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组分耐高温糊状胶粘剂的固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景君怡 宋彩雨 +5 位作者 孙明明 谢天怡 于浩洋 张斌 王红杨 李金籽 《中国胶粘剂》 CAS 2024年第6期49-54,共6页
以J-481单组分耐高温糊状胶粘剂为研究对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检测了J-481胶粘剂的放热曲线。利用流变仪考察了胶样的黏-温曲线和不同升温工艺下的黏-时特性,分析了不同固化工艺下胶接试样的粘接强度、不同胶层厚度的胶粘剂在不同... 以J-481单组分耐高温糊状胶粘剂为研究对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检测了J-481胶粘剂的放热曲线。利用流变仪考察了胶样的黏-温曲线和不同升温工艺下的黏-时特性,分析了不同固化工艺下胶接试样的粘接强度、不同胶层厚度的胶粘剂在不同固化工艺下固化后的实物状态。研究结果表明:J-481胶粘剂的黏度、固化程度和粘接性能受固化机制影响明显,升温过快造成黏度增长迅速、热量积聚引起厚胶层试样爆聚烧蚀,固化温度不足则导致粘接强度下降。采用120℃/3 h+180℃/1 h梯度升温固化,所有厚度(0.3~5 mm)的试样均可以正常固化,未出现爆聚烧蚀现象,更适合实际工况的应用。对比120℃/3 h+180℃/1 h和180℃/3 h两种固化条件下的固化度以及粘接不同基材的粘接强度,发现采用120℃/3 h+180℃/1 h梯度升温固化机制,能够确保J-481胶粘剂粘接不同基材均达到优异稳定的粘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糊状胶粘剂 施工工艺 固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1自适应结构的动态逆飞行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煜 刘小雄 +2 位作者 明瑞晨 孙绍山 章卫国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5-1004,共10页
非线性动态逆控制具有很好的快速性和解耦能力,但自身缺乏必要的鲁棒性。因此,从提高动态逆控制方法鲁棒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动态性能优异、强鲁棒的L1自适应结构的自适应动态逆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L1自适应结构来增强动态逆控... 非线性动态逆控制具有很好的快速性和解耦能力,但自身缺乏必要的鲁棒性。因此,从提高动态逆控制方法鲁棒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动态性能优异、强鲁棒的L1自适应结构的自适应动态逆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L1自适应结构来增强动态逆控制的鲁棒性,并且保证系统在扰动干扰下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基于此方法设计了飞行控制律,旨在提高飞控系统的鲁棒性和容错能力。在故障干扰下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L1自适应动态逆设计的飞行控制器在参数不确定性等扰动具有强大的鲁棒性,能够保证系统在扰动下依旧达到期望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自适应动态逆控制 鲁棒性 稳定性 投影算子 飞行控制系统 控制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钉带衬套复合材料/金属接头拉伸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安子乾 舒茂盛 +3 位作者 程羽佳 郭鑫 刘小冬 程小全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0081-20086,共6页
带衬套沉头螺栓连接已经在复合材料连接结构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需要对其疲劳性能进行研究。本研究对一种单搭接3钉带衬套碳纤维复合材料/钛合金沉头螺栓连接接头进行了静态拉伸试验,测量了接头的载荷-位移曲线、拉伸极限强度与条件挤... 带衬套沉头螺栓连接已经在复合材料连接结构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需要对其疲劳性能进行研究。本研究对一种单搭接3钉带衬套碳纤维复合材料/钛合金沉头螺栓连接接头进行了静态拉伸试验,测量了接头的载荷-位移曲线、拉伸极限强度与条件挤压强度。在此基础上,确定67%接头极限载荷为拉伸疲劳最大载荷,按应力比为0.1的循环载荷对接头进行疲劳试验,并与对应的无衬套接头进行了对比,研究了衬套对该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衬套的引入改善了应力分布情况,使结构疲劳寿命延长了98.4%。同时,静态拉伸试验中发生层合板的钉孔挤压以及净截面拉伸破坏,疲劳试验中发生钛合金板的拉伸疲劳破坏,部分无衬套接头还发生了螺栓疲劳破坏。经分析发现,两类材料的疲劳性能表现差异较大,复合材料/金属机械连接接头的疲劳破坏模式会因载荷水平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低于一定载荷水平下容易出现金属结构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螺栓连接 单搭接 含衬套沉头螺栓 拉伸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制分配的推力矢量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减速过渡控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亮 唐勇 +2 位作者 陶呈纲 甄子洋 刘继承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2-841,共10页
针对推力矢量型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由平飞到悬停的减速过渡过程中面临非线性、控制量冗余且耦合等问题,本文建立了含执行器约束的推力矢量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六自由度非线性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控制分配的减速过渡过程控制方... 针对推力矢量型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由平飞到悬停的减速过渡过程中面临非线性、控制量冗余且耦合等问题,本文建立了含执行器约束的推力矢量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六自由度非线性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控制分配的减速过渡过程控制方法:以非线性增量动态逆方法设计控制律,获得虚拟控制指令。考虑执行器执行能力和过渡过程期望指标设计优化函数,使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在线解算实际控制量。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过渡过程中具有指令跟踪精度高,对气动参数摄动与外界风干扰鲁棒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 减速过渡 增量动态逆 智能控制分配 改进粒子群算法 非线性 角加速度估计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机电管理系统通道故障逻辑设计
5
作者 吴凌涵 杨雪巍 +2 位作者 卢毅 朱晓丹 邓林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1年第3期99-103,共5页
机载机电系统是保障飞机正常运行的重要系统,为了提高双通道机电管理系统的任务可靠性,对系统容错和重构管理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机载双通道机电管理系统的通道故障逻辑设计;该设计的特点在于以本通道自监控策略为核心,并结... 机载机电系统是保障飞机正常运行的重要系统,为了提高双通道机电管理系统的任务可靠性,对系统容错和重构管理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机载双通道机电管理系统的通道故障逻辑设计;该设计的特点在于以本通道自监控策略为核心,并结合它通道的辅助监控和强制切除能力,实现故障的准确定位和有效隔离,从而避免故障影响的进一步扩散,同时该设计还具备故障复位能力,进一步提高系统冗余度;从分析和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该设计有效地提高了双通道机电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任务可靠性,并且可以应用到更高余度通道的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 机电管理系统 通道故障逻辑 系统容错 重构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战斗机武器内埋发展趋势与关键气动问题 被引量:4
6
作者 金鑫 杨党国 +3 位作者 蔡广平 吴继飞 徐来武 刘付生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2-159,I0003,共9页
紧盯未来先进战斗机研制需求和发展趋势,详细分析了武器内埋技术在提高飞机战技指标和综合性能方面的优势,并介绍了国内外在先进战斗机武器内埋技术方面研究的基本情况和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归纳总结了内埋武器舱空腔复杂流动机理、流... 紧盯未来先进战斗机研制需求和发展趋势,详细分析了武器内埋技术在提高飞机战技指标和综合性能方面的优势,并介绍了国内外在先进战斗机武器内埋技术方面研究的基本情况和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归纳总结了内埋武器舱空腔复杂流动机理、流声振多场耦合问题研究的现状和关键技术难点;从内埋武器舱系统研制设计要求出发,梳理了先进战斗机内埋武器系统研制面临的关键气动问题和空腔类构型流致振动与噪声问题的主要特征,着重分析了内埋武器舱复杂流动机理、振动与噪声问题、数值仿真方法、风洞测试技术和流固声多场耦合控制技术难点,指出了下一步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难点和研究重点,为准确把握先进战斗机内埋武器系统关键气动问题和开展相关问题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机 内埋武器舱 空腔 气动性能 振动与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钉带衬套复合材料/金属接头拉伸疲劳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安子乾 舒茂盛 +2 位作者 程羽佳 郭鑫 程小全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4-174,共11页
带衬套沉头螺栓连接已经在复合材料连接结构中得到了一定应用,需要对其疲劳性能进行研究。本工作在单搭接3钉带衬套碳纤维复合材料/钛合金沉头螺栓连接接头实验研究基础上,建立复合材料及金属结构的疲劳分析模型,对结构的疲劳性能进行... 带衬套沉头螺栓连接已经在复合材料连接结构中得到了一定应用,需要对其疲劳性能进行研究。本工作在单搭接3钉带衬套碳纤维复合材料/钛合金沉头螺栓连接接头实验研究基础上,建立复合材料及金属结构的疲劳分析模型,对结构的疲劳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与无衬套接头模型进行对比,研究衬套对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衬套比仅采用螺杆过盈装配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接头的疲劳寿命,其中层合板寿命提高了约3.6倍,钛合金板寿命提高了约2.7倍,螺栓寿命提升了约14倍,并且仅出现钛合金板破坏,紧固件不破坏。结合实验结果分析发现,由于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自身疲劳性能的差异,其机械连接结构的疲劳破坏模式会因载荷水平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当载荷水平较低时,金属结构更容易发生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金属接头 螺栓连接 含衬套沉头螺栓 拉伸疲劳 渐进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少量惯性传感器的姿态重建与仿真 被引量:2
8
作者 崔丽君 黄天羽 +3 位作者 冯枫 张杰 杨凯 刘陈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261-2267,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少量惯性传感器的姿态重建方法,将输入的低维角加速度信息作为控制信号,以高维欧拉角运动数据库为基础,重建出高维的人体全身姿态序列。通过建立数字相似性-几何相似性-时间持续性模型,对加速度进行重构,保证候选重建姿... 提出了一种基于少量惯性传感器的姿态重建方法,将输入的低维角加速度信息作为控制信号,以高维欧拉角运动数据库为基础,重建出高维的人体全身姿态序列。通过建立数字相似性-几何相似性-时间持续性模型,对加速度进行重构,保证候选重建姿态的在数字-逻辑上相似性的统一。通过引入最优化能量函数,求解最优重建姿态序列。通过分析和对比实验,表明方法能够重建出真实可信的人体姿态序列。本研究使用少量惯性传感器控制,能产生持续的全身关节的姿态序列,通过减少传感器数量,达到降低系统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捕捉 姿态重建 低维控制信号 运动库 运动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舱门对空腔复杂流动和噪声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晓东 姜蔚婉 +1 位作者 屈崑 蔡晋生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5-189,I0004,共16页
为研究运动舱门对内埋弹舱(空腔)非定常流场和舱内噪声特性的影响,开发了应用于运动问题的动态嵌套重叠网格组装方法,采用改进的脱体涡模拟方法对亚声速流场(Ma=0.6)进行了高精度数值模拟。首先采用空腔标准模型(M219)验证所用的高精度... 为研究运动舱门对内埋弹舱(空腔)非定常流场和舱内噪声特性的影响,开发了应用于运动问题的动态嵌套重叠网格组装方法,采用改进的脱体涡模拟方法对亚声速流场(Ma=0.6)进行了高精度数值模拟。首先采用空腔标准模型(M219)验证所用的高精度数值格式的有效性,然后应用发展的方法对干净空腔(C201)、带静态舱门(30°、60°、90°和120°)的空腔以及运动舱门的空腔进行模拟,并分析静、动态舱门对空腔湍流流场和腔内气动噪声的影响。针对运动舱门的非稳态非定常流动问题,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分析空腔中的湍流脉动特征和声压级。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与干净空腔相比,舱门小开度(30°)时,舱门会限制法向和展向的流动,从而降低腔内流场与外部流场的流动掺混和交换,腔内壁面总声压级比干净空腔低5~8 dB,但是两者变化趋势一致,且二阶Rossiter模态频率偏高;在打开角度较大(60°以后)时,舱门对腔内流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展向,此时空腔上方的剪切层涡结构运动的高度更高,舱门阻碍噪声的展向传播,使得腔内的总声压级升高(3~10 dB不等),二阶Rossiter模态的强度增大。然而舱门开启过程中,腔内总声压级介于小开度与大开度之间,与干净空腔水平相当;在舱门打开角度为90°时,腔内总声压级呈现与准定常模拟结果类似的分布,该研究对真实弹舱的流动分析与设计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埋弹舱 嵌套重叠网格 非定常数值模拟 分离涡模拟 空腔噪声 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TIA二次开发的管网关键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旭 熊斌 +3 位作者 单单 朱林峰 廖桔 陈果 《航空计算技术》 2020年第6期91-95,共5页
研究了CATIA图形文件中的管网信息,提出了管线信息、连接信息以及支撑信息自动提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CATIA二次开发并编制了CATIA管网系统信息自动提取软件,软件作为自行开发飞机管道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模块,能够实现CATIA管道模... 研究了CATIA图形文件中的管网信息,提出了管线信息、连接信息以及支撑信息自动提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CATIA二次开发并编制了CATIA管网系统信息自动提取软件,软件作为自行开发飞机管道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模块,能够实现CATIA管道模型的自动导入,大大降低了有限元建模工作量,提高自行飞机管道系统振动分析、设计、与优化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自动提取 管道网络 管道连接关系 CATIA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12-0.15V0.03In铝合金箱盖的压铸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宏杰 张君 王保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83-86,共4页
在不同的浇注温度和压射比压下进行了ADC12-0.15V0.03In铝合金箱盖试样的压铸成形,并进行了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测试、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随浇注温度的升高和压射比压的增大,箱盖试样的磨损体积和质量损失率均先迅速减小再缓慢... 在不同的浇注温度和压射比压下进行了ADC12-0.15V0.03In铝合金箱盖试样的压铸成形,并进行了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测试、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随浇注温度的升高和压射比压的增大,箱盖试样的磨损体积和质量损失率均先迅速减小再缓慢增大,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先迅速提升后略有下降。在685℃浇注温度和95 MPa压射比压下,压铸试样的磨损体积和质量损失率最小,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最好。箱盖试样的压铸工艺参数优选为:685℃浇注温度和95 MPa压射比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盖 ADC12-0.15V0.03In铝合金 压铸工艺 耐磨损性能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允东 李伟 +3 位作者 叶先敏 孙景利 郜艳 刘永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16,共16页
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建校70周年之际,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的校友们十分关心母校的发展,对母校专业人才培养寄予厚望和期待。校友们结合自身专业工作实践,针对新时代技术应用环境的变化和新时代对专业人才的新要求,围绕新时代图书... 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建校70周年之际,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的校友们十分关心母校的发展,对母校专业人才培养寄予厚望和期待。校友们结合自身专业工作实践,针对新时代技术应用环境的变化和新时代对专业人才的新要求,围绕新时代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的创新与发展主题展开研讨,建言献策。有的围绕如何做好新时代的航空档案人问题,在档案人的初心和使命、档案人的格局与担当、档案人的敏锐嗅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新时代档案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新素质;有的围绕新时代航空信息安全难点问题展开论述,提出了构建航空数据安全体系的举措,包括大数据环境下的产品数据管理封装系统与平台策略、数据转换的标准化策略、基于模型定义技术的数据安全管理策略等;有的围绕航空企业竞争力问题,提出了通过强化前沿服务、原始查询服务、编研服务等三方面的信息服务方式及发展策略,以提升航空企业数据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有的围绕新技术环境对信息管理工作者提出的严峻挑战和能力要求,构建了基于成果导向的技术嵌入式档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从技术能力视角提出了专业人才培养的技术需求吻合度、技术进步匹配度、技术手段结合度等“三度”评价指标和培养建议。校友们的热烈研讨,充分体现了“寻源、逐梦、起航”的校庆主题,务实的学术观点和对策建议对母校优化学科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信息服务 服务方式 信息编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的无人机起降引导系统研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发兴 王大千 员航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87-96,共10页
中程固定翼无人机在起降阶段高精度定位,要求实时计算无人机下滑道与固定基准站之间高精度的相对定位基线,以引导无人机精确起降.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RTK)技术、无线链路数传电台技术,设计了固定基准站无... 中程固定翼无人机在起降阶段高精度定位,要求实时计算无人机下滑道与固定基准站之间高精度的相对定位基线,以引导无人机精确起降.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RTK)技术、无线链路数传电台技术,设计了固定基准站无人机起降引导系统.起降引导系统在静态零基线、动态飞行条件下,RTK引导系统与固定基准站之间相对定位精度达到水平方向≤0.03 m(1σ),高程方向≤0.05 m(1σ).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起降引导系统达到了厘米级定位精度,满足中程固定翼无人机在起降阶段对高精度定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起降引导 RTK 载波相位差分 高精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涡扇发动机气路传感器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陆友 朱杰堂 +2 位作者 胡宇 梁庆 张世英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8,共8页
针对涡扇发动机气路故障诊断过程测量参数选择对故障跟踪估计结果存在较大影响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气路传感器优化方法。该方法以传统遗传算法为基础,为保证种群基因的多样性,在遗传进化过程中加入了创建新种群算子,提... 针对涡扇发动机气路故障诊断过程测量参数选择对故障跟踪估计结果存在较大影响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气路传感器优化方法。该方法以传统遗传算法为基础,为保证种群基因的多样性,在遗传进化过程中加入了创建新种群算子,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最佳时能在第65代遗传收敛到全局最优点,将筛选出的最佳传感器组合带入基于非线性部件级模型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故障诊断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改进遗传算法搜索出的传感器组合能够实现对涡扇发动机各类型气路部件故障的有效诊断,估计参数的误差得到了2.5%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卡尔曼滤波 气路故障诊断 遗传算法 创建新种群 非线性部件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给系统机电耦合仿真建模与误差影响规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海洲 谢丽军 +3 位作者 周梦洁 柏明剑 朱润平 庞伟 《机电工程技术》 2023年第12期154-158,共5页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复杂机电耦合现象对机床进给系统的动态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进给系统作为加工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特性会直接影响到加工中心的加工质量和效率,因此对于加工中心进给系统动态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研究进...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复杂机电耦合现象对机床进给系统的动态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进给系统作为加工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特性会直接影响到加工中心的加工质量和效率,因此对于加工中心进给系统动态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研究进给系统机电耦合作用下的动态特性,同时对滚珠丝杠进给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与三环伺服控制系统建模,对进给系统动态响应误差影响规律进行分析。首先利用Simulink仿真工具建立进给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型;接着在所构建的机电联合Simulink仿真模型中,综合考虑了系统三环控制参数、丝杠间隙、速度、加速度等因素对系统跟随误差的影响;最后通过所搭建的单轴伺服进给系统实验平台进行了验证,明确了速度、加速度与跟随误差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ULINK 进给系统 机电耦合 跟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的喷涂与标识研究
16
作者 李佳倩 沈君彦 刘欢 《国际航空》 2020年第5期65-68,共4页
随着技术的发展,飞机的外观在越来越靓丽的同时,其中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功能也越来越多。全球航空喷涂技术近年来迎来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我国航空制造业带来新的启7F。
关键词 航空制造业 喷涂技术 全球航空 技术含量
原文传递
逆向射流流场建立瞬态过程
17
作者 朱亮 李唯暄 +2 位作者 李春雷 祁少波 田小涛 《气体物理》 2023年第4期35-45,共11页
为研究高超声速来流下逆向射流流场建立过程及其瞬态特性,基于非定常Reynolds平均Navier-Stokes(unsteady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URANS)方程,采用高精度数值格式编制了一套适用于高超声速复杂流动的计算程序。首先,利用经典... 为研究高超声速来流下逆向射流流场建立过程及其瞬态特性,基于非定常Reynolds平均Navier-Stokes(unsteady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URANS)方程,采用高精度数值格式编制了一套适用于高超声速复杂流动的计算程序。首先,利用经典实验验证了计算程序对包含激波干扰非定常流场模拟的可靠性。随后,深入研究了逆向射流开启后射流流场的建立过程。计算结果表明:仿真结果清晰再现了逆向射流流场建立过程及流场波系演化特征,整个流场波系结构变化非常剧烈,钝体壁面压力和热流急剧变化,气动阻力先是迅速降低至最小值,随后小幅上升至稳定值。此外,逆向射流总压比升高,气动阻力下降后将经历更为剧烈的波动才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射流 高超声速 非定常流场 射流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进给系统跟随误差预测
18
作者 李海洲 谢丽军 +2 位作者 周梦洁 黄冠文 杨杰 《机电工程技术》 2023年第11期226-231,共6页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制造成为了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数字孪生作为实现智能的关键使能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应用潜力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数控机床领域,速度、加速度与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跟随误差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制造成为了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数字孪生作为实现智能的关键使能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应用潜力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数控机床领域,速度、加速度与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跟随误差密切相关,同时间隙、摩擦等因素对跟随误差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需要对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跟随误差进行建模分析。目前,传统的基于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难以完全表征数控机床伺服系统实际的物理特性,而机电联合仿真的建模方法计算过程复杂且计算量过大。为此,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对私服系统跟随误差进行建模预测,根据跟随误差预测结果对进给系统的孪生模型进行修正,构建了进给系统的高保真数字孪生模型,为进给系统提供了前馈误差补偿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跟随误差 神经网络 进给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战斗机气动弹性设计综述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秋彦 李刚 +3 位作者 魏洋天 冉玉国 吴波 谭光辉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7-63,共27页
中国新一代战斗机的研发引领了飞机设计领域各项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针对研制总要求和任务特殊性,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气动弹性专业建立了精益气动弹性设计与验证技术体系。基于多学科优化设计流程,开展了旨在提高飞机气动弹... 中国新一代战斗机的研发引领了飞机设计领域各项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针对研制总要求和任务特殊性,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气动弹性专业建立了精益气动弹性设计与验证技术体系。基于多学科优化设计流程,开展了旨在提高飞机气动弹性品质的关键技术攻关、气弹优化设计和分析工作。完成了考虑含全动翼面结构非线性的全机动力学特性地面试验、亚跨超声速颤振模型风洞试验和气动弹性飞行试验验证。在较短的研发周期内,成功实现气动弹性设计目标,为新一代战斗机的成功研制提供了技术保障。描述了该飞机气动弹性设计历程、主要技术工作以及在此基础上取得的技术进步、能力提升以及具有研究所特色的气动弹性设计知识工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机 气动弹性 优化设计 地面试验 飞行试验 颤振风洞模型 气动伺服弹性 知识工程
原文传递
复合材料蜂窝夹芯结构单面贴补弯曲性能的分析模型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剑峰 燕瑛 +3 位作者 廖宝华 马健 张涛涛 刘波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84-1891,共8页
复合材料蜂窝夹芯结构作为一种轻质结构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飞机舵面及各类整流罩等部件,而弯曲性能可以综合表征其力学性能。基于此,对复合材料蜂窝夹芯板单面贴补试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首先对单面贴补试件进行了三点弯曲试验,... 复合材料蜂窝夹芯结构作为一种轻质结构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飞机舵面及各类整流罩等部件,而弯曲性能可以综合表征其力学性能。基于此,对复合材料蜂窝夹芯板单面贴补试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首先对单面贴补试件进行了三点弯曲试验,得出结构的破坏载荷及强度恢复值,并分析了芯层压溃以及补片脱胶两种破坏模式及其机理。数值分析中,结合Hill准则、Hashin Fabric准则以及粘聚单元技术,以二次应力准则和能量释放率准则作为失效判据,建立了基于梯形本构关系的修补结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蜂窝夹芯板单面贴补结构的弯曲强度及破坏机理进行计算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梯形本构关系的胶层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实际脱胶情况,与试验结果能够较好吻合,验证了分析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补片直径以及补片厚度对修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补片直径与厚度的增加,修补结构承载能力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蜂窝夹芯板 梯形本构关系 单面贴补 弯曲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