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密货币对全球金融治理的挑战与应对
1
作者 张明 包宏 王瑶 《金融监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90,共18页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了加密货币对全球金融治理的挑战。研究发现,加密货币引发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增加了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二是相关滥用行为放大了国际金融监管的漏洞;三是使发展中国家面...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了加密货币对全球金融治理的挑战。研究发现,加密货币引发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增加了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二是相关滥用行为放大了国际金融监管的漏洞;三是使发展中国家面临较高的货币替代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探索构建新的金融治理机构或框架,推动建立全球稳定币监管机制,促进加密货币监管的智能化与精准化,以及加快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与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在于:一方面,结合最新的案例与数据,系统提炼了加密货币对全球金融治理的三大核心挑战;另一方面,将加密货币的特性纳入金融脆弱性理论的分析框架,既揭示了其对金融体系脆弱性的放大渠道,也拓展了该理论在数字金融背景下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密货币 全球金融治理 金融监管 货币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企业投资的影响:资产负债表效应再研究
2
作者 王瑶 张礼卿 王雅琦 《世界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37,共29页
本文分析表明,本币贬值(升值)对企业投资产生负向(正向)资产负债表效应,且该效应随企业违约可能性和全球流动资金充裕度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人民币汇率变动通过外部融资和现金持有两个机制影响企业投资。本文使用中国非金融上市企业的... 本文分析表明,本币贬值(升值)对企业投资产生负向(正向)资产负债表效应,且该效应随企业违约可能性和全球流动资金充裕度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人民币汇率变动通过外部融资和现金持有两个机制影响企业投资。本文使用中国非金融上市企业的外币债券发行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进行了经验分析。此外,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资产负债表效应对未持有外债的企业也会产生溢出效应。本文研究结论表明,中国需要重视评估人民币汇率变动通过跨境资本流动对投资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变动 资产负债表效应 企业投资
原文传递
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含义、动因与风险 被引量:59
3
作者 李广子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1-106,6,共17页
近年来,金融与科技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与实践和政策层面的蓬勃发展相比,关于金融科技的理论研究则相对滞后。本文采取“三分法”对金融科技的含义进行了新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本文回顾了金融科技的演进历史并分析了其背后的驱动因素,... 近年来,金融与科技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与实践和政策层面的蓬勃发展相比,关于金融科技的理论研究则相对滞后。本文采取“三分法”对金融科技的含义进行了新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本文回顾了金融科技的演进历史并分析了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同时讨论了金融与科技融合在中国的特殊背景。最后,本文分析了不同情形下金融科技所具有的风险特征,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金融功能 融合 风险
原文传递
异质性主体下市场波动异象的行为金融学解释——基于计算金融的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志浩 刘倩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0-108,共19页
本文结合行为金融和计算实验方法建立包含三类交易模式的异质跨期人工金融市场,分别在期望效用和前景理论框架下描述投资者决策方式对资产价格波动特征的影响。其中,基于前景理论框架的情绪交易包含二维风险态度、参考点效应、主观概率... 本文结合行为金融和计算实验方法建立包含三类交易模式的异质跨期人工金融市场,分别在期望效用和前景理论框架下描述投资者决策方式对资产价格波动特征的影响。其中,基于前景理论框架的情绪交易包含二维风险态度、参考点效应、主观概率扭曲等多种心理因素。通过与上证50ETF波动特征的对比,本文验证了该模型对于异象观测的有效性;通过方差分析,验证了模型中市场环境和心理参数是价格波动特征改变的决定性因素。进一步,本文对不同参数取值下价格形成系统进行收益率横截面分析,发现系统环境和投资者心理因素对市场波动特征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系统环境的改变能够引起收益率极端值增加和市场尾部风险累积,而心理因素仅引发收益率围绕均值的波动增加。这表明投资者认知局限和决策偏好导致的有限理性对市场波动的影响较为间接和温和,维护市场稳定更重要的措施应着眼于市场环境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异象 行为金融 前景理论 计算实验
原文传递
防范中美贸易冲突中的金融风险 被引量:2
5
作者 汤柳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63-64,共2页
时下,中美贸易争端硝烟正浓,贸易摩擦的升级可能通过实体经济部门对金融体系产生影响,也可能通过影响市场预期而导致金融市场波动。面对当前严峻的内外部形势,除了在实体经济层面积极应对,还应注意防范外部环境变化对我国金融体系... 时下,中美贸易争端硝烟正浓,贸易摩擦的升级可能通过实体经济部门对金融体系产生影响,也可能通过影响市场预期而导致金融市场波动。面对当前严峻的内外部形势,除了在实体经济层面积极应对,还应注意防范外部环境变化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风险 贸易冲突 中美 防范 金融市场波动 金融体系 实体经济 贸易争端
原文传递
优化我国消费金融生态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广子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8-89,共2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独立自主的国内大循环是新发展格局的主体,其中要求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而消费是内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独立自主的国内大循环是新发展格局的主体,其中要求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而消费是内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我国G D 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8%。作为一种金融手段,消费金融在促进居民消费、引导消费升级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我国短期消费信贷余额从2015年的4.1万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9.92万亿元,年均增速达24.7%。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消费金融在促进消费中的作用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金融 金融生态 引导消费 金融手段 最终消费 扩大内需 居民消费 促进消费
原文传递
中国外汇市场70年:发展历程与主要经验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国刚 林楠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10,共8页
中国外汇市场发展和人民币汇率改革紧密相连,70年来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其中,外汇市场发展经历了艰难探索、形成发展和创新发展三个时期;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经历了行政定价的单一汇率体制、探索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人民币汇率市... 中国外汇市场发展和人民币汇率改革紧密相连,70年来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其中,外汇市场发展经历了艰难探索、形成发展和创新发展三个时期;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经历了行政定价的单一汇率体制、探索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三个时期。中国外汇市场发展70年历史经验表明:应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坚持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总方向,坚持稳步有序推进外汇市场建设的策略,坚持货币政策操作的创新,坚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汇市场 汇率市场化改革
原文传递
关系型融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胡志浩 李勍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2-146,共15页
关系型融资可视为出资者通过与融资方保持长期互动,不断收集并利用私有信息,以此平滑租金分配的一种融资行为。其在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熨平经济波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关系型融资也存在两方面成本:一方面,对于... 关系型融资可视为出资者通过与融资方保持长期互动,不断收集并利用私有信息,以此平滑租金分配的一种融资行为。其在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熨平经济波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关系型融资也存在两方面成本:一方面,对于借款人而言,存在被“锁定”在该关系内的威胁;另一方面,对于贷款人而言,则可能出现“软预算约束”问题。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近十余年来关于关系型融资的主要文献。首先,分别从融资者和贷款人的角度考察关系型融资所能带来的价值;其次,分析关系强度对于关系型融资的影响;第三,分析金融中介组织结构与关系型融资的关系;第四,分析关系型融资面临来自银行体系内部和资本市场两种竞争时的表现,以及监管变化对关系型融资的冲击;第五,分析金融科技发展对关系型融资的影响;最后,在总结前述研究的基础上,还归纳了一些对于中国关系型融资实践的探讨,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型融资 融资约束 中小企业 关系 金融科技
原文传递
发达国家负利率政策影响及应对 被引量:1
9
作者 周莉萍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90-91,共2页
自2012年丹麦首推负利率政策以来,全球已有6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涉及14个国家实行负利率政策并持续至今,也有几个主要发达国家长期实行低名义利率政策,而且有迹象显示,负利率政策还在深化。如2019年9月,丹麦丹斯克银行推出首个10... 自2012年丹麦首推负利率政策以来,全球已有6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涉及14个国家实行负利率政策并持续至今,也有几个主要发达国家长期实行低名义利率政策,而且有迹象显示,负利率政策还在深化。如2019年9月,丹麦丹斯克银行推出首个10年期负利率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德国继续发行了30年零息债券,美国和瑞典考虑发行50年期和100年期债券,2019年年中,美联储突然由加息路径改为降息,更是深刻改变了全球利率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利率政策 名义利率 中央银行 零息债券 加息 降息 利率环境 影响及应对
原文传递
行进在十字路口的美国货币政策
10
作者 胡志浩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82,共2页
2023年,美联储继续延续货币紧缩政策,全年4次小幅加息共计100个基点,最终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提升至5.25%~5.5%。进入2023年下半年,美联储开始对升息变得谨慎,货币政策趋于稳定。在此期间,关于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也时有出现,越来越多的... 2023年,美联储继续延续货币紧缩政策,全年4次小幅加息共计100个基点,最终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提升至5.25%~5.5%。进入2023年下半年,美联储开始对升息变得谨慎,货币政策趋于稳定。在此期间,关于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也时有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讨论美联储转向(FedPivot)的问题,由此引发的交易对全球金融市场定价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紧缩政策 美国货币政策 全球金融市场 加息 美联储 美国经济衰退 联邦基金目标利率 十字路口
原文传递
建立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政策框架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兴韵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38,共3页
货币政策体系由政策工具、中介目标、传导机制和最终目标构成,其中,中介目标是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之间的桥梁,在货币政策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通常来讲,可作为中介目标的主要是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或利率,现在主要经济体都实行的是... 货币政策体系由政策工具、中介目标、传导机制和最终目标构成,其中,中介目标是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之间的桥梁,在货币政策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通常来讲,可作为中介目标的主要是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或利率,现在主要经济体都实行的是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体系 政策框架 中介目标 主要经济体 传导机制 利率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地位和作用
原文传递
2022年全球经济面临三大不确定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明 《中国外汇》 2021年第24期4-4,共1页
岁末年初,又到了回顾与展望的时节。2020年全球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下陷入深度衰退,2021年全球经济迎来了控制疫情后的显著复苏,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秋季的最新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将会增长5.9%,显著高于2020年的-3.1%;不过,2... 岁末年初,又到了回顾与展望的时节。2020年全球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下陷入深度衰退,2021年全球经济迎来了控制疫情后的显著复苏,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秋季的最新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将会增长5.9%,显著高于2020年的-3.1%;不过,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会回落至4.9%_笔者认为,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会面临三大不确定性:在其冲击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增长 全球经济增速 不确定性 回顾与展望
原文传递
完善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
13
作者 彭兴韵 王增武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36,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提高经济灵活性和韧性、增进国民福利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是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民银行多次强调: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完善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引导市场利率围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提高经济灵活性和韧性、增进国民福利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是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民银行多次强调: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完善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完善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对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及货币政策执行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利率体系 人民银行 国民福利 利率波动 市场利率 货币政策操作 市场化利率
原文传递
高铁开通、银行竞争与公司债务融资成本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赢 张翼 李广子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7-36,共10页
本文以2009-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高铁开通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铁开通提高开通地的银行竞争水平,从而降低公司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面临较强融资约束的公司,高铁开通对公司债... 本文以2009-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高铁开通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铁开通提高开通地的银行竞争水平,从而降低公司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面临较强融资约束的公司,高铁开通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对处于金融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公司,高铁开通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债务融资成本 银行竞争
原文传递
什么影响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璐云 蔡真 于潇 《金融市场研究》 2020年第6期25-39,共15页
随着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RMBS)发行规模的逐步增长,关于RMBS违约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实施穿透式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愈发重要。本文基于全市场22家RMBS发起机构、2 100余个静态池历史数据,对RMBS基础资产违约的宏观影响因素... 随着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RMBS)发行规模的逐步增长,关于RMBS违约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实施穿透式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愈发重要。本文基于全市场22家RMBS发起机构、2 100余个静态池历史数据,对RMBS基础资产违约的宏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分化特征,进一步分析区域经济环境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信用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违约风险 宏观经济 区域经济
原文传递
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银行贷款成本
16
作者 吴赢 张翼 李广子 《中国会计评论》 2023年第2期219-244,共26页
通过手工收集2009—2016年上市公司国内银行贷款合约数据,本文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银行贷款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降低了企业银行贷款成本。知识产权保护每增加1个单位,企业银行贷款成本平均下降0.0633。本文采用双重... 通过手工收集2009—2016年上市公司国内银行贷款合约数据,本文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银行贷款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降低了企业银行贷款成本。知识产权保护每增加1个单位,企业银行贷款成本平均下降0.0633。本文采用双重差分(DID)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2SLS)法控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银行贷款成本之间较为可靠的因果关系。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增强现金流的稳定性、提高创新产出作为质押物的价值和提高企业的信息透明度来降低企业银行贷款成本。异质性检验发现,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银行贷款成本的关系在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中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银行贷款成本的重要影响因素,政府可以通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来缓解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银行贷款成本 知识产权法庭
原文传递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
17
作者 陈胤默 张明 +1 位作者 文雯 任莉莉 《中国会计评论》 2021年第3期353-378,共26页
宏观层面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微观企业决策行为的影响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2006—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上市公司越有可能实施股... 宏观层面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微观企业决策行为的影响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2006—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上市公司越有可能实施股权激励,并且股权激励的实施力度也相应增大。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企业风险承担行为中存在代理问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导致企业外部风险加大,因此代理冲突更加严重的上市公司更有可能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实施股权激励,进而激发管理层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有效期越短,并且越有可能推出限制性的股票激励方式。在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控制潜在的内生性问题以及采用替代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本文拓展了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经济后果以及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影响因素的研究,在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冲击方面具有政策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股权激励 代理问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