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医疗康复机器人研究进展及趋势
被引量:
52
1
作者
李光林
郑悦
+5 位作者
吴新宇
胡颖
方鹏
熊璟
夏泽洋
王灿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2015年第6期793-802,共10页
随着人们对医疗健康手段和过程提出的精准、微创、高效及低成本等方面的更高需求,医疗康复机器人技术也获得了各国的极大关注,并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目前医疗康复机器人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功能康复及辅助护理等方面,但随着重要技术...
随着人们对医疗健康手段和过程提出的精准、微创、高效及低成本等方面的更高需求,医疗康复机器人技术也获得了各国的极大关注,并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目前医疗康复机器人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功能康复及辅助护理等方面,但随着重要技术的突破和进展,未来机器人技术有可能会应用到医疗健康的各个领域。医疗康复领域越来越倾向于人与机器自然、精准的交互,近年来,以人的智能和机器智能结合及人机交互为代表的技术突破使得人与机器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方法,将人的智能和机器智能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协同工作,并将在医疗康复方面孕育出重大的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突破。社会需求、技术革新和人机智能融合极大的促进了医疗康复机器人的发展。医疗康复机器人涉及人类生命健康的特殊领域,存在潜在的经济市场,已被多个国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也需进一步大力开展医疗康复机器人的研发,推动该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应对我国国民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医疗、康复及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器人
康复机器人
人机交互
人机智能融合
原文传递
序言:人机智能协同系统
2
作者
李光林
王平安
须成忠
《集成技术》
2023年第4期1-3,共3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互联网普及、传感网渗透、大数据涌现、信息社区崛起,人类社会的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三元交叉融合,人工智能外部信息环境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人机共融系统的不断发展,对人与机器自然、精准、安全交...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互联网普及、传感网渗透、大数据涌现、信息社区崛起,人类社会的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三元交叉融合,人工智能外部信息环境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人机共融系统的不断发展,对人与机器自然、精准、安全交互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机智能交互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需求,人机智能交互技术将颠覆人与机器、环境的思维与交互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交互方式
物理空间
人机共融
人机智能交互
传感网
人与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柔性传感电极:搭建人机交互的新挢梁
3
作者
李光林
刘志远
+2 位作者
李青松
谢瑞杰
田琼
《科技纵览》
2022年第1期58-61,共4页
柔性人机接口是新一代高可靠、高稳定、能够长期提取人体生理及行为信息并建立物理干预反馈环路的核心器件系统,是获取人体健康大数据的首要人体界面传感系统,是人与机器连接沟通的桥梁。柔性传感电极是实现对人体组织长期稳定界面监测...
柔性人机接口是新一代高可靠、高稳定、能够长期提取人体生理及行为信息并建立物理干预反馈环路的核心器件系统,是获取人体健康大数据的首要人体界面传感系统,是人与机器连接沟通的桥梁。柔性传感电极是实现对人体组织长期稳定界面监测及后端人机交互的核心部件,在疾病诊断、疾病治疗康复、运动监测等柔性人机接口应用场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运动监测
人机接口
反馈环路
人体生理
传感电极
疾病诊断
人与机器
原文传递
题名
医疗康复机器人研究进展及趋势
被引量:
52
1
作者
李光林
郑悦
吴新宇
胡颖
方鹏
熊璟
夏泽洋
王灿
机构
中国科学院
人机智能协同系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深圳
先进
技术
研究院
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
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2015年第6期793-802,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3295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1135004)
深圳市知识创新计划项目(JCYJ20130402113127532)
文摘
随着人们对医疗健康手段和过程提出的精准、微创、高效及低成本等方面的更高需求,医疗康复机器人技术也获得了各国的极大关注,并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目前医疗康复机器人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功能康复及辅助护理等方面,但随着重要技术的突破和进展,未来机器人技术有可能会应用到医疗健康的各个领域。医疗康复领域越来越倾向于人与机器自然、精准的交互,近年来,以人的智能和机器智能结合及人机交互为代表的技术突破使得人与机器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方法,将人的智能和机器智能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协同工作,并将在医疗康复方面孕育出重大的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突破。社会需求、技术革新和人机智能融合极大的促进了医疗康复机器人的发展。医疗康复机器人涉及人类生命健康的特殊领域,存在潜在的经济市场,已被多个国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也需进一步大力开展医疗康复机器人的研发,推动该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应对我国国民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医疗、康复及老龄化)。
关键词
医疗机器人
康复机器人
人机交互
人机智能融合
Keywords
medical robotics, rehabilitation robotics,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human-machine intelligence-synergy
分类号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原文传递
题名
序言:人机智能协同系统
2
作者
李光林
王平安
须成忠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深圳
先进
技术
研究院
粤港澳人机智能协同系统联合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人机智能协同系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
深圳
市人工智能学会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智能医疗及扩展现实
研究所
澳门大学科技
学院
澳门大学
澳门大学计算机及信息
科学
系
出处
《集成技术》
2023年第4期1-3,共3页
文摘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互联网普及、传感网渗透、大数据涌现、信息社区崛起,人类社会的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三元交叉融合,人工智能外部信息环境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人机共融系统的不断发展,对人与机器自然、精准、安全交互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机智能交互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需求,人机智能交互技术将颠覆人与机器、环境的思维与交互方式。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交互方式
物理空间
人机共融
人机智能交互
传感网
人与机器
分类号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柔性传感电极:搭建人机交互的新挢梁
3
作者
李光林
刘志远
李青松
谢瑞杰
田琼
机构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
神经工程
研究
中心
出处
《科技纵览》
2022年第1期58-61,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项目“智能灵巧上肢假肢及适配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20YFC2007900)的支持。
文摘
柔性人机接口是新一代高可靠、高稳定、能够长期提取人体生理及行为信息并建立物理干预反馈环路的核心器件系统,是获取人体健康大数据的首要人体界面传感系统,是人与机器连接沟通的桥梁。柔性传感电极是实现对人体组织长期稳定界面监测及后端人机交互的核心部件,在疾病诊断、疾病治疗康复、运动监测等柔性人机接口应用场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人机交互
运动监测
人机接口
反馈环路
人体生理
传感电极
疾病诊断
人与机器
分类号
N [自然科学总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医疗康复机器人研究进展及趋势
李光林
郑悦
吴新宇
胡颖
方鹏
熊璟
夏泽洋
王灿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2015
52
原文传递
2
序言:人机智能协同系统
李光林
王平安
须成忠
《集成技术》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柔性传感电极:搭建人机交互的新挢梁
李光林
刘志远
李青松
谢瑞杰
田琼
《科技纵览》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