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玉米种业与产业政策演进及其对草地农业发展的启示
1
作者 樊有鹤 岳思妤 +1 位作者 南志标 范玉兵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9-203,共15页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之一,发展玉米种业对稳定玉米产量、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家畜生产与养殖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玉米种业与产业政策演进对草地农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通过梳理1982-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国...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之一,发展玉米种业对稳定玉米产量、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家畜生产与养殖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玉米种业与产业政策演进对草地农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通过梳理1982-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家涉农政策文件,总结了我国玉米种业、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饲草料利用的发展历程,分析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产业规模、市场需求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并探讨其对草地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研究发现:通过推广高产优质玉米品种,提高了农牧业的生产效率,为畜牧业提供了更多的饲草资源,促进粮食安全和草地农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饲草的综合利用,为畜牧业生产及其草地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补充,适当缓解了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国家政策促进饲草与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加强跨区域草畜耦合,促进草地畜牧业生产和天然草原生态修复。同时,积极构建饲草与玉米种业的协同发展机制,推动草种业与玉米种业的共同振兴,实现草地农业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未来我国玉米制种业发展应注重继续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种子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实现玉米产业与草地农业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农业 玉米种业 可持续发展 政策演进 中央一号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发展草地农业保障食物安全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岩 黄毅 +5 位作者 刘颖 范玉兵 彭京伦 唐增 夏超 南志标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80,共8页
在居民膳食结构转型、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国际地缘冲突加剧的新形势下,树立大食物观、重视并发挥草地的食物供给功能是提升我国食物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托,因而探讨发展草地农业以保障我国食物安全成为亟需。本文以定性、定量分... 在居民膳食结构转型、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国际地缘冲突加剧的新形势下,树立大食物观、重视并发挥草地的食物供给功能是提升我国食物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托,因而探讨发展草地农业以保障我国食物安全成为亟需。本文以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讨论了新形势下发展草地农业的重要价值,阐述了典型国家草地农业发展态势以及对我国的发展启示,进一步测算了我国草地农业对食物安全的贡献潜力。研究认为,天然草原的优质畜产品供给潜力较大,草地农业可强化传统农区食物安全保障功能,农牧交错区将是草食家畜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南方地区是草地农业发展的优势地区。为此建议:加大牧区草原修复力度,合理利用长期禁牧草原;将饲草作为重要作物,加强草类植物育种;发展放牧型栽培草地,缓解天然草地生产压力;优化养殖业结构,发展节粮型草食家畜养殖业;因地制宜“藏粮于草”,增强草地食物供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农业 食物安全 贡献潜力 畜牧业 饲料粮供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亟需从陆地农业到陆海农业的战略转移——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后一个台阶 被引量:8
3
作者 任继周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共5页
一、中国海洋资源禀赋优越,陆地农业资源不足中国海洋资源禀赋丰厚。中国东南半壁为海洋所拥抱。海岸线绵延18000 km,并包含难以计数的大小港口,这些都是适于开放的陆海界面[1]①。如通过陆海界面将海内陆地农业系统与海外农业生态系统... 一、中国海洋资源禀赋优越,陆地农业资源不足中国海洋资源禀赋丰厚。中国东南半壁为海洋所拥抱。海岸线绵延18000 km,并包含难以计数的大小港口,这些都是适于开放的陆海界面[1]①。如通过陆海界面将海内陆地农业系统与海外农业生态系统实现系统耦合,可爆发巨大产能。此乃全球现代农业发展之趋向。大家所熟知的我国古代茶马市场[2],就是利用农耕地区和草原牧区之间的界面系统耦合,解放两大系统的生产潜力,使农耕地区与草原牧区获双赢硕果,成为当时淘金者的富矿。陆海界面可导致全球农业系统耦合,领域无比广阔,类型难以计数,其生产潜力之巨大难以想象,茶马市场与之相比不过沧海之一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乡的迅猛发展,陆海界面的潜力已大显于世。但我国农业却在全国崛起的大好形势下相形见绌,竟出现“三农问题”。原因众多,但囿于陆地农业的陈规,陆海界面的开放功能未得充分发挥,应为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牧区 生产潜力 陆海 农业生态系统 战略转移 东南半壁 淘金者 海洋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草业链供求关系的河西走廊草畜产品智慧市场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渊 林慧龙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9-94,共6页
草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农业结构转型、食物安全与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但因市场体系不完善,我国草业市场"伤农事件"频发,草地农业发展严重受阻。美国加州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平台,构建"智慧水市... 草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农业结构转型、食物安全与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但因市场体系不完善,我国草业市场"伤农事件"频发,草地农业发展严重受阻。美国加州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平台,构建"智慧水市场",成功解决了水市场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其经验具有借鉴意义。河西走廊是我国草业市场体系不完善的典型地区,通过借鉴加州"智慧水市场"的研究方法,以河西走廊草畜产品市场为研究对象,提出河西走廊草畜产品智慧市场机制(以下简称"河西智慧市场机制")的设计思路:首先,基于实地调研获取的市场环境信息及相应的市场规则,构建"河西智慧市场机制"微型经济系统;其次,从实验变量和实验设置两方面设计"河西智慧市场机制"经济实验;最后,通过计算市场效率、收益分布和价格波动指标评价"河西智慧市场机制"有效性。将实验经济学应用于草业市场研究,以期为完善我国草业市场机制提供思路和可行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市场 草业链 实验经济学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研究新热点:2008-202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7
5
作者 林慧龙 范迪 +1 位作者 冯琦胜 梁天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1-213,共13页
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grassland,CSCS)经过6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已成为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唯一的可数量化的草地分类系统。特别是2008年任继周等在Rangeland Journal专门著文... 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grassland,CSCS)经过6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已成为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唯一的可数量化的草地分类系统。特别是2008年任继周等在Rangeland Journal专门著文推介CSCS,开启了CSCS在国内外研究的新高潮。本研究以CSCS作为关键词从Wed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等科技论文数据库检索得2008-2020年发表的中英文文献分别为48和29篇。通过系统梳理,获得最新的研究成果如下:1)将CSCS与国际公认的Holdridge Life Zone、BIOME4分类体系在全球尺度上进行对比验证,论证了CSCS在草地类型划分方面的突出优势;2)使用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坡度、坡向和坡度变化率等因子修正传统空间插值法,引入海拔、坡度等变量的多元回归和残差分析插值法,有效解决高海拔和复杂地形所带来的气候数据插值误差,提高了CSCS的模拟精度,也为深入广泛的应用提供了方法论依据;3)基于CSCS发生学特征,研究草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现已在区域、全国及全球尺度上研究草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为进一步的草地精细化分类管理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数据基础;4)热量状况和水分条件的组合是草原现象和过程的本质的因素,以CSCS为理论框架,用分类指标为参数构建草地第一性生产力(NPP)分类指数模型,该模型不仅揭示草地类型与其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内在联系,也为进一步研究地带性草地类型的生产潜力、草地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区域分布和全球分布提供了可能。在区域、全国和全球尺度上的比较验证可知,基于CSCS的草地NPP模型已发展成为草地生态系统第一性生产力评估及碳汇计算的新工具。未来CSCS研究亟待开展的工作主要有:1)完善CSCS亚类及型的定量分类体系;2)通过开发CSCS方法在草地营养载畜量和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等方面的应用,完善基于CSCS框架的草地精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 空间插值法 潜在植被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全球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现代化基准线的农业伦理学界定 被引量:4
6
作者 任继周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共4页
自从1964年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次提出我国“四个现代化”[1]的宏伟目标以后,农业现代化就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光荣使命。论述农业现代化的文章难以计量,但对农业现代化的实质论述不多,或只涉及某一侧面,管窥一斑,远非... 自从1964年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次提出我国“四个现代化”[1]的宏伟目标以后,农业现代化就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光荣使命。论述农业现代化的文章难以计量,但对农业现代化的实质论述不多,或只涉及某一侧面,管窥一斑,远非农业现代化的全豹。这或许是因为农业是人对自然生态系统予以农业化干预而建立的新的生态系统,用以生产社会需要的农产品。农业生态系统既包含自然生态系统的若干要素,也包含社会生态系统的若干要素,要对农业现代化做一个无所遗缺的面面观,将是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很难用文字做出清晰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现代化 农业科技工作者 农业化 自然生态系统 社会生态系统 基准线 农业生态系统 窥一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国牧草企业竞争力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丽佳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313-2325,共13页
基于西北牧草优势区122家牧草企业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从发展能力、资产实力、财务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5个方面构建中国牧草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影响牧草企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结... 基于西北牧草优势区122家牧草企业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从发展能力、资产实力、财务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5个方面构建中国牧草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影响牧草企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牧草企业的员工受教育水平越高、贷款规模越大、机械化程度越高、对当地经济影响程度越强烈,业务增长速度越快,表明企业的竞争力越强;固定资产投入越高,财务能力和盈利能力越强的企业,其竞争力也越强。基于此,建议牧草企业从提高牧草加工的机械化程度、拓宽业务范围、重视固定资产投入的针对性、调整变革企业经营模式,以及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发挥行业优势、培养和提升牧草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技能等方面入手以提升其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企业 竞争力 结构方程模型 因子分析 持续发展能力 牧草优势区 评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生产视角下我国奶业空间布局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吴渊 王丽佳 林慧龙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8-141,共4页
本文基于2001—2014年我国苜蓿和牛奶产量数据,运用重心模型分析了苜蓿和牛奶二者生产重心的位置分布、移动方向、移动距离及重心偏离等空间特征。结果表明:苜蓿生产重心与牛奶生产重心之间存在严重不匹配;苜蓿生产与牛奶生产的年平均... 本文基于2001—2014年我国苜蓿和牛奶产量数据,运用重心模型分析了苜蓿和牛奶二者生产重心的位置分布、移动方向、移动距离及重心偏离等空间特征。结果表明:苜蓿生产重心与牛奶生产重心之间存在严重不匹配;苜蓿生产与牛奶生产的年平均重心偏离高达621.69 km,并有不断扩大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奶业布局,实现草畜一体化,一方面,从长期来看,在进行奶业布局时应与苜蓿生产布局统筹规划;短期来看,苜蓿生产企业和奶业企业应积极采取纵向一体化战略。另一方面,已将苜蓿等草产品的运输纳入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的省份应继续实施与完善,尚未实施的苜蓿生产优势省份应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尽早出台相关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生产 牛奶生产 奶业布局 重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补奖政策对牧户牧业生产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高雅灵 林慧龙 +1 位作者 马海丽 吴廷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3-72,共10页
我国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已历经7年,实证分析该政策对牧户牧业决策行为的影响,对于完善第二期补奖政策和牧户生产决策行为的深入研究具有积极意义。研究基于草原补奖政策实施前后甘肃省牧区及半农半牧区7个县220户牧户的调查,... 我国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已历经7年,实证分析该政策对牧户牧业决策行为的影响,对于完善第二期补奖政策和牧户生产决策行为的深入研究具有积极意义。研究基于草原补奖政策实施前后甘肃省牧区及半农半牧区7个县220户牧户的调查,运用Logistic模型和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牧户生产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原补奖政策对牧户的生产决策行为总体上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半农半牧区牧户牧业生产决策行为的影响高于牧区;草原补奖政策并不是影响牧户生产决策行为的唯一因素,除补奖政策外,牧户生产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具有非对称性。从前期牧户扩大牧业生产规模的可能性来看,牧区主要受家庭特征因素的影响,而半农半牧区主要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从后期牧户扩大多少牧业生产规模来看,牧区牧户关注更多的是资金、牧业生产的风险保障和饲草储备,而半农半牧区牧户则侧重于收入来源、市场行情和饲草储备。最后建议重视荒漠化草原类型,综合牧户家庭特征,实施差异化补贴;切合牧户需求,提高牧户主体决策水平,实现牧业生产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 生产决策行为 LOGISTIC模型 负二项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草业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以草都易牧连锁超市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渊 林慧龙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4期933-939,共7页
在"互联网+"大潮改造着各行各业的背景下,新时期的草业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基于此,以草业电商的实例——草都易牧连锁超市为例,分析其经营管理模式,并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从理论上探讨其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 在"互联网+"大潮改造着各行各业的背景下,新时期的草业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基于此,以草业电商的实例——草都易牧连锁超市为例,分析其经营管理模式,并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从理论上探讨其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草都易牧连锁超市的经营管理模式为"互联网+草业"模式。该模式能将牧区饲草料的需求和供给对接起来,增加参与其中的线上牧户与入驻企业的利润,实现二者的共赢,在理论上具有经济可行性。草都易牧连锁超市的大胆尝试是草业企业在当前经济社会环境下一种重要的"互联网+草业"创新模式。通过对"互联网+"在草业中具体应用的深入探讨,认为草业企业的"互联网+草业"模式多主体分析、实证分析以及草产业链尺度分析或将成为"互联网+草业"未来的3个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都易牧连锁超市 草业电商 O2O模式 互联网+草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牧户生计资本对其生计策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廷美 吴渊 +1 位作者 王多斌 林慧龙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21,共10页
牧户作为三江源区自然资源利用的决策主体,研究其生计策略对于当地的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分层随机抽样的第一手调查资料,将牧户生计策略划分为纯牧型和多样型,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牧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关键生计资... 牧户作为三江源区自然资源利用的决策主体,研究其生计策略对于当地的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分层随机抽样的第一手调查资料,将牧户生计策略划分为纯牧型和多样型,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牧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关键生计资本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生计策略牧户的生计资本状况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多样型牧户的生计资本状况优于纯牧户;2)草地面积、住房质量、家庭年收入、亲友圈是否有人担任干部和居住地到最近集市的距离,是影响三江源区牧户生计策略选择关键生计资本指标;3)三江源区牧户的生计活动方式和收入结构总体单一,即使是多样型牧户也并未脱离放牧为主的生计活动。以上述关键生计资本指标作为突破口,积极合理引导牧户选择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生计策略或是今后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改善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生态保护 生计策略 二元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居民消费变动的甘肃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祯莹 王悦 林慧龙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9期2423-2432,共10页
随着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全国食物消费结构发生转变,甘肃作为典型的农牧交错省份,如何探索新出路以适应当前食物结构的转变及未来食物消费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甘肃省农牧厅等行业调研数据、年鉴统计数据,对甘... 随着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全国食物消费结构发生转变,甘肃作为典型的农牧交错省份,如何探索新出路以适应当前食物结构的转变及未来食物消费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甘肃省农牧厅等行业调研数据、年鉴统计数据,对甘肃省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和农业生产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结果:1)从粮肉生产看,当前甘肃省粮食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65%,猪肉产量占猪牛羊肉总产量53.55%,生产结构依然以“猪–粮”为主;2)从食物消费看,过去10年甘肃省食物消费结构中,小麦原粮人均消费量年均减少4.28%,猪牛羊肉人均消费量年均增长0.23%,肉类中牛羊肉消费又对猪肉有9.74%的替代效应;3)从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看,甘肃农业结构调整的出路之一是发展草地农业。但是甘肃省现行的猪-粮型农业结构不适应食物消费转变的需求,全省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中粮食种植占比过高,具有比较优势的草地农业比重偏小,粮改饲空间并没有充分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结构调整 食物生产消费 肉类替代 草地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草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草学+信息技术科学”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敏 沈禹颖 +3 位作者 阎石 梁天刚 唐增 侯正豪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0-1547,共8页
面对我国草地农业发展中日益综合化和复杂化的实际问题以及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以草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科学相融合为切入点,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草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满足国家发... 面对我国草地农业发展中日益综合化和复杂化的实际问题以及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以草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科学相融合为切入点,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草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草地农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首先基于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187名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结合2014-2019年该学院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和近年中国500强企业中的农牧业企业招聘信息,分析得出目前草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还存在培养方案较为陈旧、行业发展需求未被充分考虑等问题,据此讨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草学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必要性,进而构建草地农业人才培养专业框架,提出“草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创新实践平台和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具体探讨草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培养 交叉学科 信息化 草地农业 新农科 人才培养 综合性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下游人工梭梭林土壤呼吸变化特征及其与水热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新友 马全林 +3 位作者 靳虎甲 樊宝丽 张进虎 林慧龙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0-580,共11页
土壤呼吸不仅是反映土壤生物活性的重要指标,也是全球碳循环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地处典型干旱区的石羊河下游,以流动沙丘和去除土壤结皮人工梭梭林为对照,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监测系统研究了栽植约40 a、30 a、10 a和5 a的... 土壤呼吸不仅是反映土壤生物活性的重要指标,也是全球碳循环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地处典型干旱区的石羊河下游,以流动沙丘和去除土壤结皮人工梭梭林为对照,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监测系统研究了栽植约40 a、30 a、10 a和5 a的人工梭梭林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的土壤呼吸日变化,并分析了土壤水分和温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梭梭林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均为明显的单峰曲线,且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日最大排放速率出现在12:00~14:00时,最小值出现在8:00时左右。(2)梭梭林营造和去结皮处理显著提高了沙漠土壤呼吸速率,而且不同林龄土壤呼吸速率大体上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递增,表现为MC>40 a>30 a>10 a>MS>5 a,非生长季表现为MC>40 a>10 a>5 a>30 a>MS。(3)不同林龄梭梭林土壤呼吸速率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生长季(8月)的土壤呼吸作用明显强于非生长季(1月)。(4)相关性分析表明,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土壤呼吸均与0~5 cm土壤水分显著相关,且均呈二次曲线关系,分别为Y=-0.205 8X2+0.946 5 X-0.316 6(R^2=0.506 2,P=0.041 7)和Y=0.118 7 X2+0.156 3 X+0.118 8(R2=0.675 7,P=0.001 1);但与10 cm土壤温度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壤水分是影响人工梭梭林土壤呼吸的关键因素。该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人工梭梭林的营造有效改善了沙漠土壤的生物活性,提高了土壤碳通量水平,以土壤结皮破坏为基本特征的人工梭梭林退化和沙漠化必然在短期内加剧碳排放。因此,需要在沙漠地区合理营造人工林,并在造林和林业管理过程中注意保护土壤结皮,以减少CO2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梭梭林 土壤呼吸 石羊河下游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草地恢复研究进展与前沿分析
15
作者 蒋心灵 霍姿诺 +3 位作者 袁媛 梁庆祯 范玉兵 秦华 《中国草地学报》 2025年第4期114-126,共13页
本文基于中文CNKI数据库和英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系统检索并筛选以草地恢复为主题的学术文献,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筛选后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际发文量呈稳步增长趋势,国内虽在该研究领域起步较晚,但发文量... 本文基于中文CNKI数据库和英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系统检索并筛选以草地恢复为主题的学术文献,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筛选后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际发文量呈稳步增长趋势,国内虽在该研究领域起步较晚,但发文量增速显著且呈波动上升趋势,美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其次为中国。中国学者及机构在草地恢复领域的贡献和影响力逐年提升,中国科学院处于核心地位,但作者及机构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热点研究分析表明,国内研究热点主题为:研究区域、恢复措施、研究目的;国际研究热点主题为:退化原因、恢复措施、草地功能。关键词时间线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外草地恢复研究分为起步、试验和发展3个阶段。关键词突现分析显示未来国内研究热点主要为:青藏高原草地系统恢复、植被类型与生态系统功能;国际研究热点主要为种子库和生境变化。本文旨在揭示国内外草地恢复研究热点及前沿,并结合我国草地退化现状,为未来草地恢复研究提出新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恢复 研究热点 发展趋势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规民约对牧民减畜决策行为的影响
16
作者 王丽佳 唐增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35期157-164,共8页
牧民的减畜行为在草原退化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村规民约作为一种基层自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实现草原环境治理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村规民约对牧民减畜决策行为的影响,以期从非正式制度视角,提出控... 牧民的减畜行为在草原退化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村规民约作为一种基层自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实现草原环境治理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村规民约对牧民减畜决策行为的影响,以期从非正式制度视角,提出控制牧民超载过牧行为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在对村规民约对牧民草原保护决策行为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内蒙古和新疆193户牧民的实地调研数据为依据,运用Double-Hurdle模型,实证分析村规民约对牧民草原生态保护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以书面形式制定,且近5年内容未发生变化的村规民约,可显著提高牧民的减畜意愿;宗教信仰对牧民的减畜意愿有显著的制约作用;汉语水平越好的牧民,其减畜意愿越高。本研究认为村规民约对其生产生活影响程度越高的牧民,其减畜比例越高;牧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水平与其减畜比例均显著负相关。因此,重视村规民约制定形式的规范性和内容的稳定性,提高牧民对村规民约的遵守程度和认可程度,定期开展牧民汉语培训工作,提高牧民的汉语水平等方式对引导牧民做出有利于保护草原生态的决策行为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规民约 草原生态保护 减畜 决策行为 牧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食物当量评价草地农业的生产力 被引量:6
17
作者 娄珊宁 侯扶江 任继周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6,共16页
根据食物当量的概念和模型,通过引入牧草消化率后饲草食物当量计算的能量和蛋白质系数,对原始模型进行了修正。以1 kg苜蓿(标准食部100%,含水量10%,总能14.267 MJ·kg^-1,蛋白质含量229 g·kg^-1,干物质消化率65.48%)作为标准饲... 根据食物当量的概念和模型,通过引入牧草消化率后饲草食物当量计算的能量和蛋白质系数,对原始模型进行了修正。以1 kg苜蓿(标准食部100%,含水量10%,总能14.267 MJ·kg^-1,蛋白质含量229 g·kg^-1,干物质消化率65.48%)作为标准饲草,计算并比较了天然草地、栽培牧草、青贮饲料与粮食秸秆等草地资源的食物当量,对不同地域、不同空间尺度、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地资源的生产力进行了统一量纲上的对比。结果表明,我国牧草的饲草食物当量总体在0.2~1.2 FEU·kg^-1,其中豆科牧草的饲草食物当量在0.4~1.2 FEU·kg^-1,其中能量与蛋白兼优、消化率高的银合欢嫩叶为1.2 FEU·kg^-1;禾本科牧草的饲草食物当量在0.2~1.0 FEU·kg^-1,暖季型牧草多年生黑麦草为1.0 FEU·kg^-1;青贮饲草(包括青贮秸秆)的食物当量为0.1~0.7 FEU·kg^-1;秸秆的食物当量约为0.2 FEU·kg^-1。夏季21个主要天然草地类型(如荒漠草原和高寒草甸)的FEU生产能力为142~2739 FEU·hm^-2,玛曲的高寒草甸及河北草甸草原约在1300 FEU·hm^-2以上。FEU作为一种快速、易于计算和解释的牧草、畜牧饲料和饲料作物的饲料价值的测量管理单位,打破了单纯以谷物为粮食的传统食物观,统一了食物的标准,即将各个地域、农业系统、饲草和家畜种类、饲草加工和利用方式的食物按统一的标准计算,可以对居民的饮食结构和区域农业结构起指导作用,可为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 牧草 青贮 家畜 消化率 代谢能 粗蛋白 饲用价值 草地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源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减畜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渊 吴廷美 林慧龙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7-144,共8页
以黄河源区为研究区,基于实地调查数据,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和机会成本法分析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减畜效果及其产生原因。结果表明:(1)补奖收入的估计系数为0.0029,统计上不显著,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黄河源区的减畜效果有限;(2)黄河源区当前... 以黄河源区为研究区,基于实地调查数据,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和机会成本法分析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减畜效果及其产生原因。结果表明:(1)补奖收入的估计系数为0.0029,统计上不显著,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黄河源区的减畜效果有限;(2)黄河源区当前的草原生态补奖标准低于牧户减畜的机会成本是制约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减畜效果的重要原因。为提高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效果,建议提高黄河源区现行草原生态补奖标准,同时综合考虑影响机会成本的草地生产力、畜群结构、牲畜价格等因素,并在不同地区间做出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 减畜效果 机会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食物安全视角的我国畜产食品进口依赖性风险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渊 高颂 +1 位作者 高雅灵 林慧龙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1-182,共12页
新时期下,保障我国畜产食品供给安全是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适度进口"是保障我国畜产食品供给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才算"适度进口",需对畜产食品进口的相关风险进行分析方可评判。运用进口依赖... 新时期下,保障我国畜产食品供给安全是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适度进口"是保障我国畜产食品供给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才算"适度进口",需对畜产食品进口的相关风险进行分析方可评判。运用进口依赖性评价模型对我国猪肉、鸡肉、羊肉、牛肉、鲜牛奶的进口依赖性风险进行分析发现,上述5种畜产食品均存在进口依赖性风险。其中,猪肉的风险来自美国、德国、丹麦、西班牙和加拿大;鸡肉的风险来自美国、巴西、阿根廷和波兰;羊肉的风险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乌拉圭;牛肉的风险来自乌拉圭、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和加拿大;鲜牛奶的风险来自德国、法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为降低我国畜产食品进口依赖性风险,短期内应采取畜产食品进口市场多元化策略以及用进口饲草料替代进口畜产食品的进口方式;长期应在保障"口粮安全"的前提下,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草地农业,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安全 畜产食品贸易 进口依赖性风险 草地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学容量与农业文明发展的史学启示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继周 方锡良 林慧龙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11,共9页
伦理学容量意指社会伦理观对各类社会组分的系统性包容,藉以保持社会稳定。社会在系统耦合中发生系统进化,释放生产潜力,推动社会进步。系统耦合与系统相悖并发。前者释放生产潜力,为社会进步的正值,后者反之,为系统进步的负值。中国农... 伦理学容量意指社会伦理观对各类社会组分的系统性包容,藉以保持社会稳定。社会在系统耦合中发生系统进化,释放生产潜力,推动社会进步。系统耦合与系统相悖并发。前者释放生产潜力,为社会进步的正值,后者反之,为系统进步的负值。中国农业社会为城乡二元结构,其系统耦合所生产正值,即社会效益,绝大部分为社会强势的城市占有,是为社会发展的受益方;而系统相悖发生的负值,则由社会弱势方农村全部承担,所获社会发展效益甚少,或根本不得效益,是为社会发展的少受益方,或受害方。因而城市与乡村形成利益对立的双方。以往对社会进化弱势群体关注不足,或阻碍社会发展,或发展为社会乱源。在皇权社会的农耕文明,勉强保持了伦理学容量的脆弱稳定。但在后工业化的今天,社会系统多元化迅速发展,多重系统耦合与系统相悖并存,其社会矛盾远非原来的农耕文明伦理容量所能包容。中国农民从西周以来所背负的不公正待遇,引发系列社会问题,严重阻碍社会发展。当前全球一体化的大潮下,社会发展势不可挡,实现农业现代化势所必然,与之相适应的伦理学容量势必巨大扩容,新的农业伦理学已经曙光初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容量 系统耦合 系统相悖 农耕文明 农业现代化 农业系统进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