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202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型抗肿瘤药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程希 沈爱宗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年第9期1109-1113,1119,共6页
目的: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新型抗肿瘤药的临床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2017—2020年我院新型抗肿瘤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 目的: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新型抗肿瘤药的临床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2017—2020年我院新型抗肿瘤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及药品销售金额排序(B)/DDDs排序(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2020年,我院新型抗肿瘤药的销售金额呈现出波动的态势,从2017年的7696.00万元减少至2018年的6536.05万元,减少了15.07%;2019年增长至8588.94万元,较2018年增长了31.41%;2020年又减少至4426.18万元,较2019年减少了48.47%。然而,新型抗肿瘤药的品种数则逐年递增,从2017年的21个增长至2020年的53个。2017—2020年,伊马替尼的销售金额排序、DDDs排序均居第1位;2017—2019年,尼洛替尼、利妥昔单抗和硼替佐米的销售金额排序均居前5位;2017—2020年,吉非替尼、达沙替尼及埃克替尼的B/A>1,提示其价格低,使用频率高;大部分药品的DDC相对稳定,B/A接近于1,提示其销售金额与DDDs的同步性总体较好。结论:我院新型抗肿瘤药的临床使用相对合理,药品价格、上市时间及临床适应证对该类药品的使用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用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品零加成实施前后安徽省立医院门诊中成药应用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安平 沈爱宗 +2 位作者 刘琳琳 刘圣 张思泓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7期963-965,共3页
目的:了解药品零加成前后对安徽省立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中成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4月1至2017年4月1日我院门诊中成药使用数据,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法,对药品零加成实施前后(以2015年4月1... 目的:了解药品零加成前后对安徽省立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中成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4月1至2017年4月1日我院门诊中成药使用数据,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法,对药品零加成实施前后(以2015年4月1日为界)门诊中成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销售金额排序/用药频度排序的比值及科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零加成前和药品零加成后销售金额排序居前15位的中成药中,虽有9种药品相同,但其位次发生了一些变化;药品零加成实施后,中成药整体销售金额稳步提升,用药频度增长幅度较大的中成药以理血剂为主;药品零加成实施后,百令胶囊销售金额排序连续2年居第1位;药品零加成实施前后,复方丹参滴丸的用药频度排序均居第1位。结论:取消药品加成后,我院门诊中成药用药结构发生变化,患者日均用药费用降低,但也不排除有不合理用药的地方,尤其是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零加成 中成药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血液科103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吴菲 沈爱宗 李民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17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引发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医院2014年至2016年上报的血液科ADR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036份血液科不良反应报告中,患者男561例(54.15%),女475例(45.85%);41~50岁ADR发生率最高;严重的ADR报告38例(3.67... 目的探讨引发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医院2014年至2016年上报的血液科ADR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036份血液科不良反应报告中,患者男561例(54.15%),女475例(45.85%);41~50岁ADR发生率最高;严重的ADR报告38例(3.67%),新的ADR报告250例(24.13%);给药途径中静脉滴注引发ADR最多,为834例(80.50%),其次为静脉注射92例(8.88%);抗感染药物所致ADR比例最高,为306例(29.54%),其次为抗肿瘤药物272例(26.25%);以消化系统损害376例(29.22%)最常见。结论血液科要注意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静脉给药患者要更加监护,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血液科 报告 合理用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县医院2015年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合理性评价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章考飞 吴美霖 +1 位作者 汪洋奎 傅昌芳 《循证医学》 2019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分析泾县医院结肠癌术后治疗方案的合理性,为进一步规范结肠癌的术后治疗方案提供有益参考。方法筛选164例就诊于泾县医院并行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病例,分别从化疗方案选择合理性、化疗药物剂量准确性、疗程是否足够、不良反应发... 目的分析泾县医院结肠癌术后治疗方案的合理性,为进一步规范结肠癌的术后治疗方案提供有益参考。方法筛选164例就诊于泾县医院并行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病例,分别从化疗方案选择合理性、化疗药物剂量准确性、疗程是否足够、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科室治疗差异性等方面进行归纳统计,在此基础上对结肠癌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对导致不合理治疗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化疗方案选择符合指南推荐125例(76.22%),给药剂量符合指南推荐77例(46.95%),化疗疗程符合指南推荐95例(57.93%),6个月完成既定化疗周期81例(49.39%)。肿瘤化疗科在化疗方案选择合理率、治疗疗程合理率、6个月完成既定化疗周期比例三个统计指标上合理率明显高于非肿瘤化疗科(P<0.01)。表明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不规范现象较为严重,还存在巨大的改进空间。结论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应该遵从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及相关指南推荐,严格掌握药物剂量、具体用法,足疗程给予化疗、积极预防和治疗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及时评价疗效,避免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等。尤其在非肿瘤化疗科,医生更应在以上方面加以严格规范,从多方面确保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安全、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辅助化疗 化疗方案 规范化疗 合理性评价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恶性肿瘤患者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宁丽娟 苏丹 +1 位作者 黄莺 沈爱宗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2期40-43,共4页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严重药品不良反应(S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6年收集的恶性肿瘤患者SADR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04例SADR报告中,新的SADR 15例(14. 42...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严重药品不良反应(S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6年收集的恶性肿瘤患者SADR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04例SADR报告中,新的SADR 15例(14. 42%);60~69岁年龄段比例最高(27例,25. 96%);累及系统或器官以血液系统居首(53例,28. 49%),临床表现以骨髓抑制最多见;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80例,76. 92%);使用率前8位药品中化学治疗药物最多,共19例(47. 50%)。结论抗肿瘤药物引起的SADR与患者年龄、剂型、给药途径相关,需充分发挥专科临床药师的作用,集中监测抗肿瘤药物引起的SADR,结合恶性肿瘤患者的自身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合理给药,预防或减少SA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尔科夫预测法评估某院血液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莺 方明 李民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13期33-35,共3页
目的基于马尔科夫预测法(简称马尔科夫法)预测医院血液科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状态的合理性,监测ADR上报数量。方法收集医院药剂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上报的血液科ADR发生例数,共3088例。基于马尔科夫法预测血液科ADR发生状态的合理... 目的基于马尔科夫预测法(简称马尔科夫法)预测医院血液科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状态的合理性,监测ADR上报数量。方法收集医院药剂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上报的血液科ADR发生例数,共3088例。基于马尔科夫法预测血液科ADR发生状态的合理性,采用三分法对ADR发生例数划分状态,以连续前12个月为1个序列构建马尔科夫链序列,使用矩阵实验室(MATLAB)程序进行计算,预测第13个月ADR发生的状态(期望值),并与实际ADR发生状态比较。结果ADR发生数量的序列满足马尔科夫链条件。在11个序列中,有7个期望值与预测结果符合,有2个不符合;因数据不符合马尔科夫链的过程,故程序无法计算的有2个。符合情况下的概率为63.64%(7/11)。结论采用马尔科夫法评估某个病区上报的ADR报告数量在未来的周期是否存在异常,监测被动上报的ADR报告数量是否合乎正常,对于督促各病区真实、合理上报ADR,加强医-护-药间的合作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科夫预测法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信号挖掘 药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周年医院药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Ⅱ) 被引量:20
7
作者 屈建 刘高峰 朱珠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2,共22页
3第三阶段:药学服务,创新驱动国内外药学界普遍认为,未来医院药学应以患者健康为目标、“药学服务”为重点的药学专业服务工作。20世纪90年代中期,药学服务的理念传入我国,上海长海医院药学部胡晋红教授提出的“全程化药学服务”(integr... 3第三阶段:药学服务,创新驱动国内外药学界普遍认为,未来医院药学应以患者健康为目标、“药学服务”为重点的药学专业服务工作。20世纪90年代中期,药学服务的理念传入我国,上海长海医院药学部胡晋红教授提出的“全程化药学服务”(integrated pharmaceutical care)概念获得普遍认同。在这个框架内,药师与患者、医护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合作,药师增加对药物使用监控的职能,以及为达到改善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这个特定目标而提供服务。药学服务包括用药前的宣传教育,用药过程中的顾问、监测及用药后的监测与评价[5]。20世纪90年代至今,医院药学处于药学服务阶段,以现代药学及临床药学为支柱,支持这一工作的基础学科为药物治疗学、临床药学及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技术[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药学 新中国70周年 历史阶段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新中国70周年医院药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Ⅰ) 被引量:14
8
作者 屈建 刘高峰 朱珠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455-2467,共13页
序穿越70年时空,历经70年奋斗,新中国迎来了成立70周年。70年来,几代医院药学工作者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医院药学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医院药学学科蓬勃兴起、成绩斐然,积累了浩瀚的智慧与经验,形成了丰富的医院药学学科史资料,成... 序穿越70年时空,历经70年奋斗,新中国迎来了成立70周年。70年来,几代医院药学工作者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医院药学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医院药学学科蓬勃兴起、成绩斐然,积累了浩瀚的智慧与经验,形成了丰富的医院药学学科史资料,成为中华药学领域宝贵的财富。作为中国药学会35个专业委员会之一的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所代表的医院药学工作者队伍人数最多,已达到45.3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药学 新中国70周年 历史阶段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新中国70周年医院药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Ⅲ) 被引量:6
9
作者 屈建 刘高峰 朱珠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3第三阶段:药学服务,创新驱动3.1现状分析3.1.3进入老龄化社会(1)人口老龄化与经济新常态按照国际上公认标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就步入老龄化社会。据第五次全... 3第三阶段:药学服务,创新驱动3.1现状分析3.1.3进入老龄化社会(1)人口老龄化与经济新常态按照国际上公认标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就步入老龄化社会。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2998万人,占总人口1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药学 新中国70周年 历史阶段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体外初步评价
10
作者 李梦婷 褚琳 +2 位作者 何宁 刘家佳 徐维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908-915,共8页
目的制备白藜芦醇(RES)纳米混悬剂,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采用沉淀法制备RES纳米混悬剂。以平均粒径及多分散系数(PDI)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制剂工艺。冷冻干燥法制备纳米混悬剂冻干粉末并进行表征。使用透析袋法研究制剂的体外释放... 目的制备白藜芦醇(RES)纳米混悬剂,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采用沉淀法制备RES纳米混悬剂。以平均粒径及多分散系数(PDI)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制剂工艺。冷冻干燥法制备纳米混悬剂冻干粉末并进行表征。使用透析袋法研究制剂的体外释放情况。建立高糖刺激的ARPE-19细胞损伤模型,CCK-8法评估RES纳米混悬剂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RES最优处方工艺为:RES浓度6 mg/mL,两种稳定剂(PVP K17∶HPMC)质量比2∶1,RES与稳定剂质量比1∶2,5%甘露醇做冻干保护剂。RES纳米混悬剂为相对规则的颗粒状,载药量为28.04%,36 h内累计释放量达91.27%。与RES相比,RES纳米混悬剂预处理后ARPE-19细胞活力显著提高(P<0.05)。结论RES纳米混悬剂可提高RES的体外释放率,并且能够减轻高糖对ARPE-19细胞的损伤,提高细胞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纳米混悬剂 ARPE-19细胞 高糖致细胞损伤 体外累计释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使用意愿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淼淼 沈爱宗 +3 位作者 朱文涛 马国强 洪望龙 夏盼盼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2-777,782,共7页
目的:整合2个信息技术研究模型(TAM与TTF)作为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inese hospital pharmacovigilance system,CHPS)使用意愿研究视角,以了解哪种因素会影响医务人员对CHPS的接受度,为提升用户使用意愿相关问题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目的:整合2个信息技术研究模型(TAM与TTF)作为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inese hospital pharmacovigilance system,CHPS)使用意愿研究视角,以了解哪种因素会影响医务人员对CHPS的接受度,为提升用户使用意愿相关问题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网络调查方式发放并回收问卷,选择CHPS全国线上培训交流群中使用过CHPS的医务人员作为目标群体,对收集到的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PLS-SEM建模与分析,其中PLS-SEM分析是对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进行研究,数据处理软件采用SmartPLS 3。结果:应答者多为药师,占93%;提出的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模型中所有的路径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假设皆成立;R2=0.721,说明整合模型对医务人员的CHPS使用意愿解释力为72%。结论:TAM-TTF整合模型能较好地解释CHPS使用意愿情况,医院管理层和系统开发者应加强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使用体验,应持续关注医务人员的工作需求和使用CHPS时遇到的问题。该研究能够帮助了解中国医院在推广实施CHPS时遇到的障碍,以更好的规划CHPS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 结构方程模型 PLS-SEM 技术接受模型 技术任务适配模型
原文传递
万古霉素致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并发药物热1例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龚瑜 郑芝欣 +1 位作者 景天闯 苏丹 《中国药物警戒》 2020年第11期845-847,共3页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致药物热的处理措施。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过程,分析万古霉素致药物热的特点、诊断依据及应对措施。结果在临床药师干预下,及时停用导致药物热的万古霉素,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结论临床药师应关注万...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致药物热的处理措施。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过程,分析万古霉素致药物热的特点、诊断依据及应对措施。结果在临床药师干预下,及时停用导致药物热的万古霉素,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结论临床药师应关注万古霉素治疗重症肺炎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药物热 抗菌药物 万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亢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品不良反应及131I替代治疗效果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5
13
作者 马旖旎 张理想 +2 位作者 张哲弢 王晓宇 史天陆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5期469-472,488,共5页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品(ATD)引起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临床表现、潜伏期、ADR监测和处理方法及131I替代治疗效果,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为进一步提高ATD治疗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1日至2019年5...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品(ATD)引起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临床表现、潜伏期、ADR监测和处理方法及131I替代治疗效果,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为进一步提高ATD治疗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因ATD治疗发生ADR入院的甲亢患者119例,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ADR发生潜伏期、入院治疗方案和治疗结果指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估该类患者应用131I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79%的患者ADR发生在服药后1个月内,发生ADR时间最短为1 d,表现为皮疹和肌痛;最长为2年,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较高的ADR依次是肝胆系统损害[甲巯咪唑(MMI)52.78%,丙硫氧嘧啶(PTU)66.67%]、血液系统损害(MMI 30.56%,PTU 41.67%)和皮肤及附件系统损害(MMI 19.44%,PTU 8.33%)。因ATD治疗发生ADR的甲亢患者在应用131I后,对治疗前后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激素(T3和T4)指标进行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高达93.2%,远期有发生甲减可能。结论在选用ATD治疗时,应根据不同ATD治疗特点,合理选择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和甲状腺功能等指标,警惕ADR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用药。131I治疗对ATD治疗发生ADR的甲亢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甲状腺药品 药品不良反应 治疗方法选择 131I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加权TOPSIS法在某院沙格列汀合理用药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4
作者 李燕 沈爱宗 +5 位作者 朱鹏里 周婉 方明 倪伟建 魏伟 唐丽琴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7-632,共6页
目的:为科学评价沙格列汀的用药合理性提供方法参考。方法:以沙格列汀的说明书、临床指南、临床路径及相关参考文献为依据,由某院临床内分泌科和药学专家共同商讨制定沙格列汀用药合理性的评价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评价标准的各... 目的:为科学评价沙格列汀的用药合理性提供方法参考。方法:以沙格列汀的说明书、临床指南、临床路径及相关参考文献为依据,由某院临床内分泌科和药学专家共同商讨制定沙格列汀用药合理性的评价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评价标准的各项指标进行赋权,并通过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法)对该院2018年11月-2019年4月的106份病例资料中沙格列汀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合理用药评价。结果:共建立了6个一级指标与12个二级指标,指标权重占比较高的前3个指标分别为适应证(权重为0.25)、给药剂量及调整(权重为0.21)、给药频次(权重为0.15)。在106个病例中,合理用药者占比39.6%,基本合理用药者占比51.0%,不合理用药者占比9.4%,且采用加权TOPSIS法所得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结论:运用基于AHP加权的TOPSIS法对沙格列汀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的方法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格列汀 层次分析法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合理用药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药品调剂部门整合后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被引量:13
15
作者 江贺春 张蕾 +3 位作者 肖明 方明 苏丹 沈爱宗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886-2890,共5页
目的:探索一种较新的药品调剂部门管理模式。方法:对我院药品调剂部门进行整合,将原有的4个药房整合为门/急诊部和住院部两大药品调剂中心,制订并实施了改变各药品调剂中心服务内容、改变药品流通路径、设置账务药师与审方药师岗位、实... 目的:探索一种较新的药品调剂部门管理模式。方法:对我院药品调剂部门进行整合,将原有的4个药房整合为门/急诊部和住院部两大药品调剂中心,制订并实施了改变各药品调剂中心服务内容、改变药品流通路径、设置账务药师与审方药师岗位、实行药品全面送达科室患者等管理措施;再采用PDCA循环管理对整合后调剂部门的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收集、统计、分析整合及PDCA循环管理前(2017年12月-2018年2月)、后(2018年3月-2018年5月)药品调剂部门的工作效率、库存周转金额、审方覆盖率、处方合格率、送药率等指标结果,并通过抽样调查进行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以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我院药学部经整合及PDCA循环管理后,药品调剂部门工作效率提高了20.4%、库存周转金额降低了37.6%、审方覆盖率达到了85.7%、处方合格率达到了94.3%、送药率达到了97.8%;内部与外部评价结果认为此次整合合理的占比分别为95%、93%。结论:我院药品调剂部门经整合后,建立了新的管理模式,提高了药学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剂部门 管理模式 整合 PDCA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下肢静脉血栓伴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邓明影 张蕾 +2 位作者 冯晓俊 史天陆 姜玲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6-839,共4页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下肢静脉血栓伴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下肢静脉血栓伴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过程,建议检测患者基因类型,并根据其基因检测结果[细胞色素P_...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下肢静脉血栓伴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下肢静脉血栓伴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过程,建议检测患者基因类型,并根据其基因检测结果[细胞色素P_(450)(CYP)2C9*1*1和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VKORC1)1399AA]及美国FDA推荐剂量,结合其生活习惯、身高和体质量等确定华法林初始剂量(3.125 mg,每日1次),再根据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学联合会建立的华法林维持剂量预测公式计算华法林的维持剂量(2.5 mg和3.125 mg,每日1次,隔日交替剂量服用);建议给予对华法林影响较小的氟氯西林钠注射液剂量频次治疗,并行国际标准化比值、凝血酶原时间等相关参数及出血事件监测等药学监护。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的建议,2.5 mg和3.125 mg,每日1次,隔日交替剂量服用,建议给予对华法林影响较小的氟氯西林钠注射液剂量频次治疗。患者恢复良好,准予带药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基于药物基因组学参与患者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方案的制定,可促进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的提高,降低其术后早期血栓栓塞及出血风险,进一步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药物基因组学 个体化抗凝 临床药师 下肢静脉血栓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的药学实践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宇 樊晖晖 +3 位作者 冯晓俊 王运红 陈传涛 张蕾 《中国药物警戒》 2020年第12期939-942,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患者的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过程,根据指南建议停用阿司匹林,单用华法林治疗。根据基因检测结果调整华法林剂量,并随访行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及有无出血...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患者的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过程,根据指南建议停用阿司匹林,单用华法林治疗。根据基因检测结果调整华法林剂量,并随访行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及有无出血事件发生等药学监护。结果医生接受临床药师建议,停阿司匹林,应用华法林1.25 mg/d,检查结果均在目标范围内,无出血和栓塞事件发生。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基因检测指导华法林个体化给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有效,实现抗凝治疗的全程化、个体化、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2C9和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1基因 华法林 个体化 抗凝 药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多部门协作处方点评模式在重点监控药品管理中的实践 被引量:41
18
作者 沈爱宗 张圣雨 +2 位作者 陈泳伍 闫方雪 邵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646-1649,共4页
目的:为医疗机构处方点评模式的构建及重点监控药品的监管提供参考。方法:建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多部门协作的处方点评模式,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下设处方管理小组(由分管院长、药剂科主任... 目的:为医疗机构处方点评模式的构建及重点监控药品的监管提供参考。方法:建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多部门协作的处方点评模式,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下设处方管理小组(由分管院长、药剂科主任、医务处处长和药学、医学、护理学及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并下设处方点评专家组(负责对处方点评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咨询并负责处方终评)和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处方初评),依据《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制定我院《药品购销和使用监督管理办法》并建立多部门协作的处方点评管理流程。采用此模式对我院重点监控药品处方进行干预,并考察干预前(2019年6月)、干预后(2019年9月)我院重点监控药品使用率与医嘱合理性。结果:我院成功建立了多部门协作处方点评模式。重点监控品种销售金额占药品总收入的比例由干预前的1.322%下降至干预后的0.735%(P=0.010);医嘱不合理率由干预前的46.76%降低至干预后的15.70%(P=0.023),不合理医嘱主要类型由干预前的用法用量不适宜(18.52%)、适应证不适宜(12.50%)、给药途径不适宜(9.26%)转变为干预后的用法用量不适宜(15.70%),其他医嘱不合理现象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我院构建的多部门协作处方点评模式在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监管中的成效显著,显著减少了该类药品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部门协作处方点评模式 重点监控药品 药品管理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档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1
19
作者 沈爱宗 张圣雨 +2 位作者 陈泳伍 苏丹 邵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15-1519,共5页
目的:构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档管理体系,规范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文件要求,构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项管理体系,并对管理前后抗菌药... 目的:构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档管理体系,规范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文件要求,构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项管理体系,并对管理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处方合理率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构建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档管理体系包括组织建设、专档管理信息化建设、专档管理药品处方审核、处方点评干预等方面。实施专档管理体系后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由实施前的2.78下降到2.03;处方合理率由62.8%上升至98.3%(P<0.05);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从91.4%、2.4%、49.5%下降至79.7%、1.6%、39.7%,但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从34.4%上升至50.0%。结论: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档管理体系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助于减少该类药物的滥用现象并提升合理用药水平,降低耐药菌检出率;同时,临床应加强对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的院感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专档管理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药学相关指标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沈爱宗 晨迪 +4 位作者 伍章保 刘琳琳 张圣雨 苏丹 邵蓉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39-442,共4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某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指标中药学相关指标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从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医院HIS系统和财务报表获取2016-2019年相关数据,按照《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19版)》要求计算相关指标... 目的了解安徽省某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指标中药学相关指标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从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医院HIS系统和财务报表获取2016-2019年相关数据,按照《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19版)》要求计算相关指标。结果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三级指标共55个,其中10个指标与药学相关,除药品集中采购指标无法统计外,可统计9个。门诊处方点评占比和住院医嘱点评占比4年间均达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前3年(2016-2018年)逐年下降,2019年有所回升;门诊患者基本药物处方占比和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率均呈逐年增加趋势;基本药物采购品种数占比逐年增高;每百张病床药师人数近年有所下降;辅助用药收入占比逐年降低;门诊和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指标显示该院近年来出现负增长。结论该院药学相关绩效指标总体看好,但有部分指标波动较大,存在提升空间。三级公立医院应重视医院药事管理,加大内涵建设,不断提高药学服务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 绩效考核 三级公立医院 药学 药事管理 药学服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