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m(Val)Cl_3·6H_2O低温热容及热化学性质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景楠 谭志诚 +2 位作者 刘北平 史全 童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78-1382,共5页
采用精密绝热量热计测定了稀土氨基酸配合物[Sm(Val)Cl3·6H2O]在80-376K温区的热容,从实验热容值计算出了热力学函数(HT-H298.15和ST-S298.15).在308K附近,配合物的热容出现一个大的跳跃,可能是其玻璃化转变所致.对该配合物进行热... 采用精密绝热量热计测定了稀土氨基酸配合物[Sm(Val)Cl3·6H2O]在80-376K温区的热容,从实验热容值计算出了热力学函数(HT-H298.15和ST-S298.15).在308K附近,配合物的热容出现一个大的跳跃,可能是其玻璃化转变所致.对该配合物进行热重测试,得到了其可能的分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Sm(Val)C13·6H2O 低温热容 热力学函数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储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箭 刘淑生 +8 位作者 宋莉芳 姜春红 焦成丽 王爽 张耀 赵军宁 高秀英 徐芬 孙立贤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5期28-34,共7页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纳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P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压力-组成-温度测试仪(PCI)等分析和表征手段,获得了该材料结构、形貌、热稳定性和...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纳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P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压力-组成-温度测试仪(PCI)等分析和表征手段,获得了该材料结构、形貌、热稳定性和吸附性能等信息。该材料对不同吸附质(如水0.19g/g和苯0.41g/g),表现出不同的吸附能力,并具有双亲功能。在77K,1.5MPa条件,其储氢量为3.2%(质量分数,下同),包含微孔内填充的高压氢气时为3.4%,包含中孔、微孔内填充的高压氢气时为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储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的热解机理及热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徐芬 孙立贤 +5 位作者 谭志诚 梁建国 周丹红 邸友莹 兰孝征 张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0-54,共5页
在用热重法研究了阿司匹林的热稳定性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量子化学方法(abinitioDFT)计算了阿司匹林分子的键级,据此计算结果提出了阿司匹林的热解机理,按此机理得到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一致;运用Freeman-Carroll、Kissinger和Ozawa三... 在用热重法研究了阿司匹林的热稳定性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量子化学方法(abinitioDFT)计算了阿司匹林分子的键级,据此计算结果提出了阿司匹林的热解机理,按此机理得到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一致;运用Freeman-Carroll、Kissinger和Ozawa三种方法分别计算了阿司匹林的热解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反应级数(n)和指前因子(A),其热解动力学方程为:dα/dt=4.74×1011犤exp(-(100.34±5.18)×103/RT)犦(1-α)2.8±0.3;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的该物质的熔点、摩尔熔化焓和摩尔熔化熵分别为(409.19±0.22)K、(29.17±0.41)kJ·mol-1和(71.09±1.06)J·mol-1·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热解机理 热动力学 差式扫描量热法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竹炭基活性炭电极的电吸附去离子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玲 曹忠 +4 位作者 陈平 崔正丹 盛智勇 徐芬 孙立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27-1730,共4页
在高温和空气隔绝的条件下利用竹节炭化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以竹炭基活性炭作电极的吸附材料,考察了活性炭电极在通电的情况下对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电吸附去除性能,详细研究了电压、两电极片间距和溶液的pH值对电容去离子效果的影响。... 在高温和空气隔绝的条件下利用竹节炭化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以竹炭基活性炭作电极的吸附材料,考察了活性炭电极在通电的情况下对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电吸附去除性能,详细研究了电压、两电极片间距和溶液的pH值对电容去离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压为1.55V、电极片间距为2.0cm、pH值为5.16时,电极的去离子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对不同类型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次序分别为:Cu2+>Cr3+;Cu2+>Pb2+>Cr3+>Cd2+>Ca2+>Mg2+;N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 活性炭电极 电吸附 电容去离子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新亚甲基蓝为电子媒介体的大肠杆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邹勇进 孙立贤 +1 位作者 徐芬 杨黎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0-513,共4页
以新亚甲基蓝(NMB)为电子媒介体,大肠杆菌为微生物催化剂,设计了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该MFC的开路电压为0.760V,短路电流为1.108mA,最大输出功率为116mW/m2,此时所对应的电流密度为390mA/m2.比较了中性红(NR)和NMB作为电子媒介体对MFC... 以新亚甲基蓝(NMB)为电子媒介体,大肠杆菌为微生物催化剂,设计了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该MFC的开路电压为0.760V,短路电流为1.108mA,最大输出功率为116mW/m2,此时所对应的电流密度为390mA/m2.比较了中性红(NR)和NMB作为电子媒介体对MFC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NMB为电子媒介体的MFC的开路电压比以NR为电子媒介体的MFC的开路电压低,但其开路电压达到稳定所需要的时间更短,而且其短路电流比后者高.当放电电流大于114mA/m2时,前者比后者的输出功率高,在负载1000Ω放电时,前者比后者有更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新亚甲基蓝 大肠杆菌 中性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LiBH4复合材料的制备与产氢性能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昊 徐芬 +2 位作者 孙立贤 曹忠 周怀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53-1958,共6页
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Al-LiBH4系列铝基复合材料.该材料的产氢性能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金属铝和LiBH4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提高材料的氢气产量及产率.常温下该复合材料与水反应迅速,氢气产量高.球料比30∶1... 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Al-LiBH4系列铝基复合材料.该材料的产氢性能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金属铝和LiBH4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提高材料的氢气产量及产率.常温下该复合材料与水反应迅速,氢气产量高.球料比30∶1、球磨5 h制备的Al-25%LiBH4复合材料30 min内每克材料可以产生720 mL氢气;当反应温度升高至90℃时,在30 min内的氢气产量高达2026 mL/g,氢气产率达95%;而在90℃反应时Al-30%LiBH4材料的氢气产量为2211 mL/g,氢气产率在9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iBH4复合材料 微量热 制氢 机械球磨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配合物Sm_2(CH_3COO)_4(NO_3)_2(phen)_2的合成、结构及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邢永恒 袁厚群 +5 位作者 张元红 张宝莉 徐芬 孙立贤 牛淑云 白凤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05-1210,共6页
在水-乙醇混合体系中,将浓硝酸硝化的Sm2O3与1,10-邻菲啰啉反应,用冰醋酸调节pH≈4,形成醋酸根桥联的双核钐配合物[Sm2(CH3COO)4(NO3)2(phen)2](phen=1,10-邻菲啰啉),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等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测定... 在水-乙醇混合体系中,将浓硝酸硝化的Sm2O3与1,10-邻菲啰啉反应,用冰醋酸调节pH≈4,形成醋酸根桥联的双核钐配合物[Sm2(CH3COO)4(NO3)2(phen)2](phen=1,10-邻菲啰啉),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等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此外,对配合物进行了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979 6(3)nm,b=0.981 3(4)nm,c=1.127 3(4)nm,α=106.666(5)°,β=113.034(5)°,γ=102.656(5),°V=0.885 4(5)nm3,Z=1,μ=3.361 mm-1,Dc=1.915 g/cm3,F(000)=498,R1=0.059 6,wR2=0.144 8.该配合物是双核分子,2个Sm(Ⅲ)离子通过4个醋酸根的羧基桥联,每个中心离子分别与周围5个来自羧基的桥氧原子、一个硝酸根的两个氧原子和一个邻菲啰啉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配位,形成九配位扭曲多面体.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第一步热分解反应可能为二级反应,其动力学方程为dα/dT=A/[βe-E/RT(1-α)2],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44.84 kJ/mol,指前因子lnA=66.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钐配合物 1 10-邻菲哕啉 晶体结构 热分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热法研究头孢菌素对大肠杆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杨黎妮 孙立贤 +2 位作者 徐芬 赵宗保 梁建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12-1415,共4页
用微量热法测定了两种头孢菌素头孢哌酮钠(CFZ)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CFZ-SBT)在37℃时对大肠杆菌DH5α代谢作用的影响.根据产热曲线分别获得了大肠杆菌DH5α在不同浓度的头孢哌酮钠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作用下的生长速率常数(k)、抑制... 用微量热法测定了两种头孢菌素头孢哌酮钠(CFZ)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CFZ-SBT)在37℃时对大肠杆菌DH5α代谢作用的影响.根据产热曲线分别获得了大肠杆菌DH5α在不同浓度的头孢哌酮钠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作用下的生长速率常数(k)、抑制率(I)、最大产热功率(Pm)以及最大产热功率所对应的时间tm等热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头孢哌酮钠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大肠杆菌的致死量分别为0.1和0.25μg/mL.通过研究k,I,Pm,tm和浓度(c)间的关系发现,舒巴坦钠的加入没有增加头孢哌酮钠对大肠杆菌DH5α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热法 抑制作用 头孢菌素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元Mg_(0·9)Ti_(0·1)Ni_(0·9)X_(0·1)(X=Mn,Zn,Co,Fe)系列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美涵 张连中 +4 位作者 孙立贤 谭志诚 徐芬 袁华堂 张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73-1676,共4页
用机械合金化法合成了Mg0·9Ti0·1Ni0·9X0·1(X=Mn,Zn,Co,Fe)系列合金.X射线衍射(XRD)结构分析表明,用X部分替代Ni后,促进了Mg0·9Ti0·1Ni合金的非晶化过程.用Co和Fe部分替代Ni提高了合金的放电容量,但却降... 用机械合金化法合成了Mg0·9Ti0·1Ni0·9X0·1(X=Mn,Zn,Co,Fe)系列合金.X射线衍射(XRD)结构分析表明,用X部分替代Ni后,促进了Mg0·9Ti0·1Ni合金的非晶化过程.用Co和Fe部分替代Ni提高了合金的放电容量,但却降低了合金的循环稳定性.用Zn和Mn部分替代Ni提高了合金电极的循环寿命,尤其是Mg0·9Ti0·1Ni0·9Zn0·1合金电极经10个充放电循环后,其放电容量仍可达到313·8mA·h/g.对添加Co后的合金进行p-c-T测试发现,Mg0·9Ti0·1Ni0·9Co0·1合金的吸放氢容量明显比Mg0·9Ti0·1Ni合金高,这与电化学所测到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储氢合金 机械合金化法 非晶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汽油体系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薛霞 邓英霞 +1 位作者 南照东 谭志诚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95-97,共3页
用低温绝热量热计测量了国产93#无铅汽油和乙醇混合体系(10 wt%乙醇+ 90 wt %汽油)在78~320 K温区的热容.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热容与温度的函数关系.由热容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可知,混合体系在93.17 K发生玻璃化转变;在150.86 K发生固-液相... 用低温绝热量热计测量了国产93#无铅汽油和乙醇混合体系(10 wt%乙醇+ 90 wt %汽油)在78~320 K温区的热容.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热容与温度的函数关系.由热容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可知,混合体系在93.17 K发生玻璃化转变;在150.86 K发生固-液相变.分别计算了相变过程中的焓变和熵变.计算了以298.15 K为基准的该混合体系的热力学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乙醇汽油 热容 热力学函数 绝热量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低温绝热量热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6
11
作者 谭志诚 邸友莹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34-1251,共18页
低温绝热量热法是化学热力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实验方法之一。由此方法所获得的许多结果,如宽温区摩尔热容、标准熵、标准热力学函数、相变温度、相变焓、相变熵、相变机理以及与物质结构和能量相关的许多其它重要信息,对各种物质或材料... 低温绝热量热法是化学热力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实验方法之一。由此方法所获得的许多结果,如宽温区摩尔热容、标准熵、标准热力学函数、相变温度、相变焓、相变熵、相变机理以及与物质结构和能量相关的许多其它重要信息,对各种物质或材料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此,本文对低温绝热量热法的研究意义、仪器发展概况和趋势、国内外研究现状、应用前景及研究课题展望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绝热量热法 热容 标准热力学函数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硫异烟胺的热稳定性及其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韶旭 赵哲 +4 位作者 谭志诚 李彦生 童波 史全 李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59-1462,共4页
通过热重法研究了抗结核药物丙硫异烟胺的热稳定性,计算了该药物的动力学参数并建立了热分解动力学方程.用Kissinger和Ozawa-Flynn-Wall两种方法计算该药物热分解过程的活化能E_a=54.65 kJ·mol^(-1).用Malek法推断该药物的动力学... 通过热重法研究了抗结核药物丙硫异烟胺的热稳定性,计算了该药物的动力学参数并建立了热分解动力学方程.用Kissinger和Ozawa-Flynn-Wall两种方法计算该药物热分解过程的活化能E_a=54.65 kJ·mol^(-1).用Malek法推断该药物的动力学机理函数及指前因子A,其结果分别为f(α)=α^(0.391)(1-α)^(0.145),InA=13.12.此外,用差热法测定该物质的熔点、摩尔熔化焓和摩尔熔化熵,分别是414.09 K、23.21 kJ·mol^(-1)和56.06 J·mol^(-1)·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硫异烟胺 热分解动力学 热重分析 差热分析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_(1.75)Al_(0.25)Ni_(1-x)Cr_x(0 ≤x≤ 0.2)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美涵 张连中 +5 位作者 孙立贤 张耀 徐芬 谭志诚 袁华堂 张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77-1880,共4页
用扩散烧结法制备了Mg1.75A l0.25N i1-xCrx(0≤x≤0.2)系列合金.XRD结构分析表明,用Cr部分替代Mg1.75A l0.25N i中的N i,合金的晶体结构并不发生改变,主相为具有立方Ti2N i结构的Mg3A lN i2相,只是其晶格常数a变大.Cr的替代提高了合金... 用扩散烧结法制备了Mg1.75A l0.25N i1-xCrx(0≤x≤0.2)系列合金.XRD结构分析表明,用Cr部分替代Mg1.75A l0.25N i中的N i,合金的晶体结构并不发生改变,主相为具有立方Ti2N i结构的Mg3A lN i2相,只是其晶格常数a变大.Cr的替代提高了合金的放电容量,经过一个充放电循环后达到最大值.当x为0.1时,有利于提高合金电极的循环稳定性.测试4种合金阳极极化曲线发现,其腐蚀电位由正到负的顺序为Mg1.75A l0.25N i0.9Cr0.1>Mg1.75A l0.25N i>Mg1.75A l0.25N i0.8Cr0.2>Mg2N i,说明Mg1.75A l0.25N i0.9Cr0.1合金具有相对较好的抗腐蚀性.该系列合金循环稳定性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用球磨方法改变合金性能,发现合金的相组成和相结构在球磨后均发生了变化,合金不再需要活化过程,但其放电容量并没有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储氢合金 元素取代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汽油体系的热力学性质
14
作者 王学营 史作义 +2 位作者 刘娜 南照东 谭志诚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81-84,共4页
用低温绝热量热计测量了国产93#无铅汽油和乙醇混合体系(50 wt%乙醇+50 wt%汽油及90wt%乙醇+10wt%汽油)在78-320 K温区的热容.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热容与温度的函数关系.由热容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可知,E50和E90混合体系分别在95.61 K和97.0... 用低温绝热量热计测量了国产93#无铅汽油和乙醇混合体系(50 wt%乙醇+50 wt%汽油及90wt%乙醇+10wt%汽油)在78-320 K温区的热容.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热容与温度的函数关系.由热容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可知,E50和E90混合体系分别在95.61 K和97.08 K发生玻璃化转变;在118.03 K和112.04 K发生固—固相变;在156.26 K和158.66 K发生固—液相变.计算了以298.15 K为基准的该混合体系的热力学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乙醇汽油 热容 热力学函数 绝热量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储氢材料及其热力学与动力学问题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立贤 宋莉芳 +8 位作者 姜春红 刘淑生 焦成丽 王爽 司晓亮 张箭 李芬 徐芬 黄风雷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43-1252,共10页
氢能作为一种理想的二次能源受到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研制可以在室温和较低压力下方便、安全、高效地储存氢能的材料是氢能发展的瓶颈.到目前为止,固态储氢材料以能量密度高及安全性好等优势被认为极具应用前景,其中以轻质元... 氢能作为一种理想的二次能源受到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研制可以在室温和较低压力下方便、安全、高效地储存氢能的材料是氢能发展的瓶颈.到目前为止,固态储氢材料以能量密度高及安全性好等优势被认为极具应用前景,其中以轻质元素构成的氢化物(包括硼氢化物/铝氢化物(可用通式A(MH4)n表示,其中A是碱金属(Li,Na,K)或碱土金属(Be,Mg,Ca);M是硼或铝;n=1~4)、氨基氢化物(如LiNH2等))、氨硼烷(NH3BH3)、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是新型储氢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将着重就目前这几类储氢材料的研究当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热力学及动力学问题进行总结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材料 氢化物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热力学 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