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溴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新笑 侯兴旺 +2 位作者 刘倩 刘稷燕 江桂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1-342,共12页
稳定同位素分析被认为是环境污染物溯源和转化途径探究的有效工具.针对氯/溴稳定同位素研究已经开发了一些较为可靠的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氯乙烯、氯苯、溴酚、多溴二苯醚和有机氯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氯/溴同位... 稳定同位素分析被认为是环境污染物溯源和转化途径探究的有效工具.针对氯/溴稳定同位素研究已经开发了一些较为可靠的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氯乙烯、氯苯、溴酚、多溴二苯醚和有机氯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氯/溴同位素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了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在含氯/溴有机污染物的溯源分析和降解途径识别等方面的应用实例,分析了现有分析技术在仪器测定、分析策略、理论知识等方面的不足,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其在环境科学领域内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分析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就位光谱和雷达遥感科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林红磊 丁春雨 +3 位作者 许学森 张金海 魏勇 林杨挺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 2021年第4期373-390,共18页
本文对月球就位光谱和雷达探测的科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着重介绍了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表巡视探测过程中获取的重要成果.光谱探测包括月表物质组成、光度特性、太空风化信息和热辐射特征等方面.雷达探测包括月表浅层结构探测... 本文对月球就位光谱和雷达探测的科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着重介绍了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表巡视探测过程中获取的重要成果.光谱探测包括月表物质组成、光度特性、太空风化信息和热辐射特征等方面.雷达探测包括月表浅层结构探测、月表之下空洞/熔岩管道的探测和月壤介电特性参数反演.最后对月球就位光谱和雷达探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就位遥感 光谱 雷达 嫦娥三号 嫦娥四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天然产物药物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冯金 潘海学 唐功利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8-446,共39页
天然产物一直是潜在的先导药物的重要来源,天然产物及其结构类似物在历史上对疾病治疗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对癌症和传染病的治疗。在过去两百年的时间里,天然产物的发现和研究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由传统的分离鉴定为主的经典研究方法转... 天然产物一直是潜在的先导药物的重要来源,天然产物及其结构类似物在历史上对疾病治疗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对癌症和传染病的治疗。在过去两百年的时间里,天然产物的发现和研究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由传统的分离鉴定为主的经典研究方法转为了基因组时代的多学科组合研究。虽然近二十年发现和挖掘了丰富的活性天然产物,但与自然界中巨大的天然产物合成潜力相比仍有不足,庞大的陆地和海洋天然产物资源尚待开发。同时,与传统的化学合成分子相比,天然产物具有丰富的骨架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在新药发现中展现了巨大的优势。虽然在天然产物的新药创新方面仍面临着种种挑战,但新的分析技术和挖掘策略的出现有望迎来天然产物发现的新阶段。本文总结了近十年(2014年1月—2023年10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成药的天然产物及源自天然产物的半合成药物,并对其中纯天然产物来源分子、重要的半合成天然产物前体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总结。此外还简要总结了一些FDA批准的老药在过去十年中取得的重要生物合成研究进展。期望通过对成药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及机制的深入理解,为更多天然产物创新药物的发现和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半合成药物 新药发现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传感器测试质量质心测量装置及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梁铭涛 张晟 +1 位作者 刘磊 王智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4-131,共8页
惯性传感器是空间引力波探测的核心载荷,惯性传感器内的测试质量是惯性和测量基准。测试质量质心、形心偏移会产生杂散力噪声,空间引力波探测对测试质量质心、形心偏移的技术指标要求小于3.75μm。由于需要获得测试质量精确的质心位置,... 惯性传感器是空间引力波探测的核心载荷,惯性传感器内的测试质量是惯性和测量基准。测试质量质心、形心偏移会产生杂散力噪声,空间引力波探测对测试质量质心、形心偏移的技术指标要求小于3.75μm。由于需要获得测试质量精确的质心位置,并且商用质心测量装置无法满足测试质量质心测量精度需求,因此设计了一种基于五线摆的新型质心测量装置,根据测得的五线摆自由振动频率得到测试质量质心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质心测量精度优于±1μm,满足空间引力波探测惯性传感器测试质量质心测量的精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传感器 测试质量 质心位置 五线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先级融合算法的高精度黑体温控研究
5
作者 黄浦江 杨文航 +5 位作者 朱首正 赵帮健 金海军 金柯 李春来 刘世界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583,共8页
为优化红外成像光谱仪探测性能,提出了一种具有用户自定义指标和温控精度达到1.0 mK的优先级融合控制算法(Priority fusion algorithm,PFA),该算法将基础PID、模糊PID和自抗扰控制算法与BP神经网络算法相融合,能够实现高性能黑体温控。... 为优化红外成像光谱仪探测性能,提出了一种具有用户自定义指标和温控精度达到1.0 mK的优先级融合控制算法(Priority fusion algorithm,PFA),该算法将基础PID、模糊PID和自抗扰控制算法与BP神经网络算法相融合,能够实现高性能黑体温控。通过Simulink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PFA算法的超调量从3.606%下降到0.101%,响应时间从64 min下降到14.4 min,温度控制精度达到1.0 mK。同时搭建了黑体辐射定标平台,物理实验结果与理论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该模型为高精度温控黑体在空间遥感领域的实际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在温控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控系统 BP神经网络 PFA控制算法 温控精度 辐射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学分析的合成生物学研究
6
作者 王瑞琦 陈洛南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7,共11页
随着生物技术与其他各学科如计算科学的发展,合成生物学在功能设计与实验实施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合成生物学近年来在计算生物学与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领域引起广泛兴趣。从数学科学的角度,设计各种具有特定功能的合成生物元件的理... 随着生物技术与其他各学科如计算科学的发展,合成生物学在功能设计与实验实施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合成生物学近年来在计算生物学与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领域引起广泛兴趣。从数学科学的角度,设计各种具有特定功能的合成生物元件的理论不断涌现,如基因开关、基因振子、生物逻辑门等。从生物技术角度,基因工程、蛋白(酶)的化学修饰自组装等生物合成及功能化策略也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些相关方面的长足发展,也大大促进了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本文重点从生物分子网络动力学的角度,深入阐述各种具有特定功能的合成生物网络背后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其中包括生物功能器件如开关与振子,以及数学与网络理论相关的因素,包括正负反馈回路与动力学的相关性、非线性因素与时间延迟产生的原因、稳定性与分支相关理论、周期振子的鲁棒性、周期可调性等动力学相关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为进一步设计更为复杂或者更易实验合成的生物器件提供可以借鉴的理论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网络 开关 振子 稳定性 分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及“太极1号”在轨测试 被引量:59
7
作者 罗子人 张敏 +2 位作者 靳刚 吴岳良 胡文瑞 《深空探测学报》 2020年第1期3-10,共8页
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将打开中低频段(0.1 mHz^1 Hz)的引力波观测窗口,为人类研究宇宙起源与演化、黑洞起源与演化、引力本质、暗能量和暗物质等提供全新的方法和手段。由于空间引力波探测涉及一系列关键技术,太极计划提出了... 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将打开中低频段(0.1 mHz^1 Hz)的引力波观测窗口,为人类研究宇宙起源与演化、黑洞起源与演化、引力本质、暗能量和暗物质等提供全新的方法和手段。由于空间引力波探测涉及一系列关键技术,太极计划提出了“单星”“双星”和“三星”3步走的发展路线图。目前“单星”计划——“太极1号”发射成功,并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在轨测试。本文将简要介绍空间引力波探测的科学价值、国内外背景和关键技术分解,重点对太极计划及其3步走发展规划进行分析,并提出后续工作的一些设想和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引力波探测 太极计划 星间激光干涉测距系统 无拖曳控制系统 引力波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镱PCF的端面处理工艺及激光性能研究(特邀)
8
作者 冯素雅 于春雷 +2 位作者 王孟 王世凯 胡丽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4-238,共5页
基于自制的掺镱大模场光子晶体光纤,探索出一种高效快速的光子晶体光纤端面处理工艺。使用二氧化碳激光熔接机对光子晶体光纤进行旋转加热处理,并配合大口径光纤切割刀对塌缩区域进行切割。通过对比光纤在不同激光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下... 基于自制的掺镱大模场光子晶体光纤,探索出一种高效快速的光子晶体光纤端面处理工艺。使用二氧化碳激光熔接机对光子晶体光纤进行旋转加热处理,并配合大口径光纤切割刀对塌缩区域进行切割。通过对比光纤在不同激光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下的塌缩效果,确定了最佳的加热功率和时间。对端面处理后的光纤进行激光震荡实验,测试光纤的激光性能,与未进行端面处理时的激光实验结果相比较,端面塌缩处理没有对光纤的激光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所述的实验方法,成功得到高质量光子晶体光纤塌缩端面,空气孔塌缩界面齐整,且没有对光纤本身的激光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实验工艺周期短、成功率高,证明利用激光加热塌缩来处理光子晶体光纤端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极大地拓展了光子晶体光纤的使用范围,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大模场光纤 二氧化碳激光 光纤塌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性氧化石墨烯核酸适配体分离材料构建17β-雌二醇传感器
9
作者 金心宇 陈乐源 +2 位作者 刘艳娜 谢文菁 彭汉勇 《色谱》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5,共9页
17β-雌二醇(E2)是天然的甾体雌激素,在生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外源性E2也被归类为内分泌干扰物(EDC),即使在ng/L水平上也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功能,且在医疗、畜牧业废水中均能检测到E2污染。目前,E2的检测方... 17β-雌二醇(E2)是天然的甾体雌激素,在生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外源性E2也被归类为内分泌干扰物(EDC),即使在ng/L水平上也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功能,且在医疗、畜牧业废水中均能检测到E2污染。目前,E2的检测方法主要以色谱-质谱联用方法为主,但受仪器等限制,难以应用于现场检测或大量样品检测。为了解决该难题,本工作用油包水微乳液法(W/O microemulsion)合成了一种基于磁性氧化石墨烯(MGO)的核酸分离材料,并进行了系统的表征,以开发高灵敏度、快速检测、高通量的荧光恢复(“turn-on”)型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样品中的E2。传感器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FRET),即MGO通过吸附荧光基团标记的E2核酸适配体发生FRET效应猝灭荧光信号,而在E2存在时,核酸适配体与E2结合,从MGO上脱附,实现荧光信号恢复,且信号响应与一定范围的E2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本工作引入了磁性固相分离方法,降低了背景信号值,从而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本方法中相对荧光恢复强度与E2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低至1 ng/mL,对多种干扰离子有较好的抵抗性,且在同族雌激素类似物中有良好的选择性。与色谱-质谱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检测时间短,成本低,操作简便,可应用于环境水样中E2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磁固相分离 荧光生物传感器 磁性氧化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precision spot centroid positioning of high-frame-rate short-wave infrared images for satellite laser communication
10
作者 FU Peng HE Dao-Gang +1 位作者 LIU Jun WANG Yue-Ming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7,共12页
The accuracy of spot centroid positioning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racking accuracy of the system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laser link construction.In satellite laser communication systems,the use of short-wave... The accuracy of spot centroid positioning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racking accuracy of the system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laser link construction.In satellite laser communication systems,the use of short-wave infrared wavelengths as beacon light can reduce atmospheric absorption and signal attenuation.However,there are strong non-uniformity and blind pixels in the short-wave infrared image,which makes the image distorted and leads to the decrease of spot centroid positioning accuracy.Therefore,the high-precision localization of the spot centroid of the short-wave infrared images is of great research significance.A high-precision spot centroid positioning model for short-wave infrared is proposed to correct for non-uniformity and blind pixels in short-wave infrared images and quantify the localization errors caused by the two,further model-based localization error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and a novel spot centroid positioning payload for satellite laser communication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the latest 640×512 planar array InGaAs shortwave infrared detector.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n-uniformity of the corrected image is reduced from 7%to 0.6%,the blind pixels rejection rate reaches 100%,the frame rate can be up to 2000 Hz,and the spot centroid localization accuracy is as high as 0.1 pixel point,which realizes high-precision spot centroid localization of high-frame-frequency short-wave infrared im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ellite laser communication spot centroid positioning short-wave infrared high frame rate NONUNIFORM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频率波动对空间引力波探测激光干涉测量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刘宇 张玉珠 +4 位作者 彭晓东 赵梦园 杨震 唐文林 强丽娥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88,共10页
空间引力波探测激光干涉测量系统噪声是决定探测任务成败的关键因素.激光频率噪声是最重要的噪声之一,有必要分析激光频率波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和各参数的变化对测量结果影响的百分比(重要程度).由于在地面难以模拟空间环境,仿真分析是... 空间引力波探测激光干涉测量系统噪声是决定探测任务成败的关键因素.激光频率噪声是最重要的噪声之一,有必要分析激光频率波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和各参数的变化对测量结果影响的百分比(重要程度).由于在地面难以模拟空间环境,仿真分析是理想的实验手段.基于空间引力波探测激光干涉测量仿真系统,分析了自由运行激光器激光频率波动对其中的科学干涉仪、参考干涉仪和TM干涉仪模型造成的测量误差,并运用直接求导法和Sobol法两种灵敏度分析方法对三种干涉仪模型输出的影响和重要程度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自由运行激光器激光频率波动造成的干涉仪测量结果变化远大于皮米量级.在本文实验条件下,测量光频率波动对三种干涉仪输出的重要程度分别为100%,56%,54%,参考光频率波动对三种干涉仪输出的重要程度分别为0%,44%,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探测 空间激光干涉 激光干涉仿真 激光频率噪声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维钙钛矿光电探测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洁 皮明雨 +2 位作者 张丁可 唐孝生 杜鹃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5-773,共19页
近年来,三维铅卤钙钛矿由于其优异的光电子性能,作为光电器件(如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和激光器等)的新型半导体材料被广泛研究,然而三维钙钛矿的铅毒性以及稳定性差严重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低维钙钛矿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能以及... 近年来,三维铅卤钙钛矿由于其优异的光电子性能,作为光电器件(如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和激光器等)的新型半导体材料被广泛研究,然而三维钙钛矿的铅毒性以及稳定性差严重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低维钙钛矿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能以及稳定性,在光电应用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除了用于光伏和发光二极管以外,低维钙钛矿已成为未来光电探测器有前途的候选者。本文对低维钙钛矿的结构、光电探测器的种类以及性能参数进行简要介绍,重点阐述了低维钙钛矿光电探测器的研究进展。同时,对本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维 钙钛矿材料 稳定 光电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张力和热处理对熊猫型保偏光纤双折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嘉程 于飞 +2 位作者 徐炳生 于春雷 胡丽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0-90,共11页
以熊猫型保偏光纤为对象,系统研究了牵引张力和热处理对其双折射的影响。在基于有限元的多物理场建模计算中,引入牵引张力,得到熊猫型保偏光纤双折射随牵引张力增大而线性减小的数值规律。采用白光干涉法实验测量了不同热处理过程对熊... 以熊猫型保偏光纤为对象,系统研究了牵引张力和热处理对其双折射的影响。在基于有限元的多物理场建模计算中,引入牵引张力,得到熊猫型保偏光纤双折射随牵引张力增大而线性减小的数值规律。采用白光干涉法实验测量了不同热处理过程对熊猫型保偏光纤双折射的影响。高温下应力区掺硼石英玻璃发生结构弛豫,引起熊猫光纤应力区体积收缩,使双折射增大。通过计算玻璃网络空位缺陷浓度变化得到应力区掺硼石英玻璃结构弛豫引起的形变量和熊猫光纤退火后的双折射,数值仿真结果与实验测量相符。该研究为应力型保偏光纤的设计、制备和双折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偏光纤 双折射 牵引张力 玻璃结构弛豫 仿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TKIs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获得性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佳敏 刘盼 +4 位作者 应莉莎 朱蕊 杨朝丹 杨莹 苏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74-880,共7页
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s)对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会不... 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s)对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耐药问题。随着个体化和联合治疗的应用和拓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二甲双胍联合给药在临床治疗中有效解决了EGFR-TKIs获得性耐药的难题,并延长了NSCLC患者的生存期。EGFR-TKIs联合二甲双胍有望成为NSCLC患者出现EGFR-TKIs耐药后可选择的治疗方法,本文拟对EGFR-TKIs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NSCLC EGFR-TKIs获得性耐药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出现EGFR-TKIs获得性耐药的NSCLC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二甲双胍 靶向治疗 肺肿瘤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连续波单频589 nm金刚石钠导星激光器研究(特邀) 被引量:1
15
作者 尤崴 杨学宗 +5 位作者 孙玉祥 李牧野 姜华卫 陈迪俊 陈卫标 冯衍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9,共10页
面向天文观测等领域对高功率单频589 nm钠导星激光器的应用需求,通过金刚石拉曼谐振及腔内倍频技术结合1018 nm掺镱光纤激光技术,实现了最高功率16.5 W的连续波单频589 nm钠导星激光器研制。建立外腔拉曼振荡及腔内倍频理论,详细分析谐... 面向天文观测等领域对高功率单频589 nm钠导星激光器的应用需求,通过金刚石拉曼谐振及腔内倍频技术结合1018 nm掺镱光纤激光技术,实现了最高功率16.5 W的连续波单频589 nm钠导星激光器研制。建立外腔拉曼振荡及腔内倍频理论,详细分析谐振腔输出耦合率和倍频晶体相位匹配条件对输出激光功率的影响。激光光谱宽度为16 MHz,光束质量因子为1.05,光光转化效率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激光器 单纵模激光器 金刚石 钠导星激光器 二次谐波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n红外探测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石倩 张书魁 +1 位作者 王建禄 褚君浩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9-150,共12页
nBn红外探测器旨在消除肖特基-里德-霍尔产生复合电流,这将有效降低器件的暗电流并提高工作温度。由于制造工艺的兼容性和晶格匹配的衬底的存在,基于Ⅲ-Ⅴ化合物(包括二类超晶格材料)的nBn红外探测器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理论模拟,基于H... nBn红外探测器旨在消除肖特基-里德-霍尔产生复合电流,这将有效降低器件的暗电流并提高工作温度。由于制造工艺的兼容性和晶格匹配的衬底的存在,基于Ⅲ-Ⅴ化合物(包括二类超晶格材料)的nBn红外探测器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理论模拟,基于HgCdTe材料的nBn红外探测器也能有效抑制暗电流。然而,去除价带势垒的困难阻碍了HgCdTe nBn器件的发展。本综述将阐述nBn探测器抑制暗电流的物理机制,并介绍nBn探测器在不同材料体系中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n红外探测器 Sb基Ⅲ-Ⅴ族半导体 二类超晶格 碲镉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相电催化剂在电解水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潇涵 田汉 +3 位作者 余旭 陈立松 崔香枝 施剑林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8期5-48,共44页
化石燃料短缺和环境污染引发了人们对可持续、清洁和高效新能源的关注.氢具有能量密度高、燃烧产物清洁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载体,具有替代化石燃料的潜力.在各种制氢方法中,电解水制氢是获取高纯氢气的有效技术,其包含阴极析氢反应(... 化石燃料短缺和环境污染引发了人们对可持续、清洁和高效新能源的关注.氢具有能量密度高、燃烧产物清洁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载体,具有替代化石燃料的潜力.在各种制氢方法中,电解水制氢是获取高纯氢气的有效技术,其包含阴极析氢反应(HER)和阳极析氧反应(OER).为了实现高效的电化学水分解,需要使用高效的电催化剂以克服HER和OER的热力学势垒并降低制氢电耗.目前,广泛使用的HER和OER催化剂分别是Pt和RuO_(2)/IrO_(2)基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该类贵金属催化剂的高成本和稀缺性严重限制了其在水分解制氢中的广泛应用.此外,金红石型RuO_(2)和IrO_(2)在阳极高电位下可溶于酸性和碱性电解质溶液中,致使催化活性下降,因此,亟需发展新型高效且稳定的电解水催化剂.相较于目前报道的晶相电解水催化剂材料,非晶相催化剂材料没有严格限定的晶体结构,并具有硬度低、比表面积大和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特别是其含有大量随机取向的化学键和表面暴露的缺陷,可以显著提高活性位点数量,优化反应物的吸脱附,因此在电催化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一系列非晶相材料被成功制备出来且用于HER,OER和全解水中.考虑到当前非晶相电催化剂在电解水领域取得的进展,本综述对其合成方法、稳定策略、性能评估、机制探索和理论研究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阐述了酸性和碱性条件下HER和OER的反应过程和机理,介绍了非晶电催化剂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提升其稳定性的策略.重点介绍了含贵金属(Pt,Pd和Ir等)和非贵金属(Fe,Co,Ni和Mo等)基非晶态电催化剂在HER,OER和全解水中的性能评价,以及采用能带理论和第一性原理相结合阐述相应的电催化机理.深入讨论了当前非晶态电催化剂在电解水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如非晶催化剂所面临的导电率低、稳定性差(尤其是高电流下)、制备困难、缺乏深入的催化机制研究和工业化前景不明朗等问题,简要地指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1)高导电材料的引入.为了解决非晶材料导电性差的问题,可考虑引入高导电介质或引入特殊导电结构(如核壳结构等).(2)新颖的合成策略(非晶/结晶结构集成、非晶表面涂覆和创造离子缺陷等).(3)非晶材料结构高度可调的合理使用.非晶催化剂的结构具有高度可调性,在催化过程中易发生相转变,可考虑合理诱导其可控转变.(4)先进的表征手段(原位电镜、原位拉曼、原位XPS和同步辐射等)的开发.(5)理论计算工具(进一步引入机器学习、材料基因组等理论)的使用.(6)更多应用层面的探索.通过研究催化机制加深对非晶催化剂结构的认知,提高稳定性,一方面探究其在实际环境条件(高/低温、高/低pH)下的电解水性能,另一方面将其扩展到甲醇、甘油等小分子氧化应用中的探究.综上,本综述旨在更好地理解非晶相电催化剂在电解水领域的研究现状、机理研究以及存在的挑战等,从而推动非晶相电催化剂在未来电解水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相催化剂 缺陷工程 电解水 析氢反应 析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P2-Na_(x)[Mg_(0.33)Mn_(0.67)]O_(2)的电化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晓君 李佳乐 +2 位作者 邱吴劼 杨淼森 刘建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3-628,共6页
钠离子电池具有成本低廉、原料分布广泛等优点,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最佳替代材料。在具有层状结构的P2相NaMnO_(2)正极材料中,对过渡金属层进行二元固溶可有效提升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研究利用库仑模型构建了Mg离子固溶的Na_(x)... 钠离子电池具有成本低廉、原料分布广泛等优点,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最佳替代材料。在具有层状结构的P2相NaMnO_(2)正极材料中,对过渡金属层进行二元固溶可有效提升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研究利用库仑模型构建了Mg离子固溶的Na_(x)[Mg_(0.33)Mn_(0.67)]O_(2)结构模型。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在钠离子含量小于0.67时,Na_(x)[Mg_(0.33)Mn_(0.67)]O_(2)的放电电压达到3.0 V。电子态密度和电荷布居分析共同表明,Mg的固溶激活了P_(2)相Na_(x)[Mg_(0.33)Mn_(0.67)]O_(2)中晶格氧的电化学活性,使体系的电化学反应机制从阴阳离子协同电化学反应转变为可逆阴离子电化学反应。这一机理为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方法,也为其它离子电池的优化和探索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电化学活性 第一性原理 碱金属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螺沟冰川融水径流中汞与悬浮颗粒物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洁 孙学军 +3 位作者 李明月 李胜楠 郭军明 张强弓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0-327,共8页
为研究冰川融水径流中汞与悬浮颗粒物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于2019年6月~2020年9月在青藏高原东南缘海螺沟冰川融水径流进行为期一年的连续定点采样,测试了样品中汞形态含量和悬浮颗粒物的数量、含量及粒径特征。分析表明,总汞的平均含量... 为研究冰川融水径流中汞与悬浮颗粒物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于2019年6月~2020年9月在青藏高原东南缘海螺沟冰川融水径流进行为期一年的连续定点采样,测试了样品中汞形态含量和悬浮颗粒物的数量、含量及粒径特征。分析表明,总汞的平均含量为6.96~10.78 ng/L,其中颗粒态汞为4.54~9.14 ng/L,溶解态汞为1.53~2.42 ng/L,与青藏高原及世界其他偏远地区河流汞含量相当。各形态汞与悬浮颗粒物不同特征在不同季节的相关关系差异显著,总汞和颗粒态汞含量与总悬浮颗粒物含量和数量在夏季消融盛期具有突出且一致的正相关关系,但在秋冬季并未显示出正相关,表明前人揭示的冰川补给河流中颗粒物控制汞含量变化的结论具有季节局限性。冰川径流中的汞受水文过程和汞的来源及其在水体中的转化等多因素影响,汞形态含量与悬浮颗粒物不同物理特征在不同季节的差异性可能反映了不同季节汞的来源和传输机制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水径流 悬浮颗粒物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离激元纳米结构非对称集成的二维材料自驱动光响应增强的研究进展(特邀)
20
作者 郭尚坤 邓杰 +7 位作者 周靖 张东海 余宇 邓嘉男 蔡清元 李志峰 陆卫 陈效双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98,共9页
金属-二维材料-金属是最常见的二维材料光探测器件的结构。由于结构简单、易于集成,该类器件受到最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其自驱动光探测的模式具有很低的暗电流,有望成为高性能红外探测的新途径。然而金属-二维材料-金属的自驱动光探测存... 金属-二维材料-金属是最常见的二维材料光探测器件的结构。由于结构简单、易于集成,该类器件受到最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其自驱动光探测的模式具有很低的暗电流,有望成为高性能红外探测的新途径。然而金属-二维材料-金属的自驱动光探测存在两个瓶颈问题:(1)反对称的金属-二维材料结区引起的泛光照射下光响应的抵消;(2)二维材料有限光吸收导致的低响应率。文中介绍了利用等离激元纳米结构的非对称集成引入非对称的光耦合,从而打破泛光照射下二维材料与两端电极接触区域产生的光电流的对称性,实现净的自驱动光响应;同时利用等离激元纳米结构产生的局域强光场提高二维材料光吸收率和光响应率的一系列研究进展。在石墨烯等离激元纳米谐振腔复合结构中,实现两个电极附近的光响应对比度超过100倍,突破了对称光耦合导致的光响应抵消的难题。由于具有将入射光耦合成局域模式的优越能力,等离激元纳米谐振腔比亚波长金属光栅更有效地提高石墨烯响应率一个数量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激元纳米结构 非对称光电耦合 自驱动光响应 泛光照射 红外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