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藜科植物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与利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马鑫 陈雨 +2 位作者 白柏 冯煦 梁敬钰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4年第2期41-46,共6页
综述了藜科植物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藜科 三萜皂苷 抗炎 降糖 抗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葵科植物的苯丙素类及相关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谷栩薇 陈雨 +3 位作者 王鸣 董云发 冯煦 梁敬钰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2年第1期17-21,共5页
综述了锦葵科植物的简单苯丙素、木脂素、香豆素,木脂素并香豆素等苯丙素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锦葵科 苯丙素类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楝种子及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尹锋 雷心心 +1 位作者 成亮 楼凤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对植物印楝种子及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波谱和化学方法对印楝种子及叶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从印楝种子及叶中分离得到 9个化合物 ,其结构分别确定为印楝素 (1) ,11 表印苦楝素H(2 ) ,Salannolide(3) ,槲皮素 3... 目的 :对植物印楝种子及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波谱和化学方法对印楝种子及叶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从印楝种子及叶中分离得到 9个化合物 ,其结构分别确定为印楝素 (1) ,11 表印苦楝素H(2 ) ,Salannolide(3) ,槲皮素 3 -O- β- D- 木糖苷 (4) ,槲皮素 - 3 -O -β- D -葡萄糖苷 (5 ) ,山柰酚 3 O ( D 葡萄糖苷(6 ) ,芦丁 (7) ,硬脂酸 1 甘油单脂 (8)和硬脂酸 1,3 甘油二脂 (9)。结论 :化合物 3~化合物 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 楝科 化学成分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兜唇石斛酚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朝凤 邵莉 +3 位作者 黄卫华 王磊 王峥涛 徐珞珊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922-2925,共4页
目的:对兰科石斛属植物兜唇石斛Dendrobium aphyllum的酚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凝胶及反相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1个芳香族类成分,其... 目的:对兰科石斛属植物兜唇石斛Dendrobium aphyllum的酚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凝胶及反相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1个芳香族类成分,其中9个为类化合物:4,4′-二羟基-3,3′,5-二甲氧基联苄(1),3′,4-二羟基-3,5′-二甲氧基联苄(2),3,3′-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3),3,4,5-三羟基-3-甲氧基联苄(4),3,5,4′-三羟基联苄(5),3,5-二甲氧基-4,4′-二羟基-联苄(6),2,5-二羟基-4-甲氧基菲(7),2,4,7-三羟基-9,10-二氢菲(8)和2,5-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hircinol,9)和2个苯乙烷类衍生物:对羟基苯乙醇葡萄糖苷(10)和对羟基苯乙酸(11)。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11为首次从石斛属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属 兜唇石斛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黄卫华 李友宾 蒋建勤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4-526,共3页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的化学成分。方法: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白花蛇舌草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反式对羟基桂皮酸十八酯(1),对甲氧基反式肉桂酸(2),阿魏酸(3),7-羟基-6-甲...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的化学成分。方法: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白花蛇舌草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反式对羟基桂皮酸十八酯(1),对甲氧基反式肉桂酸(2),阿魏酸(3),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4),丁二酸(5),N-(N′-benzoyl-S-phenylalanilyl)-S-phenylalaninol acetate(aurantiamide acetate,6),1,3-二羟基-2-甲基蒽醌(7),1,7-二羟基-6-甲氧基-2-甲基蒽醌(8)。结论:除化合物3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天酸模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景 夏忠庭 +2 位作者 周桂荣 张兰兰 孔令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3-895,共3页
目的:研究蓼科酸模属植物巴天酸模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分离纯化巴天酸模根部的化学成分,并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巴天酸模根部共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酸模素... 目的:研究蓼科酸模属植物巴天酸模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分离纯化巴天酸模根部的化学成分,并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巴天酸模根部共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酸模素(1)、酸模素-8-O-β-D-葡萄糖苷(2)、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3)、大黄素-6-O-β-D-葡萄糖苷(4)、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5)、1,3,5-三羟基-7-甲基蒽醌(6)、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7)。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巴天酸模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天酸模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毡毛忍冬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文娟 陈雨 +2 位作者 马鑫 冯煦 梁敬钰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3年第1期6-10,共5页
综述了忍冬科忍冬属植物灰毡毛忍冬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灰毡毛忍冬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滑番荔枝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田丽娟 杨念云 +1 位作者 孟正木 韩英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8-260,共3页
目的 从圆滑番荔枝树皮提取分离活性化合物。方法  95 %乙醇提取、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 ,根据IR ,MS ,NMR等光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到 5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ent 16α hydro kauran 17 oicacid(... 目的 从圆滑番荔枝树皮提取分离活性化合物。方法  95 %乙醇提取、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 ,根据IR ,MS ,NMR等光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到 5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ent 16α hydro kauran 17 oicacid(Ⅰ )、annonebinideB(ent 16α hydro kauran 19 oicacid 17 ylent 16β kauran 17 oate) (Ⅱ )、ent kauran 16α ,17 diol(Ⅲ )、4α hy droxy 19 nor ent kauran 17 oicacid (Ⅳ )、liriodenine(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滑番荔枝 化学成分 研究 贝壳杉烷 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葎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芦雪霞 蒋建勤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3年第3期230-232,共3页
从葎草全草的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苯甲酸(1)、乌苏酸(2)、香草醛(3)、对香豆酸(4)、木栓酮(5)、白桦脂酸(6)、香草酸(7)、山柰酚(8)、山柰酚-4′-甲醚(9)、二氢山柰酚(10)、金丝桃苷(11)。化合物1~4、8~11... 从葎草全草的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苯甲酸(1)、乌苏酸(2)、香草醛(3)、对香豆酸(4)、木栓酮(5)、白桦脂酸(6)、香草酸(7)、山柰酚(8)、山柰酚-4′-甲醚(9)、二氢山柰酚(10)、金丝桃苷(11)。化合物1~4、8~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鉴定 葎草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溶剂提取-高效薄层扫描法测定三七中皂苷类成分 被引量:5
10
作者 万建波 李绍平 +2 位作者 简家荣 孔令义 王一涛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15-218,共4页
目的 :建立加压溶剂提取 高效薄层扫描法测定三七中皂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加压溶剂提取三七中皂苷类成分 ,高效薄层扫描进行含量测定 ,使用高效薄层板、半自动点样、自动展开 ,10 %硫酸乙醇液显色 ,光密度扫描 ,测定波长 5 ... 目的 :建立加压溶剂提取 高效薄层扫描法测定三七中皂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加压溶剂提取三七中皂苷类成分 ,高效薄层扫描进行含量测定 ,使用高效薄层板、半自动点样、自动展开 ,10 %硫酸乙醇液显色 ,光密度扫描 ,测定波长 5 34nm ,参比波长 70 0nm。结果 :人参皂苷Rb1、Rd、Rg1和三七皂苷R1的线性范围为 :0 4 0 2~ 2 0 10 μg(r=0 9995 ) ;0 15 4~ 1 2 75 μg(r =0 996 5 ) ;0 198~ 1 980 μg(r =0 9998)和 0 15 6~1 4 0 0 μg(r=0 9978) ,回收率在 95 3~ 99 3%之间。 结论 :高效薄层扫描法可同时测定三七中的人参皂苷Rb1、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薄层扫描法 加压溶剂提取 三七皂苷 人参皂苷 含量测定 样品制备 精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谊 吕昊宇 蒋建勤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88-188,F0003,F0004,共3页
目的对调节血脂药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调节血脂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从调节血脂不同途径结合相关靶点蛋白的角度出发,对调节血脂药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结论新的机制和靶点的发现将会... 目的对调节血脂药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调节血脂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从调节血脂不同途径结合相关靶点蛋白的角度出发,对调节血脂药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结论新的机制和靶点的发现将会促进调节血脂药物的研发,提高疗效,克服现有药物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调节药 高脂血症 高三酰甘油症 高胆固醇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抗菌肽结构与功能关系及其在分子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庞英明 段金廒 屈贤铭 《生命科学》 CSCD 2001年第5期209-213,共5页
昆虫抗菌肽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结构多样,其作用机制尚未确切阐明,但其结构上的某些共同特征与其功能密切相关。同时,对其结构与功能间关系的研究有利于设计合成新的抗菌肽,为以后发现活性更强、毒性更低且作用广谱的抗菌素奠定基础。
关键词 昆虫抗菌肽 结构 作用机制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荷叶中的黄酮与生物碱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东亚 王谊 蒋建勤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11-514,共4页
目的研究确定荷叶的最佳分离纯化工艺。方法采用不同的树脂柱进行吸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与生物碱的含量,用HPLC验证荷叶碱的含量,对工艺进行评价。结果 D-101型树脂较适合荷叶中的生物碱与黄酮的分离与纯化,在确定的工艺下,荷叶碱... 目的研究确定荷叶的最佳分离纯化工艺。方法采用不同的树脂柱进行吸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与生物碱的含量,用HPLC验证荷叶碱的含量,对工艺进行评价。结果 D-101型树脂较适合荷叶中的生物碱与黄酮的分离与纯化,在确定的工艺下,荷叶碱转移得率达到57.2%。结论该工艺适合荷叶中的黄酮与生物碱的分离与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黄酮 生物碱 大孔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子中的一个新的乌苏烷咖啡酸酯类成分(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静 钱士辉 蒋建勤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8-119,共2页
从急性子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三萜酯成分,命名为α-香树脂醇咖啡酸酯。
关键词 IMPATIENS balsamina L α-香树脂醇咖啡酸酯 三萜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10
15
作者 黄卫华 李友宾 蒋建勤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2-714,共3页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的化学成分。方法: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报道从白花蛇舌草全草中分离得到另外8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6-羟基豆甾-4,22-二烯-3-酮(1),3-羟基豆甾-5,22-二烯...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的化学成分。方法: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报道从白花蛇舌草全草中分离得到另外8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6-羟基豆甾-4,22-二烯-3-酮(1),3-羟基豆甾-5,22-二烯-7-酮(2),2-甲基-3-甲氧基蒽醌(3),2,6-二羟基-4-甲氧基-3-甲基蒽醌(4),异高山黄芩素(5),2,′4,′5,′5,7-五羟基黄酮(6),七叶内酯(7),丝石竹酸(8)。结论:除化合物4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