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日本经济体制考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维迎 程晓农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88年第1期18-27,共10页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对日本模式发生了兴趣,日本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尤其受到推崇。在对日本的经济体制作了一番理论分析和实地考察之后,我们感到,日本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确实值得推崇。日...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对日本模式发生了兴趣,日本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尤其受到推崇。在对日本的经济体制作了一番理论分析和实地考察之后,我们感到,日本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确实值得推崇。日本政府是市场经济国家中对市场机制破坏程度最小的政府之一,是帮助企业家的政府而不是替代企业家的政府,日本的民间企业制度是日本政府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消极作用受到有效限制的基本约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官员 中小企业 民间企业 产业政策 市场机制 日本模式 市场经济国家 积极作用 日本政府 政府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制改革的经济学——东欧分权决策模式理论的比较
2
作者 张少杰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86年第5期62-68,共7页
六十年代以来,东欧各国相继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伴随着经济实践的展开和深入,东欧各国的经济理论也空前活跃,并出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模式理论家”。这些经济学家及其所代表的经济学流派大多结合其本国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 六十年代以来,东欧各国相继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伴随着经济实践的展开和深入,东欧各国的经济理论也空前活跃,并出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模式理论家”。这些经济学家及其所代表的经济学流派大多结合其本国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机制的作用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权决策 市场机制 社会主义经济 模式理论 经济学流派 经济理论 经济实践 计划经济 经济学家 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的经济周期及其动态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黄运成 《统计研究》 1988年第3期8-12,共5页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工业经济形势的稳定与否对国民经济的整体态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研究工业生产的波动对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工业总生值月度统计数据为基础,着力刻划了工业生产波...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工业经济形势的稳定与否对国民经济的整体态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研究工业生产的波动对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工业总生值月度统计数据为基础,着力刻划了工业生产波动的形态和特征,如实描述了工业生产经历的过程,以期对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机制的研究提供一个客观的事实基础和数字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动态特征 国民经济 工业生产 宏观经济运行 经济形势 生产波动 主要组成部分 统计数据 整体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周期·经济政策·经济改革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晓农 宋进攻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14,共7页
本文从宏观经济角度考察了经济周期与经济政策的关系,着重探讨了如何通过经济政策影响、调节经济周期,从而保证我国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还着重考察了短周期调节政策的目标和手段,并提出如何在经济短周期过程中部署改革措施。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经济政策 经济改革 宏观经济 政策目标 中部 良性循环 短周期 改革措施 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古代军制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齐勇锋 《山东社会科学》 1988年第5期67-71,共5页
军队是执行一定阶级意志的有组织的武装集团,是国家机器的主要成份。自从氏族部落解体,人类分化为不同的阶级,出现了国家,也就产生了军队。一部文明史,无不充满了阶级、氏族的对立和斗争,充满了无情的战争和残酷的仇杀,充满了血与火的... 军队是执行一定阶级意志的有组织的武装集团,是国家机器的主要成份。自从氏族部落解体,人类分化为不同的阶级,出现了国家,也就产生了军队。一部文明史,无不充满了阶级、氏族的对立和斗争,充满了无情的战争和残酷的仇杀,充满了血与火的痛苦呻吟。在这里,“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而为“贪欲和权势欲”所驱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制度 权势欲 军队 世兵制 军事力量 国家机器 我国古代 战争 征兵制 中国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 被引量:1
6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4-32,共9页
中国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依托于经济波动研究基础之上的。我们从1986年下半年开始了经济波动的系统研究,经过两年的努力,在对207个月度经济指标的循环波动进行测定、比较、鉴别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从中筛选了55个最为可信的... 中国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依托于经济波动研究基础之上的。我们从1986年下半年开始了经济波动的系统研究,经过两年的努力,在对207个月度经济指标的循环波动进行测定、比较、鉴别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从中筛选了55个最为可信的统计指标,由此构成了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本报告将主要说明建立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的内容、方法及其在经济活动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一、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分析的启示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监测 经济波动 扩散指数 监测指标体系 循环波动 总量波动 经济变量 滞后指标 经济形势 转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化结构性预算约束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
7
作者 罗华平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89年第2期52-55,共4页
政府的预算约束既包括总量上的预算约束又包括结构上的预算约束。结构上的预算软约束既可能与总量上的预算软约束同时发生,也可能在总量上的预算约束硬化时发生。我认为,财政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硬化结构性预算约束。
关键词 预算约束软化 地方政府 中央财政收入 结构性 预算软约束 财政体制改革 地方财政收入 各级政府 分税制 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银行体系与银行企业化——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设想
8
作者 黄永山 《上海经济研究》 1988年第6期42-45,共4页
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我国银行体制暴露出两个基本矛盾:一、严格的业务专业分割与行政区划分割保持了银行的高度垄断,银行间缺乏基本的竞争;二、随着改革的推进,财政预算内资金大幅度收缩,信贷资金迅速增加,居民储蓄持续上升,经济的信用... 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我国银行体制暴露出两个基本矛盾:一、严格的业务专业分割与行政区划分割保持了银行的高度垄断,银行间缺乏基本的竞争;二、随着改革的推进,财政预算内资金大幅度收缩,信贷资金迅速增加,居民储蓄持续上升,经济的信用化程度提高。但经济的信用化并不意味着经济运行的市场化,银行计划化反而有所强化,中央与地方政府部强化了对银行的干预,银行信贷面临着“财政化”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体系 银行体制改革 人民银行 专业银行 信贷资金 银行企业 产业银行 信用化 行政区划分 居民储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时期和改革前财政赤字的对比研究
9
作者 罗华平 《江海学刊》 1988年第1期17-20,共4页
改革8年来,财政赤字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经常性现象。比较改革时期和改革前时期财政赤字的不同特点,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当前的财政赤字问题,并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 改革时期 财政赤字 对比 经济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与模式的反思——中国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研究
10
作者 郭凡生 田广 《开发研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9-33,共5页
导言 0.1.本报告研究的主体对象是中国西部与少数民族地区(以下简称西部)的乡镇企业。这里的西部包括我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陕、甘、青、云、贵、川等六省。西部11省区占中国领土的70%以上,1986年统计人口为30296万,占全国总人口... 导言 0.1.本报告研究的主体对象是中国西部与少数民族地区(以下简称西部)的乡镇企业。这里的西部包括我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陕、甘、青、云、贵、川等六省。西部11省区占中国领土的70%以上,1986年统计人口为30296万,占全国总人口的28.66%,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5400多万,约占其人口总数的18%,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80%以上。我们对上百个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西部11省区是我国大陆上目前最贫困与落后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经济发展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二元经济结构生成机理初探
11
作者 冯宛平 《思想战线》 1988年第4期5-11,共7页
研究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生成过程,应从市县级经济系统入手。云南省安宁县的二元经济结构,表现为注入型国有经济与县属经济,以及国有大工业与县城农业双重二元结构。其形成、强化的主体动力是国有大工业。在传统经济体制的强力控制下,国有... 研究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生成过程,应从市县级经济系统入手。云南省安宁县的二元经济结构,表现为注入型国有经济与县属经济,以及国有大工业与县城农业双重二元结构。其形成、强化的主体动力是国有大工业。在传统经济体制的强力控制下,国有大工业形成了生产参与的技术屏障、体制屏障,使县属经济无法利用经济发展机遇,另方面,国有大工业对区域的进入也未带来相应的资金贡献、就业贡献与市场贡献。这种特殊类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为发展经济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大工业 传统经济体制 经济系统 国有经济 中国西部 地方经济 发展机遇 工农业总产值 发展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8年中国经济发展报告——“宏观经济监测与分析系统”年度报告
12
作者 宋进攻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14,共14页
一、体制环境变革与经济运行分析1.1 自1979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结构和国民经济的运行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1)经济活动主体的自主决策地位,无论是在生产、分配领域,还是在流通、消费领域,都比改革前大大提高;市场机制对经... 一、体制环境变革与经济运行分析1.1 自1979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结构和国民经济的运行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1)经济活动主体的自主决策地位,无论是在生产、分配领域,还是在流通、消费领域,都比改革前大大提高;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主体行为的作用,无论是在非国营经济部门,还是在国营经济部门,都比改革前明显增强。(2)农业生产由改革前的低速增长,经过改革初期的超常增长,近几年又转向常规增长,农村的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报告 宏观经济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主题:塑造商品经济发展机制
13
作者 冯宛平 《改革与战略》 1988年第5期1-6,共6页
我国九年多的经济体制改革,旨在扬弃产品经济发展机制,创立一整套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型经济发展机制。本文根据笔者对九年多改革实践的认识,对产品经济发展机制弊端,商品经济发展机制框架,分别进行简要分析和理论设计。
关键词 经济发展机制 生产要素组合 决策主体 产品经济 企业经营 企业体制 国家政府 经济体制改革 政府与企业 国营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体制构架的宏观思考
14
《决策探索》 1989年第3期8-11,48,共5页
01 内陆区域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继深圳等四个特区和14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比来掀起的又一次浪潮。在这个浪潮中诞生的四个济技术开发区,远不如比它先行的那些伙伴。改革,从初始启动起,就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选择。在今天改革开放的转... 01 内陆区域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继深圳等四个特区和14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比来掀起的又一次浪潮。在这个浪潮中诞生的四个济技术开发区,远不如比它先行的那些伙伴。改革,从初始启动起,就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选择。在今天改革开放的转折时期,如何认清形势,审时度势,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勇气,调整开发区发展战略,把握有利时机,寻求发展与改革的新思路,已成为郑州开发区目前十分迫切的任务。一、挑战与困扰:时间的位差,加剧了资金短缺的矛盾。 02 日历进入1989年,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又一次进入紧缩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开发区 经济体制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指数及其在经济波动分析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运成 宋进攻 +2 位作者 程晓农 孙安琴 薛玉炜 《预测》 1988年第6期16-20,共5页
引言经济波动的概念及其阶段划分经济波动(economic fluctuation)又叫商业循环或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但是“周期”这个概念往往给人以错觉,以为这种波动具有严格的规则性,因此称循环波动或经济循环可能是比较恰当的。就内容上讲,... 引言经济波动的概念及其阶段划分经济波动(economic fluctuation)又叫商业循环或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但是“周期”这个概念往往给人以错觉,以为这种波动具有严格的规则性,因此称循环波动或经济循环可能是比较恰当的。就内容上讲,经济波动是指国家及其经济管理部门(如财政、金融、物价、外贸和外汇等),在组织或引导企业完成其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方面的经济活动中所表现出求的其规模和数量的不断上升和下降的循环往复运动。这种循环波动不仅表现在反映微观企业行为的各种经济变量的运动过程中,而且更主要地表现在反映国家的总体行为的各种经济变量的运行过程中;波动的上升和下降,不仅出现在各种经济变量的绝对水平的变化过程中,而且出现在其相对水平的变化过程中,目前,世界各国的经济波动更主要表现在后一种形式上。每一次典型的经济波动通常都由复苏、扩张、收缩、萧条四个不同的阶段组成,相应有复苏转折点、扩张转折点、收缩转折点和萧条转折点这四个关键的时点。四个阶段的划分把整个波动过程的特征刻划得更加清楚和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过程 转点 扩散指数 管理部门 经济波动 转折点 经济变量 指标数 波动分析 循环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周期分析中的先行指标确定方法——ARIMA时差互相关分析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运成 《统计研究》 1988年第1期15-18,共4页
在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中,经济周期的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由于变量的性质不同,周期的形状,特征也不同,有一类变量的周期峰值总是领先于其他变量的周期峰值而出现;另一类变量的周期峰值总是滞后于其他变量的周期峰值而出现;第三类变... 在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中,经济周期的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由于变量的性质不同,周期的形状,特征也不同,有一类变量的周期峰值总是领先于其他变量的周期峰值而出现;另一类变量的周期峰值总是滞后于其他变量的周期峰值而出现;第三类变量的周期峰值则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变量 经济周期分析 先行指标 宏观经济运行 互相关 时差 时间序列 分析法 互相关系数 滞后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幸福中国”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景安 《西部广播电视》 2011年第1期48-51,共4页
《吴越春秋》中说:"民富国强,众安道泰。""民富"在"国强"之前,古人早在千年前就提出了"以民为本"思想。始于30多年前的改革,将中国经济带入了世界前列,也使"发展第一"成为了30多年持续不变的首要目标。但GDP的高速增长并没... 《吴越春秋》中说:"民富国强,众安道泰。""民富"在"国强"之前,古人早在千年前就提出了"以民为本"思想。始于30多年前的改革,将中国经济带入了世界前列,也使"发展第一"成为了30多年持续不变的首要目标。但GDP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国民的同步富裕,收入差距过大成了发展起来后的问题,科学发展的目标渐行渐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吴越春秋》 世界前列 收入差距 科学发展 经济带 G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品计划出厂价格变动的微观机理研究——“企业追踪观测系统”研究报告
18
作者 薛鹏 田雪 李俊杰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7-15,共9页
引发我国城市经济体系改革的直接原因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经济运行效率低下。为解决日益突出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国家以理顺比价关系为目标首先推行了价格改革。第一阶段的价格改革可以说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实施了一系列价格... 引发我国城市经济体系改革的直接原因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经济运行效率低下。为解决日益突出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国家以理顺比价关系为目标首先推行了价格改革。第一阶段的价格改革可以说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实施了一系列价格调整。国家对价格体系仍然保持着有力控制,推行价格改革之初并没有出现干扰政策目标实现的与之俱来的问题。然而1984年以来,提高企业的效率成为政府政策目标之一。为此首先在生产资料领域中实行了价格“双轨制”,国家部分地放弃了价格控制。在这一阶段地方政府财政包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品 价格 微观机理 研究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轨制”改革的由来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景安 《财经》 2008年第5期134-135,共2页
这项改革不仅纠正了不合理的价格体系,而且打破了僵硬的价格管理制度,不带动了计划、物资体制的改革。这是对计划经济制度的重大突破。
关键词 “双轨制” 改革 价格管理制度 计划经济制度 价格体系 物资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发展的二元模式——工业化不同阶段经济模式的探索和反思
20
作者 赵素英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8年第3期1-5,共5页
一定的发展阶段需要一定的发展模式。要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决定了发展的二元模式(速度和效益兼顾、内向和外向并举),引致出二元的体制模式(国家—企业双重土体,计划—市场双重机制)。现在,我们面临着由传统的一元... 一定的发展阶段需要一定的发展模式。要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决定了发展的二元模式(速度和效益兼顾、内向和外向并举),引致出二元的体制模式(国家—企业双重土体,计划—市场双重机制)。现在,我们面临着由传统的一元模式向新的二元模式过渡的问题。本篇文章较长,将分两期登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模式 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条件 经济模式 工业化初期 经济体制模式 工业化发展 经济增长 发展阶段 二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