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D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力学特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邓忠民 洪友士 朱晨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6-64,共9页
剧烈塑性变形(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SPD)纳米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力致材料纳米化方法.该方法克服了由粉体压合法带来的残余空隙、球磨法带来的杂质等不足,并且适用于不同形状尺寸的金属、合金、金属间化合物等,因此受到了... 剧烈塑性变形(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SPD)纳米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力致材料纳米化方法.该方法克服了由粉体压合法带来的残余空隙、球磨法带来的杂质等不足,并且适用于不同形状尺寸的金属、合金、金属间化合物等,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介绍了SPD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相关纳米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的现状,并展望了对SPD力致纳米材料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D 纳米材料 制备方法 力学特性 剧烈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细胞自动机与岩石弹-脆-塑性性质的细观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周辉 冯夏庭 +1 位作者 谭云亮 王泳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8-682,共5页
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和岩石的基本力学性质,进一步发展了由作者提出的一种用于模拟岩石非线性破坏演化的新方法—物理细胞自动机(PCA)模型。该模型通过岩石内部(或细观)基元(或细胞)间简单的随机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来反映岩石系统整体的稳... 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和岩石的基本力学性质,进一步发展了由作者提出的一种用于模拟岩石非线性破坏演化的新方法—物理细胞自动机(PCA)模型。该模型通过岩石内部(或细观)基元(或细胞)间简单的随机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来反映岩石系统整体的稳定宏观力学现象。利用PCA模型,研究了形成不同岩石本构关系的本质影响因素,揭示了岩石弹-脆-塑性性质的细观机制,为进一步认知岩石等非均质材料的力学性质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方法。同时,其研究思路和结论也可为微观和细观力学的数值模拟方法及新型复合材料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细胞自动机 岩石的弹-脆-塑性 细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凝覆盖率对材料表面力学性能影响的模拟 被引量:2
3
作者 邓忠民 赵亦兵 洪友士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2-216,共5页
通过有限元方法 ,模拟了接触载荷下 ,激光熔凝覆盖率对材料表层循环应力幅值和表层裂纹CTOD的影响 ,从而预测了熔凝覆盖率对材料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 .文中考虑了不同熔凝覆盖率的材料表面微结构形状的差异 ,不同熔凝覆盖率摩擦副的摩擦... 通过有限元方法 ,模拟了接触载荷下 ,激光熔凝覆盖率对材料表层循环应力幅值和表层裂纹CTOD的影响 ,从而预测了熔凝覆盖率对材料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 .文中考虑了不同熔凝覆盖率的材料表面微结构形状的差异 ,不同熔凝覆盖率摩擦副的摩擦系数一样和发生变化两种情况 .结果显示 ,熔凝覆盖率为 2 0 %左右的材料表层强韧化性能最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 力学性能 激光熔凝 覆盖率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学森开创的物理力学 被引量:8
4
作者 朱如曾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9-499,共11页
回顾物理力学的创立和半个世纪的发展,表明物理力学对工程技术和力学基础研究的双重作用,以及钱学森对物理力学的创建和发展的卓越贡献,并展望物理力学的未来,说明我们这代人负有主动促进物理力学发展的历史责任.
关键词 物理力学 大跨度思维方式 技术科学 基础科学 量子力学 平衡态统计力学 细观 微观 第一原理分子动力学 钱学森 工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相对论热力学中玻意耳定律与焦耳定律的相互独立性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如曾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共4页
证明在非相对论热力学理论系统中,焦耳定律不是玻意耳定律的推论,玻意耳定律也不是焦耳定律的推论.用热力CV(θ)学证明理想气体的低温热容满足关系式∫εθdθ=+∞,并对以往的争论给予一些评论.
关键词 玻意耳定律 焦耳定律 理想气体 热力学稳定条件 热力学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论力学中普遍定律的实用判别法和协变集的实用构造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如曾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0-71,共2页
给出相对论力学中普遍定律的实用判别法和协变集的实用构造法,还给出实现非普遍定律的“可导出性”的一种实用方法.
关键词 相对论力学 普遍定律 实用判别法 协变集 实用构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TB6连接孔挤压强化残余应力及疲劳寿命试验研究
7
作者 冯平法 刘嘉辉 +7 位作者 王子标 冯峰 张翔宇 沈岳 张建富 王健健 吴志军 郁鼎文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21,共8页
针对钛合金TB6连接孔,研究直接芯棒挤压强化工艺参数对钛合金耳片的强化效果,表征不同挤压量和挤压次数下连接孔塑性变形量、孔壁残余应力和表面粗糙度,测试挤压强化前后耳片的拉–拉疲劳寿命,分析疲劳断口的形貌特征及疲劳寿命提升的... 针对钛合金TB6连接孔,研究直接芯棒挤压强化工艺参数对钛合金耳片的强化效果,表征不同挤压量和挤压次数下连接孔塑性变形量、孔壁残余应力和表面粗糙度,测试挤压强化前后耳片的拉–拉疲劳寿命,分析疲劳断口的形貌特征及疲劳寿命提升的原因。结果表明,挤压强化几乎不能改善孔壁表面质量,但可以使孔壁发生剧烈的塑性变形,引入一定的残余压应力;随着挤压量的增大,塑性变形量增大,残余压应力引入峰值和深度均明显增大,衰减速度减小,而挤压次数的影响相对较小;挤压强化后疲劳寿命显著提高,经由3%挤压量挤压强化后的耳片疲劳极限提升至少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TB6 连接孔 挤压强化 残余应力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论热力学中玻意耳定律与焦耳定律之间的关系
8
作者 朱如曾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8,11,共3页
证明在相对论热力学理论系统中,焦耳定律是玻意耳定律的推论,但玻意耳定律不是焦耳定律的推论.
关键词 玻意耳定律 焦耳定律 理想气体 相对论热力学 质能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bor数、粘着数与微尺度粘着弹性接触理论 被引量:28
9
作者 赵亚溥 王立森 孙克豪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29-537,共9页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等领域的飞速发展,促使我们迈进了一个表面效应在许多现象 中占主导地位的研究领域.本文重点介绍在MEMS中经常遇到的微尺度粘着弹性接触的相关理论. 通过对两个无量纲数——Tabor数μ(以及其相...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等领域的飞速发展,促使我们迈进了一个表面效应在许多现象 中占主导地位的研究领域.本文重点介绍在MEMS中经常遇到的微尺度粘着弹性接触的相关理论. 通过对两个无量纲数——Tabor数μ(以及其相应形式)和粘着数θ的分析,以及考虑它们对于粘 着力的影响,指出了粘着弹性接触理论中所隐含的尺度效应,随着特征尺度的减小,粘着弹性接触中 的表面效应愈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Bor数 粘着数 微电子机械系统 微尺度粘着弹性接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剪切载荷下SiC_P/6151Al复合材料变形局部化及增强颗粒尺寸效应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龙飞 戴兰宏 +1 位作者 凌中 杨国伟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55,共5页
利用特殊设计的“hat shape”试样 ,在分离式 Hopkinson压杆和 MTS通用材料试验机上实验研究了颗粒尺寸和应变率对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Si CP/ 6 15 1Al)变形局部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颗粒尺寸对复合材料的变形强化与变形局部... 利用特殊设计的“hat shape”试样 ,在分离式 Hopkinson压杆和 MTS通用材料试验机上实验研究了颗粒尺寸和应变率对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Si CP/ 6 15 1Al)变形局部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颗粒尺寸对复合材料的变形强化与变形局部化行为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 :颗粒越小 ,复合材料流动应力越高 ,即强化效果越好 ;另一方面 ,对受载试样的微观检测发现 ,颗粒越小 ,复合材料剪切变形局部化越明显。同时发现 ,冲击载荷 (高应变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剪切载荷 SiCp/6151Al复合材料 增强颗粒 尺寸效应 变形局部化 碳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线张力对液滴-固体接触角的影响问题 被引量:6
11
作者 崔树稳 朱如曾 闫红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9年第4期622-627,共6页
指出并论证了文献[7]得出的"线张力通过液滴在三相接触线处的形状变化对接触角发生作用,是造成接触角测量值不确定性的一个重要原因"的结论是错误的.对于文献[7]所选取的两组典型参数下液滴与固体表面的平衡接触状态(即接触... 指出并论证了文献[7]得出的"线张力通过液滴在三相接触线处的形状变化对接触角发生作用,是造成接触角测量值不确定性的一个重要原因"的结论是错误的.对于文献[7]所选取的两组典型参数下液滴与固体表面的平衡接触状态(即接触角θ和三相接触线曲率半径ρ)及其稳定性问题纠正推导错误后,得出系统各有3个平衡态,其中,2个稳定,1个不稳定,系统究竟处于哪一个稳定平衡态,由系统的初始条件决定,从而进一步验证了线张力并不导致接触角测量值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角 线张力 表面张力 广义杨氏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6151Al复合材料的微结构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龙飞 戴兰宏 +1 位作者 凌 中 杨国伟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8-242,共5页
利用分离式 Hopkinson压杆和 MTS通用材料试验机研究了SiCp/6151Al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变形行为和增强颗粒的尺寸对复合材料微结构及变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在不同应变率下的 SiCp/6151Al复合材料,增强颗粒尺寸小的... 利用分离式 Hopkinson压杆和 MTS通用材料试验机研究了SiCp/6151Al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变形行为和增强颗粒的尺寸对复合材料微结构及变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在不同应变率下的 SiCp/6151Al复合材料,增强颗粒尺寸小的流动应力高于增强颗粒尺寸大的流动应力.根据位错强化理论中的Hall-Petch关系对这个结果进行了解释.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增强颗粒对复合材料微损伤-微带形成的影响,并根据微带(microband)形成的双位错墙理论(double dislocationwalls),分析了增强颗粒对复合材料微带损伤及力学性能影响的微结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6151A复合材料 应变率 微结构效应 尺寸效应 碳化硅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磨损与微电子机械系统中的磨损现象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忠民 谢季佳 +1 位作者 周承恩 洪友士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1-515,共5页
磨损是材料和机械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材料磨损性能研究的进展 ,磨损的几种破坏机制以及相应的磨损理论模型 ,并介绍了MEMS中磨损研究的现状。
关键词 磨损 微电子机械系统 研究现状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超高周疲劳裂纹萌生特征区 被引量:3
14
作者 洪友士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01-2118,共18页
关于合金材料超高周疲劳,笔者提出了裂纹萌生特征区及特征参数的概念,并提出了“大数往复挤压”模型揭示裂纹萌生特征区形成机理.对于高强钢,该特征区为断裂面的细颗粒区;对于钛合金,该特征区为断裂面的粗糙区.近年,关于合金材料超高周... 关于合金材料超高周疲劳,笔者提出了裂纹萌生特征区及特征参数的概念,并提出了“大数往复挤压”模型揭示裂纹萌生特征区形成机理.对于高强钢,该特征区为断裂面的细颗粒区;对于钛合金,该特征区为断裂面的粗糙区.近年,关于合金材料超高周疲劳裂纹萌生过程与机理受到疲劳领域广泛关注,并有若干研究新进展.对此,有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论述,包括:(1)微结构细化并演化为纳米晶层的裂纹萌生特征区是发生在裂纹形成之前或之后?(2)特征区的形成与加载应力比的关系?(3)特征区纳米晶层的厚度、连续性和微结构细化程度?(4)特征区的形成是否需要真空环境?此外,不同高强合金和不同加载方式的特征区形态也有新的进展.本文将基于近年文献中的结果,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论述.本文还简要论述了裂纹萌生特征区概念和大数往复挤压模型的启示,包括:合金材料超高周疲劳特性的评估与预测、提高增材合金材料超高周疲劳性能的途径、制备纳米晶薄层材料的可能性.在郑哲敏先生仙逝一周年之际,以此文告慰我的导师郑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周疲劳 裂纹萌生 特征区 高强钢 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边简支载流纳米板的磁弹性稳定问题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平 姚杰 王东贤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00-1906,I0004,共8页
研究四边简支载流纳米板在电磁场及机械载荷作用下的磁弹性稳定问题。结合非局部理论与板壳磁弹性理论,导出考虑尺度效应的纳米板的磁弹性动力学方程,得出载流纳米板在磁场及机械载荷作用下的磁弹性动力稳定方程;利用伽辽金原理将稳定... 研究四边简支载流纳米板在电磁场及机械载荷作用下的磁弹性稳定问题。结合非局部理论与板壳磁弹性理论,导出考虑尺度效应的纳米板的磁弹性动力学方程,得出载流纳米板在磁场及机械载荷作用下的磁弹性动力稳定方程;利用伽辽金原理将稳定性方程整理为特殊函数马丢方程的标准形式,根据其系数的本征值关系,判别磁弹性稳定问题的最低失稳临界状态;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纳米板失稳临界电流密度与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图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磁感应强度、板长与板厚、外加机械载荷及小尺度参数均会影响纳米板的稳定性;当小尺度参数取1nm时,板长在200nm^450nm、板厚在1nm^10nm的区间内,纳米板的稳定性随着磁感应强度、板长及板厚的变化而急剧变化。在这个灵敏区间内改变磁感应强度、板长及板厚的大小,可以有效地提高纳米板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板 尺度效应 磁弹性 稳定性 马丢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场与时间有关系统的功能定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如曾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6,共6页
与时间有关的有势力场与其他力共同作用系统的功能定理具有比普通的功能定理更为强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介绍这一功能定理,并应用于不同参考系观察同一系统的机械能如何变化的两个简单实例:在地面上和升降机中观察地面附近同一质点的机械... 与时间有关的有势力场与其他力共同作用系统的功能定理具有比普通的功能定理更为强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介绍这一功能定理,并应用于不同参考系观察同一系统的机械能如何变化的两个简单实例:在地面上和升降机中观察地面附近同一质点的机械能变化,在地面上和在运动车厢里看一端固定于车厢壁的弹簧振子的机械能变化.指出了有些文献的有关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时间有关力场 功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定理 重力场 轻质弹簧振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流简支微梁在磁场中的磁弹性随机振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平 王东贤 姚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67-2573,I0017,I0018,共9页
研究了简支微梁在磁场中的随机振动。基于修正的偶应力理论及磁弹性理论建立了外加磁场情况下载流微梁的运动方程,导出了微梁的磁弹性随机振动方程。利用模态分析法分别得到了外加磁场情况下通入平稳和非平稳随机电流时微梁的随机位移... 研究了简支微梁在磁场中的随机振动。基于修正的偶应力理论及磁弹性理论建立了外加磁场情况下载流微梁的运动方程,导出了微梁的磁弹性随机振动方程。利用模态分析法分别得到了外加磁场情况下通入平稳和非平稳随机电流时微梁的随机位移响应的均值、功率谱密度函数等数字特征。对通入平稳随机电流的简支微梁进行了算例分析,并绘制了在不同随机电流、磁场强度和本征长度下的位移响应功率谱密度图。计算结果表明,耦合项的存在使得振动响应能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微梁的疲劳寿命也会产生显著的影响,通过改变随机电流和磁场强度来改变振动能量的分布规律,进而可以达到控制微梁随机振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振动 简支微梁 磁弹性理论 功率谱密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Young-Laplace公式的吉布斯自由能证明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树稳 朱如曾 闫红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7-28,共2页
对于为论证球形液滴附加压强的Young-Laplace公式而设计的一个理想实验,有文献试图借助吉布斯自由能函数进行证明,本文给出符合这一条件的证明方法.
关键词 表面 Young—Laplace公式 吉布斯自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能斯特定理导不出绝对零度下热容量的零极限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如曾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9,共3页
证明一些文献从能斯特定理终结式导出等容热容量和等压热容量在绝对零度下的零极限limT→0CV=0和lTi→0mCp=0的有关推导不成立,并证明不可能从能斯特定理或其终结式导出这些结论.但如果把普朗克的绝对熵原理作为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基本表... 证明一些文献从能斯特定理终结式导出等容热容量和等压热容量在绝对零度下的零极限limT→0CV=0和lTi→0mCp=0的有关推导不成立,并证明不可能从能斯特定理或其终结式导出这些结论.但如果把普朗克的绝对熵原理作为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基本表述形式,则由此可以导出等容热容量和等压热容量的零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斯特定理 热容量 绝对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流圆锥薄壳的磁弹性应力与变形分析
20
作者 谢子令 胡波 白象忠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在建立旋转壳体的非线性磁弹性运动方程的基础上 ,研究了电磁场和机械载荷联合作用下载流圆锥薄壳的磁弹性效应 .通过算例 ,得到了载流圆锥薄壳的位移及应力与通电电流强度之间的关系 ,解决了圆锥薄壳顶点处的奇异性问题 ,给出了轴对称... 在建立旋转壳体的非线性磁弹性运动方程的基础上 ,研究了电磁场和机械载荷联合作用下载流圆锥薄壳的磁弹性效应 .通过算例 ,得到了载流圆锥薄壳的位移及应力与通电电流强度之间的关系 ,解决了圆锥薄壳顶点处的奇异性问题 ,给出了轴对称条件下的数值解 .计算结果表明 :改变通电电流强度 ,可以改变载流圆锥薄壳的应力与变形状态 ,达到控制圆锥薄壳的受力与变形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流圆锥薄壳 磁弹性 应力分析 变形分析 固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