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1.06 μm波长的空间合作目标及碎片高精度激光测距试验 被引量:19
1
作者 孟文东 张海峰 +6 位作者 邓华荣 汤凯 吴志波 王煜蓉 吴光 张忠萍 陈欣扬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9-366,共8页
常规卫星激光测距大多数采用532 nm波长激光,但受激光能量和大气透过率低等瓶颈制约,在微弱目标探测如碎片激光测距、月球激光测距中使用难度较大.本文介绍了基于1.06μm波长的激光测距技术,分析了1.06μm测距技术在激光能量、大气传输... 常规卫星激光测距大多数采用532 nm波长激光,但受激光能量和大气透过率低等瓶颈制约,在微弱目标探测如碎片激光测距、月球激光测距中使用难度较大.本文介绍了基于1.06μm波长的激光测距技术,分析了1.06μm测距技术在激光能量、大气传输、背景噪声、单光子探测等方面相对于532 nm激光测距的优势,分析了其应用于微弱目标激光测距的前景,提出了针对1.06μm激光测距系统的改造方案,在上海天文台532 nm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的基础上,完成了系统改造,国内首次利用1.06μm增强的In Ga As探测器实现对合作目标的高精度厘米级激光测距,证明了1.06μm波长激光测距技术在系统噪声和测量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并且实现了该波长对1500 km空间碎片目标的高精度激光测距,为未来远距离微弱目标高精度近红外波段激光测距提供了紧凑、低成本、易操作的测量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激光测距 空间碎片探测 近红外 单光子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激光测距系统观测空间碎片及其探测能力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忠萍 程志恩 +2 位作者 张海峰 邓华荣 江海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4,共7页
空间碎片高精度测量是提升碎片目标精密监测与预警的重要途径。作为空间碎片地基光电探测技术,激光测距具有高精度测量特性。根据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特点以及瞄准国际技术发展,研制高性能高功率激光器、突破高效率激光信号探测等,国内首... 空间碎片高精度测量是提升碎片目标精密监测与预警的重要途径。作为空间碎片地基光电探测技术,激光测距具有高精度测量特性。根据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特点以及瞄准国际技术发展,研制高性能高功率激光器、突破高效率激光信号探测等,国内首先建立了60 cm口径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实现了碎片目标测量距离从500~2 600 km,目标截面积从小于0.5 m^2到大于10 m^2,具备了空间碎片常规测量能力。根据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方程,结合实际激光回波数据,综合考虑空间碎片过境时段等,构建了地基激光测距系统探测仿真模型,研究了60 cm口径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探测能力,可对距离1 000 km、直径大于50 cm碎片目标进行观测,与实际测量结果相符,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为未来地基激光测距系统高效运行及测量装备建设与探测效能评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激光测距 测量系统 探测模型 效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帘快门sCMOS相机对空间碎片观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晓祥 赵金宇 +3 位作者 贾建禄 吴庆林 鹿瑶 高若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41-1449,共9页
同每个像素曝光开始及结束时间相同的传统科学级CCD相机相比,近年来出现的卷帘快门(rolling shutter)sCMOS相机工作时每个像素的曝光开始及结束时间不同,曝光时间相同,因此需要评估sCMOS相机像素之间曝光开始及结束时间不同对空间碎片... 同每个像素曝光开始及结束时间相同的传统科学级CCD相机相比,近年来出现的卷帘快门(rolling shutter)sCMOS相机工作时每个像素的曝光开始及结束时间不同,曝光时间相同,因此需要评估sCMOS相机像素之间曝光开始及结束时间不同对空间碎片测量精度的影响。首先测试了卷帘快门sCMOS相机的工作时序和最大延迟时间,并得出曝光不同步的改正公式,再以激光卫星为目标,测试了两种典型观测模式下空间碎片的天文定位精度,并对应用曝光不同步改正前后结果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sCMOS相机卷帘快门的工作时序与理论一致,边缘曝光延迟最大10ms;实测表明恒星位置内符合精度优于2arcsec,目标天文定位精度优于3arcsec。sCMOS相机能够用于空间碎片观测,能够实现较高的位置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MOS 卷帘快门 空间碎片 天文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激光测距系统观测空间碎片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海峰 邓华荣 +2 位作者 吴志波 汤凯 张忠萍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6年第5期457-462,共6页
卫星激光测距作为地基光电望远镜系统重要技术应用,可直接精确测量空间碎片距离,提升碎片目标轨道监测精度。基于上海天文台60 cm 口径激光测距望远镜,应用百赫兹重复率高功率激光器、高效率激光信号探测系统等,建立了空间碎片激光... 卫星激光测距作为地基光电望远镜系统重要技术应用,可直接精确测量空间碎片距离,提升碎片目标轨道监测精度。基于上海天文台60 cm 口径激光测距望远镜,应用百赫兹重复率高功率激光器、高效率激光信号探测系统等,建立了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实现了对距离500~2600 km、截面积0.3~20 m2 的碎片目标观测,测距精度优于1 m,具备了碎片目标常规测量与应用能力。此外,开展了空间目标白天监视技术研究,实现了亮于6 星等恒星的白天观测,并进行了望远镜局部指向误差模型分析,分析结果可应用于空间碎片白天激光观测的目标监视与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激光测距 观测系统 白天恒星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的地基红外观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樊亮 雷成明 +2 位作者 孙荣煜 鹿瑶 张晨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106,共14页
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空间目标的地基红外观测能够与传统雷达和光学观测形成互补,完善空间监测机制。红外具有宽阔的波段范围和特有的热辐射波段,在光谱分析和白天观测方面蕴藏着更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美国开始征用大型的红外望远镜... 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空间目标的地基红外观测能够与传统雷达和光学观测形成互补,完善空间监测机制。红外具有宽阔的波段范围和特有的热辐射波段,在光谱分析和白天观测方面蕴藏着更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美国开始征用大型的红外望远镜,或者通过改造光学望远镜,研究空间目标在红外波段的特性。综述了参与空间目标地基红外观测的望远镜工作状况,以及近10年来空间目标监测在红外巡天、白天观测、测光和光谱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空间目标的地基红外观测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 红外观测 物理特征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碎片跟踪图像序列的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晨 平一鼎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6-515,共10页
自动化观测已成为目前空间碎片光学观测的发展趋势,相应的完全无人工干预的目标自动识别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开环跟踪依据历史根数引导望远镜进行碎片的跟踪观测,是一种实现简单并且很稳健的观测方法.针对开环跟踪获取的观测图像,... 自动化观测已成为目前空间碎片光学观测的发展趋势,相应的完全无人工干预的目标自动识别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开环跟踪依据历史根数引导望远镜进行碎片的跟踪观测,是一种实现简单并且很稳健的观测方法.针对开环跟踪获取的观测图像,开展了目标在像素空间内的点列特征分析,提出使用像点簇识别算法来进行目标的自动识别,并对3种不同的簇识别算法实现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测量 技术 图像处理 望远镜 方法 观测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间碎片观测的望远镜指向误差校正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孙荣煜 鹿瑶 赵长印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3-263,共11页
空间碎片光学观测图像的处理过程中,受望远镜指向误差影响,背景恒星易出现错误匹配或无法匹配的情况,给底片模型的计算与目标的精密定位带来困难.从空间碎片观测图像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恒星的多邻域迭代匹配法.实测数据的试... 空间碎片光学观测图像的处理过程中,受望远镜指向误差影响,背景恒星易出现错误匹配或无法匹配的情况,给底片模型的计算与目标的精密定位带来困难.从空间碎片观测图像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恒星的多邻域迭代匹配法.实测数据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消除了望远镜跟踪误差带来的影响,大幅提高了背景星图匹配的效率与正确率,且时间开销较少,有利于数据的实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测量 技术:图像处理 望远镜 方法: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光电观测网中的目标分配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歆 《飞行器测控学报》 2012年第6期86-89,共4页
针对空间目标光电观测网中的目标分配问题,通过对编目实际情况的分析,考虑了目标的探测率、编目定轨对测量数据的要求和编目更新率,提出编目效率的概念并给出相应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空间目标分配优化的线性规划模型。数值仿真... 针对空间目标光电观测网中的目标分配问题,通过对编目实际情况的分析,考虑了目标的探测率、编目定轨对测量数据的要求和编目更新率,提出编目效率的概念并给出相应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空间目标分配优化的线性规划模型。数值仿真表明,模型有效,求解可行,可用于空间目标光电观测网的日常运行,提高观测网的运行效率。编目效率概念同时也可作为对观测所需资源消耗的度量,从而实现对观测网编目能力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 优化 空间目标 编目 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1.2 m望远镜的瓦级皮秒激光空间目标测距研究
9
作者 阳宇 龙明亮 +6 位作者 张海峰 张晓祥 黄星旻 丁洁 李朴 邓华荣 张忠萍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6-702,共7页
高精度的空间碎片测量,可以提供更精确的碎片目标实时信息,增强卫星对空间碎片的规避预警实效性。通过对青海口径1.2 m量子通信望远镜(海拔3200 m)进行改造,采用单脉冲能量1.2 mJ、重复频率1 kHz皮秒激光开展了卫星激光测距(SLR)与空间... 高精度的空间碎片测量,可以提供更精确的碎片目标实时信息,增强卫星对空间碎片的规避预警实效性。通过对青海口径1.2 m量子通信望远镜(海拔3200 m)进行改造,采用单脉冲能量1.2 mJ、重复频率1 kHz皮秒激光开展了卫星激光测距(SLR)与空间碎片激光测距(DLR)试验,其中合作卫星的探测范围由低轨扩展至同步轨道,测距精度优于2 cm;空间碎片目标测量最远距离1620.5 km,雷达散射截面积(RCS)为2.41 m^(2),测距精度达到10.64 cm,实现了单套激光器系统既可开展合作目标厘米级高精度测距,又可实现空间碎片观测。这是目前为止国际首次采用高重频低功率激光测距系统实现对空间碎片目标高精度测量,体现了皮秒激光及高海拔大口径望远镜测量优势,为我国西部开展空间目标的激光测距提供参考,以及为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选址与空间碎片监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卫星激光测距 单光子探测 高海拔 皮秒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电阵列系统的空间碎片精密定轨应用研究
10
作者 丁一高 李振伟 +4 位作者 刘承志 康喆 孙明国 孙建南 陈龙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5-348,共14页
光电阵列系统具有视场大、单元众多、覆盖空域广、可靠性高、实时性好等优点,在空间碎片探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为了解决空间碎片关联匹配问题,采用TLE数据,配合SGP4/SDP4模型,实现了光电阵观测空间碎片的数据关联匹配。随后,... 光电阵列系统具有视场大、单元众多、覆盖空域广、可靠性高、实时性好等优点,在空间碎片探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为了解决空间碎片关联匹配问题,采用TLE数据,配合SGP4/SDP4模型,实现了光电阵观测空间碎片的数据关联匹配。随后,研究了空间碎片弹道系数计算方法,为基于观测数据定轨结果的空间碎片平均弹道系数的计算奠定基础。最后,基于长春人卫站建设的光电阵列系统,验证其数据精度、定轨精度以及弹道系数计算精度,实验结果表明:空间碎片关联匹配成功率达到91.19%;观测精度可达7:65′′;对拥有高精度激光测距的空间合作目标Sentinel-6A和HY-2C进行基于激光测距数据的精密定轨,并以定轨结果为标准轨道,对光电阵列观测系统所得光学数据进行精密定轨和3 d预报的均方差做精度分析,三维位置精度分别为319.11 m、107.25 m,速度精度分别为0.26 m/s、0.09 m/s;计算所得目标36508弹道系数生成的新两行根数3 d预报均方根误差为746.84 m,比公开数据均方根误差748.68 m减小0.25%,两者精度相近。以上结果说明该系统基本满足常规任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光电阵 精密定轨 T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基光电望远镜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空间目标初轨确定研究
11
作者 尹业文 李振伟 +2 位作者 刘承志 康喆 孙建南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518,共13页
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GEO)空间目标的监测过程中,为了解决观测数据弧长过短而导致的初始轨道参数求解失败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约束初轨确定算法。首先,从GEO目标轨道的小偏心率出发,建立单参数轨道确定方法,以... 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GEO)空间目标的监测过程中,为了解决观测数据弧长过短而导致的初始轨道参数求解失败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约束初轨确定算法。首先,从GEO目标轨道的小偏心率出发,建立单参数轨道确定方法,以提高求解成功率及精度;其次,基于开普勒定律和短弧的共面假设,对观测弧段进行关联,以增加观测数据信息和几何约束性;最后,利用关联弧段进一步提高求解精度,使得算法对轨道类型的适应性更广泛。利用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的大视场望远镜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能快速有效地求解出轨道参数,GEO空间目标半长轴误差小于200 km的占比可达93.6%(平均弧长约70 s)。基于该计算结果和所提关联方法来降低偏心率约束导致的误差,部分目标的半长轴误差可达30 km。该方法将为中国空间态势感知领域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轨确定 空间碎片 甚短弧 GE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碎片激光测距中轨道偏差的非线性传播
12
作者 张利军 舒鹏 +1 位作者 李荣旺 李语强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6-668,共13页
在对空间碎片进行激光测距时,往往会因为轨道预报偏差较大而导致测距成功率低,为此,结合无迹变换方法与高斯混合模型,对空间碎片轨道偏差进行传播,得到空间碎片在终端的分布情况(即概率密度函数),从而为激光测距提供可靠的依据。首先选... 在对空间碎片进行激光测距时,往往会因为轨道预报偏差较大而导致测距成功率低,为此,结合无迹变换方法与高斯混合模型,对空间碎片轨道偏差进行传播,得到空间碎片在终端的分布情况(即概率密度函数),从而为激光测距提供可靠的依据。首先选取了空间碎片激光测距中的典型轨道,并设定初始轨道偏差,通过无迹变换方法非线性地预报偏差的均值和协方差矩阵,高斯混合模型逼近偏差的概率密度函数,并将结果转换到以测站为中心的站心球坐标系中,所得结果与蒙特卡洛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预报距离的绝对误差在20 m以内,方位角、俯仰角的误差不超过2″,预报的概率密度函数曲线能较好地符合蒙特卡洛仿真结果,且计算效率提升百倍以上。这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地提供高精度的偏差预报,为后续激光测距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 偏差演化 轨道预报 无迹变换 高斯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碎片天基光学观测平台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冰儿 熊建宁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8-240,共13页
介绍了空间碎片天基光学观测平台设计的基本方法.分别给出了对GEO(地球同步轨道)和LEO(近地轨道)碎片进行天基光学观测的平台设计方案,包括平台轨道主要参数以及望远镜观测指向等.该研究以国外公布的在编空间碎片为研究对象,根据空间碎... 介绍了空间碎片天基光学观测平台设计的基本方法.分别给出了对GEO(地球同步轨道)和LEO(近地轨道)碎片进行天基光学观测的平台设计方案,包括平台轨道主要参数以及望远镜观测指向等.该研究以国外公布的在编空间碎片为研究对象,根据空间碎片的实际轨道,模拟计算了不同平台方案下的观测结果.对于单个平台,给出了观测GEO目标的最佳高度以及观测LEO目标不同高度平台的最佳望远镜偏转角,并进一步设计了多平台组网观测方案,通过分析观测结果比较各个方案的优劣,可为实现空间碎片天基观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远镜 天体测量学 天体力学 方法 观测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量分割在空间目标观测中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恩旺 王恩达 +2 位作者 樊亮 旃进伟 黄学海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167-170,共4页
空间碎片观测过程中,云层干扰是光学望远镜观测的一个瓶颈。提出一种新的云量计算方法,把云量仪检测到的云层分布图像分成24个区块,分别对每个区块的像素值进行统计,如果统计结果大于一个给定的阈值T,则表示该区块的云比较多;如果小于阈... 空间碎片观测过程中,云层干扰是光学望远镜观测的一个瓶颈。提出一种新的云量计算方法,把云量仪检测到的云层分布图像分成24个区块,分别对每个区块的像素值进行统计,如果统计结果大于一个给定的阈值T,则表示该区块的云比较多;如果小于阈值T,则表示该区块内没有云层覆盖,可以将望远镜引导到该区块的对应位置。研究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可以实现对望远镜的自动引导,提高望远镜的观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图分割 二值化 云量判断 望远镜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望远镜的空间碎片激光测距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忠萍 张海峰 +4 位作者 邓华荣 程志恩 李朴 曹建军 慎露润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6,共7页
大口径望远镜有助于提升空间碎片目标测量能力。根据激光测距雷达方程应用多台相对较小口径望远镜同时接收激光回波信号,可等效实现单台大口径望远镜激光信号接收能力,弥补大口径望远镜在目标快速跟踪、系统运行维护等方面不足,并可兼... 大口径望远镜有助于提升空间碎片目标测量能力。根据激光测距雷达方程应用多台相对较小口径望远镜同时接收激光回波信号,可等效实现单台大口径望远镜激光信号接收能力,弥补大口径望远镜在目标快速跟踪、系统运行维护等方面不足,并可兼顾测距系统测量能力和效率。基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相距约55 m的1.56 m和60 cm口径望远镜系统,研究了双接收望远镜测距技术,在国内首次开展双望远镜空间碎片激光观测试验,验证了多望远镜同时接收碎片目标激光信号测量技术。测量数据结果表明:1.56 m口径望远镜激光回波接收能力是60 cm口径望远镜的约3~4倍,双望远镜可等效于一台约1.65 m口径望远镜的激光接收能力,在远距离、小尺寸空间碎片目标高精度激光观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激光测距 双接收望远镜 测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技术发展与应用(特邀)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海峰 龙明亮 +4 位作者 邓华荣 吴志波 程少宇 李朴 张忠萍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5-58,共14页
随着航天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环绕地球轨道空间碎片数量迅速增加,占用了有限的轨道资源,同时威胁在轨运行航天器的安全,其陨落也对人们构成严重恐慌.激光测距具有波长短、发散角小、方向性好、单色性好、抗干扰强等特点,能显著提升空间... 随着航天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环绕地球轨道空间碎片数量迅速增加,占用了有限的轨道资源,同时威胁在轨运行航天器的安全,其陨落也对人们构成严重恐慌.激光测距具有波长短、发散角小、方向性好、单色性好、抗干扰强等特点,能显著提升空间碎片轨道与姿态测定精度.本文对空间碎片激光测距做出较全面的理论分析,从激光工作模式、回波探测与接收等方面介绍目前研究现状及技术与应用情况,对正在发展的千赫兹重复率脉冲串模式、百千赫兹脉冲群收发交替模式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技术特点,以及空间碎片白天激光测量技术进行阐述.提出将超高重复频率激光测距技术应用在空间碎片激光测距上,为进一步提高空间碎片激光测距能力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激光测距 单光子探测 多望远镜 高重复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的距离预报偏差实时修正算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健 梁智鹏 +4 位作者 韩兴伟 董雪 安宁 温冠宇 刘承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34-342,共9页
为在空间碎片测距过程中实时修正距离预报偏差,提高距离门回波搜索捕获效率和测距成功率,以空间目标轨道相对运动动力学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近圆轨道空间碎片距离预报偏差实时修正的理论模型和算法模型。理论模型中的空间几何模型定义了站... 为在空间碎片测距过程中实时修正距离预报偏差,提高距离门回波搜索捕获效率和测距成功率,以空间目标轨道相对运动动力学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近圆轨道空间碎片距离预报偏差实时修正的理论模型和算法模型。理论模型中的空间几何模型定义了站-星矢量和预报偏差矢量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状态演化模型以Clohessy-Wiltshire方程为数学基础对相对运动的演化过程进行数学描述,角度观测模型构建了视位置角度偏差观测量和预报偏差矢量的几何映射关系。算法模型以卡尔曼滤波器作为相对运动初始状态求解器,实现了对距离预报偏差真值的最优估计。所选近地合作目标的数值仿真统计结果显示,角度观测量标准差为2″时,距离预报偏差实时修正算法能够在过境弧段的前15%以内将距离偏差量修正至小于100 m,是一种有效的预报偏差实时修正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大地测量 距离偏差实时修正 光学测角 轨道相对运动 空间碎片 激光测距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站发射多站接收的空间目标激光测距技术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志波 张海峰 +3 位作者 李朴 孟文东 陈菊平 张忠萍 《飞行器测控学报》 CSCD 2014年第2期134-139,共6页
激光测距作为空间目标测定轨精度最高的技术,对非合作目标的测量精度比微波雷达、光电探测等技术高1~2个数量级,非常有利于非合作目标的精密定位、轨道复核及精确编目,保障在轨空间飞行器的安全。激光在非合作目标表面会发生漫反射... 激光测距作为空间目标测定轨精度最高的技术,对非合作目标的测量精度比微波雷达、光电探测等技术高1~2个数量级,非常有利于非合作目标的精密定位、轨道复核及精确编目,保障在轨空间飞行器的安全。激光在非合作目标表面会发生漫反射,返回光斑弥散、回波微弱,采用大口径望远镜接收系统是必要的。鉴于大口径望远镜研制难度大,提出基于单站发射多站接收的空间目标激光测距新方法,即采用多接收望远镜增加接收面积,实现目标测量能力提升。通过分析单站发射多站接收的激光测距技术特点,基于双望远镜系统开展空间合作目标测量实验,验证了多望远镜接收激光信号的可行性,为该测距技术发展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 非合作目标 激光测距 多望远镜接收 测量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验信息的空间碎片探测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荣煜 张晓祥 赵长印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8-175,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空间碎片图像探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先验信息,在图像中碎片星像的邻域设置波门,计算波门内的局部背景阈值,辅以相关的判据识别目标.随后使用矩方法计算碎片质心相对波门中心的偏离值,通过线性平移计算碎片质心在... 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空间碎片图像探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先验信息,在图像中碎片星像的邻域设置波门,计算波门内的局部背景阈值,辅以相关的判据识别目标.随后使用矩方法计算碎片质心相对波门中心的偏离值,通过线性平移计算碎片质心在整幅图像中的位置.实验表明:该方法复杂度低、便于实现、实时性好,可以高效、准确地探测空间碎片,比较精确地确定碎片的质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测量 航天器 技术 图像处理 方法 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空间目标光电跟踪新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歆 许占伟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5-152,共8页
针对目前空间目标光电观测的自动跟踪过程中,容易受到恒星干扰等影响丢帧后失跟的问题,从概率观点分析了光电跟踪的两个环节:状态外推和实时采样.根据估计理论,建立了一种新的光电跟踪方法.方法利用卡尔曼滤波数据融合的本质提高外推的... 针对目前空间目标光电观测的自动跟踪过程中,容易受到恒星干扰等影响丢帧后失跟的问题,从概率观点分析了光电跟踪的两个环节:状态外推和实时采样.根据估计理论,建立了一种新的光电跟踪方法.方法利用卡尔曼滤波数据融合的本质提高外推的稳健性,通过均值漂移方法实现跟踪窗口的调整.仿真试验表明,新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跟踪中干扰的影响,提高跟踪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望远镜 方法 统计 技术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