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海沉积物微生物元基因组文库来源的新的酯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 被引量:5
1
作者 徐士庆 胡永飞 +1 位作者 袁爱花 朱宝利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91-896,共6页
【目的】从深海沉积物微生物元基因组文库中克隆新的酯酶基因,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方法】利用含有三丁酸甘油酯的酯酶选择性筛选培养基,从深海沉积物微生物元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得到酯酶阳性Fosmid克隆。对筛选得到的fosmid FL10进行... 【目的】从深海沉积物微生物元基因组文库中克隆新的酯酶基因,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方法】利用含有三丁酸甘油酯的酯酶选择性筛选培养基,从深海沉积物微生物元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得到酯酶阳性Fosmid克隆。对筛选得到的fosmid FL10进行部分酶切构建亚克隆文库,筛选得到酯酶阳性亚克隆pFLS10。PCR扩增目的片段后与pET28a连接构建酯酶基因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纯化表达产物并对其进行活性测定及酶学性质研究。【结果】序列分析显示该pFLS10亚克隆质粒含有一段924bp的ORF(Open Reading Frame),与一海洋元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出的酯酶ADA70030序列一致性为71%。该酶为一新的低温酯酶,对C4底物(对硝基苯丁酸酯)水解能力最强。该酶最适作用温度为20℃,最适作用pH为7.5,20℃时较为稳定,pH8-10的范围内有良好的pH稳定性,K+、Mg2+对该酶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Mn2+等对其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应用元基因组技术筛选到了新的酯酶基因fls10并进行了克隆表达,该酶在低温及碱性条件下较为稳定且活力较高,对于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关键词:深海沉积物;元基因组文库;低温酯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沉积物 元基因组文库 低温酯酶 酶学特征
原文传递
肠道微生物菌群共存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马越 王军 +7 位作者 胡永飞 陈亮 李晶 律娜 刘飞 王黎明 封雨晴 朱宝利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11-2019,共9页
【目的】将网络分析应用到肠道微生物的分析之中,探究肠道微生物共存网络拓扑结构等相关网络系数的分析,从而展现肠道微生物共存网络的特性。【方法】将之前研究中的肠道微生物数据根据雌马酚代谢能力划分成雌马酚产生者和非产生者两组... 【目的】将网络分析应用到肠道微生物的分析之中,探究肠道微生物共存网络拓扑结构等相关网络系数的分析,从而展现肠道微生物共存网络的特性。【方法】将之前研究中的肠道微生物数据根据雌马酚代谢能力划分成雌马酚产生者和非产生者两组,计算两组微生物相对丰度,得出菌种之间的相关系数,构建肠道微生物的共存网络,分析两组间共存网络参数的差异;运用随机网络检验现实网络拓扑结构的特异性,分析两组网络中菌种间的差异。【结果】共存网络中两组节点数分别为45个和47个,即分别有45个和47个不同菌种。比较两组网络结构的差异,发现雌马酚产生者组中的共存网络菌群具有更复杂的连接,且两组之间的其他网络参数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将现实网络与随机网络对比可知,现实网络的拓扑结构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将具有代谢雌马酚相关物质能力的菌种在两组网络中标出,发现它们在雌马酚产生者组共存网络中更趋向与来自不同门的菌种产生相互联系。【结论】将网络分析应用于肠道微生物分析之中,可以发掘菌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网络拓扑结构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展现肠道菌群结构中之前较少被认识到的一些特征。因而,网络分析的方法可以为未来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网络分析 随机网络 雌马酚
原文传递
关于大学新生肠脑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3
作者 吴杨 段云峰 《中国轻工教育》 2020年第2期30-33,共4页
以大学新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索新生肠脑健康状况与多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和以往研究结论表明,在新生入学初需要注意学生的肠脑健康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相互影响,鼓励他们通过调节饮食等生活习惯改善肠脑的健康状况... 以大学新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索新生肠脑健康状况与多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和以往研究结论表明,在新生入学初需要注意学生的肠脑健康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相互影响,鼓励他们通过调节饮食等生活习惯改善肠脑的健康状况,从而提升生理和心理的整体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肠脑轴 大学新生 心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保存液和保存期限下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段云峰 律娜 +1 位作者 蔡峰 朱宝利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25-2540,共16页
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密切,通过检测肠道菌群可以获得有关健康的信息。新鲜粪便不易获得,很难做到快速低温冷冻,在进行标准化和大规模人群采样时,可用于常温条件下采集和保存样本的保存液可以弥补采集样本数量多、地域分布广、现场... 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密切,通过检测肠道菌群可以获得有关健康的信息。新鲜粪便不易获得,很难做到快速低温冷冻,在进行标准化和大规模人群采样时,可用于常温条件下采集和保存样本的保存液可以弥补采集样本数量多、地域分布广、现场采样条件多样、工作量大、运输条件差等条件不足。本研究招募了5名健康志愿者,采集他们的粪便样本后,通过对比不同市售微生物样本采集常温保存液对新鲜粪便样本的影响,评估了各类保存液的保存效果。在室温下把粪便放置于5种保存液,在第0、1、3、7、15、30天提取元基因组DNA,进行16S rRNA V3–V4区高通量测序,来分析不同保存液,在不同时间段对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保存液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存在差异,与对照组相比,不同保存液对样本中的OUT数量影响不大;保存液A、B和C在菌群构成上更接近对照组,保存液D会明显改变肠道菌群组成,使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增加;随着时间延长,各类保存液都有降低菌群多样性趋势,保存液E降低菌群多样性更明显;第30天时,5种保存液都会改变肠道菌群构成;肠道菌群组成存在个体差异,是影响各样本相似性的主要因素,来自不同志愿者的粪便样本,无论何种保存液和保存时间,彼此之间更接近。不同保存液对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含量存在不同影响,保存液C、E会降低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丰度,而保存液D则相对升高;除保存液E相对降低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丰度之外,保存液A、B、C、D与对照都相当。各类保存液对链球菌(Streptococcus)的影响,除保存液D差异较大之外,保存液C与对照组最接近;保存液D比对照组降低瘤胃球菌科UCG 003(Ruminococcaceae UCG 003),其他各类保存液与对照组差异不大;不同保存液都比对照组增加大肠-志贺氏杆菌(Escherichia-Shigella)丰度,保存液A、B会增加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丰度,而保存液C、D和E与对照组相当。整体来看,保存液C在稳定肠道菌群的组成上表现较好。文中通过对比国内外常用保存液在不同时间点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为进行大规模微生物样本采集、保存提供了参考,也为标准化的微生物组项目提供了可参考的数据。后续的研究可在此基础上选择针对性的保存液和保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 肠道菌群 微生物组 保存液 样本保存
原文传递
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文库构建及酯解酶基因筛选
5
作者 段嘉 程功 +3 位作者 胡永飞 李晶 律娜 朱宝利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5,共6页
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以人肠道微生物样品为原材料,构建了1个约30 000个克隆的fosmid文库。以三丁酸甘油酯为底物,通过功能筛选,获得1个酯解酶阳性克隆。对该阳性克隆构建亚克隆,挑选具有酯解酶活性的阳性亚克隆进行测序分析,最终获得1... 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以人肠道微生物样品为原材料,构建了1个约30 000个克隆的fosmid文库。以三丁酸甘油酯为底物,通过功能筛选,获得1个酯解酶阳性克隆。对该阳性克隆构建亚克隆,挑选具有酯解酶活性的阳性亚克隆进行测序分析,最终获得1个肠道微生物来源的酯解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JQ972699)。结果表明,文库克隆的平均插入片段约为40kb,没有重复插入片段克隆。获得的酯解酶基因推演蛋白与Pyramidobacterpiscolens W5455的patatin样磷脂酶同源性最高,氨基酸一致性为95%。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可能通过Vd型分泌方式进行分泌并发挥功能。本研究是通过构建人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大片段文库并结合重组子功能筛选获得酯解酶的首次报道,可为食品工业提供新的酯解酶来源和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学 肠道微生物 patatin样磷脂酶
原文传递
实验室重构流感病毒的生物安全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贾晓娟 黄力勤 刘文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36-1742,共7页
流感病毒的跨种间传播是流感病毒研究的重要方面。部分研究者采取实验室重构流感病毒的方法,试图发现影响流感病毒跨种间传播的重要因子,这对揭示流感病毒跨种间传播的分子机制以及流感的防控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重构流感病毒潜在的... 流感病毒的跨种间传播是流感病毒研究的重要方面。部分研究者采取实验室重构流感病毒的方法,试图发现影响流感病毒跨种间传播的重要因子,这对揭示流感病毒跨种间传播的分子机制以及流感的防控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重构流感病毒潜在的生物安全问题令人关注。文中重点讨论了目前实验室重构流感病毒的生物安全问题,建议从实验室防护和科研管理两方面重视并加强实验室重构流感病毒,特别是高致病流感病毒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 流感病毒 实验室生物安全 风险管理
原文传递
单细胞测序技术及其在传染病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马素芳 严景华 《生物产业技术》 2018年第2期85-90,共6页
单细胞测序技术是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或者转录组进行测序,从而分析相同表型细胞的遗传异质性,或获得难以培养微生物的遗传信息。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一系列生物学现象的理解,包括基因转录、胚胎发育、癌... 单细胞测序技术是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或者转录组进行测序,从而分析相同表型细胞的遗传异质性,或获得难以培养微生物的遗传信息。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一系列生物学现象的理解,包括基因转录、胚胎发育、癌变。对单细胞测序技术的方法和应用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在传染病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测序 传染病 基因组 转录组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麓典型水库病毒多样性及其中潜在病原体的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政 常娜娜 +4 位作者 杜菲 地丽胡玛·阿吉 张成 马正海 毕玉海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64-2272,共9页
为了解天山北麓中段水库中病毒多样性及其功能和潜在危害,选取三屯碑水库(STW)、八一水库(BYW)和蘑菇湖水库(MGW)为典型水库进行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水库水样经FeCl 3絮凝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富集获得浓缩病毒颗粒,利... 为了解天山北麓中段水库中病毒多样性及其功能和潜在危害,选取三屯碑水库(STW)、八一水库(BYW)和蘑菇湖水库(MGW)为典型水库进行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水库水样经FeCl 3絮凝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富集获得浓缩病毒颗粒,利用病毒宏基因组学方法分析病毒多样性及其功能,挖掘并分析病原体的基因序列.结果表明:①天山北麓中段典型水库STW、BYW和MGW中分别获得病毒序列36784178、32434254和30537928条,形成重叠群15400、11894和30771个.②水库病毒分属9科、26种,在科分类阶元上优势病毒均属于有尾噬菌体目(Caudovirales),BYW和MGW中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的相对丰度最高,STW中长尾噬菌体科(Siphoviridae)的相对丰度最高;在种分类阶元上,STW、BYW和MGW中相对丰度最高的病毒分别为链霉菌噬菌体(Streptomyces phages)、微囊藻噬菌体(Microcystis phages)和欧文氏菌噬菌体(Erwinia phages).③病毒功能基因分析表明,噬菌体主要衣壳蛋白和尾蛋白等结构蛋白以及病毒复制和装配相关蛋白编码基因的相对丰度较高.④水库中存在多种植物和动物的致病性病毒,其中MGW中肠病毒相对丰度较高,并从中获得了人类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柯萨奇病毒A10(Coxsackievirus A10,CV-A10)的VP1基因序列,其与原始株Kowalik序列一致.研究显示:天山北麓中段水库优势病毒均为噬菌体,病毒复制活跃;不同水库的病毒群落组成存在差异,其与周边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相关;水库中检测出CV-A10等致病性病毒,存在潜在公共卫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麓 水库 病毒宏基因组学 病毒多样性 柯萨奇病毒A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gp96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钱丽媛 李长菲 +1 位作者 罗云敬 孟颂东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93-1005,共13页
热休克蛋白90B1又称为糖蛋白96(gp96).gp96属于热休克蛋白90家族,是一种高度保守且普遍存在的糖蛋白.作为一种内质网蛋白,gp96在维持内质网稳态、内质网应激、钙稳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些调控网络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 热休克蛋白90B1又称为糖蛋白96(gp96).gp96属于热休克蛋白90家族,是一种高度保守且普遍存在的糖蛋白.作为一种内质网蛋白,gp96在维持内质网稳态、内质网应激、钙稳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些调控网络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gp96作为分子伴侣在稳定和激活客户蛋白等方面有众多报道,其中包括HER2、整合素和Toll样受体等多个客户蛋白.大量研究表明,gp96在肝癌、乳腺癌、胃癌等不同类型的肿瘤中高表达,并在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gp96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着重阐述细胞膜gp96相关的研究进展.最后,重点介绍基于胞膜gp96结构所设计的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抗体和多肽等药物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GP96 分子伴侣 胞膜gp96 肿瘤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鸭源H11N3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及对小鼠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辰川 李菁 +7 位作者 文法鑫 陈福再 王露露 张春萍 黄佳承 杨洲 陈吉龙 马树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5-121,共7页
为了解H11N3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2020年在福州市某活禽市场鸭中分离的一株H11N3亚型AIV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遗传进化分析和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试验。测序结果显示,分离株HA裂解位点为PAIASR↓GLF,符合低致病性... 为了解H11N3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2020年在福州市某活禽市场鸭中分离的一株H11N3亚型AIV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遗传进化分析和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试验。测序结果显示,分离株HA裂解位点为PAIAS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分子特征;HA蛋白226L和228S突变显示病毒具有结合人源受体(SAα-2,6 Gal)的特征性氨基酸。PB1、PA、NP和M1蛋白均出现对哺乳动物致病性增强的特征性氨基酸。遗传进化分析显示,H11N3 AIV的8个基因节段均属于欧亚分支,其HA基因与A/duck/Fujian/SD061/2017(H11N3)株HA基因序列相似性最高,而NA基因与A/EN/Fujian/02754/2016(H3N3)株NA基因序列相似性最高。该病毒内部基因分别与浙江、福建和云南等地鸭和鸡体内分离的H7N9、H7N7、H1N2、H7N2、H7N7和H9N6等亚型AIV相关基因高度同源。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病毒未经适应即可在小鼠鼻甲和肺脏中高效复制,表明该病毒株具备感染哺乳动物的能力。上述结果表明该病毒株为新型重组病毒,对小鼠具有一定致病性,本研究为了解H11N3亚型AIV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感染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11N3亚型 遗传进化 小鼠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李锋 张宝戈 +3 位作者 洪锦旋 王绪辉 陈吉龙 李训良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88-1395,共8页
中性粒细胞作为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至关重要的防御病原体感染的作用。中性粒细胞发挥防御作用的机制之一是通过释放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捕获并消灭病原体。然而有些病原体已进... 中性粒细胞作为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至关重要的防御病原体感染的作用。中性粒细胞发挥防御作用的机制之一是通过释放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捕获并消灭病原体。然而有些病原体已进化出逃避NETs的机制,从而对机体造成持续损伤。此外,NETs的异常状态也会对机体造成一些损伤。近年来,NETs已成为中性粒细胞功能研究的热点,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学者在禽的异嗜性粒细胞中也发现了类似NETs功能的网状结构,并将其命名为异嗜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hete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HETs)。作者主要对NETs抵御病原体入侵和病原体逃避NETs的机制并引起宿主致病等过程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 病原体 免疫逃避 免疫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类基因组到人造生命:克雷格·文特尔领路生命科学 被引量:18
12
作者 孙明伟 李寅 高福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7-706,共10页
2010年5月20日,美国Science杂志报道J.Craig Venter的研究小组制造了第一个能够自我复制的人工合成生命,并立即引发了人们对这一研究潜在威胁的担忧和有关生物安全和生物伦理的讨论。但同时,这一成果也是人类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一次突... 2010年5月20日,美国Science杂志报道J.Craig Venter的研究小组制造了第一个能够自我复制的人工合成生命,并立即引发了人们对这一研究潜在威胁的担忧和有关生物安全和生物伦理的讨论。但同时,这一成果也是人类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一次突破。我们相信在后基因组时代,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必将广泛地应用于能源、环境、材料、医药等诸多领域,从而影响和改变人类未来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生命 克雷格·文特尔 人类基因组计划 合成生物学
原文传递
Gp96蛋白的免疫学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才伟 贾晓娟 +1 位作者 孟颂东 刘文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4-711,共8页
热休克蛋白Gp96属于HSP90家族,是内质网中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在细胞内发挥着分子伴侣的作用。在天然免疫中,Gp96则通过与Toll样受体等相互作用刺激抗原呈递细胞(如DC等)产生各种细胞因子激活免疫系统;而在获得性免疫中,Gp96-抗原肽复... 热休克蛋白Gp96属于HSP90家族,是内质网中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在细胞内发挥着分子伴侣的作用。在天然免疫中,Gp96则通过与Toll样受体等相互作用刺激抗原呈递细胞(如DC等)产生各种细胞因子激活免疫系统;而在获得性免疫中,Gp96-抗原肽复合物通过抗原交叉将抗原肽呈递给MHC-Ⅰ类分子,诱发机体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免疫应答,清除病原物感染和肿瘤;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Gp96具有免疫佐剂的功能。以下从Gp96的生物学特性、免疫学机制以及其在抗病原感染和抗肿瘤免疫中的应用等方面做一小结,为设计以Gp96-抗原肽为新一代疫苗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GP96 免疫佐剂 抗原交叉呈递
原文传递
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深入挖掘放线菌中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被引量:4
14
作者 白超弦 卓英 张立新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85-1895,共11页
放线菌是一类能够产生丰富生物小分子药物的微生物,对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近几十年来,来源于微生物并最终上市的药物越来越少,而病原菌的抗药性问题却越发严重,人们对新药的期待越来越迫切。本文介绍了近十年里发展迅速... 放线菌是一类能够产生丰富生物小分子药物的微生物,对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近几十年来,来源于微生物并最终上市的药物越来越少,而病原菌的抗药性问题却越发严重,人们对新药的期待越来越迫切。本文介绍了近十年里发展迅速的合成生物学对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研发的促进作用。合成生物学以工程化的思想对生命系统进行设计与改造,使传统方法难以获取的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通过外源宿主得以产生,充分利用了自然界的资源;此外,对次级代谢基因簇的合理设计和对生物元件的应用不仅使人们获得了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新化合物,还能使某些具有广泛应用价值药物的产量得以显著提高;最后,还介绍了合成生物学领域近些年DNA组装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从事次级代谢产物研发的工作者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次级代谢产物 合成生物学
原文传递
我国发现的一种引起鸭产蛋下降综合征的新型黄病毒 被引量:38
15
作者 胡旭东 路浩 +8 位作者 刘培培 遇秀玲 李爽 王勇月 莫毅诚 张国中 田克恭 高福 苏敬良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3-47,I0001,共6页
从2010年4月起,中国东南部分省份的部分鸭场发生一种以产蛋严重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并迅速蔓延至我国各主要养鸭省市,包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和北京等。疾病影响包括北京鸭和麻鸭在内的多种... 从2010年4月起,中国东南部分省份的部分鸭场发生一种以产蛋严重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并迅速蔓延至我国各主要养鸭省市,包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和北京等。疾病影响包括北京鸭和麻鸭在内的多种产蛋鸭,感染鸭最突出的临床症状就是采食量下降伴随产蛋率的骤降,产蛋率在5d内可降至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蛋下降综合征 鸭场 病毒 中国东南部 临床症状 北京鸭 产蛋率 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阿维菌素获得诺贝尔奖到中国创造 被引量:20
16
作者 陈金松 刘梅 张立新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3-558,共16页
纵观世界历史,大国崛起无不伴随着科技的兴起和机制体制的突破。来自大自然的天然产物对于人类的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抗肿瘤明星分子紫杉醇到挽救了无数人生命的抗感染药物青霉素,从治疗代谢疾病到营养保健,都离不开天然产物。此... 纵观世界历史,大国崛起无不伴随着科技的兴起和机制体制的突破。来自大自然的天然产物对于人类的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抗肿瘤明星分子紫杉醇到挽救了无数人生命的抗感染药物青霉素,从治疗代谢疾病到营养保健,都离不开天然产物。此外,还有大量天然产物资源没有被开发过。而随着阿维菌素的发现者Satoshiōmura教授和William C.Campbell博士,及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研究员因为这两种天然产物在治疗寄生虫感染病和疟疾上的应用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后,天然产物有望迎来其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我国是世界工厂也是天然药物的资源大国,为了实现产业升级,弯道超车,实现大国崛起的中国梦,我国科学家在"十二五"期间围绕着天然产物的高产和创新两大主题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成生物学研究。阿维菌素是由阿维链霉菌产生的高效低毒生物杀虫剂,其原料产能占国际市场的100%。但我国原有生产菌株的单位发酵产量较低,高消耗、高污染、片面追求生产规模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成了阻碍低碳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瓶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生产菌株的单位发酵产量和原料利用率,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是促进我国从"发酵大国"向"发酵强国"转变的关键。本文以阿维菌素为例,综述其基础研究的技术发展,特别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引入合成生物学技术,将阿维菌素的单位产量提高了1000倍,至9 g/L,在内蒙古新威远与阿维菌素产业联盟的公司应用,迫使默克公司全面退出阿维菌素历史舞台,从而引领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为我国其它天然产物生物制造品种的改良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天然产物药物 合成生物学
原文传递
热激蛋白gp96免疫学功能及在主动免疫治疗肿瘤和传染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亚星 王赛锋 +1 位作者 张小俊 孟颂东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1-266,共6页
热激蛋白gp96可特异性结合来源于肿瘤和病毒的抗原肽,与抗原呈递细胞表面CD91等受体作用进入胞内,并在内质网中将结合的抗原通过抗原呈递链呈递给MHCI类分子,激活特异性T细胞。同时,与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TLR)TLR2、TLR4等相互作用,激... 热激蛋白gp96可特异性结合来源于肿瘤和病毒的抗原肽,与抗原呈递细胞表面CD91等受体作用进入胞内,并在内质网中将结合的抗原通过抗原呈递链呈递给MHCI类分子,激活特异性T细胞。同时,与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TLR)TLR2、TLR4等相互作用,激活天然免疫。近期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Treg)对gp96免疫功能有显著抑制作用,随着对影响gp96免疫功能的免疫抑制机制的深入了解,以及利用汉逊酵母表达有免疫活性的全长gp96蛋白体系的建立,gp96将在治疗肿瘤及传染性疾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96 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肿瘤 传染病
原文传递
脊椎动物Cyclophilin A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活性及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任丽倩 刘薇 +2 位作者 李文博 刘文军 孙蕾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36-745,共10页
Cyclophilin A(简称CypA)由PPIA(Peptidylprolyl isomerase A)基因编码,是典型的Cyclophilin家族蛋白,具有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活性,在蛋白质的折叠和转运、信号转导、炎症、免疫调节、细胞凋亡及病毒复制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 Cyclophilin A(简称CypA)由PPIA(Peptidylprolyl isomerase A)基因编码,是典型的Cyclophilin家族蛋白,具有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活性,在蛋白质的折叠和转运、信号转导、炎症、免疫调节、细胞凋亡及病毒复制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重点探讨了不同脊椎动物CypA的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活性及其遗传变异。根据Gen Bank数据库PPIA基因的序列信息,克隆了脊椎动物的PPIA基因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其中鼠耳蝠(Myotis davidi)和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的PPIA基因序列为首次报道。利用大肠杆菌表达GST-Cyp A融合蛋白并进行亲和层析,切除GST标签后再进行分子筛层析,获得纯化的CypA蛋白。利用胰糜蛋白酶偶联法测定CypA的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活性,发现12种脊椎动物CypA的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活性无显著差异。同时,通过一系列遗传变异和分子进化分析,发现12种脊椎动物CypA的酶活位点、CsA结合位点等重要功能域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而且其结构和在染色体中的基因定位也非常保守。研究结果表明,脊椎动物CypA的关键功能域高度保守,这是CypA维持其酶活及生物学功能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动物 CYCLOPHILIN A 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 分子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制品专刊序言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文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1-674,共4页
生物制品是一类预防、诊断和治疗疫病的特殊制剂。生物制品的研发是融合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基因工程及发酵工艺等学科知识的综合技术体现。生物制品产业是整个生物技术产业的核心和热点。近年来,我国在生物制品研... 生物制品是一类预防、诊断和治疗疫病的特殊制剂。生物制品的研发是融合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基因工程及发酵工艺等学科知识的综合技术体现。生物制品产业是整个生物技术产业的核心和热点。近年来,我国在生物制品研发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为促进我国生物制品研究的交流,本期"生物制品"专刊集中展现了我国生物制品研究人员在预防生物制品、诊断制品、治疗生物制品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品 预防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源于植物内生无花果拟盘多毛孢真菌的新环氧环己二醇衍生物(英文)
20
作者 刘述春 叶昕 +1 位作者 郭良栋 刘玲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4-379,共6页
从一株植物内生无花果拟盘多毛孢真菌的放大发酵产物中获得了7个新结构的异戊二烯取代环氧环己二醇衍生物,分别命名为pestalofones F-H(1-3)和pestalodiols A-D(4-7),并应用MS、NMR等光谱技术鉴定了其结构。化合物1-3,6和7对HeLa和MCF-... 从一株植物内生无花果拟盘多毛孢真菌的放大发酵产物中获得了7个新结构的异戊二烯取代环氧环己二醇衍生物,分别命名为pestalofones F-H(1-3)和pestalodiols A-D(4-7),并应用MS、NMR等光谱技术鉴定了其结构。化合物1-3,6和7对HeLa和MCF-7肿瘤细胞株具有中等程度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stalotiopsisfici 内生真菌 细胞毒 次生代谢产物 环氧环已二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