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蛇毒因子消耗补体对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吴蔚 杨康 +3 位作者 白云 王婉瑜 李军 熊刚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蛇毒因子(CVF)消耗补体对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至SD大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组经静脉注射CVF以消耗受体血清中补体,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并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抽取5只大鼠于术后1、3、5... 目的探讨蛇毒因子(CVF)消耗补体对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至SD大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组经静脉注射CVF以消耗受体血清中补体,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并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抽取5只大鼠于术后1、3、5、6、7 d定时活杀,对比观察移植心急性排斥反应程度,血清补体活性以及CD4+、CD8+T细胞浸润程度。结果使用CVF的实验组,其移植心存活时间显著延长,平均达(32.39±23.82)d,部分移植心甚至达到长期存活,而对照组为(6.60±0.65)d(P<0.01),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证实实验组急性排斥反应程度、组织内C3沉积情况和CD4+、CD8+T细胞浸润程度均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CVF清除补体可抑制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显著延长移植心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同种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蛇毒因子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猕猴延迟性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栋 曹荣华 +11 位作者 郭晖 陈刚 王西墨 沈世乾 孙乾云 王虹 陈丽君 吴瑛 朱建国 王婉瑜 熊郁良 陈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4,39,共6页
目的 :探讨猪 猕猴延迟性异种移植排斥反应 (DXR)的发生机制。方法 :建立湖北白猪 云南猕猴的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应用中华眼镜蛇毒因子 (Y CVF)完全清除受者体内补体 ,并应用环孢素A(CsA)、环磷酰胺 (CTX)和甲泼尼龙 (M .P)三联免... 目的 :探讨猪 猕猴延迟性异种移植排斥反应 (DXR)的发生机制。方法 :建立湖北白猪 云南猕猴的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应用中华眼镜蛇毒因子 (Y CVF)完全清除受者体内补体 ,并应用环孢素A(CsA)、环磷酰胺 (CTX)和甲泼尼龙 (M .P)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检测血清C3、C4、抗猪内皮细胞天然抗体 ,免疫组化方法染色检测移植物中C3、C5b 9、IgG、IgM、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单核巨噬细胞 (CD6 8)、NK细胞 (CD5 7)、CD4 +T细胞和CD8+T细胞的表达。结果 :移植心存活时间分别为 8、10、13和 13天 ,血清C3和补体总活性均下降为 0 ,抗猪内皮细胞天然抗体水平在移植后则有一个更为明显的下降 ,在移植心失功前 2~ 4天开始天然抗体稍有回升 ,但较术前正常时仍明显偏低。移植心有程度不等的C3、C4、C5b 9、IgG及IgM沉积 ,大量的单核细胞 (5 0 % ) ,少量的NK细胞 (8%~ 10 % )、CD4 +T细胞 (15 % )和CD8+T细胞(2 5 % )。移植物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出现ICAM 1的表达上调 ,移植物间质中出现TNF α的表达增加。结论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参与猪 猕猴DXR排斥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心脏移植 延迟性异种移植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花锦蛇、绿锦蛇和三索锦蛇的核型及Ag-NORs
3
作者 罗静 王蕊芳 +5 位作者 熊郁良 吴世芳 王婉瑜 李东升 朱绍文 张亚平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32-236,共5页
报道了锦蛇属团花锦蛇 (E .davidi)、绿锦蛇 (E .prasina)和三索锦蛇 (E .radiata) 3个种的核型和Ag-NORs ,团花锦蛇的核型 2n =36 (8V + 6sV + 2I + 2 0M) ;绿锦蛇的核型 2n =36 (7V + 7sV + 2I + 2 0m) ,三索锦蛇的核型 2n =40 (6V + ... 报道了锦蛇属团花锦蛇 (E .davidi)、绿锦蛇 (E .prasina)和三索锦蛇 (E .radiata) 3个种的核型和Ag-NORs ,团花锦蛇的核型 2n =36 (8V + 6sV + 2I + 2 0M) ;绿锦蛇的核型 2n =36 (7V + 7sV + 2I + 2 0m) ,三索锦蛇的核型 2n =40 (6V + 3sV + 2sI + 5I+ 2 4m) ;①团花锦蛇和绿锦蛇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与此属大多数种的相似 ,;②此属种类的性染色体为ZW型 ,绿锦蛇的性染色体为第 4对大染色体 ,三索锦蛇的为第 5对大染色体 ,团花锦蛇由于为雄性 ,未见染色体异型 .③Ag -NORs在数目及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均不相同 ,团花锦蛇的NORs在第 9对染色体上 ,数目为 2个 ;绿锦蛇的NORs在第 5对染色体上 ,数目为 4个 ;三索锦蛇的NORs在第 4对大染色体上 ,数目为 4个 ;④我们发现三索锦蛇较为特殊 ,其染色体数目、形态、性染色体的位置和形态及Ag -NORs均与其它种类不同 .可能的原因是此物种在核型演化过程中发生过染色体断裂和重排事件 ,提示三索锦蛇可能是一个特化的类群 .⑤锦蛇属的种类可分为包括三索锦蛇为特殊的一组的 4个组 .图版 1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型 AG-NORS 染色体 锦蛇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除补体避免猪到猕猴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刚 王西墨 +9 位作者 孙黔云 沈世乾 郭晖 王虹 陈利君 吴瑛 朱建国 王婉瑜 熊郁良 陈实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 观察纯化的眼镜蛇毒因子 (CVF)对猪到猕猴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幼猪为供者 ,施行猪到猕猴腹腔内异位心脏移植 ,实验组 (n =4 )使用CVF完全清除受者体内补体 ,对照组 (n =5 )不使用CVF ,两个组术后均采用环... 目的 观察纯化的眼镜蛇毒因子 (CVF)对猪到猕猴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幼猪为供者 ,施行猪到猕猴腹腔内异位心脏移植 ,实验组 (n =4 )使用CVF完全清除受者体内补体 ,对照组 (n =5 )不使用CVF ,两个组术后均采用环孢素A、甲泼尼龙和环磷酰胺抑制排斥反应 ,通过检测血清C3、C4水平及总补体活性验证CVF的效果 ,移植心停跳时切取移植心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在使用CVF后 ,实验组血清C3降为 0 ,总补体活性CH5 0值也几乎为 0 ,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 ,移植猪心存活时间平均为 11d ,最长达 13d ,病理学提示均发生了延迟性异种排斥反应 ;对照组 3个移植心在移植后 6 0min内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 ,另 2个分别存活 2 2h及 6d。结论 纯化的CVF有良好的清除补体的作用 ,且未见明显副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心脏移植术 排斥反应 眼镜蛇毒因子 猪心脏 补体
原文传递
云南眼镜蛇毒因子用于预致敏大鼠同种心脏移植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李荣 陈刚 +6 位作者 郭晖 王大卫 谢琳 王树森 王婉瑜 熊郁良 陈实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460-1463,共4页
目的观察纯化的云南眼镜蛇毒因子(Y-CVF)对预致敏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体液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BN大鼠到Lewis大鼠连续3次皮肤移植预致敏后行颈部异位心脏移植。将15对大鼠用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实验组(n=8)于心脏移植前24h静脉给... 目的观察纯化的云南眼镜蛇毒因子(Y-CVF)对预致敏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体液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BN大鼠到Lewis大鼠连续3次皮肤移植预致敏后行颈部异位心脏移植。将15对大鼠用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实验组(n=8)于心脏移植前24h静脉给予Y-CVF80μg/kg;对照组(n=7)不用Y-CVF。观察移植心的生存时间,移植心停跳后病理学检查排斥类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移植心IgG和补体C3的沉积。结果Lewis大鼠预致敏后抗BN大鼠抗体滴度由0升高至1:1028~1:2056。对照组移植心存活时间为12.71h±13.94h,实验组移植心存活时间为99.50h±38.72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9,P〈0.01)。病理检查结果证实,实验组均未发生急性体液排斥,仅见以大量单核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急性细胞排斥反应。对照组则见以小血管内血栓形成为特征的急性体液排斥反应。免疫组织化学IgG染色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阳性,C3染色对照组为阳性,而实验组为阴性。结论使用Y-CVF可克服预致敏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体液排斥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素 心脏移植 移植排斥
原文传递
眼镜蛇毒因子清除补体对大鼠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刚 陈实 +2 位作者 孙黔云 王婉瑜 熊郁良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63-265,共3页
目的 探讨眼睛蛇毒因子 (CVF)对血清总补体活性及对豚鼠到大鼠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1 5只正常大鼠随机分成 3组 ,按组分别一次性静脉给予 2 0、50、1 0 0 μg/kg的CVF ,检测不同时间点的补体活性 ;在豚鼠到大鼠... 目的 探讨眼睛蛇毒因子 (CVF)对血清总补体活性及对豚鼠到大鼠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1 5只正常大鼠随机分成 3组 ,按组分别一次性静脉给予 2 0、50、1 0 0 μg/kg的CVF ,检测不同时间点的补体活性 ;在豚鼠到大鼠异位心脏移植前 2 4h静脉给予CVF50 μg/kg,观察CVF对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结果 在给予CVF后 6h ,3个剂量组的血清总补体活性均显著降低 ,3个组用药后均未见明显毒副反应。使用CVF的实验组 ,移植的异种心脏存活时间显著延长 ,平均达 56 .1 3h ,对照组仅为 0 .1 9h(P <0 .0 0 1 ) ,病理检查结果证实实验组均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 ,仅见延迟性异种排斥反应 (DXR)的病理特征 ,对照组均见超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特征 ,且总补体活性较术前有明显下降。结论 眼镜蛇毒因子有良好的降低大鼠补体活性的作用 ,且副作用不明显 ;使用眼镜蛇毒因子可克服豚鼠到大鼠的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心脏移植 眼镜蛇毒液类 移植物排斥 补体灭活剂
原文传递
单核细胞、NK细胞和T细胞在猪-猕猴延迟性异种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栋 曹荣华 +11 位作者 郭晖 陈刚 王西墨 沈世乾 孙黔云 王虹 陈丽君 吴瑛 朱建国 王婉瑜 熊郁良 陈实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3-364,F003,共3页
目的 观察单核细胞、NK细胞和T细胞在猪 猕猴延迟性异种移植排斥反应 (DXR)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湖北白猪 云南猕猴的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实验分为 2组 :对照组 (n =5 ) ,不使用中华眼睛蛇毒因 (Y CVF) ;实验组 (n =4)应用Y CVF... 目的 观察单核细胞、NK细胞和T细胞在猪 猕猴延迟性异种移植排斥反应 (DXR)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湖北白猪 云南猕猴的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实验分为 2组 :对照组 (n =5 ) ,不使用中华眼睛蛇毒因 (Y CVF) ;实验组 (n =4)应用Y CVF完全清除受者体内补体。 2组受体猴均采用环孢素A(CsA) ,环磷酰胺 (CTX)和甲基强的松龙 (MP)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心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 ) 1、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单核细胞、NK细胞和T细胞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 3个移植心在 15~ 60min内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 (HAR) ,另 2个分别存活 2 2h及 6d ,移植心均未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及ICAM 1和TNF α的表达。实验组移植心存活时间分别为 8、10、13和 13d ,移植物浸润细胞中可见大量的单核细胞 (5 0 % ) ,少量的NK细胞 (8%~ 10 % ) ,CD4+ T细胞 (15 % )和CD8+ T细胞 (2 5 % )。移植物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出现ICAM 1的表达上调 ,移植物间质中出现TNF α的表达增加。结论 单核细胞、NK细胞和T细胞介导的移植物损伤 ,在应用Y CVF处理的猪 猕猴DXR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NK细胞 T细胞 猕猴 延迟性异种移植 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眼镜蛇毒因子消耗补体对大鼠移植心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兰纲 杨康 +2 位作者 白云 吴蔚 王婉瑜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44-747,共4页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毒因子(CVF)消耗补体对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以近交系BN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建立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分为2组,每组8只。CVF组:心脏移植术前3 d、2 d时,经受者尾静脉注射CVF 50μg/kg...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毒因子(CVF)消耗补体对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以近交系BN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建立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分为2组,每组8只。CVF组:心脏移植术前3 d、2 d时,经受者尾静脉注射CVF 50μg/kg;术前12 h至移植心停跳时,经尾静脉注射CVF 20μg/kg,每2 d注射1次。对照组:术前、术后不给予受者任何特殊处理。术后观察移植心的存活时间,测定术后第1、3、5和6d及移植心停跳时的血清总补体活性(CH50法)、移植心C3沉积及CD3+T细胞浸润情况,并观察移植心的病理变化。结果CVF组和对照组的移植心存活时间分别为(11.69±0.72)d和(6.65±0.3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VF组移植心组织内C3沉积和CD3+T细胞浸润程度均较对照组同期明显减轻,病理损害程度也较对照组同期明显减轻。结论CVF消耗补体对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延长移植心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溶解因子 补体 心脏移植 移植物排斥
原文传递
猪到猕猴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免疫学及病理学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刚 王西墨 +8 位作者 郭晖 孙黔云 沈世乾 王虹 陈利君 吴瑛 王婉瑜 熊郁良 陈实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猪到猕猴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时的免疫学及病理学变化。方法采用猪到猕猴腹腔内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检测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者的血液中补体、天然抗体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对移植心脏进行免疫组化(测定C3、C4、C5b9、... 目的观察猪到猕猴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时的免疫学及病理学变化。方法采用猪到猕猴腹腔内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检测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者的血液中补体、天然抗体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对移植心脏进行免疫组化(测定C3、C4、C5b9、IgG及IgM的沉积)及病理学分析。结果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清补体C3、C4的含量、总补体活性及抗猪内皮细胞天然抗体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CD4+/CD8+T淋巴细胞的比率也有所下降;移植心脏中均有补体C3、C4、C5b9的沉积,IgG及IgM也均有沉积,但IgG和IgM沉积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学改变主要为心肌间质弥漫性出血、水肿,毛细血管内普遍淤血。结论补体通过经典途径激活参与猪到猕猴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超急性排斥反应时受者血中天然抗体水平明显下降;CD4+T淋巴细胞可能参与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过程并有所消耗;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的移植物突出病理表现为间质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异种移植 心脏移植 超急性排斥反应 免疫学 病理学
原文传递
烙铁头血小板活化素延长豚鼠到大鼠的异种移植心脏存活时间
10
作者 陈刚 陈实 +2 位作者 魏勤 王婉瑜 熊郁良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35-538,共4页
目的 研究烙铁头血小板活化素(TMVA)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豚鼠到大鼠的异种移植心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 (1)TMVA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各组经阴茎背静脉注射不同剂量(20、50或100... 目的 研究烙铁头血小板活化素(TMVA)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豚鼠到大鼠的异种移植心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 (1)TMVA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各组经阴茎背静脉注射不同剂量(20、50或100μg/kg)的TMVA,于注射前以及注射后0.5h和24h时抽血,测定血小板聚集率。(2)TMVA对豚鼠到大鼠的异种移植心存活时间的影响:以豚鼠为供者,Wistar大鼠为受者,制作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组于移植心恢复血液循环前0.5h经静脉给予TMVA50μg/kg,另设不使用TMVA的对照组。观察移植心的存活时间,停跳后的移植心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心肌组织内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血栓素B2(TXB2)的含量。结果(1)静脉给予50或100μg/kg的TMVA后0.5h即能完全抑制血小板聚集。(2)实验组移植心的存活时间为10~135min,中位数为42min;对照组为4~16min,中位数为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移植心心肌组织均有明显的间质水肿、出血等超急性排斥反应的表现,但实验组心肌组织中未见血小板微血栓,而对照组可见血小板微血栓。两个组6-keto-PGF1α。与TXB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6-keto-PGF1α。与TXB2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MVA在体内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异种移植物排斥过程中血小板微血栓形成,能显著延缓豚鼠到大鼠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异种 心脏移植 移植物存活 蛇毒液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