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深部软岩巷道围岩与锚喷U型钢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孟庆彬
宋子鸣
+4 位作者
刘滨
黄炳香
浦海
王从凯
辛学奎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36,共14页
收敛-约束法(特性曲线法)是将理论解析、现场实测、工程经验相结合的一种地下工程结构设计方法,是目前分析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关系及开展支护优化设计的常用方法。基于收敛-约束法的基本原理,总结给出了经典的支护特征与支护结构变形方程...
收敛-约束法(特性曲线法)是将理论解析、现场实测、工程经验相结合的一种地下工程结构设计方法,是目前分析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关系及开展支护优化设计的常用方法。基于收敛-约束法的基本原理,总结给出了经典的支护特征与支护结构变形方程,理论计算获得了喷射混凝土、锚杆(索)、U型钢支架等支护结构的支护特征曲线,分析了支护结构的几何尺寸(直径、长度)、间排距、材料强度等参数对支护压力的影响特征;随着喷射混凝土厚度及强度等级的增加,喷射混凝土提供的支护刚度和支护压力逐渐增大;随着锚杆(索)直径、长度、杆体材料强度的增加及间排距的减小,锚杆的支护压力显著增加;U型钢支架的排距越小及材料强度越大,其提供的支护压力越大。采用FLAC^(3D)内嵌的莫尔库伦应变软化本构模型,建立了考虑岩石峰后应变软化与扩容特性的深部软岩巷道数值分析模型,计算获得了不同应力状态下巷道纵剖面变形曲线、围岩特征曲线,分析了锚喷、锚杆(索)喷、锚喷U型钢等3种联合支护技术对深部巷道围岩大变形控制的适用性,验证了锚喷U型钢联合支护技术应用于深部巷道支护工程的可行性。考虑岩石峰后应变软化与扩容特性的应变软化本构模型和经典的莫尔库伦本构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相差较大,采用莫尔库伦本构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保守,支护结构提供的支护压力无法满足深部巷道稳定性控制要求,支护后巷道围岩变形较大甚至会发生冒顶、片帮等安全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
收敛-约束法
围岩-支护相互作用
巷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岩体裂隙网络注浆模拟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
18
2
作者
刘滨
桑昊旻
+3 位作者
康永水
刘泉声
罗慈友
赵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0-549,共10页
为研究浆液在岩体裂隙网络内的扩散迁移规律,研制了可视化裂隙恒压注浆试验系统。该系统由供压设备、恒压出浆设备、裂隙模拟设备以及监测设备组成,可根据试验要求设计特定岩体裂隙网络,模拟不同注浆压力、浆液黏度、裂隙开度等多种参...
为研究浆液在岩体裂隙网络内的扩散迁移规律,研制了可视化裂隙恒压注浆试验系统。该系统由供压设备、恒压出浆设备、裂隙模拟设备以及监测设备组成,可根据试验要求设计特定岩体裂隙网络,模拟不同注浆压力、浆液黏度、裂隙开度等多种参数影响下的浆液流动过程,并可研究裂隙岩体中浆液-水/气驱替作用机制。通过单一裂隙注浆理论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本试验系统的可靠性。基于此,进一步研究随机裂隙网络注浆扩散机制,结果表明:(1)裂隙内同一点压力随注浆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裂隙开度的增大而减小,不随浆液黏度的变化而变化;(2)浆液在裂隙网络内由总流分散为支流后,压力显著下降,流速放缓,且各支流压力与流量分配系数受交叉(分叉)裂隙夹角影响较大。试验系统的研制及研究成果对岩体工程注浆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体裂隙
注浆
扩散迁移
模拟试验
原文传递
题名
深部软岩巷道围岩与锚喷U型钢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孟庆彬
宋子鸣
刘滨
黄炳香
浦海
王从凯
辛学奎
机构
中国
矿业大学深地
工程
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石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36,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4268,5170428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1YFC2902103)。
文摘
收敛-约束法(特性曲线法)是将理论解析、现场实测、工程经验相结合的一种地下工程结构设计方法,是目前分析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关系及开展支护优化设计的常用方法。基于收敛-约束法的基本原理,总结给出了经典的支护特征与支护结构变形方程,理论计算获得了喷射混凝土、锚杆(索)、U型钢支架等支护结构的支护特征曲线,分析了支护结构的几何尺寸(直径、长度)、间排距、材料强度等参数对支护压力的影响特征;随着喷射混凝土厚度及强度等级的增加,喷射混凝土提供的支护刚度和支护压力逐渐增大;随着锚杆(索)直径、长度、杆体材料强度的增加及间排距的减小,锚杆的支护压力显著增加;U型钢支架的排距越小及材料强度越大,其提供的支护压力越大。采用FLAC^(3D)内嵌的莫尔库伦应变软化本构模型,建立了考虑岩石峰后应变软化与扩容特性的深部软岩巷道数值分析模型,计算获得了不同应力状态下巷道纵剖面变形曲线、围岩特征曲线,分析了锚喷、锚杆(索)喷、锚喷U型钢等3种联合支护技术对深部巷道围岩大变形控制的适用性,验证了锚喷U型钢联合支护技术应用于深部巷道支护工程的可行性。考虑岩石峰后应变软化与扩容特性的应变软化本构模型和经典的莫尔库伦本构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相差较大,采用莫尔库伦本构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保守,支护结构提供的支护压力无法满足深部巷道稳定性控制要求,支护后巷道围岩变形较大甚至会发生冒顶、片帮等安全事故。
关键词
深部巷道
收敛-约束法
围岩-支护相互作用
巷道支护
Keywords
deep roadway
convergence-constraint method
surrounding rock-support interaction
roadway supporting
分类号
TD325.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体裂隙网络注浆模拟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
18
2
作者
刘滨
桑昊旻
康永水
刘泉声
罗慈友
赵程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石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中国科学院
大学
武汉
大学
岩
土与结构
工程
安全湖北省
重点
试验室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
学院
出处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0-54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774267)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资助项目(201737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807250)。
文摘
为研究浆液在岩体裂隙网络内的扩散迁移规律,研制了可视化裂隙恒压注浆试验系统。该系统由供压设备、恒压出浆设备、裂隙模拟设备以及监测设备组成,可根据试验要求设计特定岩体裂隙网络,模拟不同注浆压力、浆液黏度、裂隙开度等多种参数影响下的浆液流动过程,并可研究裂隙岩体中浆液-水/气驱替作用机制。通过单一裂隙注浆理论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本试验系统的可靠性。基于此,进一步研究随机裂隙网络注浆扩散机制,结果表明:(1)裂隙内同一点压力随注浆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裂隙开度的增大而减小,不随浆液黏度的变化而变化;(2)浆液在裂隙网络内由总流分散为支流后,压力显著下降,流速放缓,且各支流压力与流量分配系数受交叉(分叉)裂隙夹角影响较大。试验系统的研制及研究成果对岩体工程注浆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体裂隙
注浆
扩散迁移
模拟试验
Keywords
rock mechanics
rock mass fracture
grouting
diffusion and migration
simulation test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深部软岩巷道围岩与锚喷U型钢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研究
孟庆彬
宋子鸣
刘滨
黄炳香
浦海
王从凯
辛学奎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岩体裂隙网络注浆模拟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
刘滨
桑昊旻
康永水
刘泉声
罗慈友
赵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