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 被引量:1
1
作者 潘习哲 《科技导报》 CAS CSCD 1991年第9期25-26,24,共3页
一、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建立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是根据中美科技合作协议,由中国科学院负责引进的重大技术项目,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完整的卫星遥感地面技术系统。自1986年12月建成运行以来,卫星地面站已向全... 一、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建立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是根据中美科技合作协议,由中国科学院负责引进的重大技术项目,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完整的卫星遥感地面技术系统。自1986年12月建成运行以来,卫星地面站已向全国300多个部门提供了上万件卫星遥感信息资料,在国土利用、资源环境的监测与开发、自然灾害防治,以及农林、水利、地质等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地面站的生产运行系统主要包括接收站、数据处理室和光学处理室。接收站的主要任务是捕获跟踪卫星,接收记录卫星遥感数据。站内有10米直径的抛物面天线,具有×和S波段的全半球跟踪接收能力。卫星数据以每秒85兆比特的码速率下传,经接收解调后记录在每英寸33000比特的28道高密度磁带上。接收范围约占我同陆地面积的80%。目前主要接收美国LANDSAT 5卫星的专题绘图仪(TM)数据,也可以接收法国SPOT卫星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遥感卫星 地面站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地区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合理布局与利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志荣 《遥感信息》 CSCD 1994年第2期7-11,41,共6页
亚洲地区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合理布局与利用李志荣(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一、九十年代世界遥感卫星发展情况自从1972年美国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ERTS)上天后,发射各种遥感卫星的国家日益增多,所载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每十年大... 亚洲地区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合理布局与利用李志荣(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一、九十年代世界遥感卫星发展情况自从1972年美国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ERTS)上天后,发射各种遥感卫星的国家日益增多,所载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每十年大约有一个数量级的提高,其光谱范围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遥感 遥感卫星 地面站 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卫星对中国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的监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新民 胡德永 +2 位作者 戴昌达 邵贝恩 潘习哲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17,共11页
1987年5年,大兴安岭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笔者使用TM图象进行了火情监测,对救火指挥部了解火场情状,部署救火活动,估算灾害损失,制订重建规划等起到较重要作用。 林火温度可达1200—1500°K,这种温度的黑体的辐射峰值为1.93—2.41... 1987年5年,大兴安岭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笔者使用TM图象进行了火情监测,对救火指挥部了解火场情状,部署救火活动,估算灾害损失,制订重建规划等起到较重要作用。 林火温度可达1200—1500°K,这种温度的黑体的辐射峰值为1.93—2.41μ,正与TM7波段的光谱响应范围(2.08—2.35μ)一致,故该波段很适于林火监测,以TM7.4.3赋红、绿、兰色合成的图象具近天然彩色。 与气象卫星图象相比,TM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和更佳的几何保真度,故能更精确确定火场位置。数字镶嵌成的灾区全景图算出过火总面积达126万公顷,并据此绘制出灾害等级图。 比较分析了灾前、灾中、灾后该地区的TM图象,可以看出:轻灾区大部分林木复苏,中、重灾区阴坡长了许多草木灌木,某些重灾区阳坡的局部地段已出现水土流失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卫星 森林火灾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系统跟踪技术
4
作者 张宝全 《遥测遥控》 1995年第6期1-6,共6页
在跟踪卫星期间,天线电轴应始终对准卫星,若对不准,将导致接收信号质量变差,甚至收不到卫星信号,这项工作由自动跟踪系统完成.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接收系统为X/S双波段自动跟踪系统,采用单通道跟踪技术,主要接收Lan... 在跟踪卫星期间,天线电轴应始终对准卫星,若对不准,将导致接收信号质量变差,甚至收不到卫星信号,这项工作由自动跟踪系统完成.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接收系统为X/S双波段自动跟踪系统,采用单通道跟踪技术,主要接收Landsat—5,同时还接收其它遥感卫星.本文对天线系统结构,RF系统工作原理,单通道跟踪技术、Σ与△信号问的相位差对自动跟性能的影响,实际运行跟踪操作等作了简介.研究表明,跟踪信号中包含的误差信息幅度与Σ和△间的相位差△Φ呈余弦关系.为确保自动跟踪工作处于最佳状态,Σ和△间相位必须严格保持一致。该系统对即将入轨运行的Landsat—7和我国的ZY—1等遥感卫星,具备兼容跟踪接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跟踪系统 遥感卫星 RF系统 单通道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遥感卫星地面预处理系统中的任务管理与调度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向彪 李国庆 +1 位作者 刘定生 李景山 《宇航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43-1446,共4页
任务调度和管理是遥感卫星数据地面预处理系统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如何对于新型的基于并行机群平台的遥感卫星数据预处理系统进行有效的任务管理和调度,将对系统的可用性、可扩展性以及性能等产生很深的影响。文章讨论一种成功应用于通... 任务调度和管理是遥感卫星数据地面预处理系统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如何对于新型的基于并行机群平台的遥感卫星数据预处理系统进行有效的任务管理和调度,将对系统的可用性、可扩展性以及性能等产生很深的影响。文章讨论一种成功应用于通用高性能卫星地面预处理系统(GHIPS)中的、基于机群平台的任务管理与调度技术,并用于指导为高性能遥感数据处理平台提供一种通用的任务管理与调度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卫星 地面预处理 任务管理调度 高性能 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遥感卫星JERS—1地面轨径的确定
6
作者 赵维元 韦银高 路丕业 《遥测遥控》 1996年第4期32-37,共6页
叙述日本JERS—1卫星地面轨径的确定,并根据地面参考系建立起来的栅格推导出卫星SAR景象的实际位置.
关键词 遥感卫星 轨径 栅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本振源微机控制系统
7
作者 李振起 王万玉 《空间电子技术》 2004年第4期48-50,共3页
本系统采用通用微机 ,以串行通信的方式 ,实现对遥感卫星接收系统中二次变频本振源的控制 ,替代原有的人工到现场手动设置。本系统的应用 ,提升了卫星接收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 ,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卫星数据接收成功率都具有重要的... 本系统采用通用微机 ,以串行通信的方式 ,实现对遥感卫星接收系统中二次变频本振源的控制 ,替代原有的人工到现场手动设置。本系统的应用 ,提升了卫星接收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 ,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卫星数据接收成功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振源 地面接收 卫星接收 接收系统 遥感卫星 可靠性 串行通信 微机控制系统 通用 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航天遥感发展战略
8
作者 胡如忠 刘定生 +1 位作者 李志中 宋宏儒 《国际太空》 2002年第10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航天遥感 发展战略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dsat—4/5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系统
9
作者 韦银高 《遥测遥控》 1992年第5期6-14,33,共10页
文章详细地介绍了Landsat-4/5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实测技术性能,并对这类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的功能扩展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
关键词 遥感卫星 接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卫星地面站天馈遭雹灾后的维修与测试
10
作者 路丕业 《遥测遥控》 1991年第3期28-34,共7页
维修主要包括波导元器件和馈源的除水处理和馈源膜片的更换。用醋酸纤维素作为新膜片代替原膜片,其电参数与原参数接近。文中对电压驻波比 S、正切值、膜片的插入损失、G/T 值、LNA 性能及误码性能作了测试,并列出有关参数。
关键词 ^+天馈系统 ^+天馈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卫星地面站X波段场效应放大器
11
作者 路丕业 《遥测遥控》 1989年第6期19-24,共6页
本文介绍用于陆地卫星地面站中X波段GaAs FET(砷化镓场效应晶体管)低噪声放大器的功能、结构及热电致冷器,该冷却器将场放前二只管子冷却到-50℃,整个场效应放大器(由4只管子组成)的性能可与同波段常温参放相比美。对美国SATELINK公司... 本文介绍用于陆地卫星地面站中X波段GaAs FET(砷化镓场效应晶体管)低噪声放大器的功能、结构及热电致冷器,该冷却器将场放前二只管子冷却到-50℃,整个场效应放大器(由4只管子组成)的性能可与同波段常温参放相比美。对美国SATELINK公司生产的场放进行測试,在8025—8400MHz频带范围内,场放噪声温度小于86.1K,增益大于40dB.在整机中,以太阳为标准源对系统G/T进行测试,当俯仰角≥5°时,G/T≥31.05dB/K,满足原设计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噪声放大器 热电致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量卫星遥感数据共享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24
12
作者 戴芹 刘建波 刘士彬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3-284,F0003,共3页
在对遥感数据共享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元数据共享、标准数据产品共享、遥感信息共享3方面内容,分别对遥感数据共享到遥感信息共享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给出基于网络服务技术实现遥感信息共享与综合... 在对遥感数据共享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元数据共享、标准数据产品共享、遥感信息共享3方面内容,分别对遥感数据共享到遥感信息共享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给出基于网络服务技术实现遥感信息共享与综合信息集成共享服务的框架结构和基本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数据共享 遥感信息共享 WEB SERVICE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卫星遥感数据的信息融合:理论、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95
13
作者 何国金 李克鲁 +2 位作者 胡德永 从柏林 张雯华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1999年第9期744-750,共7页
首先介绍了信息融合技术的有关内容,进而对多卫星遥感数据融合的研究历史及现状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在此基础上,以地质应用为目标,探讨了多卫星数据融合的小波变换方法,研究了不同长度的小波基对融合结果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的小波融... 首先介绍了信息融合技术的有关内容,进而对多卫星遥感数据融合的研究历史及现状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在此基础上,以地质应用为目标,探讨了多卫星数据融合的小波变换方法,研究了不同长度的小波基对融合结果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的小波融合模型(CMWD)。同时,对比评价了基于小波变换CMWD、IHS变换、PCA 分析的融合结果在提高空间分辨率、保持原始图象光谱信息的优劣。最后,提出了基于MultiAgent思想的多卫星遥感信息融合系统框架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信息融合 小波变换 CMW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卫星数据获取与处理关键技术概述 被引量:14
14
作者 冯钟葵 张洪群 +2 位作者 王万玉 石丹 韩家玮 《遥感信息》 CSCD 2008年第4期91-97,75,共8页
以往的文献中,对遥感卫星数据处理中部分环节所涉及到的算法、过程及效果有过一些介绍,对遥感数据的应用方法的描述和分析更是屡见不鲜,但对于遥感卫星数据获取和处理全过程的介绍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的描述则较少。本文... 以往的文献中,对遥感卫星数据处理中部分环节所涉及到的算法、过程及效果有过一些介绍,对遥感数据的应用方法的描述和分析更是屡见不鲜,但对于遥感卫星数据获取和处理全过程的介绍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的描述则较少。本文在着眼国内外主要遥感卫星的基础上,对遥感卫星数据获取与处理的主要工作环节进行回顾,对所涉及到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以形成对遥感卫星数据获取与处理全过程的了解和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数据获取 数据处理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遥感卫星的发展——从SPOT到Pleiades 被引量:21
15
作者 冯钟葵 石丹 +1 位作者 陈文熙 骆艾荣 《遥感信息》 CSCD 2007年第4期87-92,共6页
自1986年2月22日以来,法国共发射了5颗SPOT卫星,目前,在轨运行的SPOT系列卫星是2、4和5号。继SPOT系列卫星后,法国着手其下一代光学遥感卫星的研制,即Pleiades卫星计划,以应对国际卫星遥感数据市场的发展,满足民用及国防对卫星对地观测... 自1986年2月22日以来,法国共发射了5颗SPOT卫星,目前,在轨运行的SPOT系列卫星是2、4和5号。继SPOT系列卫星后,法国着手其下一代光学遥感卫星的研制,即Pleiades卫星计划,以应对国际卫星遥感数据市场的发展,满足民用及国防对卫星对地观测的需求。计划中的2颗Pleiades卫星将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发射。本文在回顾了SPOT系列卫星的特征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介绍Pleiades卫星的技术特点,为今后使用Pleiades卫星数据做好技术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卫星 SPOT PLEIAD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遥感监测松毛虫灾 被引量:29
16
作者 戴昌达 雷莉萍 +5 位作者 胡德永 王述生 侯陶谦 宋士美 陈桃源 杨其佑 《遥感信息》 CSCD 1991年第3期32-34,T001,共4页
对安徽省全椒县孤山林场试验区的TM图像,从数值分析入手,采取有效的图像应用处理技术,排除非林地、土壤、大气等干扰因素,突出虫害信息,最后自动输出区分重害、轻害、无害、非林地四类分布图,结果准确可信。
关键词 松毛虫 虫害 卫星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遥感检测高原湖泊水面变化及与气候变化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牛沂芳 李才兴 +1 位作者 习晓环 德吉央宗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4-290,共7页
对西藏西部的玛旁雍错、中部的纳木错和南部的普莫雍错三大湖泊地区,采用中巴资源卫星自1999年至2007年长时间序列的影像数据,通过最佳波段组合和时相的选取,高精度几何配准和镶嵌以及进行边缘信息提取等处理,绘制湖面变化解译图。并用... 对西藏西部的玛旁雍错、中部的纳木错和南部的普莫雍错三大湖泊地区,采用中巴资源卫星自1999年至2007年长时间序列的影像数据,通过最佳波段组合和时相的选取,高精度几何配准和镶嵌以及进行边缘信息提取等处理,绘制湖面变化解译图。并用一景同期ETM+图像作为辅助数据计算湖区地物光谱反射率曲线以辅助分类。为避免个别年份湖面变化出现偶然性,采用几个相邻年份湖面求取平均值的方法统计近年湖面面积。其结果与1984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的数字对比表明,西藏南部的普莫雍错和中部的纳木错湖面有明显扩张,分别扩张了大约4.01%和4.55%;而西部的玛旁雍错近年间变化不大,甚至略有萎缩趋势,相比1984年也仅增长了1.31%。为研究西部地区和中东部地区出现不同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水位数据和气象特征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及对三地区近34年的气象资料,包括年均温度、年均降雨量、年均蒸发量等进行距平均值曲线拟合,发现中东部年均温和降雨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而西部降雨量则呈微弱减少趋势。这说明近期湖面的扩张与气象资料分析的变化情况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反映遥感方法在湖泊水域变化检测方面具有较高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变化 CBERS检测 相关性分析 气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热岛效应的卫星遥感 被引量:20
18
作者 唐伶俐 陈刚 戴昌达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3年第2期6-9,T001,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利用 TM 6波段能反映地物辐射温度差异这一特点为基础,通过 IHS彩色变换 等处理,快速而全面地展示出南京市夏季热量的空间分布状况,为研究城市热岛效应、评估城市 环境质量提供了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方法。
关键词 热岛效应 卫星遥感 热场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NOAA数据分析中国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周期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丹 姜小光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6-520,T0002,共6页
对中国地区连续数年的改进的高解析度传感器(AVHRR)均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利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HANTS)算法对NDVI数据进行去云处理,同时计算NDVI时间序列的特征分量,用以分析地表植被覆盖的生长周期性变化特性,从... 对中国地区连续数年的改进的高解析度传感器(AVHRR)均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利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HANTS)算法对NDVI数据进行去云处理,同时计算NDVI时间序列的特征分量,用以分析地表植被覆盖的生长周期性变化特性,从而了解地表植被覆盖情况。研究HANTS之后提取出的NDVI傅里叶特征分量,得知0频率表明了全年植被覆盖率均值,1、2频率谐波分量简明地描述了观测点的全年与半年幅值与相位值;1频率谐波的幅值表明了全年中植被生产率的变化,1频率谐波的相位值表明了植被绿度的时间变化快慢;2频率谐波表示的是半年的植被覆盖强度以及时间变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数据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傅里叶分量 时间序列谐波分析(HANTS) 植被覆盖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遥感数据开采与知识发现的信息论方法——以地质应用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国金 胡德永 +1 位作者 从柏林 张雯华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1999年第1期42-48,共7页
信息提取的能力与效率已成为限制遥感应用发展的瓶颈问题。数据开采(DM)与知识发现(KDD)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体系的建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基于对DM和KDD的过程分析和对卫星遥感数据的信息论理解,提出... 信息提取的能力与效率已成为限制遥感应用发展的瓶颈问题。数据开采(DM)与知识发现(KDD)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体系的建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基于对DM和KDD的过程分析和对卫星遥感数据的信息论理解,提出了针对地质应用的卫星遥感数据开采与知识发现的技术框架。以此为主线,把时相选择考虑为知识发展过程的一个特定步骤;在研究地质遥感信息的时间效应基础上,探讨了目标知识发现的“微差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融合技术,应用实例证明该框架的合理性及其相应方法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数据开采 知识发现 地质应用 信息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