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亲虾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宁 邓康裕 +1 位作者 邓登 马迎飞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52-59,共8页
营养对亲虾的繁育性能具有重要作用,亲虾的繁殖能力和幼体质量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来源和含量密切相关。本文从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营养素对亲虾性腺发育、繁殖和幼体质量的影响,旨在... 营养对亲虾的繁育性能具有重要作用,亲虾的繁殖能力和幼体质量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来源和含量密切相关。本文从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营养素对亲虾性腺发育、繁殖和幼体质量的影响,旨在探究不同营养素对亲虾繁育性能的影响,为亲虾的营养学研究及优质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虾 营养 繁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在生命起源、进化、结构和功能相互关系研究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肖敏凤 张炳照 刘陈立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15-927,共13页
生命从何而来?生物进化的原理和分子机制是什么?生物如何组装具有特定结构的分子和细胞,又如何从一个细胞生长发育为一个有规则结构的生物体?这些古老的生物学基本问题至今仍然蒙着神秘的面纱.在过去几十年中,合成生物学这门新兴交叉学... 生命从何而来?生物进化的原理和分子机制是什么?生物如何组装具有特定结构的分子和细胞,又如何从一个细胞生长发育为一个有规则结构的生物体?这些古老的生物学基本问题至今仍然蒙着神秘的面纱.在过去几十年中,合成生物学这门新兴交叉学科融合了生命科学、工程学、物理学与化学等诸多学科中的内容,旨在通过设计和建造新的生物元件、功能和系统,以创建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可控方式、生物逻辑和生命系统.合成生物学的出现或许能够克服此前的技术障碍,在回答生命起源、进化、结构与功能等问题上提供新的有趣的观点;此外,它也可能改变对生命已被广泛接受的定义,从而挑战认知生命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生命起源 生命进化 结构与功能
原文传递
合成生物学与科学方法论和自然哲学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炳照 赖旺生 刘陈立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09-914,共6页
合成生物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旨在整合生命科学、工程学、物理学与化学等学科,通过设计和建造新的生物元件、功能和系统,以构建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可控方式,生物逻辑和生产系统.其众多潜在的应用领域包括新药物、环境修复... 合成生物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旨在整合生命科学、工程学、物理学与化学等学科,通过设计和建造新的生物元件、功能和系统,以构建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可控方式,生物逻辑和生产系统.其众多潜在的应用领域包括新药物、环境修复、新农药、癌症治疗、生物燃料和新材料等.除了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合成生物学也吸引了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哲学家的关注.目前使用的"合成生物学"这个词是一个特别宽泛的概念,体现了其同样广泛的目标.合成生物学究竟是什么?它的科学方法论是什么?它有怎样的哲学含义?本文将针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科学方法论 自然哲学
原文传递
建设微生物组大数据中心 发挥长期科学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国庆 宁康 +5 位作者 职晓阳 刘婉 徐萍 周豪魁 胡黔楠 赵国屏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2017年第3期280-289,共10页
宏基因组研究的思想与技术推动了微生物组的兴起,积累了丰富的微生物基因组以及健康、动植物和环境相关的微生物宏基因组数据,形成了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数据库、标准化方法与分析工具。大多数平台聚焦于为项目或特定类型的微生物菌... 宏基因组研究的思想与技术推动了微生物组的兴起,积累了丰富的微生物基因组以及健康、动植物和环境相关的微生物宏基因组数据,形成了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数据库、标准化方法与分析工具。大多数平台聚焦于为项目或特定类型的微生物菌群提供数据支撑,难以满足更深入全面的微生物生物学研究需求。文章建议采用综合聚焦微生物分类单元总和的微生物系统组与聚焦特定生态位微生物种群总和的微生物组的思路,建设综合性的微生物组数据仓库,整合微生物分类、进化、生态以及相关"组学"数据与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综合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系统合成生物学研究的数据,支撑经高水平质控的综合性参考数据库、标准化的拼接与注释以及一流的数据汇交、搜索分享、深度学习和分析挖掘方法的研究开发。由此,亦将进一步集成大型微生物组项目的元数据及数据,形成数据综合完整、管理安全高效,服务功能完备的微生物组大数据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组 微生物系统组 分类 生态 合成生物学
原文传递
精油单萜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娜 何敬愉 +2 位作者 程皓 刘陈立 蒙海林 《集成技术》 2016年第1期44-47,共4页
文章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精油中常见的三种单萜化合物橙花醇、芳樟醇、香茅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得到最佳色谱条件为:C18柱(4.6 mm i.d.×150 mm,5μm),以乙腈∶水=1∶1(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 文章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精油中常见的三种单萜化合物橙花醇、芳樟醇、香茅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得到最佳色谱条件为:C18柱(4.6 mm i.d.×150 mm,5μm),以乙腈∶水=1∶1(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UV检测波长205 nm。同时验证了其精密度及方法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方法学验证符合要求。进而采用此方法分析了玫瑰精油、柠檬精油、玫瑰香精、柠檬香精中三种单萜化合物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油 橙花醇 芳樟醇 香茅醇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细菌疗法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卓越 刘陈立 《集成技术》 2015年第4期10-16,共7页
早在150年前,活细菌就已经被用来治疗癌症。1868年,德国医生Busch首先报道了部分肿瘤患者在感染肺炎链球菌后,体内的肿瘤生长被抑制甚至被彻底清除。在之后的三十年内,美国医生Coley和另外一名德国医生Fehleisen又分别报道了细菌感染可... 早在150年前,活细菌就已经被用来治疗癌症。1868年,德国医生Busch首先报道了部分肿瘤患者在感染肺炎链球菌后,体内的肿瘤生长被抑制甚至被彻底清除。在之后的三十年内,美国医生Coley和另外一名德国医生Fehleisen又分别报道了细菌感染可以抑制肿瘤这一现象。由于其结果难以重复,细菌的毒力也难以控制,这些早期的研究工作一直存在争议。然而经过严谨的动物实验,细菌的侵染被证实确实可以使肿瘤变小,宿主的免疫系统也会在治疗的过程中被激活。文章将尝试综述肿瘤细菌疗法的发展历程和展望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癌症治疗 免疫系统 合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颗粒饲料中替代鱼粉对选育中间养成阶段的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体组成和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宁 邓登 +1 位作者 马迎飞 邓康裕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14-120,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软颗粒饲料中添加新鲜饵料和海洋性动物水解蛋白替代鱼粉对选育中间养成阶段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体组成和免疫的影响。对照组为凡纳滨对虾商业配合软颗粒饲料,分别以酶解鱼浆(FPH)、酶解虾浆(SPH... 试验旨在探究软颗粒饲料中添加新鲜饵料和海洋性动物水解蛋白替代鱼粉对选育中间养成阶段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体组成和免疫的影响。对照组为凡纳滨对虾商业配合软颗粒饲料,分别以酶解鱼浆(FPH)、酶解虾浆(SPH)、鲢鱼(LY)以及鱿鱼(YY)替代FM组15%鱼粉蛋白配制成4组等氮等脂的软颗粒饲料。饲喂初始体重(25.0±0.33)g的凡纳滨对虾8周。结果显示:各组间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LY和YY组相比于FM组增重率分别显著提高16.1%和21.3%(P<0.05),FPH、SPH组和FM组的增重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全虾的水分、粗脂肪和灰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SPH、LY和YY组的全虾粗蛋白质含量相比FM组分别显著提高7.6%、8.4%和9.5%(P<0.05);各组间凡纳滨对虾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比于FM组,FPH和SPH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活力显著提高13.0%和12.7%(P<0.05),LY和YY组血清中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的活力均显著高于FM组(LY组分别提高20.6%、16.3%、25.0%、16.0%,YY组分别提高21.1%、18.8%、23.9%、22.5%)(P<0.05)。综上所述,在软颗粒饲料中添加FPH、SPH、LY以及YY替代一定比例的鱼粉可以显著提高饲料的投喂效果,其中以LY和YY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软颗粒饲料 选育 生长性能 饲料利用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