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淋巴管肌瘤病22例临床分析
1
作者 孙宛君 高梦茹 +5 位作者 胡代菊 刘梅 韦炜 倪伟建 徐飞 胡晓文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4期487-492,共6页
目的总结安徽省淋巴管肌瘤病(LAM)患者临床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LAM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纳入22例女性LAM患者,平均诊断年龄(37±11)岁。近5年LAM诊断病例较前增加... 目的总结安徽省淋巴管肌瘤病(LAM)患者临床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LAM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纳入22例女性LAM患者,平均诊断年龄(37±11)岁。近5年LAM诊断病例较前增加超三倍。所有患者胸部高分辨CT显示肺弥漫薄壁囊性病变。长期误诊20例(91%),平均误诊58月,误诊诊断为多发性肺大泡9例(41%)、肾癌6例(27%)和慢阻肺6例(23%)。最终病理确诊11例,临床诊断11例,其中VEGF-D≥800ng/L协助临床诊断5例(23%),TSC 2例,肾AML 2例,乳糜胸1例和肺外淋巴管肌瘤1例。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17例(77%)最常见,肺外症状10例(45%),并发气胸9例,复发率67%。西罗莫司有效率88%,气胸患者胸膜固定术后复发率25%。结论近5年LAM诊断数显著增加。育龄期女性出现呼吸困难、反复气胸,甚至肺外症状,应行胸部高分辨CT寻找特征性囊性病变,完善血清VEGF-D协助诊断LAM。西罗莫司能有效改善病情,并发气胸尽早行胸膜固定术,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肌瘤病 高分辨率CT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继发播散性毛霉病1例
2
作者 索涛 陈先梦 许启霞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2,共4页
毛霉病,作为一种由毛霉目真菌引发的潜在致命性感染,已引起全球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肺、皮肤、鼻窦、脑和胃肠道是该菌常见的感染部位,其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毛霉病(COVID-19 associated mucormycosis,CAM)相对少见... 毛霉病,作为一种由毛霉目真菌引发的潜在致命性感染,已引起全球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肺、皮肤、鼻窦、脑和胃肠道是该菌常见的感染部位,其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毛霉病(COVID-19 associated mucormycosis,CAM)相对少见,但印度CAM暴发引起全世界高度关注^([1])。然而,毛霉病患者的早期识别极具挑战性,因其症状往往不明显且缺乏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毛霉 抗真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肺炎的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吕广瑜 孙宛君 +3 位作者 周倩倩 陈先梦 刘雪晗 胡晓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3987-3992,共6页
背景尽管近年来肺栓塞继发肺梗死的病例不断见诸报道,但该病的误诊仍较普遍,其中最常被误诊为肺炎,尤其是存在中高危风险患者,延迟诊断、未能及时接受治疗将会影响患者的预后。目的总结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患者的临床特... 背景尽管近年来肺栓塞继发肺梗死的病例不断见诸报道,但该病的误诊仍较普遍,其中最常被误诊为肺炎,尤其是存在中高危风险患者,延迟诊断、未能及时接受治疗将会影响患者的预后。目的总结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早期诊断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2023年确诊为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误诊情况,根据诊断情况分为误诊组(曾误诊为肺炎离院回家)和对照组(门诊或急诊科首次就诊即正确诊断)。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的预测价值,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患者101例,其中70例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患者被误诊为肺炎。2017—2023年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患者被误诊为肺炎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依次为100.0%、83.3%、74.1%、71.4%、63.2%、66.7%、50.0%,χ^(2)_(趋势)=6.672,P=0.010)。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18.271,95%CI=4.373~76.339,P<0.001)、发热(OR=16.073,95%CI=3.510~73.786,P<0.001)、胸痛(OR=6.660,95%CI=1.571~28.233,P=0.010)和不伴有呼吸困难(OR=7.783,95%CI=2.049~30.249,P=0.003)是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经筛选得出,多变量联合模型=-6.624+0.095×年龄+2.510×发热+2.683×不伴有呼吸困难,联合模型预测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的AUC为0.880(95%CI=0.802~0.959),灵敏度为0.871,特异度为0.806。Delong检验结果显示,联合模型预测价值优于单因素指标如年龄(Z=2.771,P=0.006)、发热(Z=4.653,P<0.001)及不伴有呼吸困难(Z=4.014,P<0.001)。结论尽管2017—2023年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患者被误诊为肺炎的比例有所降低,但当老年肺栓塞患者出现发热、胸痛并且不伴有呼吸困难时,临床医生应注意肺梗死与肺炎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梗死 肺栓塞 中高危风险 误诊 肺炎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罗莫司治疗肺淋巴管肌瘤病伴巨大腹膜后淋巴管肌瘤1例及文献复习
4
作者 王月 周倩倩 +3 位作者 纪子梅 许实成 陈泳伍 胡晓文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49-152,共4页
淋巴管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是一种以育龄期女性出现肺部弥漫性囊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罕见疾病,常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反复发作的气胸及乳糜胸,肺外表现以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多见,目前国... 淋巴管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是一种以育龄期女性出现肺部弥漫性囊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罕见疾病,常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反复发作的气胸及乳糜胸,肺外表现以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多见,目前国内报道LAM合并巨大腹膜后淋巴管平滑肌瘤罕见。本文总结1例西罗莫司成功治疗肺淋巴管肌瘤病伴巨大腹膜后淋巴管肌瘤,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淋巴管肌瘤病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淋巴管肌瘤 肺外表现 乳糜胸 育龄期女性 腹膜后 西罗莫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例社区获得性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与疗效分析
5
作者 周倩倩 王东升 +4 位作者 蒋旭琴 费广茹 鲁怀伟 许实成 胡晓文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探讨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点,从而指导早期诊断及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3年4月间通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的51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住院患者资料。结果51例患者主要症状为高热(47/51,92.16%)、... 目的探讨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点,从而指导早期诊断及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3年4月间通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的51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住院患者资料。结果51例患者主要症状为高热(47/51,92.16%)、咳嗽(35/51,68.63%)、咳痰(24/51,47.06%)、胸闷(18/51,35.29%)、呼吸衰竭(17/51,33.33%)。外周血中白细胞正常或减低(38/51,74.50%)、CRP升高(51/51,100%)、转氨酶升高(34/51,66.67%)、D-二聚体增高(48/51,94.12%)。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肺实变(46/51,90.20%)、磨玻璃样改变(15/51,29.41%)、胸腔积液(23/51,45.10%)、多叶病变(13/51,25.50%)。治疗:单药治疗(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或大环内酯类)27例(52.94%),总有效率为88.89%;联合治疗(喹诺酮类联合四环素类或大环内酯类)22例(43.14%),总有效率90.90%。结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以高热、咳嗽伴肺实变、磨玻璃样改变为特点,应尽早诊断加用针对性抗生素治疗,重症患者建议早期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热衣原体 肺炎 宏基因组病原学二代测序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炎症标志物对肺癌患者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李甜甜 葛静 徐晓玲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1876-1880,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首诊治疗前血清炎症标志物对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首次确诊原发性肺癌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资料的差异性。将单因素分析P<...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首诊治疗前血清炎症标志物对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首次确诊原发性肺癌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资料的差异性。将单因素分析P<0.2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肺癌发生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共入组244例患者,其中大部分为男性(61.9%),平均年龄(62.7±12.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单变量分析中,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单核细胞数、NLR、LMR、PLR、SII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在多因素分析中,肿瘤大小(OR=39.769,95%CI:16.140~97.992,P<0.001)及PLR(OR=3.291,95%CI:1.045~10.360,P=0.042)与远处转移有关。根据ROC曲线,PLR的AUC为0.745(95%CI:0.683~0.806),临界值为140.655,敏感度为65.6%,特异度为73.8%(P<0.001)。结论高水平的PLR提示肺癌发生远处转移的风险较高,这表明PLR可能是早期识别肺癌转移的重要临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远处转移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刘乾泰 马艳 +3 位作者 刘乃鹏 李甜甜 孙梦雯 胡晓文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803-809,共7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患者生活质量,探索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的部分CTD-ILD住院患者(CTD-ILD组)及同时...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患者生活质量,探索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的部分CTD-ILD住院患者(CTD-ILD组)及同时期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对2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CTD-ILD患者相关资料。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TD-IL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共纳入86例CTD-ILD患者及57例健康对照者,2组人群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D-ILD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生理健康总分(PCS)、心理健康总分(MCS)得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医保类型、病程、近1年住院次数以及伴或不伴疼痛的CTD-ILD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F-36中PCS、MCS得分及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与改良版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MRC)分级均呈负相关(r=-0.466~-0.271,P<0.05);SF-36中PCS得分及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与查尔森共病指数(CCI)均呈负相关(r=-0.422~-0.273,P<0.05);SF-36中PCS得分及WHOQOL-BREF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得分与Barthel指数均呈正相关(r=0.261~0.445,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疼痛、近1年住院次数、mMRC分级、CCI、Barthel指数为CTD-ILD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CTD-ILD患者生活质量较低;女性、年龄≥45岁、居住于农村、文化程度较低、呼吸困难程度较重、疼痛、共病情况较严重、日常生活能力较差以及近1年住院次数较多为CTD-IL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间质性 结缔组织疾病 生活质量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王素云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6-79,共4页
分析个体化护理干预用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应用效果.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80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 分析个体化护理干预用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应用效果.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80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个体化护理干预.使用专用量表判定2组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同时检测肺功能指标,并对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2组SAS、SDS评分均下降,FEV1水平及6 min步行距离明显提高,观察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发挥消除负性情绪的积极作用,同时能促进肺功能尽早恢复,促使其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护理干预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欧洲罕见遗传性肿瘤风险综合征协作网《伯特-霍格-杜布综合征患者的诊断、监测和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9
作者 陈先梦 汪瑞 +1 位作者 胡晓文 徐凯峰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197,共5页
2024年7月,欧洲罕见遗传性肿瘤风险综合征协作网发布了《伯特-霍格-杜布综合征(Birt-Hogg-Dubésyndrome,BHD)患者诊断、监测和管理临床实践指南》(简称“指南”)。该“指南”是根据呼吸病学、泌尿学、放射学、皮肤病学、临床肿瘤... 2024年7月,欧洲罕见遗传性肿瘤风险综合征协作网发布了《伯特-霍格-杜布综合征(Birt-Hogg-Dubésyndrome,BHD)患者诊断、监测和管理临床实践指南》(简称“指南”)。该“指南”是根据呼吸病学、泌尿学、放射学、皮肤病学、临床肿瘤学和临床遗传学等领域的全面文献综述和专家共识,以及患者和患者倡导组织的意见共同制定而成的,提出了供临床医师参考的BHD诊断、监测和管理的最新建议。本文就“指南”的要点进行解读,并与2023年BHD诊治和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进行比较,以期为我国BHD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指南 皮肤病学 临床肿瘤学 临床遗传学 呼吸病学 临床医师 中国专家共识 泌尿学
原文传递
伯特-霍格-杜布综合征诊治和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5
10
作者 伯特-霍格-杜布综合征诊治和管理中国共识(2023)专家组 中国罕见病联盟呼吸病学分会 +3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华南区呼吸罕见病专业委员会 胡晓文 刘杰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97-908,共12页
伯特-霍格-杜布综合征(Birt-Hogg-Dubésyndrome,BH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弥漫性肺部囊状病变、自发性气胸、皮肤纤维毛囊瘤或毛盘瘤和多种类型的肾脏肿瘤。BHD综合征发病机制与第17号染色体的卵泡素蛋... 伯特-霍格-杜布综合征(Birt-Hogg-Dubésyndrome,BH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弥漫性肺部囊状病变、自发性气胸、皮肤纤维毛囊瘤或毛盘瘤和多种类型的肾脏肿瘤。BHD综合征发病机制与第17号染色体的卵泡素蛋白(folliculin,FLCN)相关基因功能丢失变异有关。近年来我国BHD综合征病例报道数量逐年攀升,与欧美高加索人群比较,BHD综合征中国人群多累及肺部,主要呈弥漫性囊状病变并常导致气胸,而肾脏和皮肤受累相对少见,故临床上漏诊和误诊较普遍,缺乏规范诊疗与科学管理。为进一步提高BHD综合征诊治和管理水平,特邀请全国相关领域专家制定本专家共识。本共识通过投票形成15条专家推荐意见,具体包括临床评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随访以及家系管理等,特别是根据我国实际国情,优化了诊断标准。旨在通过本专家共识,推动BHD综合征规范诊疗和科学研究,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肾脏肿瘤 诊断标准 临床评估 病例报道 推荐意见 中国专家共识 领域专家
原文传递
托珠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及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肺结节1例
11
作者 陈先梦 王晓婧 +4 位作者 许实成 张晓亮 王东升 单曙光 胡晓文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236,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病,约60%的患者可出现肺部受累,其常见表现类型为间质性肺病,类风湿肺结节少见。本文报道1例50岁女性反复咳嗽、咳痰7年伴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结...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病,约60%的患者可出现肺部受累,其常见表现类型为间质性肺病,类风湿肺结节少见。本文报道1例50岁女性反复咳嗽、咳痰7年伴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结节伴空洞形成,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佳,最终确诊为类风湿肺结节,经托珠单抗联合激素及来氟米特治疗后病情改善。通过分析该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提高临床医生对类风湿肺结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珠单抗 间质性肺病 空洞形成 临床医生 类风湿关节炎 糖皮质激素 来氟米特 胸部CT
原文传递
重视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和预防问题
12
作者 索涛 谢万木 许启霞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32-240,共9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围术期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本文从VTE的形成机制和相关风险因素出发,系统探讨围术期VTE的风险评估和预防策略。VTE的风险因素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因素,如高龄、肥胖、手术类型等。为提...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围术期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本文从VTE的形成机制和相关风险因素出发,系统探讨围术期VTE的风险评估和预防策略。VTE的风险因素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因素,如高龄、肥胖、手术类型等。为提高预测准确性,多种评估模型被用于评估患者的VTE风险,其中Caprini模型应用最为广泛。不同VTE风险水平的患者,预防策略也不尽相同。本文总结了围术期VTE风险评估及个体化预防策略的新进展,强调规范评估和预防的重要性,以减少VTE发生率,提高患者安全性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风险评估 围术期 预防措施
原文传递
《肺部囊状病变的诊断:英国肺部囊状病变罕见病协作网的立场声明》摘译
13
作者 汪瑞 陈先梦 +1 位作者 胡晓文 徐凯峰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5-588,共4页
2024年初,英国罕见病协作网(rare disease collaborative network,RDCN)在Thorax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肺部囊状病变的诊断:英国罕见病协作网的立场声明”的文稿(简称《声明》)。该《声明》从肺部囊状病变的诊疗现状、相关疾病的临床特... 2024年初,英国罕见病协作网(rare disease collaborative network,RDCN)在Thorax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肺部囊状病变的诊断:英国罕见病协作网的立场声明”的文稿(简称《声明》)。该《声明》从肺部囊状病变的诊疗现状、相关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提出了一套实用性较强的诊断流程。本文摘译了该《声明》的主要内容,以便于读者快速了解该《声明》的重点,为肺部囊状病变的诊疗及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见病 立场声明 诊疗现状 诊断流程 肺部 协作网 临床特征 诊断方法
原文传递
Birt‑Hogg‑Dubé综合征合并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国凤 曹洁 +5 位作者 韦炜 肖峻 李田 彭燕 孟凡青 胡晓文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5-488,共4页
Birt‑Hogg‑Dubé综合征(BHDS)是一种由卵泡素(FLCN)基因突变引起的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受累器官包括肺、肾、皮肤等。典型表现为弥漫性肺部囊性病变或伴复发性气胸、皮肤纤维毛囊瘤或毛盘瘤,肾癌的发生率可高达30%,但BHDS... Birt‑Hogg‑Dubé综合征(BHDS)是一种由卵泡素(FLCN)基因突变引起的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受累器官包括肺、肾、皮肤等。典型表现为弥漫性肺部囊性病变或伴复发性气胸、皮肤纤维毛囊瘤或毛盘瘤,肾癌的发生率可高达30%,但BHDS患者合并肾脏良性肿瘤报道罕见。本文报道1例BHDS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等,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医生对BHDS并发肾脏良性肿瘤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良性肿瘤 复发性气胸 受累器官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临床医生 基因突变 肾癌 弥漫性
原文传递
西罗莫司治疗肺淋巴管肌瘤病伴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代菊 胡晓文 +1 位作者 汪萤 徐晓玲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2-64,共3页
淋巴管肌瘤病是一种罕见的主要发生于女性的以双肺弥漫性囊状病变为主的多系统疾病。西罗莫司被指南推荐用于肺功能下降或者有症状的肾脏血管肌瘤、乳糜胸、乳糜腹水患者。本文报道1例西罗莫司治疗淋巴管肌瘤病合并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 淋巴管肌瘤病是一种罕见的主要发生于女性的以双肺弥漫性囊状病变为主的多系统疾病。西罗莫司被指南推荐用于肺功能下降或者有症状的肾脏血管肌瘤、乳糜胸、乳糜腹水患者。本文报道1例西罗莫司治疗淋巴管肌瘤病合并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肺淋巴管肌瘤病 西罗莫司 治疗 多系统疾病 血管肌瘤 乳糜腹水 弥漫性
原文传递
马凡综合征并发气胸的风险与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禹烁 刘婷 +3 位作者 纪子梅 许实成 李建安 胡晓文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6-261,共6页
目的评估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患者的气胸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2017年3月1日—2022年12月31日MFS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气胸特点及相关... 目的评估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患者的气胸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2017年3月1日—2022年12月31日MFS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气胸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53例患者(其中男性29例,55%),中位年龄为32岁(范围13~65岁),所有患者均无气胸家族病史。4例(8%)曾发生1次自发性气胸,均在同侧肺尖部发现肺大疱,其中3例(75%)为单发肺大疱伴有胸廓畸形。在49例既往未发生气胸患者中,9例(18%)有肺大疱,其中6例(67%)位于肺尖部,余3例为中、下肺叶(33%)。此外,6例(12%)伴有胸廓畸形。MFS伴有肺大疱患者的气胸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肺大疱患者(31%比0%,P=0.002),伴有胸廓畸形患者的气胸发生率显著性高于胸廓正常患者(33%比2%,P=0.013)。4例气胸患者中2例行肺大疱切除术,1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另1例行胸腔穿刺抽气,随访期间均未见气胸复发。既往文献复习纳入国内14篇病例报道中16例MFS患者并发自发性气胸(其中男11例,69%),中位年龄17岁(范围13~28岁)。仅有3例(19%)有气胸家族史,14例(88%)均合并胸廓畸形。5例(31%)气胸患者发现肺大疱,其中4例行胸部CT发现肺大疱位于同侧上叶。7例(44%)患者气胸曾经复发。结论MFS并发自发性气胸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多数患者没有气胸家族病史,其发病与危险因素肺大疱(尤其是肺尖部)和胸廓畸形相关,发生气胸后应及时手术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气胸 肺大疱 胸廓畸形
原文传递
肺癌术后相关支气管肺曲霉病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倩倩 操乐杰 +1 位作者 夏淮玲 夏大庆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89-991,共3页
肺癌术后手术线继发支气管肺曲霉病属于罕见病。本例患者肺癌术后3年,因咳嗽、咯血,抗细菌感染治疗后症状未改善及影像学未吸收,进一步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支气管内曲霉感染,并寄生在吻合口残余手术线上。激光切除手术线头后,患者症状缓解... 肺癌术后手术线继发支气管肺曲霉病属于罕见病。本例患者肺癌术后3年,因咳嗽、咯血,抗细菌感染治疗后症状未改善及影像学未吸收,进一步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支气管内曲霉感染,并寄生在吻合口残余手术线上。激光切除手术线头后,患者症状缓解,未继续全身抗真菌治疗。本例提示残留手术线可继发支气管肺曲霉病,常见症状为咳嗽及咯血,支气管镜下局部介入治疗可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检查 手术线 支气管内 抗细菌感染 抗真菌治疗 肺癌术后 罕见病 常见症状
原文传递
社区老年人屏幕久坐行为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叶 蒋燕 +2 位作者 储爱琴 张海玲 钱荣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11期1488-1492,共5页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屏幕久坐行为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为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4月安徽省合肥市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627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人久坐...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屏幕久坐行为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为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4月安徽省合肥市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627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人久坐行为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社区老年人屏幕久坐行为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探讨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60份,回收有效问卷627份,有效回收率为95.0%(627/660)。结果627名社区老年人的屏幕久坐行为时间为(3.53±1.52)h/d,睡眠质量总分为(7.11±3.58)分,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37.48%(235/627)。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屏幕久坐行为与睡眠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0.466,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屏幕久坐行为(OR=1.892,95%CI:1.638~2.185)、女性(OR=1.963,95%CI:1.120~3.441)、自诉健康状况差(OR=3.332,95%CI:1.380~8.043)是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社区老年人的屏幕久坐行为和睡眠质量不容乐观,屏幕久坐行为、女性、自诉健康状况差是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社区医疗工作者可制订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帮助老年人减少屏幕久坐行为时间,改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屏幕久坐行为 睡眠质量
原文传递
反复气胸伴双肺弥漫性囊性病变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宛君 高梦茹 +2 位作者 费广茹 韦炜 胡晓文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2期241-243,共3页
Birt-Hogg-Dubé综合征(Birt-Hogg-Dubésyndrome,BHD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单基因疾病,主要表现包括皮肤纤维性脂肪瘤,多发性肺部囊性病变、复发性气胸和肾细胞癌[1]。肺部囊性病变是BHDS常见的表现,在高达85%的患... Birt-Hogg-Dubé综合征(Birt-Hogg-Dubésyndrome,BHD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单基因疾病,主要表现包括皮肤纤维性脂肪瘤,多发性肺部囊性病变、复发性气胸和肾细胞癌[1]。肺部囊性病变是BHDS常见的表现,在高达85%的患者中可见,临床上易与其他囊性肺病如肺淋巴管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等混淆[2]。尤其当患者缺乏特征性皮损或肾脏疾病时,常常会发生漏诊甚至误诊。现报道一例延误诊断半年的BHDS,以提高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胸 肺部囊性病变 Birt-Hogg-Dubé综合征
原文传递
右侧胸腔巨大囊性肿块影
20
作者 胡娜娜 谢旺 +1 位作者 操乐杰 章俊强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4-536,共3页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影响皮肤、神经系统和骨骼,临床表现为皮肤牛奶咖啡斑、多发的神经纤维瘤及特征性骨损害。NF-1合并胸腔内脊膜膨出临床罕见。因膨出的胸脊膜呈囊状,其内充满脑脊液,容易被误诊为包...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影响皮肤、神经系统和骨骼,临床表现为皮肤牛奶咖啡斑、多发的神经纤维瘤及特征性骨损害。NF-1合并胸腔内脊膜膨出临床罕见。因膨出的胸脊膜呈囊状,其内充满脑脊液,容易被误诊为包裹性胸腔积液,需引起临床重视。本文报道1例NF-1合并脑脊膜膨出继发右侧胸腔积液,外院误诊为右侧胸腔积液伴包裹,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鉴别诊断及诊治经过,以提高临床医生对NF-1合并胸脊膜膨出的认识,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侧胸腔积液 神经纤维瘤 脑脊膜膨出 包裹性胸腔积液 牛奶咖啡斑 骨损害 临床医生 肿块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