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致二溴甲烷离子化学电离质谱分析VOCs 被引量:2
1
作者 蒋吉春 王艳 +6 位作者 刘巍 李金旭 李庆运 吴称心 花磊 侯可勇 李海洋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9,共10页
以真空紫外(VUV)灯作为电离源的单光子电离质谱(SPI-MS)分析方法是一种快速分析复杂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技术,但SPI-MS灵敏度受限于VUV灯较低的光通量及部分VOCs较小的电离截面。本工作自行研制了一种基于VUV Kr灯的新型光致二... 以真空紫外(VUV)灯作为电离源的单光子电离质谱(SPI-MS)分析方法是一种快速分析复杂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技术,但SPI-MS灵敏度受限于VUV灯较低的光通量及部分VOCs较小的电离截面。本工作自行研制了一种基于VUV Kr灯的新型光致二溴甲烷正离子化学电离源,并将该电离源与飞行时间质谱(TOF MS)联用进行VOCs分析。该电离源以体积分数1 000μL/L的二溴甲烷为试剂气体,利用VUV光电离产生稳定且充足的二溴甲烷正离子,二溴甲烷正离子与样品分子通过电荷转移发生化学电离,大大提高了样品的电离效率。与SPI源相比,该电离源不仅对电离能在10.0eV附近的VOCs信号强度提升100倍以上(如对2-丙醇、乙酸乙酯和3-氯丙烯分别提高了103、118和126倍),而且保持着与SPI一致的软电离特性。该电离源10s内对复杂样品EPA TO-14、TO-15/17校准标气中的42种化合物的最低检测限达到0.06μg/m3,并且因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VOCs的实时在线监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电离源 单光子电离 软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TOFMS) 挥发性有机物(VO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的代谢组学在小檗碱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艳杰 张春兰 +3 位作者 张晗 赵欣捷 侯丽辉 许国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4-471,共8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和代谢紊乱性疾病,合理的药物治疗非常重要。本研究中,超重/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经过小檗碱治疗3个月,采集治疗前后的血样进行分析,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和代谢紊乱性疾病,合理的药物治疗非常重要。本研究中,超重/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经过小檗碱治疗3个月,采集治疗前后的血样进行分析,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HPLC-MS)对治疗前后血清中的内源性物质进行了相对含量测定。正交信号校正的偏最小二乘模式识别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后有明显的区分。多变量分析结合非参数检验找出的与小檗碱治疗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均与脂类代谢有关。临床生化数据结合代谢组学数据显示,小檗碱治疗超重/肥胖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以增加机体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脂类代谢。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代谢组学是研究中药治疗疾病效果的有效工具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代谢组学 小檗碱 多囊卵巢综合征 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UHP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代谢组学及磷脂轮廓分析在糖代谢异常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素敏 郑虹 +3 位作者 路鑫 刘颖 苏本利 许国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7-313,共7页
糖代谢异常由于其发病率的升高和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而日益受到科学研究者的关注。实验中利用液相色谱与质谱(LC-M S)联用技术对糖代谢异常分别进行了代谢组学和磷脂轮廓分析,研究了糖代谢异常中的两个阶段———空腹血糖受损(IFG)和初... 糖代谢异常由于其发病率的升高和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而日益受到科学研究者的关注。实验中利用液相色谱与质谱(LC-M S)联用技术对糖代谢异常分别进行了代谢组学和磷脂轮廓分析,研究了糖代谢异常中的两个阶段———空腹血糖受损(IFG)和初诊糖尿病(NDD)的代谢差异情况。首先从LC-M S采集到血浆中代谢组学分析及磷脂轮廓分析的原始谱图,通过软件的峰匹配等步骤得到峰表,之后利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正交校正的偏最小二乘法(O SC-PLS)对样品进行分型,根据模型的变量重要因子(VIP)、显著性差异检验结果等筛选出差异性代谢物。结果显示:NDD组比IFG组与对照组(N组)比较存在更明显的代谢差异,发生变化的化合物主要为游离脂肪酸、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鞘磷脂和磷脂酰胆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糖代谢异常 空腹血糖受损 初诊糖尿病 代谢组学 磷脂轮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气压光电离-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绿茶香型快速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庆运 花磊 +5 位作者 何梦琦 李佳 蒋吉春 侯可勇 田地 李海洋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1-549,共9页
茶香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基于动态顶空进样-高气压光电离-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HPPI-CI-TOFMS),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层聚类分析(HCA)等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鉴别绿茶香型的方法,并通过... 茶香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基于动态顶空进样-高气压光电离-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HPPI-CI-TOFMS),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层聚类分析(HCA)等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鉴别绿茶香型的方法,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及置换检验对分类方法进行评估。采用本方法对收集自四川、贵州、浙江、安徽等不同产地的4种香型(嫩香型、栗香型、嫩栗香型、熟栗香型),共31个绿茶样品进行茶香挥发性有机物(VOCs)指纹谱分析。在所得茶香VOCs的HPPI/CI质谱图中,不同香型绿茶特征谱峰的种类和相对强度差异明显;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同种香型的绿茶样品挥发性茶香成分的自身差异较小,但不同香型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可实现准确的分类鉴别,方法模型对未知样品的预测能力达到85.1%,并通过样本验证组测试了该模型的准确度。本方法为绿茶香型的有效鉴别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在食品的品质评价和质量安全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气压光电离-化学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 绿茶香型 多元分析 挥发物指纹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负化学源-低分辨质谱法测定人体血液不同组分中短链及中链氯化石蜡 被引量:7
5
作者 于霜 高媛 +4 位作者 朱秀华 耿柠波 代玉冰 洪建尧 陈吉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98-706,共9页
短链及中链氯化石蜡(SCCPs和MCCPs)因其持久性、生物毒性、富集性及长距离迁移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随着SCCPs和MCCPs在多种环境介质中的广泛检出,人类面临的暴露风险逐渐升高,因此开展人体内SCCPs和MCCPs的暴露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了解... 短链及中链氯化石蜡(SCCPs和MCCPs)因其持久性、生物毒性、富集性及长距离迁移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随着SCCPs和MCCPs在多种环境介质中的广泛检出,人类面临的暴露风险逐渐升高,因此开展人体内SCCPs和MCCPs的暴露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了解氯化石蜡(CPs)及其各同族体在血浆和血细胞中的分配行为及分布特征能够更好地掌握其在人体内的积累和循环情况,有助于准确、有效地评估CPs在人体内的暴露水平。本研究建立了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将人体血液分离为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4种组分,利用超声进行细胞破碎和提取,并采用多层硅胶柱去除脂质干扰。结果表明,使用80 mL正己烷-二氯甲烷(1∶1, v/v)和50 mL二氯甲烷作为样品净化的连续洗脱溶剂(合并收集)可实现血液样品中CPs与脂类大分子的选择性分离。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负化学源-低分辨质谱法(GC-ECNI-LRMS)测定人体血液不同组分中的SCCPs和MCCPs, SCCPs和MCCPs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1.57 ng/g湿重(n=7)和8.29 ng/g湿重(n=7),提取内标的回收率分别为67.0%~126.6%和69.5%~120.5%。采用该方法对采集的人体血液样品进行分析,所有样品中均有SCCPs和MCCPs检出,检出含量分别为10.81~65.23 ng/g湿重和31.82~105.65 ng/g湿重,其中红细胞中的SCCPs和MCCPs含量最高,其次是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中的CPs含量相对较低。SCCPs和MCCPs在人体血液不同组分中的分布模式相似,SCCPs以C10-CPs为主,MCCPs以C14-CPs为主。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便捷,能够满足人体血液样品的组分分离及各组分中SCCPs和MCCPs的定量分析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负化学源-低分辨质谱法 短链氯化石蜡 中链氯化石蜡 样品提取与净化 人体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中挥发性有机物作为肺癌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郭维静 蒋吉春 +3 位作者 魏麟欢 李倩 赵丹 杨丽君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8期700-708,共9页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的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代谢组学中尿液挥发性有机物作为肺癌的潜在诊断标志物备受关注。该综述旨在总结近年来采用质谱技术检测的尿中挥发性有机物作为肺癌诊断标志物的...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的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代谢组学中尿液挥发性有机物作为肺癌的潜在诊断标志物备受关注。该综述旨在总结近年来采用质谱技术检测的尿中挥发性有机物作为肺癌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尿液 肿瘤标志物 代谢组学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7
作者 徐天润 刘心昱 许国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8,共9页
代谢组学是研究小分子代谢物的有用工具,能够直接反映生命体终端和表型信息,在精准医学和转化医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动态范围宽、信息丰富等优点,已成为代谢组学研究的主要技术平台。代谢组... 代谢组学是研究小分子代谢物的有用工具,能够直接反映生命体终端和表型信息,在精准医学和转化医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动态范围宽、信息丰富等优点,已成为代谢组学研究的主要技术平台。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的创新与进展是代谢组学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的重要前提。该文综述了近5年来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取得的成果,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给予展望。综述引用文献81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一维色谱 多维色谱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售聚氯乙烯(PVC)塑料制品中短链及中链氯化石蜡含量分析及排放预测
8
作者 于浩然 高媛 +1 位作者 张海军 陈吉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78-3687,共10页
氯化石蜡(chlorinated paraffins,CPs)是一系列正构烷烃氯代混合物,常用作阻燃和塑化添加剂.其中,短链氯化石蜡(SCCPs)和中链氯化石蜡(MCCPs)具备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属性.作为聚氯乙烯(PVC)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我国约有70%CPs产品被... 氯化石蜡(chlorinated paraffins,CPs)是一系列正构烷烃氯代混合物,常用作阻燃和塑化添加剂.其中,短链氯化石蜡(SCCPs)和中链氯化石蜡(MCCPs)具备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属性.作为聚氯乙烯(PVC)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我国约有70%CPs产品被添加到PVC塑料当中,其添加SCCPs和MCCPs的含量水平和潜在排放暴露风险需要重点关注.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GC-Orbitrap-HRMS)检测市售5类25种典型PVC塑料中SCCPs和MCCPs水平.结果表明,塑料中SCCPs和MCCPs的浓度范围为0.010—64.2 mg·g^(−1)和0.002—50.9 mg·g^(−1),不同样品间的SCCPs和MCCPs的含量差异明显,浓度水平依次为线缆>地毯/垫>地板革>硬管>布线槽.不同材料中SCCPs同系物分布存在差异,线缆护套和地毯/垫中C_(13)-CPs为SCCPs的主要同族体,地板革中SCCPs以C_(10)-CPs为主,硬管和布线槽中各碳同族体相对丰度无显著差异.MCCPs在所有材料中分布模式相似,均以C_(14)-CPs为主.SCCPs以Cl_(7)和Cl_(8)为主,MCCPs的氯分布更为集中,以Cl_(8)为主.通过排放预测模型评估了5类PVC塑料中SCCPs和MCCPs向空气、地表水和土壤中的年最大排放量,分别为2.73 kt(空气)、0.82 kt(地表水)以及0.11 kt(土壤),确定PVC塑料的生产及使用是环境中SCCPs和MCCPs的重要排放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短链氯化石蜡 中链氯化石蜡 PVC塑料 排放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拟南芥中的赤霉素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璐 吴倩 +2 位作者 段春凤 吴大朋 关亚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23-926,共4页
建立了基质固相分散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MSPD-HPLC-MS/MS)同时测定拟南芥中3种赤霉素GA1,GA3和GA4的分析方法。将拟南芥样品与C18填料混合研磨制成MSPD柱,并采用80%冷甲醇洗脱。采用反相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0.05%甲酸水溶液... 建立了基质固相分散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MSPD-HPLC-MS/MS)同时测定拟南芥中3种赤霉素GA1,GA3和GA4的分析方法。将拟南芥样品与C18填料混合研磨制成MSPD柱,并采用80%冷甲醇洗脱。采用反相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0.05%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ESI-)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对样品前处理条件、色谱分离条件和质谱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3种赤霉素在10~300 ng/g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8,检出限在1.1~4.1 ng/g之间。在10~50 ng/g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范围为54.7%~102.6%,相对标准偏差(RSD,n=3)为3.2%~12.8%。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回收率高,适合拟南芥中GA1、GA3、GA4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赤霉素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析-气相色谱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的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孟虎 赵景红 +2 位作者 段春凤 郝亮 关亚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31-936,共6页
研制了一种热解析装置,并与气相色谱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定量分析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装置为直热式加热,升温速率快;直接安装在色谱进样器上方,无需冷阱聚焦。将热解析装置与气相色谱联用,优化了样品承载体材... 研制了一种热解析装置,并与气相色谱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定量分析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装置为直热式加热,升温速率快;直接安装在色谱进样器上方,无需冷阱聚焦。将热解析装置与气相色谱联用,优化了样品承载体材质、热解析条件和进样模式,并用于16种多环芳烃和9种正构烷烃的检测。结果表明,热解析-气相色谱方法对多环芳烃和正构烷烃的检出限分别为0.014~0.093 ng和0.016~0.026 ng,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75;用于3个城市PM10中的痕量多环芳烃和正构烷烃的定量测定,回收率分别在95%~135%(多环芳烃)和95%~115%(正构烷烃)之间。将热解析装置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比较了3个城市7种粒径分布的PMx(x=10,5,2,1,0.5,0.25,0.1)中的多环芳烃和正构烷烃,结果表明,不同粒径颗粒物均含有正构烷烃和PAHs,但含量相差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热解析 PM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振宾 欧俊杰 +3 位作者 林辉 刘忠山 董靖 邹汉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11-2019,共9页
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结合了有机聚合物整体柱和硅胶整体柱的优势,具有制备简单、机械强度高和通透性好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关注.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常规溶胶-凝胶法、'一锅法'和其它聚合方法.目前,杂化整体柱已... 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结合了有机聚合物整体柱和硅胶整体柱的优势,具有制备简单、机械强度高和通透性好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关注.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常规溶胶-凝胶法、'一锅法'和其它聚合方法.目前,杂化整体柱已被广泛应用于微纳尺度分离分析、样品预处理和固定化酶反应器基质中.本文综述了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胶杂化 整体柱 溶胶-凝胶 一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的多肽组学技术用于人参不同部位多肽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楠 程孟春 +2 位作者 吴玉林 刘丹 张晓哲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05-1313,共9页
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的多肽组学技术对人参主根、支根、须根和芦头的多肽谱进行全面分析,旨在评价人参不同形态区域多肽表达的异同。本研究共表征62个数据库中已收录的人参多肽。结果表明,人参不同部位均富含多肽类成分... 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的多肽组学技术对人参主根、支根、须根和芦头的多肽谱进行全面分析,旨在评价人参不同形态区域多肽表达的异同。本研究共表征62个数据库中已收录的人参多肽。结果表明,人参不同部位均富含多肽类成分。多肽组学研究发现,人参主根和支根、芦头与须根之间多肽含量具有显著差异,从鉴定到的多肽中共发现25个稳定表达的已知潜在多肽标志物。其中多肽种类及含量在主根与其他部位间差异最显著,为主根与非主根药效差异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揭示了人参多肽结构多样性及人参不同部位人参多肽表达的异同,对人参化学特征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为人参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提供了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 多肽 人参 多肽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用于卵巢肿瘤中磷脂轮廓的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素敏 王宜生 +5 位作者 窦阿波 陈静 路鑫 曹锐 徐丛剑 许国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43-850,共8页
卵巢肿瘤日益影响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其中的卵巢癌是女性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居三者之首。因此卵巢肿瘤尤其卵巢癌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本研究利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对卵巢肿瘤进行磷脂轮廓分析,研究良性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日益影响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其中的卵巢癌是女性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居三者之首。因此卵巢肿瘤尤其卵巢癌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本研究利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对卵巢肿瘤进行磷脂轮廓分析,研究良性卵巢肿瘤(B)和卵巢癌(M)的患者血清中磷脂代谢的差异情况。首先用LC-MS采集血清中磷脂的指纹图谱,通过峰识别、峰匹配等得到峰表,然后利用正交校正的偏最小二乘法(OSC-PLS)进行多种分型,根据模型的变量重要因子(VIP)、VIP值的置信区间、S图和显著性差异检验结果等筛选有差异的磷脂。结果显示:M组和B组与正常对照(N)组比较都存在明显的磷脂代谢差异,发生改变的磷脂主要为缩醛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缩醛磷脂酰胆碱、鞘磷脂和溶血磷脂酰胆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 磷脂轮廓 卵巢肿瘤 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用于大肠杆菌代谢组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希越 高鹏 许国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84-1093,共10页
建立了两性离子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用于大肠杆菌胞内极性代谢物的分离分析。选取52个代表性极性物质对方法进行考察,发现此方法有较好的线性范围,且大部分物质最低检测限均在 ng/mL 数量级。平行制备6份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显... 建立了两性离子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用于大肠杆菌胞内极性代谢物的分离分析。选取52个代表性极性物质对方法进行考察,发现此方法有较好的线性范围,且大部分物质最低检测限均在 ng/mL 数量级。平行制备6份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5%以上代谢物峰面积的 RSD值小于30%。6个内标物质在低、中、高3个浓度下的日内精密度( RSD)均小于20%,大部分物质的相对回收率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70%~130%)。把此方法用于yfcC基因改造的3株大肠杆菌代谢组分析,发现一些小肽、氨基酸、核苷、有机酸、磷脂等物质在基因改造后发生明显变化。此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两性离子亲水作用色谱/质谱方法检测到的物质化学性质分布广,跨越了极性磷脂到小肽的各个范围,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稳定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亲水作用色谱/质谱 极性物质 大肠杆菌 代谢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怀珍珠菊和野菊花化学成分差异性分析
15
作者 杨晓萌 赵楠 +3 位作者 刘欣欣 张立新 张晓哲 张丽华 《中草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496-6507,共12页
目的 研究典型食用菊怀珍珠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与典型药用菊野菊花C. indicum的差异性成分。方法采用UPLC/Q-TOF-MS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筛选怀珍珠菊与野菊花的差异性成分。结果 从怀珍珠菊中共鉴定出包括黄酮类、萜类、苯... 目的 研究典型食用菊怀珍珠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与典型药用菊野菊花C. indicum的差异性成分。方法采用UPLC/Q-TOF-MS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筛选怀珍珠菊与野菊花的差异性成分。结果 从怀珍珠菊中共鉴定出包括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有机酸类等类化合物在内的80个代谢产物,其中木犀草苷、艾黄素、秦皮乙素等19个代谢产物是与野菊花具有显著差异性的分子。结论 萜类化合物为怀珍珠菊和野菊花的主要差异性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与抗炎、抑菌和抗虫害密切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珍珠菊 野菊花 UPLC/Q-TOF-MS 主成分分析 差异性分析 萜类化合物 木犀草苷 艾黄素 秦皮乙素
原文传递
氯代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及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罗云 张保琴 +4 位作者 任晓倩 王菲迪 耿柠波 张海军 陈吉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0-134,共15页
氯代多环芳烃(chlorin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Cl-PAHs)是一种多环芳烃的氯代衍生物,具有与二噁英相似的毒性效应,并且在各种环境介质中广泛存在。Cl-PAHs已成为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氯代多环芳烃(chlorin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Cl-PAHs)是一种多环芳烃的氯代衍生物,具有与二噁英相似的毒性效应,并且在各种环境介质中广泛存在。Cl-PAHs已成为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本文从Cl-PAHs的来源、污染现状、毒性效应与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有关Cl-PAHs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多环芳烃 来源 污染现状 毒性效应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样品中双酚类化合物的固相萃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洪媛 金静 +2 位作者 郭崔崔 陈吉平 胡春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35-844,共10页
双酚类化合物作为一类内分泌干扰物广泛存在于环境介质中,经过多种途径迁移至人体后,可对人体产生内分泌毒性、细胞毒性、基因毒性、生殖毒性、二噁英毒性和神经毒性,已被加拿大政府风险评估识别为进一步优先控制名录。随着环境领域对... 双酚类化合物作为一类内分泌干扰物广泛存在于环境介质中,经过多种途径迁移至人体后,可对人体产生内分泌毒性、细胞毒性、基因毒性、生殖毒性、二噁英毒性和神经毒性,已被加拿大政府风险评估识别为进一步优先控制名录。随着环境领域对双酚类化合物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工作逐渐向水、沉积物、灰尘和生物样品等多介质开拓。但是,由于不同环境样品在基质复杂性和污染物浓度水平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开发提取效率高、净化选择性好、普适性强、操作简单、高通量的提取和净化方法,有助于实现环境介质中双酚类化合物的高灵敏、批量检测。近年来,新型前处理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固相萃取技术,在双酚类化合物提取与净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提取净化方法存在的耗时、耗力和耗溶剂等不足,而且为新型污染物分析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该文简述了典型双酚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用途用量和环境危害,重点围绕新型固相萃取吸附剂开发和固相萃取模式转变两个方面,总结了固相萃取在双酚类化合物提取净化方法方面取得的进展。商品化固相萃取产品普适性强,在环境监测领域应用范围较广,适用于双酚类化合物的产品种类有限;新型吸附剂研发聚焦吸附容量(如介孔硅材料、碳纳米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环糊精)和选择性(如分子印迹聚合物和混合模式离子交换聚合物)两个方面,种类多样化可满足不同检测需求;越来越多的高灵敏分析仪器不断推向市场,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固相萃取模式正逐渐向微型化、自动化、简易化等方向发展,如QuEChERS、固相微萃取、磁固相萃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类化合物 固相萃取 分子印迹 固相微萃取 磁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用于膀胱癌患者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郑思佳 王晴晴 +2 位作者 王晓琳 赵欣捷 许国旺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21-1929,共9页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和高进展率的特点。本研究应用69个极性代谢物标样选择合适的分离系统,建立了两性离子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本方法线性范围较宽,检出限低于ng/m L数...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和高进展率的特点。本研究应用69个极性代谢物标样选择合适的分离系统,建立了两性离子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本方法线性范围较宽,检出限低于ng/m L数量级。将本方法用于血清代谢组学分析,85%以上代谢物峰面积的RSD<30%。对64例膀胱癌患者和32例正常人的血清进行代谢组学研究,发现溶血磷脂酰胆碱、游离脂肪酸、氨基酸、胆汁酸、有机酸、核苷等在患病组和正常组中存在显著差异。经筛选和验证,甘磷酸胆碱、胱氨酸、十二碳烯酸、二十碳烯酸和鹅去氧胆酸5种代谢物可以作为区分膀胱癌和正常人的潜在标志物。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的代谢组学方法是发现癌症诊断潜在生物标志物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亲水作用色谱/质谱 代谢组学 膀胱癌 极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液相制备色谱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制备色谱法分离纯化海风藤中的化合物 被引量:4
19
作者 辛华夏 彭子悦 +3 位作者 江大森 傅青 金郁 梁鑫淼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4-479,共6页
建立了基于反相液相制备色谱和超临界流体制备色谱的组合方法,用于分离纯化醇提水沉后石油醚层中的海风藤。首先以甲醇作为改性剂,采用醇提水沉法去除海风藤甲醇提取物中的叶绿素,加入硅藻土后用石油醚回流富集目标成分。选用反相C18制... 建立了基于反相液相制备色谱和超临界流体制备色谱的组合方法,用于分离纯化醇提水沉后石油醚层中的海风藤。首先以甲醇作为改性剂,采用醇提水沉法去除海风藤甲醇提取物中的叶绿素,加入硅藻土后用石油醚回流富集目标成分。选用反相C18制备色谱柱将其分为18个组分,然后将组分在SFC模式下进行制备。选用酰胺色谱柱,以甲醇为改性剂,在柱温30℃、背压15.0 MPa的条件下进行分离。基于反相色谱和超临界流体色谱不同的分离选择性,最后分离得到6个高纯度化合物。该法展示了反相制备色谱和超临界流体制备色谱在海风藤分离纯化方面的优势,特别是超临界流体色谱在天然产物的分析和制备方面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色谱 反相液相色谱 制备色谱 分离纯化 海风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样品中内源性植物激素时空分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玉璇 段春凤 关亚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06-814,共9页
内源性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中合成,并在整个植物生命周期内调控其生长发育、应对外界刺激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类微量或痕量有机小分子化合物。随着植物激素分析方法的发展,分析样品用量逐渐减少,不同植物组织(或器官)中植物激素的... 内源性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中合成,并在整个植物生命周期内调控其生长发育、应对外界刺激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类微量或痕量有机小分子化合物。随着植物激素分析方法的发展,分析样品用量逐渐减少,不同植物组织(或器官)中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含量差异不断呈现,极大促进了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研究。近年来,植物样品中内源性植物激素的时空分布研究已成为植物激素分析的一大热点。该文总结了近五年来,内源性植物激素时空分布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分析难点、分析方法、主要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时空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讨论和总结,相关内容围绕本研究组在植物激素检测方面的工作展开。最后,展望了植物激素时空分析这一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 样品前处理 时空分布 植物激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