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在自然面前”——关于基础与创作研究的态度与方法
- 1
-
-
作者
安滨
周勇
罗晶晶
-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
英国University of Ulster大学专业基础部
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部
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部造型分部
-
出处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12期218-219,共2页
-
文摘
安滨:今天,我们讨论的题目是"在自然面前"——关于基础与创作研究的态度与方法,"自然"这个词里含有多层意义。自然即造化。通常我们讲的自然是指客观自在的对象。但还有一个是人化的自然,是人的力量或能力使自然发生改变,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人类所特有的"对象世界"。事实上,当我们观察周围那些作画的人,会发现学习绘画的学生或专业绘画作者中他们很多人在自然面前没有"看到"太多的东西。
-
关键词
发现学习
对象世界
创作研究
塞尚
中国绘画史
学习过程
语言词汇
勃拉克
感觉极
个体思想
-
分类号
J204
[艺术—美术]
-
-
题名设计体验课程之初探
- 2
-
-
作者
高亚加
-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专业教学基础部
-
出处
《包装世界》
2008年第6期69-71,共3页
-
文摘
针对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重美化、创意,轻功能、科学的普遍现状,本课题利用"设计体验"课程的平台,试从发现问题切入,进而展开对问题的思考、分析,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正确的设计观,为专业设计和走向社会为民设计打下必备的良好基础。
-
关键词
设计
功能
问题
改良
创意
-
分类号
TB47-4
[一般工业技术—工业设计]
-
-
题名让孩子们学得更欢
- 3
-
-
作者
高亚加
-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专业教学基础部
-
出处
《包装世界》
2013年第6期54-57,共4页
-
基金
2007年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课题项目<平面设计中的便携式立体化设计探究>课题 项目编号:20070648
-
文摘
目前我国与幼儿教育配套的印刷品教具和我国的幼儿教育一样,存在着"灌输"、"成人化"、"刻板"等问题,不仅带幼儿进入怪圈,且难以引发幼儿的兴趣、开启幼儿的潜在的智力。针对市场上常用幼儿印刷品教具中的挂图、卡片和图书形式的不足,尝试用可折叠的立体插图形式开发新型的教具,让幼儿能快乐地学习,以达到更有效的传播与教育。
-
关键词
幼儿教具
可折叠立体板
快乐学习
-
分类号
G614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
-
题名绘画中的幽暗与澄明--以透纳为例
- 4
-
-
作者
方赞茹
-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专业造型基础部
-
出处
《流行色》
2022年第3期122-125,共4页
-
文摘
西方的“风景”观念直到18世纪,出现透纳和之后的印象主义实践者,画家才具有投入现实之景的经验,此时,画家进入可感觉的世界,色彩从明暗的附属中解放出来,在自然光韵的浸渐中自行呈现。笔者认为在面对感知被技术所替代的艺术环境,在可感觉的世界中寻回光影即隐且显的原初意义,对当下绘画何为等问题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本文以透纳作品中的光影作为探究的对象,通过对透纳绘画中的光色分析,揭示了光与暗的真理性在遮蔽与澄明中显现的艺术本质。
-
关键词
透纳
转向
色彩
-
Keywords
Turner
turn
color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美术史般的版画——从《顾氏画谱》看明清版画刊刻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陈超历
-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部
-
出处
《美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73,共7页
-
基金
中国美术学院陈超历
董捷申报的2011年浙江省教育厅年度科研项目课题
Y201122318
-
文摘
本文力图证明《顾氏画谱》不是一部教授技法的画谱,而是试图原汁原味地通过版画这种形式,以摹刻的手法保留传统绘画的造型和笔墨技巧,这也是在没有照相术的年代,除去临摹复制外,保留艺术作品风格和审美的最好注解。
-
关键词
《顾氏画谱》
顾炳
版画
-
分类号
J217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