规模,进而缓解未来的社会养老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不婚率 全国人口普查 变动 特征 独居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单身经济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磊 周家璇 陈银虎 《日本问题研究》 2022年第4期27-39,共13页
基于1980—2020年历次国势调查和2000—2020年家庭收入消费调查的数据资料,通过分析单身群体的婚姻、就业、收入和消费等维度的人口社会学与人口经济学特征,初步考察了日本单身经济发展现状与潜力。研究发现:2020年15岁及以上单身人群... 基于1980—2020年历次国势调查和2000—2020年家庭收入消费调查的数据资料,通过分析单身群体的婚姻、就业、收入和消费等维度的人口社会学与人口经济学特征,初步考察了日本单身经济发展现状与潜力。研究发现:2020年15岁及以上单身人群超过了4 300万人、单身比例超过40%;1980—2020年,单身规模与比例均呈持续增加态势,单身人群以未婚为主,单身女性的离婚和丧偶比例均明显高于单身男性;未婚、离婚和丧偶人群的独居比例均在提高,未婚独居人群的男性化、老龄化趋势明显,但老年单身家庭数量逐渐增多且女性化、高龄化趋势凸显。2000—2020年,单身人群就业率下降,单身家庭劳动者的月人均收入水平略低但月人均消费水平更高,用于住居、娱乐和交际应酬的消费占比更高。研究认为,日本单身社会崛起促进了单身经济发展,而单身经济繁荣发展将会固化其单身社会特征并提高其应对少子高龄化问题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身 单身社会 单身经济 就业 收入 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长制在河流治污实践中存在的难题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郭兆晖 钱雄峻 张弓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0-55,共6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这对河长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河长制作为一项治理保护水资源的新制度,属于国家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还在摸索阶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这对河长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河长制作为一项治理保护水资源的新制度,属于国家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还在摸索阶段,在推动河流污染治理的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难题。因此,进一步探索研究河长制发展规律和用好发展好河长制,是推进水污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对当前河长制在河流治污实践中的难题进行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河流治污 水生态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生态效应的影响——基于西北五省区动态SDM和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7
8
作者 吉亚辉 梁雅楠 张成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9期91-110,共20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的好坏关乎人民福祉的高低。基于西北五省区2009—2017年面板数据,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动态SDM)和E-G协同集聚指数检验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生态效应是否存在空间影响,并通过构建单门槛效应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的好坏关乎人民福祉的高低。基于西北五省区2009—2017年面板数据,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动态SDM)和E-G协同集聚指数检验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生态效应是否存在空间影响,并通过构建单门槛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生态效应的强度。研究表明:第一,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通过提高科技水平改善了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长期效应。第二,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对本区域生态改善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对其他周边地区生态效应也同样具有溢出效应,这体现出区域协调性。第三,当异质型人力资本的数量跨过门槛值16422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才会发挥显著的积极影响。基于以上结论并立足西北五省区发展现状,应当建立系统完善、刚性约束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知识、技术溢出效应,重视人力资本推动区域发展的边际贡献,同时应当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依托,完善区域产业布局,打破区域边界,让生态效应改善的成果充分“外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集聚 生态效应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面板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及成本分担机制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涛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74,共4页
促进农民工实现市民化,不仅有利于我国城市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随着时代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得到一定推行,对该政策实施现状以及相应的成本分担... 促进农民工实现市民化,不仅有利于我国城市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随着时代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得到一定推行,对该政策实施现状以及相应的成本分担机制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需加快制度创新,改革农村产权制度,促进农民工带着财产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落户,深化税制改革,完善监督激励措施,提高企业的分担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分担机制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O补税与IPO抑价——影响机制、外部监督及异质效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锐 郭艺扬 申晨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4-128,共15页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PO)作为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渠道,是连接公司和投资者的重要纽带,也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本文基于中国语境下揭示IPO补税对IPO抑价的影响机制与效应。以2010—2018年的沪深A股IPO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发现,IP...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PO)作为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渠道,是连接公司和投资者的重要纽带,也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本文基于中国语境下揭示IPO补税对IPO抑价的影响机制与效应。以2010—2018年的沪深A股IPO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发现,IPO补税对IPO抑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在主板市场或承销商声誉低时,IPO补税对IPO抑价的正向作用更显著。影响机制分析得出,IPO公司补税释放良好的业绩预期信号,提升企业价值,导致更高的IPO抑价,同时IPO公司补税不利于商业信用,增加企业的融资约束,IPO上市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导致更高的IPO抑价。研究结论对提高IPO信息披露与定价机制、加速推进证券市场化进程和法治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O补税 IPO抑价 信息不对称 影响机制 外部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照料对城乡失能老人和照料者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青原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0-121,共12页
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使用递归双变量probit模型研究家庭照料对城乡失能老人及其照料者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照料能显著改善失能老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但不利于照料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家庭照料使城镇失能... 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使用递归双变量probit模型研究家庭照料对城乡失能老人及其照料者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照料能显著改善失能老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但不利于照料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家庭照料使城镇失能老人身体健康的概率增加42.8%、抑郁的概率降低45.6%;使农村失能老人抑郁的概率降低38.3%,但对其身体健康没有显著影响。家庭照料使农村照料者身体健康的概率降低18.8%、抑郁的概率增加49.4%;使城镇照料者抑郁的概率增加41.7%,但对其身体健康没有显著影响。应加强长期护理保险对社会照料尤其是居家照料服务的支持,并以此减轻家庭照料者负担、提升家庭照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照料 失能老人 照料者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数字经济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 被引量:17
12
作者 梁雅楠 张成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4-131,共18页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本文利用2003—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老龄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通过构建三部门理论模型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1)老龄化对产业结构优...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本文利用2003—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老龄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通过构建三部门理论模型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1)老龄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效应大于需求侧效应,总体呈负向抑制作用;(2)数字经济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有效地减弱了老龄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负向影响,数字经济的良性发展显著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在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的调节作用从西部地区到中部地区再到东部地区逐渐增强;(4)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加社会消费需求从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上述结论对我国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现实背景下,如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和加速产业结构优化进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优化
原文传递
发展中国家人口监测调查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以DHS调查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文庄 韩润霖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69,共9页
人口监测是开展人口战略研究和解决人口问题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和完善人口监测制度不仅是政府职责,而且具有人口统计方面的理论和方法意义。全球来看,大部分国家都重视人口监测,基本遵循着'行政记录+监测调查'的模式。生命登记... 人口监测是开展人口战略研究和解决人口问题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和完善人口监测制度不仅是政府职责,而且具有人口统计方面的理论和方法意义。全球来看,大部分国家都重视人口监测,基本遵循着'行政记录+监测调查'的模式。生命登记系统比较完备的国家通过开展人口统计调查来弥补行政记录的不足,而行政记录不完善的国家更是依靠人口统计调查来开展人口监测。文章考察了目前全球最大的、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开展的人口统计与健康调查(DHS调查)在组织实施、调查内容、问卷设计、样本规模、抽样方法以及数据开发应用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分析了DHS调查的经验与不足,并结合中国人口监测调查现状,对中国人口监测调查制度进行了设计,提出了当前中国人口监测调查制度建设的重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人口监测 人口调查 DHS调查
原文传递
教育对健康的分布处理效应——基于断点回归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青原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7-96,共10页
基于断点回归设计,使用分布检验方法研究了教育对健康的分布处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教育能够显著改善健康状况较差或良好人群的健康水平,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部分健康状况较好人群的健康水平;随着健康水平的提高,教育对健康的积极... 基于断点回归设计,使用分布检验方法研究了教育对健康的分布处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教育能够显著改善健康状况较差或良好人群的健康水平,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部分健康状况较好人群的健康水平;随着健康水平的提高,教育对健康的积极影响整体上呈现出递减趋势。具体到身体健康和认知功能健康,教育能够使营养状况正常或较差人群的BMI显著提高0.16~0.43个标准差,使身体状况良好或患有一般疾病人群的医疗费用显著降低0.02~0.2个标准差,使认知功能较好、正常或较差人群的认知功能显著提高0.06~1.99个标准差,健康状况越差的人受到的影响越大。因此,在改善贫困地区亚健康人口的健康水平上,以及在应对老龄化挑战方面,适当增加教育投入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健康 分布处理效应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干预对农村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效应评估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怡萱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31-37,共7页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作为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干预措施,对提高农村学生健康人力资本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双重差分(DID)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对政策效...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作为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干预措施,对提高农村学生健康人力资本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双重差分(DID)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对政策效应进行评估,实证检验了“营养餐改善计划”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发现,营养餐计划的执行显著提升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身体素质,使体质指数BMI上升0.795个单位,体重上升约2.1斤。其中女生参与改善计划后体质指数BMI上升约0.84个单位,相比于男生高出约0.09;女生体重上升约2.4斤,比男生多增加0.45斤,计划对女生的影响更大,显著提升了女生的身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餐改善计划 身体素质 双重差分 PSM-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对城乡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研究--基于CSS2019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默焓 宋阳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1期33-38,共6页
基于2019年度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运用Order Probit模型系统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对居民的休闲/文化/娱乐活动和社交活动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互联网使用频率会显著提升居民的主观满意度,加入其他控制变量后,这一促进效应依然存... 基于2019年度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运用Order Probit模型系统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对居民的休闲/文化/娱乐活动和社交活动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互联网使用频率会显著提升居民的主观满意度,加入其他控制变量后,这一促进效应依然存在.优化模型后,结论依然支持提高互联网使用率对居民主观满意度的正面效应.分样本估计结果显示,农村女性群体所获得的满意度要明显弱于其他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城乡居民 生活满意度 Biopr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教育的非货币回报——基于高校扩招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青原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4,共14页
利用高校扩招对大学教育的影响,使用局部工具变量法(LIV),研究大学教育对认知能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非货币回报的边际处理效应(MTE)。结果表明,大学教育的非货币回报呈现出个人收益与其选择相关的异质性特点,最愿意接受大学教育的... 利用高校扩招对大学教育的影响,使用局部工具变量法(LIV),研究大学教育对认知能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非货币回报的边际处理效应(MTE)。结果表明,大学教育的非货币回报呈现出个人收益与其选择相关的异质性特点,最愿意接受大学教育的人获得的教育回报最高。具体地,大学教育使上学意愿更高的人具有更高的认知能力,其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均随上学意愿而变化,上学意愿较低的人不能从大学教育中获得非货币回报,而持续扩招下新增的将会是上学意愿较低的学生。因此,理解大学教育非货币回报的异质性特点,并在扩招中充分发掘大学教育对非货币回报的正向影响,尤其是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育 认知能力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高校扩招
原文传递
互联网使用对贫困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基于甘肃省贫困村农户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29
18
作者 张永丽 李青原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0-141,204,共13页
基于甘肃省贫困村调查数据,在综合考虑自选择、内生性与异质性问题的基础上,运用TE与IVQTE模型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贫困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并对互联网在贫困地区充分发挥作用的门槛进行了识别和测度,以得到贫困地区充分利用互联网增收... 基于甘肃省贫困村调查数据,在综合考虑自选择、内生性与异质性问题的基础上,运用TE与IVQTE模型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贫困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并对互联网在贫困地区充分发挥作用的门槛进行了识别和测度,以得到贫困地区充分利用互联网增收和减贫的路径。研究发现:(1)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的收入,纠正内生性偏误后农户使用互联网的边际收益高达1.25;(2)互联网使用对收入低分位点农户的影响大于收入高分位点,即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对贫困户的收入促进作用更大,是贫困户增收的有效途径;(3)互联网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存在门槛,当家庭互联网普及率和网络费用提高到一定值后,其对农户收入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然而,仍有21.8%的贫困户与3.3%的非贫困户未能达到最低门槛值,且贫困户在门槛值附近的分布水平劣于非贫困户,因此互联网对部分贫困群体的收入效应难以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贫困地区 农户收入 门槛 减贫
原文传递
退休会使人变得更幸福吗 被引量:5
19
作者 谢琳 杨华磊 +1 位作者 姚怡丹 沈盈希 《中国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3-137,共15页
为回答正常退休后民众幸福感是否会提升这一问题,本文采用生活满意度来表征民众的主观幸福感,基于2013年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通过模糊断点回归等方法探究退休与幸福感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而言,退休... 为回答正常退休后民众幸福感是否会提升这一问题,本文采用生活满意度来表征民众的主观幸福感,基于2013年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通过模糊断点回归等方法探究退休与幸福感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而言,退休并不显著影响幸福感,甚至显著降低经济条件较好群体的幸福感。机制检验发现退休使不同资源发生变化,对幸福感作用方向不一致,致使退休的幸福感净效应不显著。这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应加强延迟退休政策的宣传教育,同时需要制定家庭照料、提升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等配套政策,以解决民众延迟退休的后顾之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退休 主观福利 生活满意度 模糊断点回归
原文传递
高等教育是否会推迟城乡女性婚姻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默焓 宋阳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第18期155-161,共7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推广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剩男剩女"问题逐渐凸显。基于"中国社会综合状况调查(CSS)"2019年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回归模型,从个体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个角度实证检验高等教育对婚姻的影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推广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剩男剩女"问题逐渐凸显。基于"中国社会综合状况调查(CSS)"2019年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回归模型,从个体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个角度实证检验高等教育对婚姻的影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接受高等教育会显著推迟城乡高学历女性群体的婚姻时间,但并未降低该群体的结婚意愿,接受高等教育只是延迟婚姻,而不是不婚。基于以上结论,我国国内社会应努力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婚恋舆论环境,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降低受高等教育群体步入婚姻的经济成本,延缓婚姻推迟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城乡女性 婚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