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0篇文章
< 1 2 1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建所20周年
1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5,共3页
一、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自1980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技术经济研究所以来,至今已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在此期间,于1982年由原经济研究所的数量经济研究室、工业经济研究所的管理现代化研究室,和技术经... 一、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自1980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技术经济研究所以来,至今已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在此期间,于1982年由原经济研究所的数量经济研究室、工业经济研究所的管理现代化研究室,和技术经济研究所共同开始筹建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1985年4月20日,经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准结束筹备状态,全所共设6个研究室:经济系统分析室、经济模型室、工业技术经济室、国土与农业技术经济室、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室、数量经济理论与方法室。1994年,工业技术经济室调整为环境技术经济室,国土与农业技术经济室调整为资源技术经济室。自90年代中期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发展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组合预测的理论、方法及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结项报告
2
作者 张涛 《学术动态(北京)》 2009年第10期11-14,共4页
“组合预测的理论、方法及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课题系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立项的院重大课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汪同三研究员和张涛副研究员共同主持完成。课题最终成果为20余万字的专著《组合预测:理论... “组合预测的理论、方法及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课题系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立项的院重大课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汪同三研究员和张涛副研究员共同主持完成。课题最终成果为20余万字的专著《组合预测:理论、方法及应用》。课题组主要成员有赵京兴、沈利生、李雪松和李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宏观经济分析 方法及应用 组合预测 课题组 结项报告 经济研究所 数量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技术进步规律性的一部力作——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科技进步的规律性研究”成果简介
3
作者 组陈平 《学术动态(北京)》 2009年第1期18-21,共4页
《技术进步规律性研究》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钟学义研究员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科技进步的规律性研究”的最终成果。该课题于2000年立项,2005年结项并通过了评审鉴定。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部分... 《技术进步规律性研究》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钟学义研究员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科技进步的规律性研究”的最终成果。该课题于2000年立项,2005年结项并通过了评审鉴定。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部分骨干研究人员李平(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张国初、郭树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技术进步 成果简介 科技进步 课题 经济研究所 力作 数量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研发补贴、企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溢出效应
4
作者 郑世林 闫卓毓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62,238,共18页
企业科学研究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重要来源之一,但中国企业科学研究投入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致使企业缺乏原始创新。在此背景下,文章考察了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科学研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显著提高了企业科... 企业科学研究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重要来源之一,但中国企业科学研究投入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致使企业缺乏原始创新。在此背景下,文章考察了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科学研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显著提高了企业科学论文发表数量和引用率,有助于缓解企业科学研究面临的市场失灵问题。机制研究表明,政府研发补贴主要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招纳优秀人才、缓解融资约束以及促进产学研合作来驱动企业科学研究。异质性分析发现,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在中文科学论文方面、大型企业以及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拓展性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对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科学研究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且企业科学研究可在提高自身技术创新水平的同时,对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正向溢出效应。研究结论对于我国加强企业科学研究能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研发补贴 企业科学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 关键核心技术
原文传递
物质平衡原则下的碳排放绩效驱动因素研究——来自全球78个经济体的经验证据
5
作者 王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基于物质平衡原则,采用一种把能源投入和碳排放设定为弱可处置的DEA模型,对2012—2019年全球78个经济体的碳排放绩效进行测算,并将其变化分解为技术效应、调节效应和结构效应,利用LMDI分解法解析这三种效应对于碳排放绩效提升的贡献。... 基于物质平衡原则,采用一种把能源投入和碳排放设定为弱可处置的DEA模型,对2012—2019年全球78个经济体的碳排放绩效进行测算,并将其变化分解为技术效应、调节效应和结构效应,利用LMDI分解法解析这三种效应对于碳排放绩效提升的贡献。研究发现:2012—2019年,78个经济体碳排放绩效整体提升了5.9%,其中已达峰经济体提升22.0%,未达峰经济体下降11.1%;对于这两类经济体,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是驱动碳排放绩效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全球碳排放最多的10个国家的碳排放绩效驱动因素。美国和日本碳排放绩效驱动因素以调节效应为主,两国致力于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寻找碳排放水平更低的经济发展模式;德国和中国以结构效应为主,这两个国家则致力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通过非化石能源替代实现碳排放绩效的提升;俄罗斯、韩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这四个国家以技术效应为主,其做法可以为正在努力提升技术效率的国家提供借鉴;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也以技术效应为主,但其作用是反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绩效 物质平衡 弱可处置 LMDI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技术经济研究的动态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吕岩威 刘洋 李平 《科学决策》 CSSCI 2017年第8期69-94,共26页
本文以1992年以来技术经济研究领域的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 Ⅴ,对CNKI数据库该领域文献的发表时间、刊载期刊、高产作者与高产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共词聚类分析法探讨1992-2016年中国技术经济研究的主要内... 本文以1992年以来技术经济研究领域的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 Ⅴ,对CNKI数据库该领域文献的发表时间、刊载期刊、高产作者与高产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共词聚类分析法探讨1992-2016年中国技术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专题,进而构建"关注度"指数、"新颖度"指数和战略坐标图,揭示1992-2016年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专题的分布特征、研究热点与研究方向。结果表明:关于"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高新技术产业化与政府行为创新"等问题是该领域关注的主要热点,而"产业升级与科技金融支持"、"知识溢出与创新的空间分析"等问题则是该领域较为新颖的研究方向。最后进一步对中国技术经济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 文献计量 共词聚类分析 战略坐标分析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商务如何影响县域经济增长及区域协调发展--基于阿里电商发展指数的实证分析
7
作者 蔡跃洲 王建国 刘生龙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8,180,共10页
县域是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而电子商务下沉县域则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基于阿里巴巴县域层面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和其他县域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电子商务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基准回归结... 县域是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而电子商务下沉县域则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基于阿里巴巴县域层面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和其他县域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电子商务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发展显著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工具变量回归和稳健性分析也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中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可以通过扩大商品销售、提高创业活跃度和促进企业创新来提升县域经济增长。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电子商务的经济增长效应对中部县、内陆县、山区县和农村居民的影响更大,这进一步佐证了电子商务发展可以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互联网平台 县域经济 区域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多重属性建构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姗姗 孙久文 胡安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0,共11页
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以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新的现实挑战,需要进一步厘清基础设施的内涵和发... 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以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新的现实挑战,需要进一步厘清基础设施的内涵和发展规律。在区分基础设施的政策属性、资本属性和产业属性基础上,从国家尺度、区域尺度和地方尺度进行分析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塑造空间发展格局具有差异化效应,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无形资本的积累和崛起,带来了区域发展路径的分异和区域发展能力的差距。因此,以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区域间合作方式,以无形资本培育缩小区域间发展能力差距,以多维政策协调统筹空间发展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政策属性 资本属性 无形资本 区域经济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绿水经济发展经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喜峰 郦建强 徐翔宇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0期69-72,共4页
进入新发展阶段,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由过去单纯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拓展为美好生活需要的多方面需求。最突出的变化是我国水经济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诞生一批水经济新业态,笔者认为凡是直接或者间接利用“绿水”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 进入新发展阶段,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由过去单纯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拓展为美好生活需要的多方面需求。最突出的变化是我国水经济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诞生一批水经济新业态,笔者认为凡是直接或者间接利用“绿水”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就是绿水经济。绿水经济在发达国家发展多年,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形态。梳理选取“绿水+高端农业”“绿水+新型工业”“绿水+旅游”“绿水+健康”四个代表性经济形态,剖析各典型经济形态的具体做法,总结提炼主要经验,并提出我国发展绿水经济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水经济 高端农业 新型工业 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推动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阐释及实践探索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勇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4-37,共14页
科研服务地方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应有之义。科研机构尤其地方科研机构及有地方特殊科学使命的单位、人员应是地方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地方学术研究的开拓者、地方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科研服务地方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应有之义。科研机构尤其地方科研机构及有地方特殊科学使命的单位、人员应是地方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地方学术研究的开拓者、地方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在地方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科研服务地方应坚持正确视角、遵循基本原则,议题有地方针对性。当前我国存在着评价体系不利科研为地方服务、地方科研脱离本地实际、地方性科研机构在地方发展或者决策中缺位或者议题不能聚焦于地方发展、地方特色的基础研究不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统筹国家层面研究和地方层面研究,优化科研布局,合理配置资源,进一步提高科研服务地方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创新驱动发展 高质量发展 科研服务地方 科研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环境技术经济学研究前沿动态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金晓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9-154,共6页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处理好经济、环境、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大量理论和现实问题离不开“环境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环境技术经济学前沿向供给侧改革与绿色转型发展,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处理好经济、环境、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大量理论和现实问题离不开“环境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环境技术经济学前沿向供给侧改革与绿色转型发展,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动力、路径与制度创新,生态环境约束下的环境技术创新与发展路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的评价理论、方法及实践,绿色发展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的关系等领域深化。环境技术经济学研究应立足学科前沿,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社会重大现实需求为着力点,加强学科建设和前沿拓展,实现环境技术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技术经济学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项目经济开发:内涵、功能、作用途径及研究展望
12
作者 周勇 《晋阳学刊》 2024年第1期115-122,共8页
项目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色。举国体制背景下,集中力量办大事成为我国重大能力和优势,办大事就是要做大项目。大项目因为体量大、体系复杂,具有“大设施”“大投资”“大商品”“大服务”“大竞争”“大交易”“大... 项目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色。举国体制背景下,集中力量办大事成为我国重大能力和优势,办大事就是要做大项目。大项目因为体量大、体系复杂,具有“大设施”“大投资”“大商品”“大服务”“大竞争”“大交易”“大辐射”“大集聚”“大平台”“大开发”“大创新”“高门槛”“大发展”“大影响”等性质,所以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变经济社会结构,而不是像中小项目那样被动地接受既定经济社会结构。大项目开发以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形成巨大“能”级,具有大发展功能、显著性市场影响功能、治理结构改变功能,主要依托个体、区域、空间、产业、部门,发挥具体作用。需要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背景下的大项目经济发展规律,总结管理经验,下一步的研究可从微观市场和宏观调控两方面继续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项目 评估 内涵 功能 作用途径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频动态因子模型的数字经济状态指数构建与预测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13
作者 张延群 尹建兵 +1 位作者 王妍艳 张明进 《调研世界》 CSSCI 2024年第7期79-86,共8页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在经济发展、税收、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及时了解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对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做出预判,有必要构建刻画数字经济发展状态的数字经济状态指数。本文提出运用混频动态因子模型,从不...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在经济发展、税收、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及时了解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对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做出预判,有必要构建刻画数字经济发展状态的数字经济状态指数。本文提出运用混频动态因子模型,从不同频度的数据中提取因子构建月度数字经济状态指数的方法,并运用杭州市季度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和月度数字经济产业营业收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了杭州市月度数字经济状态指数。实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月度数字经济状态指数能很好地刻画数字经济发展状态,且可以为预测季度数字经济状态指数提供有用信息,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状态指数 混频动态因子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展望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14
作者 郑世林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24年第2期22-23,共2页
全国两会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观察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要政治任务。为更好地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现结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对中国经... 全国两会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观察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要政治任务。为更好地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现结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对中国经济发展形势进行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两会精神 经济发展形势 学习宣传贯彻 《政府工作报告》 学习贯彻 国家政治生活 分析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方法应用研究并重 学术团体促进科研发展——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08年(宁波)年会综述
15
作者 彭战 《学术动态(北京)》 2008年第17期11-14,共4页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08年(宁波)年会于5月在宁波大学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会理事长汪同三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被誉为“欧元之父”的罗伯特·蒙代尔出席大会并做了主题演讲。学会副理事长宁波...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08年(宁波)年会于5月在宁波大学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会理事长汪同三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被誉为“欧元之父”的罗伯特·蒙代尔出席大会并做了主题演讲。学会副理事长宁波大学副校长唐绍祥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年会共收到论文324篇,包括会员在内的418名代表参加了该次年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年会综述 经济学会 宁波大学 科研发展 学术团体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实施CDM项目的CO_2减排资源:一种经济—技术—能源—环境条件下CGE模型的评估 被引量:15
16
作者 沈可挺 徐嵩龄 贺菊煌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09-114,共6页
中国人均GHG排放量在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前,增排将是合法的。但是,如果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时,通过CDM项目合作,使增排量减少,这将既有利于发达国家降低成本减排,又有利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对全球环境和经济都有好处。本文以中国“经济结... 中国人均GHG排放量在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前,增排将是合法的。但是,如果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时,通过CDM项目合作,使增排量减少,这将既有利于发达国家降低成本减排,又有利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对全球环境和经济都有好处。本文以中国“经济结构变化”、“技术进步”、“能源结构改善”以及“环境标准和法规的强化”作为要素,构造中国的CDM方案,并利用CGE模型测算这些要素改进时可能产生的CO2减排资源。本文还比较了不同方案的减排效率,分析了参数变化对减排量影响的性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CDM项目 清洁发展机制 减排资源 减排方案 发展型减排 CGE模型 温室气体排放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如何构建新质生产力研究体系(上)
17
作者 姜奇平 端利涛 《互联网周刊》 2024年第13期8-15,共8页
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一个“技术-经济”现象。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经济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最适合解释新质生产力的,就是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作为我国独创的、专门研究技术-经济关系的学科,需要适应新形势要求,创新适应中国式现代... 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一个“技术-经济”现象。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经济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最适合解释新质生产力的,就是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作为我国独创的、专门研究技术-经济关系的学科,需要适应新形势要求,创新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论体系。本文从技术经济学,特别是数字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建设角度,研究将新质生产力加以体系化,需要对现有研究体系、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进行哪些创新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学 中国式现代化 如何构建 学科建设 经济学研究 新质 体系化 研究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如何构建新质生产力研究体系(下)
18
作者 姜奇平 端利涛 《互联网周刊》 2024年第14期8-14,共7页
二、数字技术经济学如何将新质生产力体系化(一)数字技术经济学在技术经济学中的学科定位1.技术经济学中的特别技术:ICT的经济性不同所在(1)技术经济学中的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经济学与一般技术经济学的第一个重大不同,在于突出信息技术不... 二、数字技术经济学如何将新质生产力体系化(一)数字技术经济学在技术经济学中的学科定位1.技术经济学中的特别技术:ICT的经济性不同所在(1)技术经济学中的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经济学与一般技术经济学的第一个重大不同,在于突出信息技术不同于工业技术的技术特性。姜奇平在《数字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卷》一书中承诺要在《数字经济学:技术经济卷》中,说明“技术上的新与经济上的新是什么关系”[1]。与一般的技术经济学不同,数字技术经济学要分别说明主要的信息技术与数字经济之间的技术经济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学 信息技术 微观经济学 如何构建 学科定位 体系化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价格管制的碳排放及经济影响——基于非完全竞争CGE模型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希栋 娄峰 张晓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6-84,共9页
中国天然气产业的最大特点是垄断程度较强,政府对天然气产业的各个环节均存在价格管制。鉴于此,本文通过构建CGE模型以期全面量化分析政府对天然气产业价格管制政策变动产生的影响,从而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可供借鉴的依据。与以往的研究... 中国天然气产业的最大特点是垄断程度较强,政府对天然气产业的各个环节均存在价格管制。鉴于此,本文通过构建CGE模型以期全面量化分析政府对天然气产业价格管制政策变动产生的影响,从而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可供借鉴的依据。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构建的静态CGE模型,不仅刻画了天然气产业非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还刻画了政府对天然气产业的价格管制行为。运用该模型,本文分别从消费侧以及供应侧的角度模拟了政府对天然气产业价格管制政策变动对我国碳排放及经济的影响,并且从经济结构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天然气价格管制政策变动的二氧化碳排放机制。模拟结果表明:1消费侧价格管制。提高天然气价格能够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能源消费结构调整降低经济主体对天然气的消费进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由于天然气市场规模的缩小导致天然气产业的超额利润率有所下降。提高天然气价格提高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降低了实际GDP以及居民福利水平。降低天然气价格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传导机制以及经济影响与提高天然气价格产生的影响类似,但是作用效果基本上相反。2供应侧价格管制。取消天然气供应侧价格管制能够通过优化要素配置促进实际GDP的增长、居民福利水平的改善并且降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收入效应的作用下不仅提高了经济主体对天然气的消费还提高了对能源总量的消费,从而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同时由于天然气市场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天然气产业超额利润率的增长。因此,应该逐渐建立完善的天然气价格管理体制,确保天然气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天然气产业超额利润率进行管控,避免产生较大的负面收入分配效应;逐步取消天然气供应侧的价格管制,打破行政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天然气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非完全竞争 价格管制 市场结构 CG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经济新范式(中)
20
作者 姜奇平 于小丽 《互联网周刊》 2024年第6期12-18,共7页
二、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中的科技与生产力范式中国式现代化为经济以及经济中注入的新范式内容,首推生产力概念。西方现代经济学在指导西方式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大缺失,是在范式层没有生产力概念。例如,只有中国有技术经济学,西方没... 二、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中的科技与生产力范式中国式现代化为经济以及经济中注入的新范式内容,首推生产力概念。西方现代经济学在指导西方式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大缺失,是在范式层没有生产力概念。例如,只有中国有技术经济学,西方没有技术经济学;在标准教材中,中国有生产力概念与范式,西方却没有生产力概念(不作为范式的技术,只在局部理论如生产函数中出现)与范式(仅在非主流的历史主义学派如李斯特经济学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学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经济学 非主流 历史主义学派 西方式 作为范式 新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