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产养殖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师勇 莫照兰 +1 位作者 徐永立 张培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1-35,共5页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病原微生物 检测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低温脂肪酶深海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全富 侯艳华 +1 位作者 蔺一飞 李富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0-183,共4页
从鄂霍次克海域沉积物样品(lv39-06-06-04-18H)分离得到的150株低温细菌中筛选到菌株130产脂肪酶活性最高,其活性达到42 U/mL。对该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菌株130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对其... 从鄂霍次克海域沉积物样品(lv39-06-06-04-18H)分离得到的150株低温细菌中筛选到菌株130产脂肪酶活性最高,其活性达到42 U/mL。对该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菌株130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对其分泌脂肪酶的部分酶活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35℃,0℃时保持33%的相对酶活力;对热敏感,60℃处理10 min仅残留30%酶活性;酶的最适pH范围在6.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微生物 低温脂肪酶 16S RRNA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诱导虾夷扇贝四倍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常亚青 相建海 +2 位作者 王子臣 丁君 杨传刚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5-112,共8页
1998— 2 0 0 0年采用细胞松弛素 B(CB)、秋水仙素、6 -二甲基氨基嘌呤 (6 - DMAP)以及咖啡因等药物抑制虾夷扇贝第一极体 (PB1)释放、PB1和第二极体 (PB2 )释放以及抑制第一次卵裂等方法 ,诱导虾夷扇贝四倍体。结果表明 ,CB、6 - DMAP... 1998— 2 0 0 0年采用细胞松弛素 B(CB)、秋水仙素、6 -二甲基氨基嘌呤 (6 - DMAP)以及咖啡因等药物抑制虾夷扇贝第一极体 (PB1)释放、PB1和第二极体 (PB2 )释放以及抑制第一次卵裂等方法 ,诱导虾夷扇贝四倍体。结果表明 ,CB、6 - DMAP和秋水仙素抑制扇贝第一次卵裂诱发四倍体的比例低于 2 5 % ;采用 CB抑制 PB1可有效地诱导产生四倍体 ,从授精后42 min提前到 1 5— 2 2 min开始处理 ,抑制 PB1的放出有助于提高四倍体的比例 ,在 1 2℃ ,处理开始和终止时间分别在授精后 2 0— 2 2 min和 6 2— 6 7min时 (即 PB2 始出现时 ) ,面盘幼虫四倍体率最高 ,为 5 6 .5 %。采用 CB和咖啡因共同抑制 PB1放出 ,未见四倍体比例有升高现象。四倍体处理组发育至面盘幼虫时间比对照组晚 48h左右 ,处理组在受精后 1 0 d时水中仍有少量浮游的、染色体数目在 2 1—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化学药物 四倍体 面盘幼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体内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5
4
作者 王宏田 张培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2-476,共5页
采用生化方法对一年龄牙鲆胃、肠中不同消化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组I的牙鲆平均体重为 ( 35 0± 2 0 )g ,实验组II的牙鲆平均体重为 ( 4 60± 30 )g。结果表明 ,在牙鲆的胃、前肠、中肠、后肠中可以检测出蛋白酶、脂肪酶、... 采用生化方法对一年龄牙鲆胃、肠中不同消化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组I的牙鲆平均体重为 ( 35 0± 2 0 )g ,实验组II的牙鲆平均体重为 ( 4 60± 30 )g。结果表明 ,在牙鲆的胃、前肠、中肠、后肠中可以检测出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的活性。胃中的蛋白酶主要为酸性蛋白酶 ,肠中的蛋白酶主要为碱性蛋白酶。肠中蛋白酶活性由前肠向后肠递减 ,前肠与中肠的酶活性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牙鲆肠中脂肪酶活性较胃中的高 ,在肠的不同部位脂肪酶的活性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牙鲆前肠中的淀粉酶活性最高 ,胃次之 ,中肠、后肠中淀粉酶活性较低。随着牙鲆的生长 ,蛋白酶、脂肪酶活性增强 ,淀粉酶活性减弱。对产生上述实验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酶 牙鲆 蛋白酶 脂肪酶 淀粉酶 活性 生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生长激素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理功能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徐斌 张培军 李德尚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09-214,共6页
主要对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国际有关鱼类生长激素的分离、鉴定和生理功能研究的进展予以综述。资料表明,蓝鲨、罗非鱼等21种鱼类的生长激素(GH)已被分离,并阐明鱼类GH一般是在碱性条件下,将脑垂体匀浆,或取其体外培养的分泌液,... 主要对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国际有关鱼类生长激素的分离、鉴定和生理功能研究的进展予以综述。资料表明,蓝鲨、罗非鱼等21种鱼类的生长激素(GH)已被分离,并阐明鱼类GH一般是在碱性条件下,将脑垂体匀浆,或取其体外培养的分泌液,经凝胶过滤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得到;鱼类GH的生物活性多以具有促进幼鱼生长的特性来鉴定。最新研究表明,鱼类生长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为:具有生长促进作用、低渗调控作用,参与应激反应,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相互作用,通过垂体-性腺轴发挥对鱼类性腺类固醇生成的调控作用,增强甲状腺的活性,促进周边代谢中T4转化为T3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生长激素 分离 鉴定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动物CHH家族神经激素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在照 相建海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5-180,共6页
关键词 甲壳动物 神经激素 甲壳动物高血糖激素 性腺抑制激素 蜕皮抑制激素 大颚器官抑制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固定化载体的褐藻酸钙凝胶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韩丽君 范晓 郑乃余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6-59,共4页
本文测定了用于固定化载体的几种马尾藻和海带褐藻胶(Na-Alginate)同Ca^2+离子的结合速度、结合量和凝胶强度。同时比较了褐藻酸钠的浓度、粘度对褐藻酸钙凝胶强度的影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固定化 载体 褐藻 酸钙凝胶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胆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广策 曾呈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72-377,共6页
关键词 藻胆体 分子组装 能量传递 激发能调节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原生质球的分离及其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彭国宏 施定基 +1 位作者 费修绠 曾呈奎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6年第11期861-866,共6页
利用改进后的分离方法可获得大量有活性的钝顶螺旋藻 ( Spirulina platensis)原生质球。原生质球大小不等 ,直径在 2 .9~ 4 .6μm,原生质球表面有皱纹及小的孔洞 ,放氧速率为完整藻的 4 0 %。原生质球的室温吸收光谱表明其色素种类与... 利用改进后的分离方法可获得大量有活性的钝顶螺旋藻 ( Spirulina platensis)原生质球。原生质球大小不等 ,直径在 2 .9~ 4 .6μm,原生质球表面有皱纹及小的孔洞 ,放氧速率为完整藻的 4 0 %。原生质球的室温吸收光谱表明其色素种类与完整细胞基本相同 ,都具有叶绿素 a、藻蓝蛋白、藻红蓝蛋白和类胡萝卜素。但原生质球中减少了藻蓝蛋白和类胡萝卜素的相对含量 ,而藻红蓝蛋白明显增多。螺旋藻的完整细胞与原生质球的 77K荧光发射光谱略有不同 :激发光为 4 36nm时 ,藻丝体和原生质球都具有 4个荧光发射峰 :F686、F696、F730和 F75 7,原生质球的 F75 7明显减弱 ;激发光为 5 80 nm时 ,藻丝体有 5个发射峰 :F64 0、F685、F693、F72 8和 F75 8,原生质球的 F75 8消失。原生球中 F72 8/F685、F64 0 /F685值增高 ,F693/F685值降低 ,光系统 的 F72 8与捕光色素系统的 F64 0的比值降低。上述结果表明 ,失去细胞壁可能抑制光系统 活性 ,在光系统 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原生质球 光合放氧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生长激素的体内代谢、分泌调控和作用机制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斌 张培军 李德尚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8-333,共6页
主要对1983-1996年间关于鱼类生长激素的体内代谢、分泌调控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合评述。通过鱼类生长激素特异性放射免疫测定法的建立和体内代谢动力学研究,证实,外源生长激素在鱼体内不会产生积累。鱼类生长激素的分泌调控... 主要对1983-1996年间关于鱼类生长激素的体内代谢、分泌调控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合评述。通过鱼类生长激素特异性放射免疫测定法的建立和体内代谢动力学研究,证实,外源生长激素在鱼体内不会产生积累。鱼类生长激素的分泌调控受下丘脑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HRF)和释放抑制因子(SRIF)的双重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雌二醇(E2)、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和神经肽(NYP)对鱼类生长激素的释放有刺激作用;儿茶酚胺也有调控鱼类生长激素释放的作用。已证实,生长激素(GH)能够促进鱼体蛋白质的合成,产生正氮平衡,提高鱼类对食物的转化率;能够促进鱼体脂肪的动用与氧化,增加血清葡萄糖的含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是生长激素发挥生理作用的中介物质;鱼类生长激素受体主要在肝脏,同时在卵巢、精巢、脂肪、皮肤、软骨、鳃、血液、脑、胆囊、肾脏和肌肉组织中也有分布。生长激素具有加强鱼鳃Na+/K+-ATP酶的活性,增加鱼类的低渗调控作用;鱼类对口服外源生长激素的吸收部位主要在后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生长激素 代谢 调控 作用机制 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藻77K荧光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爱芬 陈敏 周百成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9年第3期274-279,共6页
测定了裙带菜、叉开网地藻、海带、囊藻、海蒿子、鼠尾藻、萱藻和水云等8种褐藻的77K荧光光谱并同菠菜和红藻条斑紫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与红藻和高等植物明显不同,褐藻没有作为PSI特征的730nm荧光峰。按荧光主峰的波长,... 测定了裙带菜、叉开网地藻、海带、囊藻、海蒿子、鼠尾藻、萱藻和水云等8种褐藻的77K荧光光谱并同菠菜和红藻条斑紫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与红藻和高等植物明显不同,褐藻没有作为PSI特征的730nm荧光峰。按荧光主峰的波长,可以分为二种类型:裙带菜、叉开网地藻、海带和囊藻的荧光主峰位于690nm,海蒿子、萱藻、水云和鼠尾藻的荧光主峰在705~720nm。这种77K荧光特异性预示褐藻同高等植物之间在PSI结构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 吸收光谱 低温 荧光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藻光合作用色素蛋白质复合物——研究进展和问题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爱芬 陈敏 周百成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9年第4期365-371,共7页
本文综述了近二十年来褐藻色素蛋白质复合物的研究进展,包括色素蛋白质复合物分离技术、褐藻的光系统I、光系统II及捕光色素蛋白质复合物研究进展。并就褐藻色素蛋白质复合物分离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褐藻的特点。
关键词 褐藻 光合作用 色素 蛋白质复合物 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胆蛋白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广策 曾呈奎 《生命科学》 CSCD 1998年第6期312-315,共4页
藻胆蛋白在藻类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光合作用捕光色素系统。在蓝藻和红藻中,不同的藻胆蛋白形成高度有序的超分子复合体──藻胆体作为捕获光能的功能单位。另外,藻胆蛋白在细胞内还可以作贮存蛋白,以使细胞在缺氮的环境中能生存... 藻胆蛋白在藻类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光合作用捕光色素系统。在蓝藻和红藻中,不同的藻胆蛋白形成高度有序的超分子复合体──藻胆体作为捕获光能的功能单位。另外,藻胆蛋白在细胞内还可以作贮存蛋白,以使细胞在缺氮的环境中能生存。由于藻胆蛋白与植物光敏素在形态、结构、组成以及光谱特征等方面均十分相似,而且在体外,可以诱导藻胆蛋白具有类似于植物光敏素的光化学特征。因此,我们推测藻胆蛋白与光敏素之间在功能上可能存在着某种关系,它们可能起源于同一祖先蛋白,在长期的进化中,两者的功能发生改变,但在一定的条件下,藻脂蛋白可能会行使类似于植物光敏素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胆蛋白 捕光复合物 贮存蛋白 光形态建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不同组织中抗蛋白酶物质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宏田 张培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5,68,共2页
关键词 牙鲆 抗蛋白酶 活性 鱼体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昌鱼受精机理研究——受精卵的超显微结构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大元 宋祥芬 +3 位作者 赵学坤 段崇文 刘国权 宋裕昌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4期422-426,共5页
青岛文昌鱼受精后受精膜即刻明显举起,皮层颗粒以完整形式胞吐到卵周腔中,分散后大部分皮层颗粒物质与卵黄膜结合一起组成三层结构的受精膜,随着受精膜的举起,它由厚变薄。雄性原核以核膜破裂,染色质去浓缩,扩大重建原核膜形成雄性原核... 青岛文昌鱼受精后受精膜即刻明显举起,皮层颗粒以完整形式胞吐到卵周腔中,分散后大部分皮层颗粒物质与卵黄膜结合一起组成三层结构的受精膜,随着受精膜的举起,它由厚变薄。雄性原核以核膜破裂,染色质去浓缩,扩大重建原核膜形成雄性原核,雌性原核形成是由分离的具有双层膜的染色体联合,膨大而成,雄性原核形成早于雌性原核。雄性原核的迁移受微丝控制。文昌鱼卵黄颗粒中存在线行和环形结构,这种亚显微结构电子密度很高,经实验证明,它既不是微管又不是微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鱼 受精卵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鲈鱼生长激素的分离及其生物活性鉴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斌 张培军 +3 位作者 苗宏志 李德尚 森山俊介 川内浩司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70-178,共9页
运用葡聚糖凝胶G100过滤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两步法,首次从鲈鱼脑垂体中分离出鲈鱼生长激素。通过SDS聚丙烯凝胶电泳测得鲈鱼非还原性的和还原性的生长激素分子量分别为192和207kD;等电聚焦证实鲈鱼生长激素等电点... 运用葡聚糖凝胶G100过滤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两步法,首次从鲈鱼脑垂体中分离出鲈鱼生长激素。通过SDS聚丙烯凝胶电泳测得鲈鱼非还原性的和还原性的生长激素分子量分别为192和207kD;等电聚焦证实鲈鱼生长激素等电点为715。Western免疫印迹反应证实,鲈鱼生长激素具有与大麻哈鱼生长激素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交叉反应的特性,而与大麻哈鱼催乳素和生长催乳素抗体无免疫交叉反应。制备了具有特异性的兔抗鲈鱼生长激素抗血清。腹腔注射鲈鱼生长激素给虹鳟幼鱼,具有显著促进其体长和体重增长的效应,证明分离得到的鲈鱼生长激素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鱼 生长激素 分离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栉孔扇贝壳尺寸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被引量:250
17
作者 刘小林 常亚青 +2 位作者 相建海 宋坚 丁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3-678,共6页
选取 65只 2岁龄栉孔扇贝 ,测定其壳长、壳厚、壳高、活体重、肉重、熟肉重 ,计算相关系数 ,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贝壳性状为自变量对活体重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结果表明 ,栉孔扇贝壳长、壳厚、壳高与活体重... 选取 65只 2岁龄栉孔扇贝 ,测定其壳长、壳厚、壳高、活体重、肉重、熟肉重 ,计算相关系数 ,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贝壳性状为自变量对活体重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结果表明 ,栉孔扇贝壳长、壳厚、壳高与活体重、净肉重、熟肉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P <0 .0 1 ) ;壳高对活体重的直接影响 ( 0 .6682 )最大 ,是影响活体重的主要因素 ;壳长与活体重的相关程度很大 ,但对活体重的直接影响 ( 0 .2 5 5 9 )较小 ,主要通过壳高间接影响活体重 ,是影响活体重的次要因素 ;壳厚对活体重的直接影响 ( 0 .0 960 )最小 ;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有一致的变化趋势 ;所选贝壳性状与活体重的复相关指数为R2 =0 .8847;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壳长、壳厚、壳高估计活体重的回归方程为 :^Y =- 42 .1 331 + 3.1 60X1 + 3.5 2 5 3X2 + 7.692 0X3,为扇贝选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想的测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壳尺寸性状 活体重 相关系数 壳长 壳厚 壳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M3菌株生长条件及其对蛋白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师勇 张培军 +9 位作者 莫照兰 邹玉霞 张振冬 徐永立 陈师勇 张培军 莫照兰 邹玉霞 张振冬 徐永立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9-166,共8页
采用体外测定细菌浓度、胞外产物 (ECP)蛋白含量和蛋白酶活力的方法 ,进行了鳗弧菌M3菌株在 2 2 16E培养基中的培养条件研究。结果表明 ,该菌株用固体培养基培养至 2 4h左右 ,可得到较高的菌体浓度、ECP蛋白含量和蛋白酶活力。采用响应... 采用体外测定细菌浓度、胞外产物 (ECP)蛋白含量和蛋白酶活力的方法 ,进行了鳗弧菌M3菌株在 2 2 16E培养基中的培养条件研究。结果表明 ,该菌株用固体培养基培养至 2 4h左右 ,可得到较高的菌体浓度、ECP蛋白含量和蛋白酶活力。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设计实验 ,用SAS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得到NaCl浓度、pH值和温度对菌体生长及蛋白酶产量影响的回归模型。在 2 2 16E培养基的基础上 ,添加不同氮源、碳源物质以及不同浓度蛋白胨进行生长研究。结果表明 ,胰大豆蛋白胨能促进菌体生长及ECP蛋白分泌 ;NH4 Cl与酪蛋白水解物可抑制蛋白酶的产生 ;牙鲆肌肉匀浆对菌体、ECP蛋白产量和蛋白酶产生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培养基中蛋白胨浓度为 4 %时菌体量与ECP蛋白含量达最高值 ,在蛋白胨浓度为 2 %时蛋白酶分泌量已稳定 ;1%的葡萄糖、蔗糖、甘油均能显著地提高菌体及ECP蛋白产量 ,却抑制了蛋白酶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弧菌 蛋白酶 响应面分析 胞外产物 细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的分离及其测定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先磊 张培军 +1 位作者 李军 徐永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2,共5页
通过提取健康养殖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并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其中重链(H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2 ku,轻链(L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8 ku。用纯化的牙鲆血清中的Ig作抗原,制备多克隆抗体,确立牙鲆血... 通过提取健康养殖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并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其中重链(H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2 ku,轻链(L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8 ku。用纯化的牙鲆血清中的Ig作抗原,制备多克隆抗体,确立牙鲆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最佳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血清 免疫球蛋白M IGM ELISA 抗原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顶螺旋藻C-藻蓝蛋白和多管藻R-藻红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摩尔消光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广策 周百成 曾呈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2-55,共4页
1993年11月~1994年1月用简单的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从多管藻中分 离纯化了R-藻红蛋白和从钝顶螺旋藻中纯化了C-藻蓝蛋白,它们的纯度(指可见 光部分的最大吸收与 280nm处吸收值之比)可分别达到 6(R-藻红蛋白... 1993年11月~1994年1月用简单的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从多管藻中分 离纯化了R-藻红蛋白和从钝顶螺旋藻中纯化了C-藻蓝蛋白,它们的纯度(指可见 光部分的最大吸收与 280nm处吸收值之比)可分别达到 6(R-藻红蛋白)和 5. 5(C- 藻蓝蛋白)。由于不同藻种的同种藻胆蛋白的摩尔消光系数不同,所以应用凯氏定 氮法并结合可见光的吸收值测定了上述两种藻胆蛋白的摩尔消光系数,钝顶螺旋 藻C-藻蓝蛋白为1.853 × 106mol-1cm-1(620nm),多管藻R-藻红蛋白为1.796 × 106mol-1cm-1(498nm),为藻胆蛋白的浓度测定提供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蓝蛋白 藻红蛋白 摩尔消光系数 钝顶螺旋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