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伴有肺不张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路 梅清 潘爱军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2386-2389,共4页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伴有肺不张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安徽省立医院ICU 100例机械通气同时伴有肺不张病人的临床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伴有肺不张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安徽省立医院ICU 100例机械通气同时伴有肺不张病人的临床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抗生素治疗,定时翻身、拍背、吸痰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定期给予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对比两组病人治疗1周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等多项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肺复张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周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的PaO2分别为(72.5±14.1)mmHg和(70.3±15.0)mmHg,SaO2分别为(88.6±4.8)%和(88.8±3.6)%,治疗1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的PaO2分别为(81.7±11.7)mmHg和(76.1±13.1)mmHg,SaO2分别为(95.6±4.0)%和(91.4±2.6)%,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的PaO2、SaO2均较前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复张总有效率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使用抗生素时间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天数缩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CU机械通气伴有肺不张病人定期给予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病人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不张 支气管肺泡灌洗 呼吸 人工 支气管镜检查 血气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线型鼻肠管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何建三 王帝 +2 位作者 承韶晖 陶小根 王锦权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9期779-783,共5页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床边应用导线型鼻肠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7年2月至2020年12月置入导线型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5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预置鼻肠管刻度、鼻肠管...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床边应用导线型鼻肠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7年2月至2020年12月置入导线型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5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预置鼻肠管刻度、鼻肠管尖端位置、二次推进鼻肠管后的刻度、二次推进鼻肠管所用时间、并发症和置管成功率,以及镇痛镇静、机械通气、甲氧氯普胺等应用情况,记录X线摄片次数及费用等。结果51例患者中,一次性置管成功45例(成功率88%);预置管深度(60.73±5.89)cm,二次推进鼻肠管刻度(99.80±10.15)cm;非镇痛镇静患者置管成功率高于镇痛镇静患者(P=0.034);机械通气与非机械通气患者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1);应用甲氧氯普胺与未使用的患者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6);二次推进鼻肠管时间平均(5.27±1.04)min,置管相关费用(225.91±21.56)元,总摄片次数53次,人均摄片次数(1.04±0.2)次。置管过程中2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呕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置管后1例出现导管管腔堵塞;1例出现反流、误吸及导管尖端移位,2例出现腹胀及腹泻。结论导线型鼻肠管床旁置管操作简单,成功率高,费用低,无严重并发症,可作为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首选置入的鼻肠管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线型鼻肠管 肠内营养 重症 床旁盲法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学诊断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鲍任任 梅清 +5 位作者 杨田军 王天风 盛习梅 梅宇林 李萌 潘爱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目的评价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能力及对预后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2年12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并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mNGS的65... 目的评价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能力及对预后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2年12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并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mNGS的65例SCAP患者,并与同期仅进行传统病原学检测(CMT)的患者按1∶1配对,配对标准为性别、年龄差值在5岁以内、基础疾病、免疫状态、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差值在3分以内、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观察的主要终点为90 d病死率;次要终点包括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7 d内肺炎好转率、28 d病死率,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90 d累积生存率。结果CMT组有16例(24.62%)阴性结果,而mNGS组仅有1例(1.54%)阴性结果(P<0.05)。在收到微生物学检测报告后,mNGS组有42例患者(64.62%)进行了抗感染方案的调整,而CMT组只有18例(27.69%)进行了调整(P<0.05)。mNGS组检测到的细菌总数显著高于CMT组(49株比25株,P<0.05)。mNGS组患者真菌检出总数高于CMT组(14株比5株,P<0.05)。mNGS组和CMT组所检出的病毒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株比8株,P>0.05)。mNGS组中41例患者(63.08%)在随后的7 d内肺部感染的情况得到改善,而CMT组中只有24例患者(36.92%)得到改善(P<0.05)。mNGS组机械通气时间(d:6.64±1.53比6.84±1.28,P<0.05)和ICU住院时间(d:8.68±1.78比9.28±1.66,P<0.05)均显著短于CMT组,mNGS组患者的28 d病死率(16.92%比36.92%,P<0.05)和90 d病死率(24.62%比43.08%,P<0.05)也显著低于CMT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mNGS组90 d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CMT组(Log-Rank检验:χ^(2)=7.528,P=0.026)。结论mNGS对SCAP患者的病原微生物学较CMT有更高的检测能力,临床医师据此选择了更合适的治疗方案,也间接改善了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病原微生物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医学科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叶婷婷 何雨茜 +1 位作者 梅清 朱春艳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2-337,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22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ICU内诊断为IPA...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22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ICU内诊断为IPA的患者81例,并选取同期同病区肺部感染且痰培养曲霉阴性的非IPA患者81例。比较两组的宿主因素、疾病严重程度(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Ⅱ评分)、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ICU内IPA患者的危险因素。同时,分析IPA组患者的曲霉类型及两组患者入ICU后28天转归。结果81例IPA患者中确诊4例,临床诊断77例,烟曲霉、黄曲霉为感染的主要病原体。IPA组与非IPA组均可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肺湿啰音等症状和体征。IPA组患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非I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IPA组患者的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alactomannan antigen test,GM试验)阳性率高于非I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IPA组肺部影像学空洞的发生率较非IP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单因素分析显示中心静脉置管、感染性休克、行完全肠外营养、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抑制是IPA的危险因素(P<0.05);进一步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行完全肠外营养、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抑制是IP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IPA组患者28天病死率较非IPA组升高(55.6%比34.6%,P=0.007)。结论IPA患者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常见病原体为烟曲霉、黄曲霉。血清GM试验、肺部影像学有空洞表现有助于IPA诊断,如果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抑制病史,以及行完全肠外营养的患者,在ICU住院期间需要高度警惕IPA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病 重症医学科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老年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叶婷婷 高宇 +2 位作者 张亭亭 梅清 朱春艳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78-682,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3例老年重症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3例老年重症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28 d转归将患者分为死亡组(72例)和存活组(81例),比较2组患者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入院后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影响患者预后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老年重症COVID-19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存活组患者比较,死亡组患者危重型占比更高(P<0.001);死亡组患者意识障碍、心肌损伤、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肾损伤、脓毒症休克、急性肝损伤、气胸、耐药菌感染的占比高于存活组(P<0.05),而动脉血pH值、氧合指数、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存活组(P<0.05);血乳酸、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肌钙蛋白、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D-二聚体、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死亡组均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CRP是影响老年重症COVID-19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评估老年重症COVID-19患者预后的指标中,APACHEⅡ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2,敏感度79.2%,特异度85.2%;氧合指数的AUC为0.774,敏感度88.9%,特异度55.6%;CRP的AUC为0.658,敏感度59.7%,特异度75.3%。结论 老年重症COVID-19死亡组患者的病情较重,易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入院时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CRP水平是评估老年重症COVID-19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体征和症状 预后 危险因素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对1996至2023年间纳米技术在脓毒症中应用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6
作者 傅家骥 房晓伟 +1 位作者 徐继前 尚游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1-646,共6页
目的探究1996至2023年纳米技术在脓毒症中应用的相关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从科学网(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提取与脓毒症纳米技术应用相关的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年度发表数、引用、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国家合作和共现关键词... 目的探究1996至2023年纳米技术在脓毒症中应用的相关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从科学网(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提取与脓毒症纳米技术应用相关的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年度发表数、引用、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国家合作和共现关键词等指标进行评估和可视化.结果共检索出1271篇出版物.1996至2023年,与脓毒症中纳米技术有关的研究数量和引用次数都有明显增加,年发文量从1996年的1篇上升到2022年的205篇,平均增长率为23.7%.说明纳米技术在脓毒症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正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1996至2006年,发文量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总体态势趋于平稳.2006至2023年,发文量增长较快,2022年发文量达高峰,为205篇.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机构中,最多的是中国科学院,为32篇;排名前10位的作者中,发文量最多的是Amin,为14篇.我国以430篇出版物(33.8%)和7539次引用在评估指标中排名第一.其次是美国,以276篇论文和9859次引用位居第二.印度、韩国和德国紧随其后.中国科学院成为我国发文量的领军机构(32篇),其次是天津大学(26篇).较活跃的关键词聚类是"复合材料(composites)""激活(activation)""捕获(capture)""感染(infection)""药物递送(drug delivery)""传感器(sensor)"和"生物标志物(biomarkers)".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诊断和治疗领域.结论纳米技术在促进脓毒症治疗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其研究热点正从本身的抗菌、免疫调节等特性向改造纳米复合物,使其能多功能地靶向脓毒症不同病理机制方向发展.纳米材料的集成凸显了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但学者们多为独立性研究,国家和机构间的合作较少,影响力低.建议加强国内外研究者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纳米技术在脓毒症中应用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脓毒症 文献计量分析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人疱疹病毒6B型脑炎的多学科综合诊疗
7
作者 郭亚飞 王继洲 +6 位作者 朱泽斌 陈翠 刘国岩 群森 邓克学 黄德好 刘连新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5-471,共7页
目的通过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模式提高肝移植术后人疱疹病毒6B(HHV-6B)型脑炎诊治的效果。方法对1例罕见的肝移植术后HHV-6B型脑炎的病人进行MDT讨论,以制定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肝移植术后第16日,病人出现头痛症状,第18日突然出... 目的通过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模式提高肝移植术后人疱疹病毒6B(HHV-6B)型脑炎诊治的效果。方法对1例罕见的肝移植术后HHV-6B型脑炎的病人进行MDT讨论,以制定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肝移植术后第16日,病人出现头痛症状,第18日突然出现反应迟钝、神志不清、昏迷,伴不自主的四肢抽搐。血氨升高,头颅CT检查提示脑缺血性改变,脑电图检查提示癫痫发作。经MDT讨论,考虑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感染,予以药物控制癫痫发作,行腰椎穿刺进行脑脊液检查,提示颅内压升高,脑脊液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到HHV-6B核酸阳性,证实为HHV-6B型脑炎。调整免疫抑制剂,静脉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同时积极防治并发症。4 d后癫痫发作症状消失,2周后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抗病毒治疗4周后病毒学检测结果为阴性,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结论成人肝移植术后HHV-6B型脑炎罕见,多与免疫抑制剂使用后的病毒再激活有关,通过MDT模式可更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制定更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人疱疹病毒 神经系统感染 脑炎 癫痫 腰椎穿刺 聚合酶链反应 多学科综合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泌尿系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章磊 邵丽洁 +6 位作者 朱翔 汪兰兰 朱文静 王卫东 李家斌 梅清 潘爱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7期723-726,共4页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泌尿系真菌感染的菌群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方法对本院老年医学科2016年1月—2019年4月临床泌尿系感染老年患者分离出的真菌菌株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共分离出278株真菌,其中以白...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泌尿系真菌感染的菌群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方法对本院老年医学科2016年1月—2019年4月临床泌尿系感染老年患者分离出的真菌菌株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共分离出278株真菌,其中以白念珠菌为主,占52.2%,其次是热带念珠菌,占23.7%,光滑念珠菌11.5%,克柔念珠菌6.1%,近平滑念珠菌3.2%及其他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3.3%,分离出的真菌菌株对伊曲康唑、氟康唑的耐药率相对较高,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8.6%、15.1%、21.9%、35.3%、11.1%和0,对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8.9%、7.6%、25.0%、100%、0和0,分离的菌株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均敏感,对伏立康唑的平均耐药率为5.0%。结论本院老年医学科泌尿系真菌感染以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为主,且检出的真菌对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加强监测各种真菌的耐药情况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 真菌感染 耐药性 菌群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颅脑损伤预后不良相关预告因素探讨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剑 鲍得俊 +3 位作者 张环 张霖 黄斌 陶小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77-1281,共5页
目的 探讨影响严重颅脑损伤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4例经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为(3为<GCS≤8分)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疾病转归将患者分为两组:死亡组39例,好转组75例。将好转... 目的 探讨影响严重颅脑损伤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4例经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为(3为<GCS≤8分)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疾病转归将患者分为两组:死亡组39例,好转组75例。将好转组和死亡组患者入住ICU 24 h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探寻影响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与好转组比较,死亡组脑疝患者比例(t=21.04,P<0.001)、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II(APACHEⅡ)(t=-2.299,P=0.023)、机械通气时间(z=-4.722,P<0.001)、白细胞(WBC)(t=-2.459,P=0.015)、血红蛋白(HGB)(t=-2.402,P=0.018)、白蛋白(ALB)(t=-4.028,P<0.001)、前白蛋白(PAB)(t=-2.649,P=0.009)、钙离子浓度(Ca2+)(t=-3.417,P=0.001)均较高;②二元Logistic回归提示在相互校正单因素有意义的指标后,结果提示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有无脑疝、ALB水平每减少1个单位,死亡风险分别减少30.2%(P=0.007)、26.6%(P<0.001)、89.1%(P=0.002)、25.4%(P=0.001);③ROC曲线提示APACHEⅡ评分、有无脑疝、机械通气时间、ALB水平均对死亡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机械通气时间预测价值最佳,其敏感度为68.9%,特异度为81.6%。结论 APACHEⅡ评分、有无脑疝、机械通气时间、ALB水平对于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机械通气时间预测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颅脑损伤 预后 APACHEⅡ评分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急性脑梗死行机械取栓术后入住ICU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翠 郭伟 +2 位作者 王黎 胡伟 陶小根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颅内血管机械取栓术后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行颅内大血管机械取栓术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相关资料,按疾病转归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颅内血管机械取栓术后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行颅内大血管机械取栓术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相关资料,按疾病转归将患者分为好转组(74例)和变差组(45例,包括死亡病例)。收集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后入住ICU 24 h内相关实验室指标、发病到入院时间、机械取栓手术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是否脑出血及是否转外科手术治疗、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住ICU后24 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等,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行机械取栓术后入住ICU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对取栓术后入住ICU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变差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房颤)的比例及术后出现脑出血比例和行脑外科手术比例均较好转组明显升高〔高血压:66.7%(30/45)比20.3%(15/74),糖尿病:51.1%(23/45)比24.3%(18/74),房颤:55.6%(25/45)比16.2%(12/74),出现脑出血比例:42.2%(19/45)比0%(0/74),行脑外科手术比例:26.7%(12/45)比1.4%(1/74),均P<0.05〕,变差组机械取栓手术持续时间(h:3.22±1.42比2.58±1.03,P=0.000)、发病到入院的时间(h:8.65±3.26比5.67±2.46,P=0.000)、ICU住院时间〔d:4.0(2.0,7.5)比2.5(2.0,4.5),P=0.011〕、术后机械通气时间(d:5.360±5.149比2.310±1.704,P=0.000)均较好转组明显延长,APACHEⅡ评分(分:29.930±5.947比20.510±5.516,P=0.000)、入院时NIHSS评分(分:17.160±3.292比14.830±4.222,P=0.001)均较好转组明显升高。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在相互校正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后,入院时NIHSS评分、转入ICU后24 h内APACHEⅡ评分及发病到入院时间均是影响急性脑梗死颅内血管机械取栓术后入住ICU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750(0.565~0.996)、0.608(0.454~0.814)和0.446(0.248~0.802,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NIHSS评分、发病到入院时间均对急性脑梗死颅内血管机械取栓术后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1、0.952、0.787,95%CI分别为0.833~0.948,0.906~0.998,0.706~0.868,均P<0.05;其中NIHSS评分的预测价值最佳,当最佳截断值为16分时,其敏感度为91.1%,特异度为95.9%。结论入院时的NIHSS评分、转入ICU后24 h内APACHEⅡ评分、发病到入院时间对急性脑梗死颅内血管机械取栓术后入住ICU患者预后均有预测价值,其中NIHSS评分的预测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机械取栓术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素质洋葱模型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师资培训内容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4
11
作者 葛文杰 徐军霞 +4 位作者 储爱琴 曹庆荣 潘雪丽 贾畅 陈彦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26,共5页
目的构建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师资培训内容体系,为静脉治疗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方法以素质洋葱模型为理论框架,结合文献分析、焦点小组讨论拟定评价指标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提出意见和建议。结果... 目的构建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师资培训内容体系,为静脉治疗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方法以素质洋葱模型为理论框架,结合文献分析、焦点小组讨论拟定评价指标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提出意见和建议。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5.00%和94.74%,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45和0.947。第1轮专家咨询各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15~0.255,第2轮专家咨询各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教为0.154~0.366。最终确立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师资培训内容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70项。结论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师资培训内容体系的构建过程科学合理,可为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师资同质化、规范化培训开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治疗 专科护士 洋葱模型 德尔菲法 师资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护理本科实习生叙事护理培训方案指标体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储爱琴 葛文杰 +2 位作者 葛文静 朱心怡 高莉莉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61-65,共5页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实习生叙事护理培训方案,为培养护理本科实习生叙事护理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回顾、焦点小组会议讨论以及预咨询拟定护理本科实习生叙事护理培养方案内容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15名专家开展2轮函询,确定护理本...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实习生叙事护理培训方案,为培养护理本科实习生叙事护理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回顾、焦点小组会议讨论以及预咨询拟定护理本科实习生叙事护理培养方案内容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15名专家开展2轮函询,确定护理本科实习生叙事护理培训方案。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性系数分别为0.873和0.903,2轮函询各指标的Kendall’s W系数分别0.303和0.225(均P<0.001)。最终形成了包括培训资源、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效果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77个三级指标的护理本科实习生叙事护理培训方案。结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护理本科实习生叙事护理培训方案构建过程科学合理,可为护理本科实习生叙事护理能力开展培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护理本科生 临床实践 德尔菲法 人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GS在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晓览 杨宇 +1 位作者 梅清 潘爱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84-158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宏基因组第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综合重症病房(ICU)疑似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综合ICU患者CNS感染的快速精准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行脑脊液mNGS检测的患者资料82例,根据纳入标准,取52例疑似CNS感染、... 目的探讨基于宏基因组第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综合重症病房(ICU)疑似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综合ICU患者CNS感染的快速精准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行脑脊液mNGS检测的患者资料82例,根据纳入标准,取52例疑似CNS感染、同时有送检脑脊液常规、生化、培养和mNGS检测结果的患者进行最终数据分析,以临床诊断CNS感染为“金标准”,比较传统检测和mNGS检测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及相对于“金标准”的应用价值。结果52例患者中,最终CNS感染患者32例,其中24例脑脊液mNGS阳性,5例脑脊液培养阳性,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5.00%vs 15.63%、55.00%vs 95.00%,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73%vs 83.33%、57.89%vs 41.00%;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CNS感染中,细菌性感染14例,病毒性感染9例,真菌性感染2例以及其他感染7例,其中mNGS检测病毒感染病原体灵敏度66.70%,特异度95.30%,阳性预测值为75.00%,阴性预测值为93.20%,与临床最终诊断金标准间具有高度一致(Kappa值=0.649,P<0.01)。结论脑脊液mNGS对于中枢病毒感染相较于细菌感染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建议采用mNGS检测对疑似中枢病毒感染的患者进行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第二代测序 脑脊液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综合重症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发心肌功能损害:附3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童飞 费明明 +2 位作者 陶小根 潘爱军 王锦权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4-406,共3页
目的报告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并发心肌功能损害患者的诊治经过,探讨新冠肺炎对肺外器官的损害。方法作者驰援武汉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医院共救治3例新冠肺炎并发心肌功能损害患者,经治疗后2例... 目的报告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并发心肌功能损害患者的诊治经过,探讨新冠肺炎对肺外器官的损害。方法作者驰援武汉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医院共救治3例新冠肺炎并发心肌功能损害患者,经治疗后2例患者病情好转,介绍临床诊治过程。结果3例患者分别因发热、咳嗽、胸闷气喘等症状入院,肺部影像学改变明显,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新冠肺炎诊断明确。3例患者既往均无心功能不全表现,入院后表现为不同程度心肌酶学改变,但无心前区不适症状、异常心电活动以及心脏结构性改变;同时本组3例患者血流动力学均稳定,无组织灌注不足、心源性休克表现。其中病例2仅有心肌酶学改变,无类似症状以及心电图改变,考虑为病毒直接浸润导致的心肌损害,入院时即表现为严重缺氧,在行高流量氧疗后氧合无改善,改为无创通气治疗,缺氧症状一度改善,但后期肺部病变进行性加重,最终死亡。3例患者均给予纠正缺氧、抗病毒、保护心肌及对症支持治疗,病例1与病例3在新冠肺炎有效控制基础上,心肌酶学指标明显改善,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多数新冠肺炎患者首发症状以呼吸道症状以及肺部影像学改变为主要表现,随病情进展可出现严重心功能不全,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肌损伤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选择素、降钙素原、波状蛋白在脓毒症患者中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仕静 潘爱军 梅清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9期1195-1199,共5页
目的探讨L-选择素(L-Selectin)、降钙素原(PCT)、波状蛋白(VIM)在脓毒症患者中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脓毒症患者,其中35例脓毒症(脓毒症组)、36例严重脓毒症(严重脓毒症组)及31例脓毒症休克(脓毒症... 目的探讨L-选择素(L-Selectin)、降钙素原(PCT)、波状蛋白(VIM)在脓毒症患者中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脓毒症患者,其中35例脓毒症(脓毒症组)、36例严重脓毒症(严重脓毒症组)及31例脓毒症休克(脓毒症休克组),并选取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不同预后患者L-Selectin、PCT、VIM表达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结果 L-Selectin与PCT、VIM呈正相关,PCT与VIM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electin、PCT、VIM表达与APACHEⅡ、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三指标联合预测病死的AUC为0.890,敏感度为81.48%,特异度为84.00%(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L-Selectin、PCT、VIM表达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与患者病情、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预测预后的血清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选择素 降钙素原 波状蛋白 脓毒症 APACHEⅡ评分 SOFA评分 R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疏通装置在鼻胃肠管堵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桑昆峰 黄家丽 +5 位作者 钟先进 林文风 朱守俊 韦润 荣超 程浅 《安徽医学》 2023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根据临床护理实际需要,《安徽医学》特开设了“护理札记”栏目,刊发一线护理人员在特殊病例的护理、新技术的应用、护理方法的改进、护理工作的创新等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可能“微不足道”,但切实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了患... 根据临床护理实际需要,《安徽医学》特开设了“护理札记”栏目,刊发一线护理人员在特殊病例的护理、新技术的应用、护理方法的改进、护理工作的创新等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可能“微不足道”,但切实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欢迎广大护理人员投稿,在此也感谢安徽省护理学会对该栏目组稿的大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会 医患关系 特殊病例 就医体验 护理人员 临床护理 安徽医学 鼻胃肠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成功救治儿童爆发性心肌炎1例的护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万里 万元元 +1 位作者 毕竹青 秦玉荣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40-141,143,共3页
总结1例利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成功救治儿童爆发性心肌炎的护理经验。通过安全实施ECMO院内转运,对患儿实施个体化镇痛镇静,加强ECMO治疗期间的护理、循环系统管理、气道管理,患儿心功能情况逐渐改善,入科第9天转回儿童监护室,住院第46... 总结1例利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成功救治儿童爆发性心肌炎的护理经验。通过安全实施ECMO院内转运,对患儿实施个体化镇痛镇静,加强ECMO治疗期间的护理、循环系统管理、气道管理,患儿心功能情况逐渐改善,入科第9天转回儿童监护室,住院第46天患儿神志清楚,心功能良好,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爆发性心肌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张荣荣 叶重阳 +1 位作者 朱春艳 潘爱军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1283-1286,1291,共5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LH)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008年至2019年安徽省立医院收治并确诊的115例资料完整的成人HLH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情况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5例患者纳入研究,患者... 目的总结和分析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LH)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008年至2019年安徽省立医院收治并确诊的115例资料完整的成人HLH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情况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5例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平均年龄为45.0±15.9(17~78)岁,男性69例(60.0%)。典型症状包括发热(100.0%)、肝和/或脾肿大(83.5%)。最常见诱因是肿瘤(56.5%),其次为感染(21.7%)、自身免疫性疾病(7.8%),余病例未明确病因。实验室检查方面血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常见,血清铁蛋白、β2微球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随访患者中64例死亡,HGB、AST、PT、尿素氮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成人HLH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表现为血细胞减少、铁蛋白升高,部分出现AST、LDH及β2微球蛋白升高。HGB、AST、PT、尿素氮为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临床表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病原体对器官移植患者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6
19
作者 孟现林 张蕾 +2 位作者 范骁钦 房晓伟 潘爱军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40-1446,共7页
目的评估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检测病原菌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器官移植患者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6例... 目的评估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检测病原菌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器官移植患者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6例器官移植后肺炎/疑似肺炎患者的BALF,均进行了同步mNGS和常规微生物综合试验(CMT)检测,并以CMT结果作为参考标准,比较mNGS和CMT在器官移植患者肺部感染中诊断价值的差异,并分析mNGS对于混合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①肺炎病原体:在入组的35例患者中共检测出31种病原体,包括细菌(16种)、真菌(9种)、病毒(6种),其中mNGS和CMT共同检测到25种病原体,仅mNGS检测到19种病原体。采用mNGS方法分离出的微生物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51.4%(18/35)、42.9%(15/35)、31.4%(11/35)〕;白色假丝酵母菌、曲霉属和肺孢子菌属是最常检测出的真菌〔分别为31.4%(11/35)、22.9%(8/35)、22.9%(8/35)〕;有20例患者病毒检测呈阳性,最常检测到的病毒为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和EB病毒〔分别为28.6%(10/35)、20.0%(7/35)、17.1%(6/35)〕。此外mNGS还检测出1例布鲁氏菌。②诊断效能:就细菌检测而言,对纳入研究的35例患者样本进行CMT检测有20例阴性结果,对阴性样本采用mNGS方法检测共产生10例阳性结果;mNGS阳性样品的百分比显著高于CMT阳性样品〔优势比(OR)=5.5,95%可信区间(95%CI)为1.2~24.8,P=0.02〕;mNGS对于诊断细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50.0%,而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58.3%、91.1%。就真菌检测而言,两种检测方法阳性样品的百分比无明显差异(OR=1.5,95%CI为0.5~4.2,P=0.60);mNGS对于诊断真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2%、64.7%,PPV和NPV分别为68.4%、68.8%;对纳入35例样本进行CMT检测产生17例阴性结果,对检测阴性样本使用mNGS检测共产生6例阳性结果。共20例患者样本采用mNGS检测到病毒阳性。此外,23例患者(占65.7%)被确诊为肺部混合感染。结论使用mNGS检测BALF中的病原体提高了危重症器官移植患者肺部感染细菌鉴定的敏感度和特异度,mNGS在检测病毒和识别混合感染方面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器官移植 肺部感染 混合感染 诊断价值 重症监护病房
原文传递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管理
20
作者 金朋 王锦权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46-1450,共5页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引起的伤害、早死所致寿命年损失(years of life lost,YLL)位列第一,也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1]。脑卒中导致的残疾,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降低,给家庭以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为了进一步做好脑血管病...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引起的伤害、早死所致寿命年损失(years of life lost,YLL)位列第一,也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1]。脑卒中导致的残疾,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降低,给家庭以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为了进一步做好脑血管病防治工作,提高诊疗水平,减少因急性脑卒中所致残疾的发生,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10部委实施“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重症脑血管病是指患者神经功能重度损伤,出现呼吸、循环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脑血管病;需要从生命体征、维持内环境稳定、脑水肿、重要器官功能保护与支持、镇痛镇静、营养治疗等方面进行精准化、动态管理[2],以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内环境稳定 营养治疗 重症脑血管病 重度损伤 急性脑卒中 多器官功能障碍 单病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