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外并购步伐缘何放缓?
1
作者 王碧珺 张明 马剑文 《变频器世界》 2016年第9期34-35,共2页
三大因素影响二季度中国海外并购步伐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87.7亿美元,较上季度环比增长了21.65%,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了61.44%。然而,与中国ODI整体保持快速增长形成对比,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步伐... 三大因素影响二季度中国海外并购步伐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87.7亿美元,较上季度环比增长了21.65%,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了61.44%。然而,与中国ODI整体保持快速增长形成对比,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步伐却有所放缓。该季度,中国已完成和已宣布尚未完成的海外并购总金额4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企业 并购 海外 同比增长 商务部 ODI 投资 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外并购激增的背后
2
作者 王碧珺 张明 《变频器世界》 2016年第6期44-45,共2页
今年上半年,中国海外并购激增,"中国买断全球"论盛行。虽然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实际完成的海外并购不足外媒报道的20%,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大幅增长的趋势值得关注。这背后的驱动因素有多方面,包括少数案例形成的异常值扰动、宽松资... 今年上半年,中国海外并购激增,"中国买断全球"论盛行。虽然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实际完成的海外并购不足外媒报道的20%,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大幅增长的趋势值得关注。这背后的驱动因素有多方面,包括少数案例形成的异常值扰动、宽松资金面的支持、人民币汇率承压下的资产配置,以及对外投资审批环节简政放权释放了企业海外投资活力等。我们认为不必过于担心中国海外并购大幅增加所带来的资本流出,更应关切的是海外并购过程中的企业债务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并购 资产流失问题 企业债务 资本流出 对外投资 人民币汇率 离岸金融中心 境外投资项目 资本外逃 海外收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之影子银行
3
作者 张明 《股市动态分析》 2014年第23期18-19,共2页
近期,笔者所在的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金融中心完成了一个重大调研项目“中国影子银行研究”。在项目结项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银行同业借贷已经取代银行理财产品,成为中国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重要结点。
关键词 银行理财产品 系统性风险 中国金融 影子 国际金融中心 中国社科院 调研项目 金融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之两大陷阱
4
作者 张明 《股市动态分析》 2014年第26期18-19,共2页
中国政府如何通过制度改革与结构调整,避免在未来十年内陷入日本陷阱与拉美陷阱,成为非常重要的任务与挑战。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中国金融 结构调整 制度改革 中国政府 拉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国际化机遇:寻找中国的“石油人民币”
5
作者 张明 《新财富》 2020年第11期84-86,88,共4页
未来,中国政府尤其应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加快开放国内金融市场。这样既有助于促进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又能够方便利用货物与服务贸易、直接投资、跨境信贷等方式输出的人民币通过金融市场投资回流国内。这与当年“石油美元... 未来,中国政府尤其应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加快开放国内金融市场。这样既有助于促进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又能够方便利用货物与服务贸易、直接投资、跨境信贷等方式输出的人民币通过金融市场投资回流国内。这与当年“石油美元”的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国内金融市场 石油美元 沿线国家 金融市场投资 一带一路 机构投资者 石油人民币
原文传递
2020中国国际收支展望:全球动荡检验人民币金融资产成色
6
作者 张明 《证券市场周刊》 2020年第10期16-17,共2页
2019年上下半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差异显著.2019年上半年,中国面临经常账户顺差与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顺差的“双顺差”格局.2019年下半年,中国面临经常账户顺差与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逆差的“一顺一逆”格局.展望2020年,经常账户顺差将缩... 2019年上下半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差异显著.2019年上半年,中国面临经常账户顺差与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顺差的“双顺差”格局.2019年下半年,中国面临经常账户顺差与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逆差的“一顺一逆”格局.展望2020年,经常账户顺差将缩窄,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很可能出现顺差.挺过经贸摩擦,但灰色渠道流出惊人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分别为421亿、462亿与492亿美元.虽然中美经贸摩擦在2019年整体上仍在加剧,但中国的货物贸易顺差与服务贸易逆差均呈现不断扩大特点.前三季度的货物贸易顺差分别为877亿、1206亿与1316亿美元,同期内服务贸易逆差分别为634亿、658亿与725亿美元.无论货物贸易顺差还是服务贸易逆差,与2016-2018三年间的均值相比并未显著下降.这说明中国进出口部门具有较强的韧性,也说明迄今为止中国经贸摩擦尚未对中国经常账户收支构成严重负面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收支状况 服务贸易逆差 金融资产 金融账户 负面冲击 经贸摩擦 双顺差 中国国际收支
原文传递
资本账户适当管制利大于弊
7
作者 张明 《中国证券期货》 2014年第2期52-53,共2页
2014年中国在复杂宏观经济形势之下,政府在金融政策的选择上面临诸多两难。
关键词 资本账户 管制 宏观经济形势 金融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收支改善的原动力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明 《中国外汇》 2013年第5期14-17,共4页
结构性因素与周期性因素均在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的改善上发挥了作用。可持续的国际收支平衡机制建立在即。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终于打破多年来的“双顺差”,形成了“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自主平衡格局。国际收支的改... 结构性因素与周期性因素均在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的改善上发挥了作用。可持续的国际收支平衡机制建立在即。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终于打破多年来的“双顺差”,形成了“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自主平衡格局。国际收支的改善离不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以劳动力为代表的国内要素价格调整等结构性的改革。也离不开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金融动荡加剧、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等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这意味着中国国际收支的基础尚不稳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收支平衡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资本和金融项目 结构性因素 原动 经常项目顺差 国际金融动荡 国内经济
原文传递
汇改背景下的人民币国际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明 《中国外汇》 2015年第13期18-20,共3页
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无疑将会越走越宽,但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波动与风险。中国政府应在推进结构性改革、壮大金融市场、防范金融危机三个方面着力。弹指一挥间,始于2005年7月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经走过了10年。在这10年间,不仅人... 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无疑将会越走越宽,但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波动与风险。中国政府应在推进结构性改革、壮大金融市场、防范金融危机三个方面着力。弹指一挥间,始于2005年7月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经走过了10年。在这10年间,不仅人民币汇率与利率形成机制改革取得了显著进展,而且人民币也正在成长为全球范围内不容忽视的国际性货币。人民币汇改成效喜人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汇改 防范金融危机 形成机制 套利交易 跨境贸易 人民币结算 中间价
原文传递
世界经济如何摆脱长期性停滞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明 《中国外汇》 2016年第2期12-12,共1页
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是帮助一国摆脱长期性停滞的最重要举措之一。
关键词 世界经济 投资力度 基础设施
原文传递
警惕中国信托业大发展的潜在风险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明 《国际金融》 2013年第3期3-6,共4页
一、违约事件浮出水面 从2012年下半年起,中国信托行业的违约事件开始逐渐浮出水面:2012年6月,中诚信托旗下融资规模高达50亿元的“诚至金开1号”煤矿信托的债务人卷入了民间融资诉讼;2012年11月,中融信托因为债务人未能按期偿还3... 一、违约事件浮出水面 从2012年下半年起,中国信托行业的违约事件开始逐渐浮出水面:2012年6月,中诚信托旗下融资规模高达50亿元的“诚至金开1号”煤矿信托的债务人卷入了民间融资诉讼;2012年11月,中融信托因为债务人未能按期偿还3.845亿元信托贷款,提请拍卖青岛凯悦中心部分资产;2013年1月29日,中国最大的信托公司中信信托宣布,由于三峡全通公司的违约行为,导致相关信托计划的优先级信托受益权不能在预定到期日获得足额兑付,因此将上述优先级信托受益权的到期日延期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托业 潜在风险 中国 大发展 信托受益权 违约事件 信托公司 信托行业
原文传递
政策搭配如何应对中国米德冲突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明 《金融博览》 2013年第13期35-35,共1页
所谓米德冲突,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如果一国政府单纯使用支出调整政策(财政、货币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汇率政策)来同时追求内外均衡,则该国可能会面临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冲突。例如,当一国处于通货紧缩与经常账户逆差的状态下... 所谓米德冲突,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如果一国政府单纯使用支出调整政策(财政、货币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汇率政策)来同时追求内外均衡,则该国可能会面临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冲突。例如,当一国处于通货紧缩与经常账户逆差的状态下,同时汇率机制缺乏弹性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搭配 冲突 米德 中国 内外均衡 汇率政策 货币政策 外部均衡
原文传递
企业国际化,政府如何给力
13
作者 李众敏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3,共1页
近来,华为公司在美国的经营和投资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阻力,先是产品因“安全”原因受到更为严格的审查,然后是收购行为受到种种牵制。作为一家完全意义上的民营企业,华为的遭遇从一个方面揭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重重阻力。... 近来,华为公司在美国的经营和投资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阻力,先是产品因“安全”原因受到更为严格的审查,然后是收购行为受到种种牵制。作为一家完全意义上的民营企业,华为的遭遇从一个方面揭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重重阻力。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一样面临多重阻力,这些阻力一方面来自企业自身跨国经营与管理能力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国际化 政府 华为公司 民营企业 跨国经营 国际化进程 国际化过程 收购行为
原文传递
中国海外并购步伐缘何放缓?
14
作者 王碧珺 张明 马剑文 《新华月报》 2016年第20期44-45,共2页
中国海外投资情况如何?我们的团队近期发布了《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报告》。我们发现,该季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步伐有所放缓,完成投资额环比下降了41%;背后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一季度奇高数据的回调;
关键词 中国企业 海外并购 对外直接投资 投资情况 投资额 环比
原文传递
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不会爆发
15
作者 张明 《中国外汇》 2015年第18期14-,共1页
与防范金融危机相比,目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更大问题是如何应对中期内的长期性停滞困局。2015年8月中旬以来,全球金融市场震荡不断:若千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大幅贬值,全球股市集体重挫,大宗商品价格再创新低。有观点认为,美联储即将步入新一... 与防范金融危机相比,目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更大问题是如何应对中期内的长期性停滞困局。2015年8月中旬以来,全球金融市场震荡不断:若千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大幅贬值,全球股市集体重挫,大宗商品价格再创新低。有观点认为,美联储即将步入新一轮加息周期,加之中国经济增速的趋势性下行,两股力量相互重叠、强化,可能会导致一些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爆发金融危机。而一旦危机爆发,发达国家也难以独善其身。因此,有学者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范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 国家货币 商品价格 趋势性 若千 量化宽松 存货调整 负面冲击 外债规模
原文传递
中国经济外部挑战大于机遇
16
作者 张明 《中国外汇》 2015年第22期14-,共1页
全球经济停滞、分化、动荡与碎片化的特点,使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挑战大于机遇当前全球经济的主要特点,可以用停滞、分化、动荡与碎片化四个关键词来概括。所谓停滞,是指尽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已经有六七年了,但全球经济依然增长乏力... 全球经济停滞、分化、动荡与碎片化的特点,使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挑战大于机遇当前全球经济的主要特点,可以用停滞、分化、动荡与碎片化四个关键词来概括。所谓停滞,是指尽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已经有六七年了,但全球经济依然增长乏力。全球经济年均增长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前5年约为5%;而2015年,根据IMF的最新预测仅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挑战 全球金融危机 贬值预期 资本账户 跨境贸易 外汇储备规模 短期资本 外汇占款 经常账户 名义利率
原文传递
油价走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7
作者 张明 《中国外汇》 2015年第2期14-14,共1页
总体而言,全球原油价格下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利大于弊。2014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已经由2014年7月初的每桶110美元左右,跌至2015年1月初的每桶50美元以下,跌幅超过50%。可以从以下五个层面来梳理过去半年国际油价暴跌的原因:第一,... 总体而言,全球原油价格下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利大于弊。2014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已经由2014年7月初的每桶110美元左右,跌至2015年1月初的每桶50美元以下,跌幅超过50%。可以从以下五个层面来梳理过去半年国际油价暴跌的原因:第一,从需求层面来看,全球经济增长疲弱导致对原油的需求低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原油 原油价格 出口收入 进口价格指数 油价下跌 油气行业 人民币汇率升值 全球油价 计价货币 油气企业
原文传递
中国短期资本流入将下降
18
作者 张明 《中国外汇》 2013年第12期15-15,共1页
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将可能导致中国从2013年第一季度起所面临的短期资本的大幅流人显著放缓,但短期内转变为资本流出的可能性不大。
关键词 资本流入 中国 短期资本 资本流出 美联储
原文传递
中国海外并购激增的背后
19
作者 王碧珺 张明 《新华月报》 2016年第13期42-43,共2页
今年上半年,中国海外并购激增,“中国买断全球”论盛行。虽然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实际完成的海外并购不足外媒报道的20%,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大幅增长的趋势值得关注。
关键词 中国商务部 海外并购 中国企业 趋势值 买断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的杠杆率转换游戏
20
作者 张明 《金融客》 2016年第4期14-15,共2页
中国政府部门以公开、透明、市场化的方式,通过中央政府加杠杆来缓解企业部门去杠杆的压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根据华泰证券的估算,截至2015年底,中国实体经济部门(不含金融业)的整体杠杆率已经达到263.62%,其中家庭部门杠杆率为39.95... 中国政府部门以公开、透明、市场化的方式,通过中央政府加杠杆来缓解企业部门去杠杆的压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根据华泰证券的估算,截至2015年底,中国实体经济部门(不含金融业)的整体杠杆率已经达到263.62%,其中家庭部门杠杆率为39.95%、政府部门杠杆率为57.37%、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66.30%。在政府部门杠杆率中,中央政府杠杆率约为2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杆率 中国政府部门 实体经济部门 非金融企业 企业部门 华泰 主要大国 一线城市 首付比例 期股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