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地区无人机低空航路气象环境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钟若嵋 廖小罕 +1 位作者 徐晨晨 文小航 《气象科技进展》 2021年第4期147-155,共9页
随着我国低空空域的陆续开放,低空飞行安全气象保障体系正被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所重视。京津冀地区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在国内处于领军地位。基于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5—2019年京津冀地区气... 随着我国低空空域的陆续开放,低空飞行安全气象保障体系正被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所重视。京津冀地区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在国内处于领军地位。基于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5—2019年京津冀地区气象要素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气象站观测数据进行误差对比分析,可为该地区无人机低空航路的飞行安全提供建议。结合无人机飞行限制因素,对京津冀地区无人机航路气象要素平均分布和平均垂直分布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冬季、春季以及秋季白石山至东灵山出现风速5.5 m/s以上区域,可使无人机飞行产生剧烈晃动甚至炸机,在此区域内飞行应时刻注意风速变化。2)冬季京津冀全区为0℃及以下所控制,由于温度条件限制不适合无人机飞行,其余季节温度范围均在无人机电池正常工作范围之内。3)夏季京津冀地区降雨量大,应注意强降雨对无人机飞行造成的影响。4)垂直方向上低空空域内,冬季、春季以及秋季风速会对无人机飞行造成影响,冬季温度低于0℃不适合无人机进行低空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航路 风速 温度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人机遥感数据共享的元数据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邓晓明 廖小罕 +2 位作者 岳焕印 徐晨晨 叶虎平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9-104,共6页
针对无人机遥感数据的载荷类型多元、平台种类多样以及数据结构复杂的特点,文章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已有的地理空间元数据标准基础上,设计了面向数据共享的无人机遥感数据的核心元数据总体结构和详细内容。同时,以基于B/S架构的数据共享平... 针对无人机遥感数据的载荷类型多元、平台种类多样以及数据结构复杂的特点,文章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已有的地理空间元数据标准基础上,设计了面向数据共享的无人机遥感数据的核心元数据总体结构和详细内容。同时,以基于B/S架构的数据共享平台为载体,通过元数据编辑和展示的方式实现无人机遥感数据的共享。通过实践应用,数据共享平台目前已汇集2814例多载荷多平台的无人机遥感元数据,实现了无人机遥感数据共享的初始形态。该研究设计的无人机遥感元数据规则及构建的共享平台,可为实现进一步的无人机遥感数据共享提供核心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 数据共享 元数据 共享平台 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无人机遥感、数据融合、生态价值谈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构建 被引量:11
3
作者 廖小罕 师春香 王兵 《中国地质调查》 2021年第2期4-7,共4页
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建设是自然资源部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发展理念、实施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的重要举措。这项基础性、公益性、紧迫性的建设工程对于解决我国自然资源长期且连续定位观... 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建设是自然资源部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发展理念、实施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的重要举措。这项基础性、公益性、紧迫性的建设工程对于解决我国自然资源长期且连续定位观测研究不够、预判资源环境数据支撑不足、实现以自然资源综合区划为管理单元、评价资源综合承载力、研究资源间耦合平衡过程、预判资源环境生态演变趋势及优化自然资源空间结构配比,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观测研究是获取自然资源现状、预判未来状态的主要手段。我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相对完善,但观测研究体系相对不系统,数据积累相对不足。为了更好地搭建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分别从无人机遥感观测、数据融合及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方面给出了建议充分利用和发挥无人机组网遥感观测、倾斜摄影测量等技术,开展自然资源立体观测;借鉴降水、陆面、海表和三维云气象多元数据融合经验,开展自然资源要素综合的数据融合;利用森林资源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经验,开展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这些建议对自然资源综合观测体系的科学构建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 森林生态价值 自然资源 要素综合观测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学研究与无人机应用相互借力发展——“地理科学进展与无人机应用”专辑序言 被引量:2
4
作者 廖小罕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39-1440,共2页
无人机是高新技术领域技术含量高、多学科融合度密集、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和应用普及度高的典型代表。当代地理学的发展借助无人机的应用得到很大拓展,在自然地理过程的空间视角拓展与全景动态展现、高清对地遥感数据应用、农林植保辅助... 无人机是高新技术领域技术含量高、多学科融合度密集、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和应用普及度高的典型代表。当代地理学的发展借助无人机的应用得到很大拓展,在自然地理过程的空间视角拓展与全景动态展现、高清对地遥感数据应用、农林植保辅助作业、旅游资源利用与开发,以及低空空域资源开发与低空航路网规划等方面显得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数据应用 低空空域 无人机 辅助作业 地理学研究 航路网 自然地理过程 多学科融合
原文传递
中国无人机遥感技术突破与产业发展综述 被引量:121
5
作者 晏磊 廖小罕 +5 位作者 周成虎 樊邦奎 龚健雅 崔鹏 郑玉权 谭翔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6-495,共20页
无人机是未来网络环境下一种数据驱动的空中移动智能体,而无人机遥感则是无人机应用最重要的引领性产业。本文首先以国内外无人机遥感发展现状为背景,重点概述了中国无人机遥感21世纪以来"十五"到"十三五"所获得的... 无人机是未来网络环境下一种数据驱动的空中移动智能体,而无人机遥感则是无人机应用最重要的引领性产业。本文首先以国内外无人机遥感发展现状为背景,重点概述了中国无人机遥感21世纪以来"十五"到"十三五"所获得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支持与推动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无人机遥感定标场,航空航天定标场的建立以及应用验证,包括无人机遥感系统的载荷与系统技术发展;然后,进一步阐述了以遥感定标场、地物参量引导载荷性能、系统模型为代表的中国无人机遥感的相关技术跨越;接着,概略介绍了无人机遥感在国防反恐安全以及跨国应急救援,国土测绘与海洋岛礁测绘应用,地质灾害应用以及国家应急救援等领域的产业应用;最后,介绍了中国在无人航空遥感领域展开的跨越性的工作,包括组网智能控制、精度和实时性度量基础、载荷平台自组织冗余容错、遥感大数据云处理技术和无人机遥感组网实用化等内容。未来无人机遥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起具备迅捷信息获取能力的无人航空器组网观测系统,实现无人航空器组网技术由项目层面跨越到遥感领域,同时也为中国成为世界遥感强国的国家战略跨越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产业发展 技术突破 智能组网 发展综述
原文传递
轻小型无人机遥感及其行业应用进展 被引量:59
6
作者 郭庆华 胡天宇 +8 位作者 刘瑾 金时超 肖青 杨贵军 高显连 许强 谢品华 彭炽刚 闫利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50-1569,共20页
无人机是低空领域准确、灵活、高效获取多种类型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重要载体,无人机遥感技术在行业应用创新和管理部门科学决策之间构筑起信息沟通的关键桥梁。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硬件设备、信息提取方... 无人机是低空领域准确、灵活、高效获取多种类型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重要载体,无人机遥感技术在行业应用创新和管理部门科学决策之间构筑起信息沟通的关键桥梁。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硬件设备、信息提取方法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同时其在国民经济主要行业领域的应用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论文首先介绍了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硬件研发进展,并指出轻小型、高精度、标准化与集成化是未来无人机遥感系统发展的总体趋势。其次,详细介绍了目前轻小型无人机遥感应用在农业、林草业、电力、测绘、大气探测和地质灾害等行业的应用现状,指出实现无人机多源遥感数据获取、融合、分析和提取的综合平台是未来轻小型无人机在民用领域行业应用创新的关键所在。最后,针对载荷与飞行平台的一体化集成应用、无人机组网作业、海量数据管理和信息自动化提取等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思考。轻小型无人机遥感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应用的普及化和标准化,将有助于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多传感器集成 智能化飞行 无人机组网 深度学习
原文传递
针对低空微小型无人机的轻量型YOLOv5检测算法
7
作者 魏峰 周建平 +3 位作者 谭翔 林静 田莉 王虎 《光电子.激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1-649,共9页
针对低空微小型无人机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的问题,本文基于YOLOv5(you only look once v5)网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移动端的轻量型目标检测模型YOLOv5_SS。该模型以轻量型网络ShuffleNetv2替换YOLOv5原有的主干网络,引入SENet(squeeze-and-e... 针对低空微小型无人机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的问题,本文基于YOLOv5(you only look once v5)网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移动端的轻量型目标检测模型YOLOv5_SS。该模型以轻量型网络ShuffleNetv2替换YOLOv5原有的主干网络,引入SENet(squeeze-and-excitation networks)注意力机制,并采用Soft-NMS(soft non-maximum suppression)算法提升对密集重叠目标的检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数据集上对低空微小无人机进行检测的平均精确率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0.5,mAP_(50))为92.75%,精度为90.49%,参数量为0.2374 M,浮点运算数为0.9千兆浮点运算(giga floating-point operations,GFLOPS)。具有检测精度高、内存占用率低的特点,有利于在移动终端上部署且在复杂背景及密集目标的场景下均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检测 深度学习 轻量型网络 注意力机制 非极大值抑制(NMS)
原文传递
国内外反无人机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2
8
作者 邱小剑 骆博雅 +2 位作者 付珍 谭翔 熊超 《战术导弹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3,98,共12页
在无人机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其在为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和隐私方面的威胁,因此反无人机技术逐渐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和重视。为研究当前国内外反无人机技术应用及发展情况,系统梳理分析了当前反无人机关键技术,总... 在无人机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其在为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和隐私方面的威胁,因此反无人机技术逐渐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和重视。为研究当前国内外反无人机技术应用及发展情况,系统梳理分析了当前反无人机关键技术,总结了该领域发展现状,揭示了现有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对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分析。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应用,未来反无人机技术将进一步向智能化、轻量化、集成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安全威胁 反无人机技术 无人机探测 反制技术 决策技术 无人机管控
原文传递
无人机应用发展关键基础设施与低空公共航路网规划 被引量:6
9
作者 廖小罕 徐晨晨 +4 位作者 叶虎平 谭翔 房世峰 黄耀欢 林静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77-988,共12页
当代无人机特点是数量众多、应用范围广、活跃频次高和用户众多。对于安全运行,高标准的无人机软硬件系统可靠性和鲁棒性至关重要。无人机运行高度依赖于新技术和外部高技术基础设施。其中,低空公共航路网(又称低空“天路”)是一种保障... 当代无人机特点是数量众多、应用范围广、活跃频次高和用户众多。对于安全运行,高标准的无人机软硬件系统可靠性和鲁棒性至关重要。无人机运行高度依赖于新技术和外部高技术基础设施。其中,低空公共航路网(又称低空“天路”)是一种保障低空无人机安全和高效运行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深入研究与推进低空“天路”为核心的无人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发展城市空中交通网、助力智慧交通发展非常有意义。文章在梳理无人机应用关键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低空“天路”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应用 基础设施 低空公共航路网
原文传递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下的无人机云端管理系统发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谭均铭 廖小罕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51-1466,共16页
日益增长的无人机飞行需求与有限的低空空域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世界各国都在推进无人机管控政策和技术手段研究,即便在最自由的美国G类非管制空域,管理当局也在制定更为严格的无人机管控措施。无人机云端管理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化... 日益增长的无人机飞行需求与有限的低空空域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世界各国都在推进无人机管控政策和技术手段研究,即便在最自由的美国G类非管制空域,管理当局也在制定更为严格的无人机管控措施。无人机云端管理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化监管手段,其系统建设框架和技术路线得到了国内外学者和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地理信息技术作为云端管理系统的应用技术之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实现无人机精准空间定位;通过遥感技术(RS)获取影响无人机飞行安全的地理约束要素信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对低空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组织管理以及构建低空虚拟地理环境等。论文结合团队在无人机低空应用上的研究进展,指出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在云端管理和航路规划方面为无人机运行管理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云端管理系统 地理信息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遥感技术
原文传递
无人机低空飞行障碍物环境风险评估方法研究——以京津新城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贺洪波 徐晨晨 叶虎平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03-1515,共13页
无人机应用日益广泛,但随着城市环境建设的不断推进,无人机在城市中安全运行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无人机低空障碍物环境风险评估成为无人机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论文按照不同类型无人机及运行高度将低空空域划分为微型、轻型和小... 无人机应用日益广泛,但随着城市环境建设的不断推进,无人机在城市中安全运行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无人机低空障碍物环境风险评估成为无人机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论文按照不同类型无人机及运行高度将低空空域划分为微型、轻型和小型无人机风险评估区域,在充分考虑无人机自身形状大小、运动约束以及障碍物约束等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近似点扩张算法,基于障碍物原始边界生成扩张边界,并将其作为低空飞行环境中高风险与低风险之间的风险过渡区。以京津新城为例,分别提取不同风险评估区内的障碍物要素,并基于风险评估技术生成面向微型、轻型和小型无人机多高度层的低空飞行障碍物环境风险地图,按其对无人机威胁程度分为高风险区、高风险过渡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微型、轻型、小型无人机风险评估区内的风险过渡区分别占10.9%、7.3%、9.0%,该方法可以在考虑无人机与障碍物相互影响的基础上,计算飞行区域内无人机潜在碰撞风险区域,实现对低空障碍物环境风险的科学有效评估,为不同机型的无人机在飞行区域内的可航行性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低空飞行环境 多边形近似扩张算法 风险地图 京津新城
原文传递
一种深度学习的无人机影像道路自动提取方法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晓霏 叶虎平 +2 位作者 廖小罕 岳焕印 施冬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6-113,共8页
针对无人机影像道路提取自动化程度低、道路信息不完整及道路交叉口不连通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拓扑结构和全局上下文感知的无人机影像道路提取方法,通过构建一种编码/解码模式的深度学习方法实现自动化提取。在网络模型中,设计了... 针对无人机影像道路提取自动化程度低、道路信息不完整及道路交叉口不连通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拓扑结构和全局上下文感知的无人机影像道路提取方法,通过构建一种编码/解码模式的深度学习方法实现自动化提取。在网络模型中,设计了聚合特征模块及增强型扩张卷积模块以获取更多的道路信息,并引入拓扑感知损失函数以保证道路的连通性,实现道路拓扑结构特性的反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后的网络模型对道路信息的提取效果较好,在无人机影像测试集上的准确率、召回率、F1得分和交并比(IoU)分别达到了89.07%、84.74%、86.86%和72.45%;在马萨诸塞州道路公共影像集通用性测试中,提取原始遥感图像的道路信息也表现了出色的提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结构 全局上下文 无人机 道路提取 聚合特征
原文传递
城镇化区域无人机低空航路网迭代构建的理论体系与技术路径 被引量:18
13
作者 徐晨晨 叶虎平 +2 位作者 岳焕印 谭翔 廖小罕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7-930,共14页
由于低空环境复杂,当前以无人机为应用主体的低空空域资源开发安全性和利用效率较低。而随着无人机数量的迅猛发展和商业化应用的快速扩张,旺盛的飞行需求与有限的飞行空间在低空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安全、高效地管理无人机低空活动成... 由于低空环境复杂,当前以无人机为应用主体的低空空域资源开发安全性和利用效率较低。而随着无人机数量的迅猛发展和商业化应用的快速扩张,旺盛的飞行需求与有限的飞行空间在低空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安全、高效地管理无人机低空活动成为突出问题。目前各国都在探索解决途径,其中无人机低空航路是一种由中国科学院率先提出并得到业界和中国民用航空局认可的无人机低空交通和低空资源高效利用的综合解决方案。然而,这一概念还处在探索阶段,如何构建还不太明晰,尤其是对于地表环境复杂和高动态变化的城镇化区域,如何快速获取高精度的地理信息以满足无人机安全、高效飞行也是一大难题。鉴于遥感技术在航路的敏感信息提取与深化处理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城镇化区域低空公共航路网的高效迭代构建方法,并从理论支撑和已有研究基础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研究技术路径主要包括基于地面路网生成具有多高度层的Ⅰ级航路网,以充分利用地面交通设施;利用航路正约束地理要素生成Ⅱ级航路网,如沿路的城市绿地和水域;规避负约束地理要素构建Ⅲ级航路网,主要包括建筑物、通信盲区和电力线(杆)等;最后,通过仿真飞行和实际飞行测试分别生成Ⅳ、Ⅴ级航路网,通过实际量测对比分析来检验无人机飞行的环境地图,保证飞行的安全性。以上方法基于遥感、地理信息、航空、交通等交叉学科解决无人机低空运行难题,为构建无人机低空航路网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更进一步讲,本文在低空领域运用地理学方法构建无人机航路网,是继无人机遥感应用之后无人机在地理学应用的又一大突破,同时也拓展了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必将推动地理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城镇化区域 低空航路网 迭代构建 遥感提取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无人机低空公共航路构建方法 被引量:27
14
作者 徐晨晨 廖小罕 +2 位作者 岳焕印 鹿明 陈西旺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0-579,共10页
日益增加的无人机数量和飞手自由规划航线给航空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的航空飞行环境,可以为无人机活动设立隔离空域,并在隔离空域内规划无人机低空公共航路,以提高低空空域利用率,为无人机交通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本研... 日益增加的无人机数量和飞手自由规划航线给航空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的航空飞行环境,可以为无人机活动设立隔离空域,并在隔离空域内规划无人机低空公共航路,以提高低空空域利用率,为无人机交通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充分考虑无人机近地表飞行及其即时通讯等特点,以天津市为例,基于地理信息技术构建以多源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的无人机低空飞行环境,包括低空蜂窝网络环境、大气环境和政策空域环境等,并改进传统蚁群算法以搜索无人机最优路径,得到该区无人机低空公共航路网。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蚁群算法大大提高了路径搜索效率,满足无人机航路规划的高时效性、动态更新等要求;并且天津市航路长度符合市场上现有的无人机最远航程要求,基本满足现有的无人机运输要求。本研究描述的无人机低空公共航路研究的核心算法和关键技术,可以为无人机管控系统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低空空域 低空公共航路 蚁群算法改进 算法应用 天津
原文传递
基于高分辨率模式的京津冀地区无人机航路风向风速模拟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钟若嵋 文小航 徐晨晨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28-1539,共12页
随着中国低空空域的陆续开放,依靠现有的低空飞行气象保障技术为低空安全飞行提供服务略有不足,对飞行影响最大的风进行预报也有一定的困难。论文基于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5—2019年京津冀... 随着中国低空空域的陆续开放,依靠现有的低空飞行气象保障技术为低空安全飞行提供服务略有不足,对飞行影响最大的风进行预报也有一定的困难。论文基于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5—2019年京津冀地区的风速风向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气象站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为该地区无人机低空航路飞行安全提供保障。结果表明:WRF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风速的季节变化趋势,平原地区的模拟效果优于山区,山区模拟的风速偏大,但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RMSE<1.5 m·s^(-1))。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最小值均出现在夏末,平均风速最大值出现在春季(山区4.43 m·s^(-1)、平原4.13 m·s^(-1));最大风速在冬、春、夏初呈波动递增,夏季中旬开始减少,夏末秋初降至最小。京津冀地区风速呈西北向东南递减,泊头站(-0.02 m·s^(-1)·(5 a)^(-1))和天津站(-0.02 m·s^(-1)·(5 a)^(-1))平均风速呈下降趋势,其余站点风速呈上升趋势,唐山站上升率最大(0.08 m·s^(-1)·(5 a)^(-1));在风速季节空间分布中,平均风速以上升趋势为主,站点所占比例为春季45.45%、夏季90.91%、秋季63.63%、冬季81.81%。平原地区盛行风呈东北—西南向;山区站点怀来站风向以WNW(18.70%)和W(15.01%)为主,蔚县站风向以N(16.79%)和NNW(12.03%)为主,相较于平原地区,山地地区风速8.0 m·s^(-1)的大风数量显著上升。1000 m高度的平原地区大风出现频率显著增加,增长速度高于山地地区,不利于无人机飞行,风速17.0 m·s^(-1)以上出现的概率明显高于山地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低空航路 WRF模式 风速 风向 京津冀
原文传递
京津冀地区无人机航路气象因子高分辨率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磊 谢丰 +2 位作者 徐晨晨 钟若嵋 文小航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91-1703,共13页
京津冀地区低空环境复杂多变,低空飞行安全受到雷暴、风切变、能见度、温度和湿度等气象因子的影响,准确地模拟和预报无人机低空航路上的气象要素是一个难题。基于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WRF)及其先进的三维变分同化系统(3D-Var),论文以201... 京津冀地区低空环境复杂多变,低空飞行安全受到雷暴、风切变、能见度、温度和湿度等气象因子的影响,准确地模拟和预报无人机低空航路上的气象要素是一个难题。基于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WRF)及其先进的三维变分同化系统(3D-Var),论文以2016年华北"7·20"特大暴雨作为研究案例,对京津冀地区无人机低空航路上的温度场、湿度场和风场进行资料同化与数值模拟,对比地面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其结构及特征,以期为京津冀地区无人机航路飞行安全保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WRF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该地区近地面温度、湿度和风速的日变化趋势。平原站点(天津和密云)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偏差(Bias)较小,风速在山区的模拟值偏大,平原地区的模拟效果优于北部和西部山区。强降水发生时,平原地区和山区的温度相差15℃左右,相对湿度达95%以上,边界层高度低于500 m,强烈的温差、较高的湿度和较低的边界层都会影响无人机的飞行安全。900 hPa高空,沿117°E经线在河北省廊坊—衡水一线出现超过10 m·s^(-1)的风速值,形成强劲的东北风,区域北部(39°N~40.5°N)出现了明显的上升气流,1000 m高度处垂直风速也超过2 m·s^(-1)。强烈的上升气流极不利于无人机的飞行,会对无人机飞行姿态和飞行高度产生重大影响,造成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低空航路 WRF模式 资料同化 气象因子 京津冀
原文传递
城市空中交通及其新型基础设施低空公共航路研究综述 被引量:21
17
作者 廖小罕 屈文秋 +3 位作者 徐晨晨 贺洪波 王俊伟 石伟博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29,共29页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再次催生了诸多对于在城市低空空域进行城市空中交通(UAM)商业化运输的关注。城市低空空域环境复杂,商业化场景下城市空中交通流量密度大,载运工具规格不统一。低空公共航路作为UAM的新型基础设施,是UAM进行精细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再次催生了诸多对于在城市低空空域进行城市空中交通(UAM)商业化运输的关注。城市低空空域环境复杂,商业化场景下城市空中交通流量密度大,载运工具规格不统一。低空公共航路作为UAM的新型基础设施,是UAM进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然而,UAM所需配备基础设施、运营与管控模式以及低空公共航路的规划方法等问题尚无统一定论。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梳理了UAM与低空公共航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基于低空公共航路的UAM管理等内容;提出了一种UAM运营管理框架,就相关行政部门在城市空中交通发展中可能承担的职责提出了建议和应对措施;最后,总结了低空共航路的构建方法,UAM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及落实建议,以期对UAM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中交通 低空空域 公共航路 eVTOL航空器 管控与运营
原文传递
CNN影像输入尺寸和分辨率对川西针叶林植被分类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伟博 廖小罕 +2 位作者 王绍强 岳焕印 王东亮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40-2652,共13页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受多云、多雨、多雾的影响,难以通过卫星影像进行植被分类的研究。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研究选取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的典型区域王朗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区,使用多旋翼无人机获取研究区域北部高分辨率RGB影...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受多云、多雨、多雾的影响,难以通过卫星影像进行植被分类的研究。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研究选取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的典型区域王朗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区,使用多旋翼无人机获取研究区域北部高分辨率RGB影像,结合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植被分类;为进一步挖掘卷积神经网络在无人机遥感影像上的潜力,选择语义分割方法(U-Net)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分辨率的无人机影像和不同尺寸下的样本集构建植被分类模型,建立森林指纹库。结果表明:(1)结合无人机可见光影像和CNN模型进行分类能够获得高精度分类结果。在空间分辨率为5 cm,尺寸为256×256像素的情况下达到最优,总体精度为93.21%,Kappa系数为0.90;(2)选择合适的尺寸大小能够提高模型的分类精度。在5 cm的空间分辨率下,尺寸为128×128像素的模型总体精度为82.30%,Kappa系数为0.76;尺寸为256×256像素的模型总体精度为93.21%,Kappa系数为0.90;(3)超高空间分辨率的升高对模型精度的提升是有限的。当空间分辨率从10 cm升到5 cm时,模型的总体精度提高了0.02,Kappa系数提高了0.03,模型的分类精度并没有明显提升。(4)对于区域内代表性不足的植被类型来说,受空间分辨率和尺寸大小的影响要远高于区域内优势树种,特别是空间分辨率的影响最大。在20 cm的空间分辨率下落叶灌木的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均低于70%。综上,利用无人机高分辨率RGB影像结合CNN模型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的植被分类能够取得高精度分类结果,本研究可为该区域植被分类提供一种自动、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RGB影像 卷积神经网络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 植被分类 输入尺寸 空间分辨率
原文传递
城市空中交通梦想如何照进现实
19
作者 张妍 《今日民航》 2022年第2期110-113,共4页
当梦想照进现实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的更选速度越来越快,近年来一大批智能化无人驾驶航空器涌入人们的视野,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城市空中交通UAM(Urban Air Mobility)系统的概念,这是一种安全和高效的城市空中交通系统,包括载人... 当梦想照进现实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的更选速度越来越快,近年来一大批智能化无人驾驶航空器涌入人们的视野,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城市空中交通UAM(Urban Air Mobility)系统的概念,这是一种安全和高效的城市空中交通系统,包括载人和载物的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 无人驾驶 梦想 智能化 现实 航空器
原文传递
未来城市空中交通不再遥远
20
作者 张妍 《今日民航》 2021年第3期44-51,共8页
随着全球科技发展和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年提高,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不知从何时开始,城市的高楼越盖越高,马路越建越宽,人们出行的效率却越来越低了。交通拥堵是影响全球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以北京为代表,交通拥... 随着全球科技发展和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年提高,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不知从何时开始,城市的高楼越盖越高,马路越建越宽,人们出行的效率却越来越低了。交通拥堵是影响全球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以北京为代表,交通拥堵的情况非常严重,上下班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班高峰期 交通可持续发展 交通拥堵 空中交通 首要问题 城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