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及其发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沈孝宙 《生物工程进展》 CSCD 1989年第6期6-9,共4页
最近10年来,蒋外源基因导入动物体内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基因工程技术,为众多的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实验室所采用,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引起了许多生物工程公司的广泛兴趣,进行了开发研究,成为商业上的热点。以下就动物基因转... 最近10年来,蒋外源基因导入动物体内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基因工程技术,为众多的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实验室所采用,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引起了许多生物工程公司的广泛兴趣,进行了开发研究,成为商业上的热点。以下就动物基因转移的方法学、转基因的表达、遗传规律以及应用和立法等问题作一些简要的介绍与评价。 1.转基因的概念;借助基因工程技术将确定的外源基因通过生殖细胞或早期胚胎导入动物个体的染色体上,这个过程称“transgenesis”。一般译作“转基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动物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与金黄地鼠体外异种受精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大元 石其贤 +6 位作者 宋祥芬 赵学坤 段崇文 何光昕 叶志勇 张安居 冯文和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76-380,共5页
在大熊猫精子与地鼠卵的体外异种受精中,发现大熊猫精子穿入地鼠卵后可以激活受精卵产生极区,释放第二极体,受精卵内雌性原核形成。与此同时,地鼠卵的胞质也能促使大熊猫精子头发育成雄性原核,异种精卵间的相互作用与同种受精的相似。 ... 在大熊猫精子与地鼠卵的体外异种受精中,发现大熊猫精子穿入地鼠卵后可以激活受精卵产生极区,释放第二极体,受精卵内雌性原核形成。与此同时,地鼠卵的胞质也能促使大熊猫精子头发育成雄性原核,异种精卵间的相互作用与同种受精的相似。 细胞松弛素B能阻抑大熊猫雄性原核从地鼠卵皮层迁移到卵的中央,实验表明大熊猫雄性原核的迁移也受异种卵的微丝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金黄地鼠 体外 异种受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下颌下腺GnRH及GnRH-mRNA的免疫组织化学与原位杂交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金花淑 黄威权 +2 位作者 张金山 文永植 张崇理 《解剖科学进展》 1997年第3期47-47,共1页
大鼠下颌下腺GnRH及GnRH-mRNA的免疫组织化学与原位杂交研究金花淑黄威权*张金山*文永植张崇理**(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延边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殖生物学开放实验室... 大鼠下颌下腺GnRH及GnRH-mRNA的免疫组织化学与原位杂交研究金花淑黄威权*张金山*文永植张崇理**(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延边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殖生物学开放实验室)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下腺 原位杂交 织化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免疫组 大鼠 神经节细胞 免疫反应 MRNA 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的基因工程(续三)
4
作者 沈孝宙 《生物工程进展》 CSCD 1989年第3期1-12,共12页
5.提高外源基因在动物细胞巾表达的途径:近10余年来,人们将各式各样的克隆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细胞进行表达的兴趣日增。虽然大肠杆菌系统已能成功地表达人和动物活性蛋白,并有许多优点,但其致命的缺点是不能完成真核蛋白的转译后加工,而... 5.提高外源基因在动物细胞巾表达的途径:近10余年来,人们将各式各样的克隆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细胞进行表达的兴趣日增。虽然大肠杆菌系统已能成功地表达人和动物活性蛋白,并有许多优点,但其致命的缺点是不能完成真核蛋白的转译后加工,而这类转译后加工对许多真核蛋白生物活性的表现至关重要。例如糖基化、磷酸化、酰胺化、羟基化、羧基化、磺酸化、硒化,以及信号肽的删除、链内和链间二硫键的正确连接和亚基的正确装配等等。这些转译后修饰能使蛋白质最终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构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精子体外获能 被引量:6
5
作者 石其贤 钟翠玲 +1 位作者 陈大元 徐直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1期76-83,共8页
本文发展了一种羊精子体外获能培养基——mTs或RSCM。羊精子在该培养基中(39℃.pH7.8和5% CO_2,95%空气)预先培养7小时,可使大部分精子获能。获能精子呈现超激活运动,并可穿透去透明带仓鼠卵,穿透率分别为78.5±14.3%和96.7±... 本文发展了一种羊精子体外获能培养基——mTs或RSCM。羊精子在该培养基中(39℃.pH7.8和5% CO_2,95%空气)预先培养7小时,可使大部分精子获能。获能精子呈现超激活运动,并可穿透去透明带仓鼠卵,穿透率分别为78.5±14.3%和96.7±2.3%,这种作用可被同种精浆逆转。获能精子与同种卵的受精率为83.3%。16个受精卵等量移入2只假孕兔输卵管壶腹部中。72小时后回收到12个胚胎。其中6个胚胎已发育为4—8细胞阶段,将这些细胞等量移入2只受体母羊输卵管壶腹部。其中1只妊娠,并维持到2个月之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获能 体外受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卵相互作用:诱发仓鼠精子顶体反应的部位 被引量:3
6
作者 石其贤 陈大元 +1 位作者 任涌 袁玉英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3期305-312,共8页
65只成年仓鼠经超排卵后,于排卵前人工授精。授精后6一7小时,收集输卵管壶腹部液(AF)、活动精子和卵子包括卵丘细胞(CM)基质和透明带(ZP),以相差显微镜检查精子顶体帽状态。在AF中有65.3%精子顶体帽发生改变;顶体反应(AR)率随着精子穿... 65只成年仓鼠经超排卵后,于排卵前人工授精。授精后6一7小时,收集输卵管壶腹部液(AF)、活动精子和卵子包括卵丘细胞(CM)基质和透明带(ZP),以相差显微镜检查精子顶体帽状态。在AF中有65.3%精子顶体帽发生改变;顶体反应(AR)率随着精子穿过CM而增加(73.7%);当精子到达ZP后,97.1%精子完成AR。25只仓鼠体外授精表明,获能精子在CM内游动或穿过CM时,顶体帽发生改变,可达到71.4%,但AR百分率甚低。当精子到达ZP后约30分钟完成AR。虽然单独的CM不能诱发体外仓鼠精子发生AR,但它可引起精子AR的早期阶段发生改变,并协同ZP促进获能精子完成AR。同样地,可溶性CM和ZP及其复合物可明显地激发体外仓鼠精子AR。但豚鼠ZP则无此作用。这些结果提示:AF是AR早期阶段的发生部位,而CM和ZP是体内仓鼠精子AR的主要部位;CM和ZP复合物是体外精子AR的诱导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卵相互作用 仓鼠 顶体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妊娠兔子宫液WGA和PNA结合糖蛋白的变化
7
作者 陈素珍 曹咏清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03-608,共6页
本文利用凝集素为探针,以蛋白质免疫印渍分析法(Western Blot)研究了早期妊娠(D_1至D_(12),交配日定为D_0)兔子宫液中,WGA和PNA两种凝集素结合糖蛋白的动态变化规律,并用凝胶扫描仪对定性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着床前后(D_6、D_... 本文利用凝集素为探针,以蛋白质免疫印渍分析法(Western Blot)研究了早期妊娠(D_1至D_(12),交配日定为D_0)兔子宫液中,WGA和PNA两种凝集素结合糖蛋白的动态变化规律,并用凝胶扫描仪对定性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着床前后(D_6、D_7和D_9)子宫液中出现分子量分别为42kd和28kd的两种特异WGA结合糖蛋白,妊娠后出现大量分子量为75kd的PNA结合糖蛋白,于着床前(D_6)达高峰,着床后逐渐减少,至D_(12)消失。可见这三种子宫液糖蛋白均为阶段特异性糖蛋白,与着床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子宫液 糖蛋白 着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及其抑制物对未成年小鼠排卵的影响
8
作者 祝诚 孙洪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72-176,共5页
利用未成年小鼠超数排卵方法,研究了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尿激酶和它的抑制物——6氨基己酸对排卵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8日龄小鼠在注射PMSG和hCG条件下,增注尿激酶800U,排卵动物数及平均排卵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如果仅用PMS... 利用未成年小鼠超数排卵方法,研究了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尿激酶和它的抑制物——6氨基己酸对排卵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8日龄小鼠在注射PMSG和hCG条件下,增注尿激酶800U,排卵动物数及平均排卵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如果仅用PMSG和尿激酶,不能引起动物排卵。21日龄小鼠在注射PMSG后再注射不同剂量hCG情况下增注尿激酶,平均排卵数均比相应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但hCG注射量为l.25IU组,增注尿激酶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排卵数无显著性差异。用尿激酶抑制剂6氨基己酸可以有效抑制超数排卵的效果。实验结果提示,尿激酶只有在hCG存在条件下对小鼠排卵有促进作用,而尿激酶本身不具有诱发排卵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排卵 尿激酶 6氨基己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胚泡小分子肽的生物功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曹詠清 陈幼珍 +1 位作者 郑明 张致一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928-933,共6页
本文用~3H胸腺嘧啶掺入法研究了兔胚泡液中妊娠特异的小分子肽(RBPs)抑制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实验结果指明RBPs具有抑制植物血球凝素(PHA)刺激大鼠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对人血液淋巴细胞的转化亦有抑制作用,在一定的RBPs浓度范围内(40—... 本文用~3H胸腺嘧啶掺入法研究了兔胚泡液中妊娠特异的小分子肽(RBPs)抑制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实验结果指明RBPs具有抑制植物血球凝素(PHA)刺激大鼠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对人血液淋巴细胞的转化亦有抑制作用,在一定的RBPs浓度范围内(40—200μg/2.5ml)其抑制作用与其浓度相关,浓度增加其抑制程度也大。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和孕兔血清均无显著抑制作用。实验又指明RBPs(200μg/ml)对子宫组织PGF_(2α)的分泌也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子宫内膜~3H亮氨酸的掺入却有增进效应,此效应能被放线菌素酮所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泡 活性 着床 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Le^y糖蛋白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昕原 朱正美 曹 詠清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5期574-577,共4页
为了解子宫内膜Le~y糖蛋白在胚泡着床期间的变化,以及与胚泡表面阶段特异性Le~y抗原出现的关系,应用对Le~y寡糖特异的AH-6单抗为探针,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免疫酶标染色,观察了小鼠子宫内膜L... 为了解子宫内膜Le~y糖蛋白在胚泡着床期间的变化,以及与胚泡表面阶段特异性Le~y抗原出现的关系,应用对Le~y寡糖特异的AH-6单抗为探针,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免疫酶标染色,观察了小鼠子宫内膜Le~y糖蛋白在着床期的动态变化和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未孕及着床前后的小鼠子宫内膜均含Le~y糖蛋白Mr50~200kD),未孕内膜的含量明显高于着床期间的样品;(2)在着床日(D4)样品可见微量16kD的Le~y糖蛋白条带;(3)未孕至D4的子宫内膜均有Le~y糖蛋白分泌至宫腔,但呈渐减趋势,未孕样品Le~y糖蛋白主要为分泌型,而D4样品Le~y糖蛋白主要存在于子宫内膜,宫腔液含量很少;结果提示子宫内膜Le~y糖蛋白在着床期间具有含量、组成和分布上的动态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胚泡着床以及胚泡在宫腔内其表面Le~y糖抗原转为阳性密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蛋白 着床 子宫内膜 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αS1-酪蛋白基因5’-调节区的分子克隆
11
作者 杨卫民 沈孝宙 +3 位作者 孙雪茵 彭红 劳为德 陈受宜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用牛αSl-酪蛋白cDNA作探针,从牛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出一段αSl-酪蛋白基因序列。由限制内切酶图谱和Southern印迹分析可以确定其中含有完整的αSl-酪蛋白基因的5’调节区。
关键词 牛αS1-酪蛋白 基因 5'调节区 分子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绒毛神经降压素和5-羟色胺的定位及定量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威权 张崇理 +1 位作者 庄临之 李荣皓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59-362,共4页
详细研究人胎盘绒毛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定位、定量及其功能对计划生育及优生优育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一些研究证明,胎盘绒毛含有多种调节肽,但是这些调节肽是否由绒毛上皮细胞所产生,还缺乏直接的证据。5-羟色胺(5-HT)是否也存在于胎盘... 详细研究人胎盘绒毛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定位、定量及其功能对计划生育及优生优育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一些研究证明,胎盘绒毛含有多种调节肽,但是这些调节肽是否由绒毛上皮细胞所产生,还缺乏直接的证据。5-羟色胺(5-HT)是否也存在于胎盘绒毛。迄今未见报道。本文对胎盘绒毛的组织切片和无血清培养的绒毛细胞滋养层细胞进行5-HT和神经降压素(NT)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及定量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其在胎盘中的功能意义提供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素 神经降压素 胎盘绒毛
原文传递
卵裂的有丝分裂器的旋转与染色体运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大元 宋祥芬 +1 位作者 赵学坤 宋裕昌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17-219,共3页
我们曾对卵子的细胞骨架进行了研究,在卵母细胞成熟分裂的分裂器的旋转及迁移中,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未成熟卵母细胞,成熟分裂器仍然形成,但不能向边缘迁移,而用秋水仙素处理的卵母细胞,不能形成成熟分裂器,但染色体浓缩成团并能迁移到皮... 我们曾对卵子的细胞骨架进行了研究,在卵母细胞成熟分裂的分裂器的旋转及迁移中,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未成熟卵母细胞,成熟分裂器仍然形成,但不能向边缘迁移,而用秋水仙素处理的卵母细胞,不能形成成熟分裂器,但染色体浓缩成团并能迁移到皮层下,由此证明了染色体运动是受微丝作用的。近年,为了探讨有丝分裂器的支配问题,我们研究了早期卵裂,分裂球的有丝分裂器旋转的机制及其卵裂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裂 有丝分裂器 旋转 染色体
原文传递
哺乳动物病毒SV40早期启动子在鱼类细胞中具转录调节功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沈孝宙 李辉 +3 位作者 邱黎明 张凌霄 劳为德 陈受宜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81-382,共2页
目前由于缺乏鱼类本身的同源启动子,因此对鱼类进行外源基因转移的研究,一般都借用哺乳动物细胞的启动子或动物病毒启动子.对于这些启动子的可用性,尚未见有直接的证据。
关键词 鱼类 基因 SV40 早期启动子 病毒
原文传递
人胎盘绒毛5-羟色胺受体的显微亚微定位及定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威权 张崇理 +1 位作者 遆新宇 孙岚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3-239,共7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法对人胎盘绒毛 5_HT受体进行显微亚微定位及定量研究 .结果显示 ,胎盘绒毛两层滋养层细胞 ,绒毛中轴毛细血管内的白细胞既呈 5_HT受体免疫反应阳性又有 5_HT1A受体mR NA杂交信号 .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基质...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法对人胎盘绒毛 5_HT受体进行显微亚微定位及定量研究 .结果显示 ,胎盘绒毛两层滋养层细胞 ,绒毛中轴毛细血管内的白细胞既呈 5_HT受体免疫反应阳性又有 5_HT1A受体mR NA杂交信号 .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基质细胞呈 5_HT受体免疫反应阳性但未见可检的 5_HT1A受体mRNA杂交信号 .提示绒毛两层滋养层细胞能合成 5_HT1A受体可能也能合成 5_HT2 受体 .绒毛基质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可能只能合成 5_HT2 受体 .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 ,滋养层细胞内扁平的囊泡及有致密核心的大囊泡呈 5_HT受体阳性 ,提示这可能是 5_HT受体介导 5_HT作用的过程中内化及转运的结果 .原位定量的结果显示 ,妊娠第 6周 ,胎盘绒毛 5_HT受体的含量较高 ,妊娠第 7,8周相对减少 ,第 9周出现第二个峰值 ,第 10 ,2 0 ,4 0周又呈逐渐减少趋势 . 5_HT受体含量的周龄变化和我们先前研究的 5_HT含量的周龄变化相平行 ,提示 5_HT可能是胎盘进行自调节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受体 定位 定量 人胎盘绒毛
原文传递
受精卵细胞骨架对精核运动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大元 潘忠宗 张天荫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7期1342-1345,共4页
Longo和chen 1985年阐明了小鼠卵母细胞的极性起源与核泡破裂和成熟分裂的再启动具有时空上的联系,并指出成熟分裂器染色体的运动依赖于微丝的存在。早期卵裂中有丝分裂器染色体的运动,最近又被作者证明也受微丝所控制。但是,无论是成... Longo和chen 1985年阐明了小鼠卵母细胞的极性起源与核泡破裂和成熟分裂的再启动具有时空上的联系,并指出成熟分裂器染色体的运动依赖于微丝的存在。早期卵裂中有丝分裂器染色体的运动,最近又被作者证明也受微丝所控制。但是,无论是成熟分裂器还是有丝分裂器旋转,它们都是卵子本身的活动,那么异体精子入卵后,它的精核变化与运动是否也受卵子细胞骨架的影响,这个问题目前据我们所知尚未报道过。因此,研究卵细胞骨架在受精过程中对精核运动的作用,是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卵 细胞骨架 精核
原文传递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孝宙 《生物科学信息》 CSCD 1991年第4期17-19,共3页
(一)重要性在基因工程领域,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日益受到人们重视。许多重要的具医疗价值的蛋白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无生物活性或活性很低。这是由于在此系统中许多真核蛋白不能完成转译后修饰,如糖基化、酰胺化、二硫键的正确连接和... (一)重要性在基因工程领域,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日益受到人们重视。许多重要的具医疗价值的蛋白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无生物活性或活性很低。这是由于在此系统中许多真核蛋白不能完成转译后修饰,如糖基化、酰胺化、二硫键的正确连接和亚基的正确装配。而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中,这些转译后修饰过程能正常进行,产生与天然蛋白完全相同的分子。因此,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正在逐渐形成产业。在理论研究上,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也十分重要,它是研究真核基因调控的必不可少的模型。这个系统不仅对检验基因的同域作用(cis-acting)序列(如启动子)非常有用,而且对研究跨域作用因子(如一些调控蛋白)也极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细胞 表达系统
原文传递
文昌鱼促黄体素释放素(LH-RH)的周年变化及其与性腺发育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方永强 王红 张崇理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503-509,共7页
本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首次发现,在性腺发育过程中,雌、雄文昌鱼头部的LH-RH含量和全身的LH-RH总含量逐渐增加。在性腺成熟时,LH-RH的含量达最大值。同时,文昌鱼LH-RH的周年变化与它的性腺发育周期和生殖指数十分一致。性腺发育周期的研... 本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首次发现,在性腺发育过程中,雌、雄文昌鱼头部的LH-RH含量和全身的LH-RH总含量逐渐增加。在性腺成熟时,LH-RH的含量达最大值。同时,文昌鱼LH-RH的周年变化与它的性腺发育周期和生殖指数十分一致。性腺发育周期的研究结果指出,文昌鱼的生殖季节为5月至7月,LH-RH含量在5月开始上升(66.89±5.26ng),6月达高峰(158.57±3.17ng)。这些结果指出文昌鱼的LH-RH在调控性腺发育和生殖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这对于了解文昌鱼在生殖内分泌进化中的地位及其与脊椎动物的亲缘关系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鱼 LH-RH 生殖周期 性腺 发育
原文传递
幼猴和成年猴颗粒细胞离体下甾体形成的激素调节
19
作者 刘以训 胡召元 +1 位作者 林晓 邹如金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1272-1280,共9页
本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研究幼龄和成年恒河猴颗粒细胞甾体形成的激素调节。实验结果表明:幼猴和成年猴颗粒细胞在离体下都能对人FSH、环-AMP,FK和GnRH类似物产生反应,明显增加孕酮和雌激素的产生;hCG能够促进FSH刺激幼猴和成年猴颗粒细... 本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研究幼龄和成年恒河猴颗粒细胞甾体形成的激素调节。实验结果表明:幼猴和成年猴颗粒细胞在离体下都能对人FSH、环-AMP,FK和GnRH类似物产生反应,明显增加孕酮和雌激素的产生;hCG能够促进FSH刺激幼猴和成年猴颗粒细胞增加孕酮的产生;在培液中加入DES明显增强FSH刺激孕酮和雌激素产生的效应;在缺少雌性激素底物的情况下,猴颗粒细胞也能合成可测量的雌激素。本文的发现对了解灵长类卵巢功能的激素调节机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颗粒细胞 甾体 激素
原文传递
早期妊娠兔胚泡液凝集素结合糖蛋白的变化
20
作者 陈素珍 曹咏清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708-714,共7页
本文以凝集素为探针,利用蛋白质免疫印渍分析法(Western Blot)观察了家兔妊娠早期(D4至D12,交配日定为D_0)胚泡液中ConA,WGA和PNA三种凝集素结合糖蛋白的变化规律,并用凝胶扫描仪及其分析软件对定性结果作了定量分析。根据实验发现,着床... 本文以凝集素为探针,利用蛋白质免疫印渍分析法(Western Blot)观察了家兔妊娠早期(D4至D12,交配日定为D_0)胚泡液中ConA,WGA和PNA三种凝集素结合糖蛋白的变化规律,并用凝胶扫描仪及其分析软件对定性结果作了定量分析。根据实验发现,着床前D4,D6胚泡液中含有分子量约为70 kd的ConA结合糖蛋白,42kd和25kd的WGA结合糖蛋白,180kd和75kd的PNA结合糖蛋白,它们均于着床后消失。可见这几种糖蛋白为阶段特异性糖蛋白,与妊娠识别及着床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胚泡液 凝集素 糖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