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RFID技术实现医用植入装置的通信
1
作者 洪峰 陈昭祥 李平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53,56,共4页
典型的医用植入装置由体外部分和植入体两部分组成,二者之间通过射频载波传输能量和信息,这与广泛应用的射频识别技术非常相似。本文分析研究了它们在技术和应用层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商用RFID技术及其器件实现的医用植入装置双向... 典型的医用植入装置由体外部分和植入体两部分组成,二者之间通过射频载波传输能量和信息,这与广泛应用的射频识别技术非常相似。本文分析研究了它们在技术和应用层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商用RFID技术及其器件实现的医用植入装置双向通信的设计,对于具体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必要的技术裁剪和技术扩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医用植入装置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均方误差解调算法在彩色超声血流成像中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玉良 吴文焘 +2 位作者 李平 孟晓辉 陈乐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4-270,共7页
研究了最小均方误差正交解调算法在超声血流成像中的应用。首先由设计的期望信号与接收信号在最小均方误差原则下得到其迭代解调形式,获得回波信号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然后由得到的正交解调信号通过自相关的方法对血流流速进行估计。... 研究了最小均方误差正交解调算法在超声血流成像中的应用。首先由设计的期望信号与接收信号在最小均方误差原则下得到其迭代解调形式,获得回波信号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然后由得到的正交解调信号通过自相关的方法对血流流速进行估计。解调算法的仿真结果表明,对高斯噪声信噪比为0.5—10dB的正弦波调制信号,解调输出平均信噪比与Hilbert变换法和I/Q解调法相比分别提高了15dB和4dB;血流成像的仿真结果表明,在流速估计性能相当的情况下,解调的乘法运算量仅分别为上述对比方法的18%和9%。因此在超声血流成像中应用最小均方误差正交解调算法,对于提高估计性能和降低运算量都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均方误差 解调算法 血流 成像 超声 Hilbert变换法 彩色 接收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单高精度超声液位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3
作者 蒲杰 李平 吴文焘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7-442,共6页
介绍了超声时延法测距的基本原理,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DSP的超声液位计系统,改进国内同类产品精度和稳定度偏低的问题。利用选用的AD、DSP芯片特点,给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率的超声换能器驱动电路和回波采集放大电路的实现方案;使用通用16... 介绍了超声时延法测距的基本原理,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DSP的超声液位计系统,改进国内同类产品精度和稳定度偏低的问题。利用选用的AD、DSP芯片特点,给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率的超声换能器驱动电路和回波采集放大电路的实现方案;使用通用16位定点DSP芯片TMS320VC5502,实现测距算法,增强了后端数字信号处理能力;使用收发一体窄带超声换能器发射和接收超声信号,其中心频率20kHz,3dB带宽1kHz。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测量范围为0.5~18m,测量精度可达到测量距离的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 超声液位计 系统 设计 level SIMPLE high PRECISION implementation 超声换能器 DSP芯片 中心频率 数字信号 收发一体 实验结果 实现方案 驱动电路 基本原理 回波采集 放大电路 处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数字助听器的WOLA滤波器组的设计准则 被引量:7
4
作者 崔杰 肖灵 +2 位作者 王玥 孟晓辉 刘亭亭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42,共7页
针对WOLA(weighted overlap-add)滤波器组在数字助听器多通道处理中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个满足该领域要求的具体的设计准则。根据这一准则,可用窗函数法进行滤波器设计,并把问题简化为对窗长度的选取。对线性扫频信号和语音信号多通道... 针对WOLA(weighted overlap-add)滤波器组在数字助听器多通道处理中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个满足该领域要求的具体的设计准则。根据这一准则,可用窗函数法进行滤波器设计,并把问题简化为对窗长度的选取。对线性扫频信号和语音信号多通道放大两种情况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适当选取窗长度,滤波器组输出信号将符合要求并且无混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LA滤波器组 设计准则 助听器 多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听觉感知模型的多通道语音增强系统 被引量:3
5
作者 孟晓辉 肖灵 崔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9-12,共4页
提出以模拟听觉感知模型的非均匀滤波器组为基础的多通道语音增强系统,与基于均匀滤波器组的语音增强系统相比,该方法达到相同频率分辨率所需的通道数较少。采用Itakura-Saito距离对系统进行客观评价,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增强后的语音... 提出以模拟听觉感知模型的非均匀滤波器组为基础的多通道语音增强系统,与基于均匀滤波器组的语音增强系统相比,该方法达到相同频率分辨率所需的通道数较少。采用Itakura-Saito距离对系统进行客观评价,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增强后的语音比均匀多通道系统增强后的语音具有更好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通变换 加权叠接相加 听觉感知模型 语音增强 Itakura-Saito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确定光纤传感器中3×3耦合器输出信号相位差的新算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崔杰 刘亭亭 +1 位作者 肖灵 陈德胜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41,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essel函数展开,在频域内精确确定光纤传感器3×3耦合器输出信号相位差的算法。在Mach-Zehnder干涉仪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3×3耦合器输出信号的数学模型和利用耦合器输出光功率的Bessel展开,完成了算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essel函数展开,在频域内精确确定光纤传感器3×3耦合器输出信号相位差的算法。在Mach-Zehnder干涉仪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3×3耦合器输出信号的数学模型和利用耦合器输出光功率的Bessel展开,完成了算法的理论推导,并且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声学实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精确地确定3×3耦合器输出信号的相位差,且相位差与调制频率无关,与理论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3×3耦合器 BESSEL函数 相位差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差实时计算法实现相控式高强度超声聚焦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君琳 王晓东 肖灵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3-308,共6页
利用时间反转法对相控阵高强聚焦超声系统进行自适应聚焦,需要计算出各阵元的初始发射相位。锁相环电路初始工作时频率有震荡,用常规计算相位差的方法当截取数据的时间段不同时计算出的相位差不相同。提出一种计算相位差的方法,可以实... 利用时间反转法对相控阵高强聚焦超声系统进行自适应聚焦,需要计算出各阵元的初始发射相位。锁相环电路初始工作时频率有震荡,用常规计算相位差的方法当截取数据的时间段不同时计算出的相位差不相同。提出一种计算相位差的方法,可以实时显示相位差的变化,将稳定后的相位差作为相控阵聚焦系统各发射阵元的初始相位。实验结果表明,用此方法计算的相位差进行聚焦可以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得到较好的声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聚焦 相位差 实时显示 计算法 相控阵 高强度 时间反转法 自适应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模拟听觉感知模型的非均匀滤波器组 被引量:2
8
作者 孟晓辉 肖灵 崔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40-143,共4页
结合均匀滤波器组的加权叠接相加法和短时全通变换,设计了一种可以模拟听觉感知模型的非均匀滤波器组。该滤波器组可用于实时信号处理。仿真结果显示,设计的非均匀滤波器组可以模拟Bark频率尺度,且具有比较理想的信号重建功能。
关键词 非均匀滤波器组 全通变换 加权叠接相加法 听觉感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换能器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君琳 孟晓辉 肖灵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1-276,共6页
超声内镜集结了超声检查与内镜检查双重功能,可以获得腹部和胸腔内器官的高质量图像,是一种先进的医疗设备。超声内镜探头的核心部分是超声换能器。超声内镜检查需经过狭窄的消化道或内窥镜的活检通道伸进体内,由于工作环境的限制,超声... 超声内镜集结了超声检查与内镜检查双重功能,可以获得腹部和胸腔内器官的高质量图像,是一种先进的医疗设备。超声内镜探头的核心部分是超声换能器。超声内镜检查需经过狭窄的消化道或内窥镜的活检通道伸进体内,由于工作环境的限制,超声内镜用换能器与普通超声成像换能器相比,工作频率更高、尺寸更小、制作工艺更精密。本文从超声内镜所用换能器的外形结构、内部组成、工作模式及材料等角度,对目前国内外超声内镜换能器的应用进展情况进行了描述,并根据超声内镜换能器的现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换能器 超声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式超声塑形及其实现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晓东 王君琳 +1 位作者 李平 费兴波 《声学技术》 CSCD 2009年第2期117-120,共4页
非侵入式超声塑形是最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技术,使用特殊的换能器产生高能量聚焦超声波作用于人体脂肪层,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破坏脂肪细胞膜,游离的脂肪通过人体代谢系统排除体外,从而达到塑形的目的。此项技术具有安全无创等优点。简要... 非侵入式超声塑形是最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技术,使用特殊的换能器产生高能量聚焦超声波作用于人体脂肪层,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破坏脂肪细胞膜,游离的脂肪通过人体代谢系统排除体外,从而达到塑形的目的。此项技术具有安全无创等优点。简要讨论了非侵入式超声塑形的物理机理、工作参数、实际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其中的两项关键技术:超声塑形系统中的发射换能器和频率跟踪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塑形 换能器 频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砂及表层海洋(砂质)沉积物中的声速 被引量:5
11
作者 钱祖文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5-388,共4页
根据作者的颗粒介质中的声传播理论,应用熄灭定理,给出了颗粒介质中的声速公式。对表层海洋(砂质)沉积物及气砂中的声速作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大气压力下,气砂中的声速比空气中的声速小。而在表层海洋沉积物中,散射相互作用的影响不... 根据作者的颗粒介质中的声传播理论,应用熄灭定理,给出了颗粒介质中的声速公式。对表层海洋(砂质)沉积物及气砂中的声速作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大气压力下,气砂中的声速比空气中的声速小。而在表层海洋沉积物中,散射相互作用的影响不可忽视,粘滞波相互作用对声速的影响不大。刚性粒子理论结果与发表的实验数据比较符合,弹性粒子理论模型应该说是符合实际的,但给出的结果反而比实验数据小,这表明更多的实验测量是需要的。还比对分析了已发表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颗粒介质理论是更适宜于研究气砂中的声传播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沉积物 砂质 声速 表层 颗粒介质 实验数据 相互作用 粒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TS的人工耳蜗体外语音处理器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洪峰 孟丽 李平 《声学技术》 CSCD 2009年第3期261-263,共3页
人工耳蜗是目前治疗深度或重度耳蜗性聋的唯一有效的办法,由体外语音处理器和植入体组成。介绍了一种基于商用现货原则(COTS,Commercial-Off-The-Shelf)的低功耗人工耳蜗体外语音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系统选用低功耗立体声A/D芯片CS53L2... 人工耳蜗是目前治疗深度或重度耳蜗性聋的唯一有效的办法,由体外语音处理器和植入体组成。介绍了一种基于商用现货原则(COTS,Commercial-Off-The-Shelf)的低功耗人工耳蜗体外语音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系统选用低功耗立体声A/D芯片CS53L21实现前端处理和采集语音信号;利用通用16位定点DSP芯片TMS320VC5502实现语音处理CIS算法;借用RFID射频芯片MLX90121向植入体传输能量并与其进行双向数据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体外语音处理器 商用现货原则(COTS)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和CAN总线的相控阵HIFU控制系统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晓东 王君琳 李平 《微计算机应用》 2008年第8期42-45,共4页
医学上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的物理效应实现非介入无创治疗。相控阵HIFU是通过控制多个发射信号的初始相位使得超声波在焦点处同相叠加而实现聚焦。本文介绍了相控阵HIFU中电子控制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设计,包括初始相位设置、相位... 医学上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的物理效应实现非介入无创治疗。相控阵HIFU是通过控制多个发射信号的初始相位使得超声波在焦点处同相叠加而实现聚焦。本文介绍了相控阵HIFU中电子控制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设计,包括初始相位设置、相位跟踪保持、系统体系结构以及信号传输和数据通信方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控制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 LVDS CAN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数字B超收发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14
作者 蒲杰 李平 +1 位作者 吴文焘 吕燚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52,共8页
本文通过不同方案对比,综合权衡信号质量、功耗、面积和成本等因素,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数字化便携式B超的收发电路设计。在总体结构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介绍了高压开关、收发隔离选通和控制逻辑部分的设计方案,并给出了初步测试和实验结... 本文通过不同方案对比,综合权衡信号质量、功耗、面积和成本等因素,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数字化便携式B超的收发电路设计。在总体结构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介绍了高压开关、收发隔离选通和控制逻辑部分的设计方案,并给出了初步测试和实验结果。设计及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便携式B超前端收发电路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通道一致性好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信号质量及较低的信号失真度,并保持较低的功耗,能够实现编码发射;达到了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 FPGA 收发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合成发射孔径超声成像轴向运动补偿方法
15
作者 理华 孟晓辉 《声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S1期243-244,共2页
0引言在合成孔径聚焦成像中,多幅低质量图(LRI)相干相加得到高质量图(HRI),从而实现发射逐点聚焦,提高图像的分辨率。但是低质量图间的组织运动会降低其相干性,从而影响成像质量。解决该问题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提高系统帧率,使两幅低质... 0引言在合成孔径聚焦成像中,多幅低质量图(LRI)相干相加得到高质量图(HRI),从而实现发射逐点聚焦,提高图像的分辨率。但是低质量图间的组织运动会降低其相干性,从而影响成像质量。解决该问题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提高系统帧率,使两幅低质量图之间的运动位移很小,另一种是对低质量图间的位移进行补偿。Gammelmark和Jansen[1]提出了二倍运动补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图 轴向运动 合成孔径 超声成像 发射孔径 运动补偿 相干性 帧率 扫描线 运动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TS的人工耳蜗植入体的设计与实现
16
作者 洪峰 李平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33,共5页
人工耳蜗是目前治疗重度耳蜗性聋的唯一有效的办法,由体外语音处理器和植入体组成。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商用现货原则(COTS,Commercial-Off-The-Shelf)的低功耗人工耳蜗植入体。
关键词 人工耳蜗 植入体 商用现货原则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混响环境的双传声器自适应指向性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云翼 崔杰 肖灵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52-2657,共6页
在许多语音信号处理系统(如助听器)中,都采用了指向性算法处理在空间上相互分离的信号,但在客厅、会议室等室内环境中混响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指向性系统的降噪性能,现有的去混响算法不能有效地抑制干扰噪声。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混响环境... 在许多语音信号处理系统(如助听器)中,都采用了指向性算法处理在空间上相互分离的信号,但在客厅、会议室等室内环境中混响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指向性系统的降噪性能,现有的去混响算法不能有效地抑制干扰噪声。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混响环境的自适应双传声器指向性算法,采用两个间距很小的全向性传声器,将自适应零限波束形成(ANF)结构和利用概率模型抑制混响的方法相结合,实现了在混响环境中的自适应指向性。与现有指向性和抑制混响算法相比,该算法采用一个简单的结构同步实现了指向性和抑制混响,具有较低的复杂度和较强的实时性。仿真验证了算法在混响环境中的指向性降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传声器 混响 自适应 指向性 概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式无线颅内压自动监测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昭祥 李平 《微计算机应用》 2009年第8期69-72,共4页
从临床应用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颅内压监测系统方案——植入式无线颅内压自动监测。该系统基于现代传感器和微电子技术,由体外部分和植入体组成,两部分完全分离,通过射频信号传输能量和数据,并实现颅内压的自动监测。该系统使用方便、... 从临床应用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颅内压监测系统方案——植入式无线颅内压自动监测。该系统基于现代传感器和微电子技术,由体外部分和植入体组成,两部分完全分离,通过射频信号传输能量和数据,并实现颅内压的自动监测。该系统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 无线 颅内压 LS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钬激光碎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崔杰 肖灵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08年第4期59-63,共5页
结石症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其治疗方法除了传统手术外,还有:液电碎石术(electrohy-draulie lithotripsy,EH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ESWL)、激光碎石术(laser lithotripsy,LL)、超... 结石症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其治疗方法除了传统手术外,还有:液电碎石术(electrohy-draulie lithotripsy,EH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ESWL)、激光碎石术(laser lithotripsy,LL)、超声碎石术(ultrasound lithotripsy,USL)、气压弹道碎石术(pneumatic lithotripsy,P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机 钬激光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气压弹道碎石术 多发性疾病 液电碎石术 激光碎石术 超声碎石术
原文传递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一门多学科的研究课题 被引量:9
20
作者 钱祖文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01-707,共7页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简称HIFU)已作为一种无创外科工具而应用于门诊治疗肿瘤。文章介绍了它的基本原理、有关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文章特别强调高强度聚焦超声是一门多学...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简称HIFU)已作为一种无创外科工具而应用于门诊治疗肿瘤。文章介绍了它的基本原理、有关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文章特别强调高强度聚焦超声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课题,需要各方面的科学工作者通力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治疗超声 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