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生物学科技论文中常见的编校差错举隅及分析——以《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为例
1
作者 李梓番 钱倩倩 +2 位作者 陈志婷 刘阿静 李春 《学报编辑论丛》 2024年第1期241-252,共12页
为了更好地提高科技期刊编校质量,助力现代汉语语言规范,本文以《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为例,列举了本刊近年来发表的细胞生物学领域科技论文中的高频编校差错实例,包括常见的同音字的混用、标点符号的误用以及专业术语的不规范使用等。... 为了更好地提高科技期刊编校质量,助力现代汉语语言规范,本文以《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为例,列举了本刊近年来发表的细胞生物学领域科技论文中的高频编校差错实例,包括常见的同音字的混用、标点符号的误用以及专业术语的不规范使用等。剖析了错误原因并提出了修改意见,以期帮助作者规范细胞生物学科技论文的语言并帮助相关领域的编辑人员更好应对此类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论文 编校差错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中的影响力——以《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特色栏目《科学人生》为例
2
作者 李梓番 李春 +1 位作者 钱倩倩 陈志婷 《学报编辑论丛》 2023年第1期28-34,共7页
以《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为例,阐述其《科学人生》特色栏目的意义及特点,并分析其对本刊学生读者群、青年科学家读者群以及科技期刊编辑的影响。该栏目展现了科学家精神的魅力,让学生、青年科学家等科研工作者对学科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 以《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为例,阐述其《科学人生》特色栏目的意义及特点,并分析其对本刊学生读者群、青年科学家读者群以及科技期刊编辑的影响。该栏目展现了科学家精神的魅力,让学生、青年科学家等科研工作者对学科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鼓励他们在本领域奋力前行。该栏目的设置不仅对于学报提升品位、扩大影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可以提高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中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学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科学家精神 科技期刊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特色栏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开通初期的应用探讨——以《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为例
3
作者 李梓番 陈志婷 +2 位作者 钱倩倩 刘阿静 李春 《学报编辑论丛》 2022年第1期498-503,共6页
本研究以《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为例,探讨了在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开通初期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方法、策略,包括传播本刊发表的高质量学术成果、在学术会议中推广微信公众号、强化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其他社交平台等方式,形成一个“刊→网... 本研究以《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为例,探讨了在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开通初期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方法、策略,包括传播本刊发表的高质量学术成果、在学术会议中推广微信公众号、强化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其他社交平台等方式,形成一个“刊→网→会→微→刊”的良性发展模式。同时,总结了借助学术会议推广,对于初创微信公众号的期刊来说,该方式最为直接,且行之有效。希望这些探索能够为同处于公众号开通初期的期刊同仁提供借鉴。自2021年1月1日实施上述方案以来,截至2022年1月1日本公众号粉丝量由632提升到3415,平均篇阅读量也由30提升到约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 粉丝量和阅读量 特色栏目 学术会议 服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beta细胞再生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欢 周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0-382,共13页
胰岛beta细胞分泌胰岛素调控体内血糖水平,胰岛beta细胞数量减少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胰岛移植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但是目前仍然面临供体短缺等巨大障碍,因此研究胰岛beta细胞再生对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深远意义。beta细胞... 胰岛beta细胞分泌胰岛素调控体内血糖水平,胰岛beta细胞数量减少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胰岛移植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但是目前仍然面临供体短缺等巨大障碍,因此研究胰岛beta细胞再生对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深远意义。beta细胞的再生来源主要包括内源性beta细胞增殖、多能干细胞分化和其他非beta细胞的转分化。成体是否存在内源性胰腺干细胞依然是领域内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本文总结了与胰岛beta细胞再生相关的研究发现与进展,并讨论了内源性胰岛beta细胞增殖、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非胰岛beta细胞重编程等方法在糖尿病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beta细胞 再生 分化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对骨和软骨发育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嘉怡 刘双全 +1 位作者 邵瑞 左建宏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02-105,112,共5页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FGF18)是调节骨和软骨形成的重要生长因子,它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胚胎及出生后骨和软骨的发展。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FGF18对骨和软骨的发育起正向调节的作用,但也有研究持相反的观点。由于软骨组织供血不足等原因,软...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FGF18)是调节骨和软骨形成的重要生长因子,它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胚胎及出生后骨和软骨的发展。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FGF18对骨和软骨的发育起正向调节的作用,但也有研究持相反的观点。由于软骨组织供血不足等原因,软骨损伤相关疾病(如骨关节炎)的治疗较为困难,且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研究发现的FGF18对软骨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产生的促进作用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将对FGF18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 骨发育 软骨发育 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DNA损伤及修复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梁羽 吴薇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79-794,共16页
近十几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针对不同类型DNA损伤的测序检测方法被开发并应用于相关研究。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帮助解析不同损伤类型对应修复途径的动态调控过程,揭示关键作用因子及功能,发现新脆性热点,更极大促... 近十几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针对不同类型DNA损伤的测序检测方法被开发并应用于相关研究。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帮助解析不同损伤类型对应修复途径的动态调控过程,揭示关键作用因子及功能,发现新脆性热点,更极大促进了人们对于诸如减数分裂同源重组、抗体生成、胞嘧啶去甲基化等重要生命过程的理解,并有望在疾病起始机制的剖析和肿瘤药物开发中有更广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如何理解和选择合适的实验技术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几类常见DNA损伤类型的主要测序检测方法,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期望能够为这些技术的选择、应用和进一步开发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高通量测序 基因组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成纤维细胞在肺损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杨迪 张家柱 隋鹏飞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5期881-891,共11页
作为肺间质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纤维细胞参与细胞外基质合成,维持肺部结构稳定,并为肺内干细胞的功能调控提供干细胞龛。在稳态以及损伤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通过旁分泌信号与肺内多种细胞互作,维持组织结构完整。在病理条件下,成纤... 作为肺间质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纤维细胞参与细胞外基质合成,维持肺部结构稳定,并为肺内干细胞的功能调控提供干细胞龛。在稳态以及损伤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通过旁分泌信号与肺内多种细胞互作,维持组织结构完整。在病理条件下,成纤维细胞则会发生异常激活,其主要通过分泌胶原蛋白和纤维蛋白参与组织纤维化,影响多种肺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鉴于成纤维细胞在肺的稳态维持和损伤修复过程中的重要性,该综述系统性地归纳总结了肺成纤维细胞研究的最新进展。此外还提出了未来肺成纤维细胞研究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旨在为解析肺部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潜在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成纤维细胞 呼吸道干细胞 细胞互作 肺部疾病
原文传递
利用双同源重组谱系示踪技术揭示肺损后肺泡干细胞再生起源
8
作者 刘扩 孟鑫凤 周斌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477-1487,共11页
肺脏修复再生是肺领域研究热点。在一些肺脏疾病中肺泡上皮结构受损,需要肺泡上皮干细胞的参与才能完成修复。因此揭示肺泡上皮干细胞的再生起源对肺脏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领域内既往研究一致认为肺泡II型上皮细胞(AT2细胞)属... 肺脏修复再生是肺领域研究热点。在一些肺脏疾病中肺泡上皮结构受损,需要肺泡上皮干细胞的参与才能完成修复。因此揭示肺泡上皮干细胞的再生起源对肺脏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领域内既往研究一致认为肺泡II型上皮细胞(AT2细胞)属于肺泡上皮干细胞,不仅可以自我增殖还可以分化为AT1细胞。近年来有研究认为AT2还可以来源于支气管棒状细胞(club细胞)以及AT1细胞。然而这些研究中用来标记club细胞和AT1细胞的传统谱系示踪工具存在非特异性标记问题,导致这些结论存在重大科学争议。为阐明科学争议,该团队通过构建一系列更为精准的双同源重组谱系示踪新技术实现了对肺上皮细胞类型的特异性遗传靶向,并结合多种肺脏损伤模型揭示了新生AT2细胞除来源于AT2细胞自我增殖外,还可来源于club细胞、支气管肺泡干细胞(BASCs),而不会来源于AT1细胞,并阐明Notch信号通路参与调控club细胞和BASCs向AT2细胞命运转分化。阐明AT2细胞再生起源为肺部疾病研究提供重要研究基础,新开发的双同源重组谱系示踪技术可被广泛应用于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和再生医学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脏再生 细胞遗传谱系示踪 肺泡干细胞 Notch信号通路 CRE-LOXP Dre-rox
原文传递
肠道共生微生物脂质代谢物的黏膜免疫调节功能与机制
9
作者 王亚婷 张浩浩 +1 位作者 谢亚栋 宋昕阳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78-390,共13页
机体的肠道黏膜表面存在着大量与宿主免疫系统互作的共生微生物,其所编码的代谢通路可产生多种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小分子物质。膳食脂肪可经脂解作用形成游离脂肪酸,并在肠道胆汁酸的协助下作为必需营养元素被机体所吸收利用。与此同时... 机体的肠道黏膜表面存在着大量与宿主免疫系统互作的共生微生物,其所编码的代谢通路可产生多种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小分子物质。膳食脂肪可经脂解作用形成游离脂肪酸,并在肠道胆汁酸的协助下作为必需营养元素被机体所吸收利用。与此同时,肠道共生微生物既可将宿主来源的胆汁酸转化为多种脱结合胆汁酸或次级胆汁酸,也可将部分膳食来源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为多种异构衍生物。目前,关于肠道共生微生物介导的脂质代谢网络调控宿主黏膜免疫系统发育、成熟与功能的研究方兴未艾。结合该实验室的相关研究,该文将对共生微生物脂质代谢物与肠道黏膜免疫互作机制的前沿进展进行综述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黏膜免疫 共生微生物 脂质代谢物
原文传递
54例人肺癌细胞系的交叉污染情况分析
10
作者 方未英 刘毅 +2 位作者 徐兰 顾婷玉 陈跃磊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515-1520,共6页
该研究旨在鉴定国内实验室肺癌细胞系使用的正确性,对从国内多个实验室收集的54例人肺癌细胞样品提取基因组DNA,使用PCR技术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后进行毛细管电泳,获得细胞的STR图谱。与国际数据库中已知细胞系... 该研究旨在鉴定国内实验室肺癌细胞系使用的正确性,对从国内多个实验室收集的54例人肺癌细胞样品提取基因组DNA,使用PCR技术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后进行毛细管电泳,获得细胞的STR图谱。与国际数据库中已知细胞系的STR图谱进行比对,通过计算匹配度确认细胞系的身份信息,判断细胞是否存在交叉污染。结果表明54例肺癌细胞样品中存在交叉污染的有14例,错误率为25.93%(14/54)。其中51例常见人肺癌细胞样品的错误率为27.45%(14/51),3例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科学家建立的人肺癌细胞系样品的错误率为0%(0/3)。该研究针对国内细胞系交叉污染的情况,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串联重复序列分型 人肺癌细胞系 交叉污染
原文传递
MIWI/piRNA激活小鼠精子细胞mRNA翻译的新功能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鹏 刘默芳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73-176,共4页
哺乳动物减数分裂后期的精子发生(spermatogenesis),即精子形成(spermiogenesis),是一个剧烈的细胞形态变化过程。伴随精子细胞中细胞核压缩和染色质重构,基因转录活性将逐渐降低直至完全停止,那些为精子细胞后期阶段发育所需的基因都... 哺乳动物减数分裂后期的精子发生(spermatogenesis),即精子形成(spermiogenesis),是一个剧烈的细胞形态变化过程。伴随精子细胞中细胞核压缩和染色质重构,基因转录活性将逐渐降低直至完全停止,那些为精子细胞后期阶段发育所需的基因都需要提前转录为信使核糖核酸(mRNA),然后以翻译抑制状态储存在精子细胞中,直到特定发育阶段再被激活翻译,以合成蛋白质发挥作用。这个现象被称为“转录–翻译解偶联”,是精子发生中基因表达调控的一个典型特征。然而,目前对于精子细胞中被抑制的mRNA是如何被翻译激活的还知之甚少。我们当前的这项研究发现,MIWI/piRNA通过与翻译起始因子eIF3f、RNA结合蛋白HuR等因子形成功能性翻译激活复合物,特异性地激活小鼠精子细胞中包含AU序列富含元件(AU-rich element,ARE)mRNA的翻译。此项研究揭示了PIWI/piRNA在精子细胞翻译激活中的新功能,并证明此功能为精子细胞发育和功能性精子生成所必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WI MIWI PIRNA eIF3f HUR 翻译激活 精子形成
原文传递
细胞“天线”——纤毛研究的前世今生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银聪 鄢秀敏 沈义栋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2190-2200,共11页
纤毛(cilia)作为突起于细胞表面的细长管状结构,近年来已成为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纤毛可分为动纤毛和静纤毛,它们在生物的发育和生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该文拟简单概述纤毛的研究历史,并通过纤毛领域近年来的重要发... 纤毛(cilia)作为突起于细胞表面的细长管状结构,近年来已成为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纤毛可分为动纤毛和静纤毛,它们在生物的发育和生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该文拟简单概述纤毛的研究历史,并通过纤毛领域近年来的重要发现来进一步介绍纤毛的结构组成及其相关信号调节在疾病和衰老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毛 纤毛内转运 信号通路 外泌体 纤毛相关疾病
原文传递
tRNA 37位6-苏氨酰氨基甲酰腺苷酸修饰及其生物学功能
13
作者 王勇 周小龙 王恩多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4-430,共7页
转运RNA(transfer RNA,t RNA)上存在着大量的转录后核苷酸修饰,其参与并调控t RNA的生物学功能。t RNA 37位6-苏氨酰氨基甲酰腺苷酸(N^6-threonylcarbamoyladenosine,t^6A)修饰是一类高度保守的转录后修饰,其广泛存在于古菌、细菌及真... 转运RNA(transfer RNA,t RNA)上存在着大量的转录后核苷酸修饰,其参与并调控t RNA的生物学功能。t RNA 37位6-苏氨酰氨基甲酰腺苷酸(N^6-threonylcarbamoyladenosine,t^6A)修饰是一类高度保守的转录后修饰,其广泛存在于古菌、细菌及真核生物t RNA。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6A参与调控t RNA反密码子与mRNA密码子的结合、mRNA翻译效率、tRNA与核糖体的结合及细胞生长;同时,tRNA上还存在6-甲基-t^6A、2-甲硫基-t^6A、环形t^6A、2-甲硫基环形t^6A及羟基t^6A等t^6A的衍生形式。开展tRNA上t^6A修饰的研究,将丰富人们对t^6A修饰的生物合成机制、生物学功能及在人类相关疾病中的潜在作用的认识。现将简要介绍已报道的t^6A修饰和其衍生形式及其参与tRNA功能调控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后修饰 6-苏氨酰氨基甲酰腺苷酸 生物合成机制 生物学功能
原文传递
肿瘤转移过程中的细胞代谢调控 被引量:4
14
作者 戚怡君 高鸿 +1 位作者 刘琛 杨巍维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4期701-711,共11页
转移是90%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相比原位肿瘤,转移的肿瘤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代谢特征。这些代谢上的异常在肿瘤细胞迁移、侵袭、抗失巢凋亡及远端定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深入理解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代谢重编程机制,有助于利用肿... 转移是90%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相比原位肿瘤,转移的肿瘤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代谢特征。这些代谢上的异常在肿瘤细胞迁移、侵袭、抗失巢凋亡及远端定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深入理解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代谢重编程机制,有助于利用肿瘤细胞的代谢弱点限制肿瘤转移,进而为发生转移的癌症患者提供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代谢 肿瘤转移 代谢重编程
原文传递
小鼠肠道固有层免疫细胞分离的方法及高参数流式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苗苗 李华萍 +2 位作者 赵娅娅 边玮 俞珺璟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077-1086,共10页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基于散射光信号和荧光信号对单个细胞或颗粒进行多参数高通量快速检测的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免疫学相关的基础科研工作中,流式细胞术亦是免疫表型及功能分析的重要手段。其中,高质量的单细胞悬液...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基于散射光信号和荧光信号对单个细胞或颗粒进行多参数高通量快速检测的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免疫学相关的基础科研工作中,流式细胞术亦是免疫表型及功能分析的重要手段。其中,高质量的单细胞悬液制备是流式检测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流式检测的结果。该研究选用一种较难制备的原代组织样本—小鼠肠道固有层,选择两种酶解消化方法,从细胞得率、活性、免疫细胞标志物等多个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胶原酶Ⅷ和DNase Ⅰ为主的酶解方法更适用于小鼠肠道固有层免疫细胞的获取,同时结合多参数配色方案,实现了对肠道免疫细胞各主要类群的全面分析。该研究为揭示样品制备实验结果的影响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准确分析小鼠肠道固有层免疫细胞类群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固有层 单细胞悬液制备 多色流式检测
原文传递
高精度时空转录组揭示小鼠早期胚胎三胚层细胞谱系发生过程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桂忠 彭广敦 景乃禾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从受精卵发育成具有不同细胞类型个体的过程中,细胞命运受到多个层次的调控。在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原肠运动是外、中、内三个胚层的建立过程,为后续的器官发生和形态建成提供了发育蓝图。然而目前对于三胚层命运建立的分子... 从受精卵发育成具有不同细胞类型个体的过程中,细胞命运受到多个层次的调控。在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原肠运动是外、中、内三个胚层的建立过程,为后续的器官发生和形态建成提供了发育蓝图。然而目前对于三胚层命运建立的分子机制认识并不清晰。该文通过对小鼠早期胚胎的时空转录组分析,从分子层面揭示了外、中、内三胚层谱系发生的整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谱系 原肠运动 时空转录组
原文传递
肿瘤微环境中乳酸的功能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明 张亚娟 杨巍维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3年第5期601-608,共8页
细胞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细胞的主要特征,其对于肿瘤发生、生长、转移以及维持自身在不利条件下的存活至关重要。肿瘤细胞通过“有氧糖酵解”大量产生乳酸并释放至胞外,导致乳酸在肿瘤微环境累积并使其呈现低pH值特征。近年来,大量研究表... 细胞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细胞的主要特征,其对于肿瘤发生、生长、转移以及维持自身在不利条件下的存活至关重要。肿瘤细胞通过“有氧糖酵解”大量产生乳酸并释放至胞外,导致乳酸在肿瘤微环境累积并使其呈现低pH值特征。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乳酸不仅可以作为能源物质被肿瘤细胞摄取利用,并且对肿瘤细胞、多种免疫细胞与基质细胞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总体上,乳酸通过多重机制对肿瘤微环境中的不同组分产生不同影响。一方面,乳酸通过介导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信号转导或表观遗传修饰直接增强肿瘤细胞的存活、增殖与迁移能力。另一方面,乳酸可介导血管生成、“免疫逃逸”等过程间接促进肿瘤发生、生长与转移。并且,乳酸相关代谢酶、转运体及其下游调控靶点均与肿瘤发展密切相关,具有被开发为肿瘤治疗靶向药物的潜力。本文总结了近期关于肿瘤微环境中乳酸的功能及其机制研究,并对其作为肿瘤治疗靶点的前景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乳酸 转移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座子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依妮 王露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323-1334,共12页
转座子,作为基因组中最丰富的元件,普遍存在于各类有机生命体中,并且占据了近一半的人类基因组DNA。转座子是基因组不稳定的潜在源泉,其激活能够导致动物不育和疾病发生,还可能加速衰老进程,因此转座子的异常激活通常被认为是对有机体... 转座子,作为基因组中最丰富的元件,普遍存在于各类有机生命体中,并且占据了近一半的人类基因组DNA。转座子是基因组不稳定的潜在源泉,其激活能够导致动物不育和疾病发生,还可能加速衰老进程,因此转座子的异常激活通常被认为是对有机体不利的。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表明,宿主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功驯化了这类基因组中的“寄生虫”,并利用它们来维持自身的发育和功能。宿主和转座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代表着一种根本的遗传冲突,而这种遗传冲突在诸如配子发生和肿瘤发生等许多的生命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转座子领域的认识,该文将从进化、疾病、免疫、调控机制等方面简述转座子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座子 基因表达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DNA双链断裂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树恒 梁羽 吴薇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488-1496,共9页
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DSB)是最严重的DNA损伤类型,研究其产生及修复机制对理解疾病发生、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测序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多种DSB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诞生,使得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DSB“热点”及其修复加... 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DSB)是最严重的DNA损伤类型,研究其产生及修复机制对理解疾病发生、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测序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多种DSB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诞生,使得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DSB“热点”及其修复加工过程成为可能。目前,这些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DSB研究领域,促进了多个关键修复因子功能的解析及多种体系下断裂热点的鉴定,加深了在染色体环境对DSB调控机制方面的理解,让DSB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维度。结合实验室的相关研究内容,该文将对DSB的产生、修复机制及目前已发表的DSB高通量检测技术进行简要概述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修复 DNA双链断裂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鱼类胚胎干细胞培养相关技术
20
作者 续佳 李世峰 李逸平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9期1401-1408,共8页
胚胎干细胞(ESC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生物学进程、胚胎发育和再生医学等研究的理想实验模型,由此人们对不同物种胚胎干细胞的开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包括在鱼类、啮齿类和灵长类中建立了胚胎干细胞系。该文重点总结... 胚胎干细胞(ESC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生物学进程、胚胎发育和再生医学等研究的理想实验模型,由此人们对不同物种胚胎干细胞的开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包括在鱼类、啮齿类和灵长类中建立了胚胎干细胞系。该文重点总结了鱼类中ESCs和ESCs样细胞系的培养技术和应用难点,讨论了鱼类胚胎细胞系因体外长期培养丢失多能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生殖系传递能力和嵌合体形成效率低等问题,并探讨了通过核移植、半克隆技术作为代替途径来解决生殖系嵌合问题以及快速制备转基因品系鱼类模型,希望对优化鱼类ESCs培养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CS 单倍体ESCs 鱼类 多能性 核移植 半克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