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当代中国青年群体环境意识研究——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3年数据 |
刘森林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2
|
女性主妇化的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研究 |
尹木子
|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3
|
中国社会的庇护现象研究 |
潘峰
|
《西部学刊》
|
2016 |
1
|
|
4
|
西方社会排挤理论研究回顾与借鉴 |
孟昉
黄佳豪
齐玉龙
|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5
|
从“基层组织主导”到“社会组织参与”——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一种可能转变 |
孟超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6
|
“乡土中国”遭遇“机器时代”之社会团结:“费孝通问题”与“涂尔干主义”的对垒 |
张连海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7
|
西方社会排斥理论研究述略 |
黄佳豪
|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
2008 |
22
|
|
8
|
女性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
尹木子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5
|
|
9
|
“剩女难嫁”的社会学解读 |
高修娟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4
|
|
10
|
唐朝禁官商合流政策之社会学分析 |
宋国恺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2
|
|
11
|
“剩女难嫁”的社会学解读 |
高修娟
|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11 |
9
|
|
12
|
社会学核心概念对社会的解析 |
尹木子
|
《知识经济》
|
2014 |
0 |
|
13
|
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学思考 |
刘国富
李汉林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4
|
从心理学到社会学唯灵论--对涂尔干《哲学讲稿》中早期社会哲学思想的述评 |
魏文一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5
|
在多元一体中寻找“我们”——从社会心理学看共识的建构 |
杨宜音
张曙光
|
《学术前沿》
|
2013 |
10
|
|
16
|
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安全问题研究 |
田丰
郭冉
黄永亮
朱迪
|
《公安学研究》
|
2018 |
9
|
|
17
|
蚌埠市2所高校研究生性观念与性行为调查 |
孟昉
黄佳豪
|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8
|
“人性宗教”的起源与经过--一个塑造现代社会的过程 |
张巍卓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9
|
“自立”与“自缚”的吊诡——20世纪美国主流社会心理学官方学科史话语的拆解 |
张曙光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20
|
女性的性别实践语境与策略——以北京某高校女研究生为例 |
刘洁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