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眶肌锥外间隙肿瘤MR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隽 许永华 +3 位作者 徐林 唐作华 朱勇 张一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8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眼眶肌锥外间隙病变MR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肌锥外病变MR表现。结果眼眶肌锥外病灶共76个,左眼27例、右眼31例、双眼9例,其中淋巴增生性疾病24例,22例表现为沿眼眶结构铸型生长T1WI等信号... 目的探讨眼眶肌锥外间隙病变MR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肌锥外病变MR表现。结果眼眶肌锥外病灶共76个,左眼27例、右眼31例、双眼9例,其中淋巴增生性疾病24例,22例表现为沿眼眶结构铸型生长T1WI等信号肿块,T2WI等或稍高信号肿块,2例表现等T1等T2信号软组织肿块;9例炎性病变表现等T1等T2、稍高或稍低信号肿块;癌性病变3例表现为稍长T1稍短T2或稍长T1稍长T2信号肿块;脉管源性肿瘤5例表现为稍长T1长T2信号肿块;良性实性及囊实性肿块16例,大多表现为稍长T1稍短T2或混杂T2信号肿块,囊性肿块4例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6例表现为短T1长T2信号,而其中4例皮样囊肿可见特征性抑脂后信号减低。结论 MR能清晰显示眼眶肌锥外间隙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对于眼眶肌锥外占位性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术前精确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病变 肌锥外间隙 MRI影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肌锥内病变磁共振成像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隽 徐林 +2 位作者 唐作华 朱勇 许永华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6年第5期388-390,共3页
目的探讨眼眶肌锥内病变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和分析34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眼眶肌锥内病变MRI表现。结果共发现眼眶肌锥内病变病灶35个,左眼16例、右眼17例,双眼1例。脉管源性肿瘤23例,其... 目的探讨眼眶肌锥内病变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和分析34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眼眶肌锥内病变MRI表现。结果共发现眼眶肌锥内病变病灶35个,左眼16例、右眼17例,双眼1例。脉管源性肿瘤23例,其中海绵状血管瘤18例,表现为T_1WI稍低T_2WI高信号卵圆形肿块;脉管瘤2例,表现为T_1WI稍低T_2WI高信号卵圆形肿块;静脉性血管瘤3例,表现结节状或斑片状肿块,T_1WI为低信号,T_2WI为血管流空混杂信号;神经源性肿瘤5例,表现为T_1WI稍低T_2WI高或混杂高信号肿块;炎性病变4例表现T_1WI等T_2WI等、稍高或稍低信号肿块;淋巴瘤2例,表现片块状T_1WI等信号肿块,T_2WI稍高信号肿块;间叶软骨肉瘤1例表现为结节状T_1WI稍低T_2WI混杂稍低信号肿块。结论 MRI能清晰显示眼眶肌锥内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对于眼眶肌锥内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术前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假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病消融率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崔杰 许永华 +1 位作者 田绍创 李欣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10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病灶消融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30例经HIFU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病灶消融率及其影响因素,根据患者年龄、子宫位置、病灶位置、病灶弥散程度、病灶的MRI信号强... 目的探讨影响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病灶消融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30例经HIFU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病灶消融率及其影响因素,根据患者年龄、子宫位置、病灶位置、病灶弥散程度、病灶的MRI信号强度等进行分组,术后1周内通过增强MRI进行病灶消融率评估。分析年龄、子宫位置、病灶位置、病灶弥散程度、病灶MRI信号强度等因素对消融率的影响。结果 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后显示子宫底病灶和后壁病灶的平均消融率均小于前壁病灶的平均消融率(P<0.05);超声治疗强度越大,平均消融率越大(P<0.05)。结论子宫腺肌症病灶位置和超声治疗强度对聚焦超声消融率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子宫腺肌病 消融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