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RA-Interim逐日4次600 h Pa位势高度再分析资料,以及青藏高原和周边地区75个气象站日平均温度、降水和相对湿度资料,对高原近地层及北侧气压系统的季节性振荡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原近地层及北侧气压系统强度在围绕中心点顺...基于ERA-Interim逐日4次600 h Pa位势高度再分析资料,以及青藏高原和周边地区75个气象站日平均温度、降水和相对湿度资料,对高原近地层及北侧气压系统的季节性振荡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原近地层及北侧气压系统强度在围绕中心点顺时针运动时不断加强,逆时针运动时不断减弱.两气压系统呈明显的跷跷板式变化,在600 h Pa上表现为高度场空间结构沿经向上的调整;低高压差负值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与高原季风起讫时间吻合.高原夏季降水的起讫不仅与高原及北侧气压系统结构密切相关,而且与高原东南或南部水汽输送条件息息相关.展开更多
文摘为了解冰川微生物生长特点,分析了青藏高原木孜塔格冰川、玉珠峰冰川和扎当冰川可培养细菌在不同温度,及木孜塔格冰川可培养细菌在不同盐度和p H下的生长特性.木孜塔格冰川52%的可培养细菌不耐盐,只能在0%盐度下生长,38%的细菌可以在0%~4%/6%盐度培养基中生长,其余细菌可以在0%~1%/2%的盐度培养基中生长,且62%的细菌具有较广的p H值生长范围(p H 5~9);另外,38%的细菌只能在弱酸性(5%)或者只能在弱碱性(33%)培养基中生长.3个冰川可培养细菌生长温度范围均为0~35℃,木孜塔格冰川最适生长温度≤20℃的细菌占其细菌总数的86%,而玉珠峰冰川和扎当冰川最适生长温度≤20℃的细菌则分别占其细菌总数的69%和53%.不同冰川具有不同最适生长温度的细菌的比例不同,同一冰川不同深度相同属类的细菌有相近的生长温度特征、耐盐度和耐酸碱特征.
文摘基于ERA-Interim逐日4次600 h Pa位势高度再分析资料,以及青藏高原和周边地区75个气象站日平均温度、降水和相对湿度资料,对高原近地层及北侧气压系统的季节性振荡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原近地层及北侧气压系统强度在围绕中心点顺时针运动时不断加强,逆时针运动时不断减弱.两气压系统呈明显的跷跷板式变化,在600 h Pa上表现为高度场空间结构沿经向上的调整;低高压差负值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与高原季风起讫时间吻合.高原夏季降水的起讫不仅与高原及北侧气压系统结构密切相关,而且与高原东南或南部水汽输送条件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