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锥体束CT影像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方军杰 胡宝华 +4 位作者 王建锋 丁忠祥 孙微 干放 郑建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利用锥体束CT及多种后处理重建技术显示植入耳蜗电极位置、深度、计数植入电极数及测量离蜗轴距离,并对植入电极清晰度进行评价,探讨锥体束CT对人工耳蜗植入术(cochlear implantation, CI)后植入电极影像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 目的利用锥体束CT及多种后处理重建技术显示植入耳蜗电极位置、深度、计数植入电极数及测量离蜗轴距离,并对植入电极清晰度进行评价,探讨锥体束CT对人工耳蜗植入术(cochlear implantation, CI)后植入电极影像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CI手术患者35例,所有患者在术后行植入侧锥体束CT扫描,仪器为(VATECH)PaX-Uni3D高分辨锥体束CT,管电压为:89 KV,管电流为:4.0 mA;并分别做垂直及平行于蜗轴轴位的冠状及斜矢状位的MPR图像和三维图像;计数植入电极数、测量电极深度、离蜗轴距离、评估电极位置,并进行电极清晰度的评价。结果锥体束CT可清晰显示耳蜗内电极矩阵走行,可测量电极植入深度和计数电极个数;测得植入电极共766颗,平均(21.88±2.17)颗;测定电极植入深度的平均值(19.37±1.96)mm,对比术中实际测定深度平均值(19.31±2.03)mm,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位医生对电极清晰度的评价一致性良好(t=-0.502,P=0.619)。结论锥体束CT能显示植入电极位置、深度、计数植入电极数及测量离蜗轴的距离,可应用于临床CI术后对耳蜗内植入电极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耳蜗植入术 锥体束CT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低级别非肠型腺癌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康骋 陈静静 +3 位作者 陈晓红 余啸 汪际云 曾祥嫚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9期588-591,共4页
目的 分析鼻腔鼻窦低级别非肠型腺癌(non-intestinal adenocarcinoma,non-ITAC)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20年2月住院的12例确诊鼻腔鼻窦低级别non-ITA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6例,年龄28~79岁。分析其好发部位、主要症... 目的 分析鼻腔鼻窦低级别非肠型腺癌(non-intestinal adenocarcinoma,non-ITAC)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20年2月住院的12例确诊鼻腔鼻窦低级别non-ITA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6例,年龄28~79岁。分析其好发部位、主要症状、治疗方法、随访结果等特征。结果 好发单侧鼻腔鼻窦(12例),症状以单侧鼻塞(12例)、涕血(4例)为主。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术后随访17~74个月,2年生存率为100%,2年复发率为37.5%。结论 鼻腔鼻窦低级别non-ITAC好发于鼻腔、筛窦和上颌窦,确诊依靠病理,手术治疗复发率不高,不易发生转移,但复发会出现高级别恶变。彻底切除病变预后较好。术前若是考虑病变范围过大,手术不能彻底切除,可尝试行诱导化疗,术后辅助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肿瘤 腺癌 低级别腺癌 非肠型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内镜下应用岛状软骨-软骨膜复合体对干湿耳行Ⅰ型鼓室成形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陆达锴 张祥宝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6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岛状软骨-软骨膜复合体对干湿耳状态下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患者,分为干耳组和湿耳组,均在耳内镜下用岛状软骨-软骨膜复合体以内置法行鼓室成...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岛状软骨-软骨膜复合体对干湿耳状态下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患者,分为干耳组和湿耳组,均在耳内镜下用岛状软骨-软骨膜复合体以内置法行鼓室成形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鼓膜愈合率及术后6个月听力。结果干耳组鼓膜愈合28例,湿耳组鼓膜愈合26例,愈合率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185,P=0.667)。术后6个月干耳组平均气导由术前(39.19±5.04)dB HL提高至(27.86±4.18)dB HL(P<0.05),平均气骨导差由术前(18.76±3.05)dB HL下降至(11.06±2.68)dB HL(P<0.05),湿耳组平均气导由术前(38.24±3.77)dB HL提高至(29.17±4.76)dB HL(P<0.05),平均气骨导差由术前(19.81±3.27)dB HL下降至(12.01±4.04)dB HL(P<0.05),而两组听力提高程度并无明显差异(P=0.287)。结论耳内镜下应用岛状软骨-软骨膜复合体在干耳或湿耳状态下行Ⅰ型鼓室成形术均能改善听力和修复鼓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成形术 中耳炎 化脓性 干耳 湿耳 耳内镜 岛状软骨-软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口咽拭子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施清圆 张露 +1 位作者 梁珊燕 黄立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0年第6期297-300,共4页
目的分析108例在我院住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后期不同取样方法的核酸检测阳性率,以及出院后采用鼻腔+口咽拭子(combined nasal and oropharyngeal swabs,NS+OPS)法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复阳患者的临床资料,为COVI... 目的分析108例在我院住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后期不同取样方法的核酸检测阳性率,以及出院后采用鼻腔+口咽拭子(combined nasal and oropharyngeal swabs,NS+OPS)法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复阳患者的临床资料,为COVID-19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2月4日~2020年3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出院的确诊为COVID-19患者108例,住院后期采取痰液、鼻咽拭子(nasalpharyngeal swab,NPS)或NS+OPS作为出院核酸阴性标准,在其出院后的第3、5、7、10、14天分别采集NS+OPS、粪便、痰液(如有)行SARS-CoV-2核酸实时RT-PCR检测,并对复阳患者监测血清SARS-CoV-2 IgM和IgG抗体检测。统计并分析NS+OPS核酸复阳的COVID-19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中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108例COVID-19患者临床出院后,NS+OPS核酸复阳17例,复阳率为15.7%,其中合并粪便核酸阳性5例,痰液、NS+OPS、粪便核酸均复阳2例。17例中15例(88.2%)患者出院标准中以两次痰液SARS-CoV-2核酸阴性(至少间隔1天)作为核酸阴性标准,2例(11.8%)以2次NPS核酸阴性作为出院核酸阴性标准。其中有3例复阳患者当日血清学IgM/IgG抗体检测均为阴性,17例核酸复阳患者中15例转阴时IgM和IgG抗体中至少一项为阳性。结论 COVID-19患者治愈出院后仍有复阳的可能,我们推荐出院标准中可以两次NS+OPS核酸阴性(至少间隔1天)作为核酸阴性标准,降低临床出院后核酸复阳率。我们需制定详细的出院随访制度,包括血清SARS-CoV-2 IgM和IgG抗体检测,对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相关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病毒检测 复阳 鼻腔+口咽拭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复杂病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陆达锴 汪际云 张祥宝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3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复杂上颌窦病变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科收治的18例复杂上颌窦病变患者的手术方式及疗效,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25~75岁。术前均行鼻内镜、鼻窦CT检查及MRI检查。... 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复杂上颌窦病变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科收治的18例复杂上颌窦病变患者的手术方式及疗效,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25~75岁。术前均行鼻内镜、鼻窦CT检查及MRI检查。术后组织病理学报告内翻性乳头状瘤11例,出血坏死性息肉2例,复发性上颌窦霉菌2例,复发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2例,上颌窦含牙囊肿1例,所有手术均采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先鼻内镜下常规开放扩大上颌窦口,切除鼻腔及其他鼻窦病变,再经泪前隐窝入路进入上颌窦,彻底切除病变。术后定期随访6到24个月。结果术后1例患者出现面部麻木感,1个月后逐渐消失,余患者无溢泪,无鼻甲萎缩、坏死及面部麻木等并发症,1例患者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结论泪前隐窝入路手术创伤小,能充分显露上颌窦,无手术操作死角,彻底切除病变,极大程度避免复发再次手术,无并发症,对于复杂的上颌窦病变,是值得选择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泪前隐窝 上颌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鼓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陆达锴 张祥宝 +2 位作者 康骋 汪际云 胡宝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6-809,共4页
鼓膜穿孔是临床耳科疾病中导致听力丧失的常见原因。尽管鼓膜具有自我修复能力,但慢性穿孔仍需要进行手术修补鼓膜,传统鼓膜修补应用的材料主要是自体组织,比如颞肌筋膜,软骨,脂肪或软骨膜等,再到各种同种异体材料、异种材料。虽然自体... 鼓膜穿孔是临床耳科疾病中导致听力丧失的常见原因。尽管鼓膜具有自我修复能力,但慢性穿孔仍需要进行手术修补鼓膜,传统鼓膜修补应用的材料主要是自体组织,比如颞肌筋膜,软骨,脂肪或软骨膜等,再到各种同种异体材料、异种材料。虽然自体组织疗效好,但是增加了患者手术创伤,延长了手术愈合时间,因此都具有一定局限性。而随着组织工程的发展,为鼓膜修补提供了新的材料,本文综述分析了近几年组织工程技术在鼓膜修补方向的研究进展,通过使用不同的支架材料,生长因子和细胞进行鼓膜再生,组织工程鼓膜在未来将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学科,能够克服当前外科手术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鼓膜穿孔 支架材料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室球体瘤2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陆达锴 汪际云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3期193-194,共2页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25岁,右耳听力下降4年伴间断性耳道出血1年收治入院。患者4年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耳听力下降伴耳鸣,耳胀满感,未予以重视。近1年来开始间断性右耳流脓血性液体,时有耳痛,症状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在一次挖耳后...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25岁,右耳听力下降4年伴间断性耳道出血1年收治入院。患者4年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耳听力下降伴耳鸣,耳胀满感,未予以重视。近1年来开始间断性右耳流脓血性液体,时有耳痛,症状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在一次挖耳后再次出血,遂就诊于我院耳鼻咽喉科。查体:外耳道可见0.5 cm×0.3 cm红色肉芽样新生物。听力检查:右耳传导性聋,骨导25 dB,气导65 dB,气骨导差达40 dB。乳突CT示右侧外耳道、鼓室内占位,外耳道骨质部分吸收(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球体瘤(gloums tympanicum tumor) 中耳炎(otitis med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不同剂量口服糖皮质激素对嗜酸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短期恢复及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露 余啸 +2 位作者 汪际云 卢璐 施清圆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96-801,共6页
目的:研究术后不同剂量口服糖皮质激素对嗜酸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NP)患者短期恢复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经最大限度药物治疗失败后初次行FESS术的ECRSwNP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记录其基线人口学及临床特征等。A、B、... 目的:研究术后不同剂量口服糖皮质激素对嗜酸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NP)患者短期恢复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经最大限度药物治疗失败后初次行FESS术的ECRSwNP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记录其基线人口学及临床特征等。A、B、C三组术后分别予以口服泼尼松片30、45、60 mg(每早一次)治疗,连续14 d,对三组患者术后1、3、6个月予以定期随访,并完成视觉模拟评分(VAS)、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条(SNOT-20)、Lund-Kennedy内镜评分(LKS)等,比较其主客观评分及术后6个月息肉复发情况,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最终纳入本研究的150例患者中,A组49例,B组44例,C组45例。三组在年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但在性别、吸烟等其他人口学特征及基线疾病主客观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VAS、SNOT-20及LKS评分,B、C组显著低于A组(P<0.05),而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仅LKS评分,C组显著低于A、B组(P<0.05),而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主客观评分及息肉复发率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中伴哮喘患者术后6个月息肉复发率均显著高于不伴哮喘的患者(62.50%vs 4.88%,P<0.001;55.56%vs 5.71%,P=0.002;66.67%vs 7.69%,P=0.006)。结论:术后中等及以上剂量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更能改善ECRSwNP患者术后1个月的主客观评分,增加剂量并没有增加其获益。不同剂量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患者术后3个月主观评分、术后6个月主客观评分及息肉复发无显著影响。哮喘是影响ECRSwNP患者术后6个月息肉复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息肉 嗜酸粒细胞 皮质类固醇 复发
原文传递
发生于鼻根部的青少年型骨化纤维瘤临床分析与手术探讨
9
作者 康骋 余啸 +1 位作者 汪际云 廉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73-677,共5页
目的:分析发生于鼻根部的青少年型骨化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并比较不同的手术方法。方法:对7例发生于鼻根部的青少年型骨化纤维瘤患者给予手术治疗,5例患者在神经导航引导下经鼻内镜行鼻根肿物切除,另2例患者行鼻小柱-鼻翼"蝶形"... 目的:分析发生于鼻根部的青少年型骨化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并比较不同的手术方法。方法:对7例发生于鼻根部的青少年型骨化纤维瘤患者给予手术治疗,5例患者在神经导航引导下经鼻内镜行鼻根肿物切除,另2例患者行鼻小柱-鼻翼"蝶形"切口鼻根部肿物切除。术后定期随访,包括内镜检查和鼻窦CT扫描。结果:7例患者病理回报符合骨化纤维瘤。随访6~45个月,无复发和明显的手术并发症。结论: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神经导航引导下鼻内镜肿瘤切除和鼻小柱-鼻翼"蝶形"切口肿瘤切除都是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案,外鼻蝶形切口手术出血少、时间短,但术后鼻面部会出现轻度肿胀,鼻内镜损伤相对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型骨化纤维瘤 鼻根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鼻腔带蒂黏膜组织瓣技术在鼻内镜下鼻腔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康骋 汪际云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235-239,共5页
近几年鼻内镜外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许多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后会伴随各种鼻腔的组织缺损,影响手术的预后和鼻腔功能的恢复。国内外许多学者采用了各种鼻腔内部或者外部的皮瓣来修复缺损,重建鼻腔组织缺损的结构。本文就鼻腔带蒂... 近几年鼻内镜外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许多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后会伴随各种鼻腔的组织缺损,影响手术的预后和鼻腔功能的恢复。国内外许多学者采用了各种鼻腔内部或者外部的皮瓣来修复缺损,重建鼻腔组织缺损的结构。本文就鼻腔带蒂黏膜组织瓣的制备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以期推动该技术在我国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内窥镜检查 修复外科手术 结缔组织 带蒂隔黏膜组织瓣
原文传递
毛细胞退化相关耳聋基因及其病理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啸 何哲耘 +2 位作者 康骋 黄立真 汪际云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50-55,共6页
遗传性聋的遗传异质性是由几百个蛋白编码基因决定的.无论耳聋程度的轻还是重,不同遗传背景的耳聋患者中均发现相关基因突变.在许多文献报道中,利用细胞培养技术以及小鼠等动物模型可部分解释基因突变致聋的分子机制.这些基因的发现不... 遗传性聋的遗传异质性是由几百个蛋白编码基因决定的.无论耳聋程度的轻还是重,不同遗传背景的耳聋患者中均发现相关基因突变.在许多文献报道中,利用细胞培养技术以及小鼠等动物模型可部分解释基因突变致聋的分子机制.这些基因的发现不仅为一些可能伴有临床症状的耳聋病例提供诊断依据,也为耳聋家庭提供生育指导.其中,与毛细胞的退化(尤其是外毛细胞)相关的基因突变可直接导致耳聋的发生.本文选取DFNB28、DFNA51、DFNA50等与毛细胞退化相关的耳聋基因来阐述其病理机制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 毛细胞 听觉 基因测定
原文传递
血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突发性聋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余啸 何哲耘 +2 位作者 康骋 应海岳 汪际云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0年第6期318-322,327,共6页
目的探讨血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对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发生率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SSNHL患者和84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纤维蛋白原... 目的探讨血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对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发生率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SSNHL患者和84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的血浆浓度对SSNHL发生率和疗效的影响.结果右侧单侧SSNHL占50%,左侧单侧SSNHL占42.2%,双侧同时发病占7.8%,白细胞计数升高占34.4%,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升高占20.3%.在SSNHL发生率的比较中,诊疗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的血浆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357±68)mg/dl vs(239±109)mg/dl,P=0.001],诊疗组患者平均HDL血浆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所降低[(1.47±0.41)mmol/L vs(1.80±0.43)mmol/L,P=0.01].在SSNHL疗效的比较中,显效组患者纤维蛋白原的血浆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9).结论低HDL胆固醇血浆浓度可能是SSNHL的危险因素之一.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和炎症指标的升高可能表明SSNHL的危险性增加.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与SSNHL预后不良有关,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可以作为使用降低血清纤维蛋白原和血液黏度疗法的有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感音神经性 听觉丧失 突发性 胆固醇 脂蛋白类 HDL 脂蛋白类 LD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