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药物研究──基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结构改造 被引量:7
1
作者 彭司勋 黄文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96-400,共5页
关键词 心血管药物 研究 中草药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科植物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与利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马鑫 陈雨 +2 位作者 白柏 冯煦 梁敬钰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4年第2期41-46,共6页
综述了藜科植物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藜科 三萜皂苷 抗炎 降糖 抗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葵科植物的苯丙素类及相关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谷栩薇 陈雨 +3 位作者 王鸣 董云发 冯煦 梁敬钰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2年第1期17-21,共5页
综述了锦葵科植物的简单苯丙素、木脂素、香豆素,木脂素并香豆素等苯丙素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锦葵科 苯丙素类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楝种子及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尹锋 雷心心 +1 位作者 成亮 楼凤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对植物印楝种子及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波谱和化学方法对印楝种子及叶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从印楝种子及叶中分离得到 9个化合物 ,其结构分别确定为印楝素 (1) ,11 表印苦楝素H(2 ) ,Salannolide(3) ,槲皮素 3... 目的 :对植物印楝种子及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波谱和化学方法对印楝种子及叶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从印楝种子及叶中分离得到 9个化合物 ,其结构分别确定为印楝素 (1) ,11 表印苦楝素H(2 ) ,Salannolide(3) ,槲皮素 3 -O- β- D- 木糖苷 (4) ,槲皮素 - 3 -O -β- D -葡萄糖苷 (5 ) ,山柰酚 3 O ( D 葡萄糖苷(6 ) ,芦丁 (7) ,硬脂酸 1 甘油单脂 (8)和硬脂酸 1,3 甘油二脂 (9)。结论 :化合物 3~化合物 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 楝科 化学成分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兜唇石斛酚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朝凤 邵莉 +3 位作者 黄卫华 王磊 王峥涛 徐珞珊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922-2925,共4页
目的:对兰科石斛属植物兜唇石斛Dendrobium aphyllum的酚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凝胶及反相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1个芳香族类成分,其... 目的:对兰科石斛属植物兜唇石斛Dendrobium aphyllum的酚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凝胶及反相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1个芳香族类成分,其中9个为类化合物:4,4′-二羟基-3,3′,5-二甲氧基联苄(1),3′,4-二羟基-3,5′-二甲氧基联苄(2),3,3′-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3),3,4,5-三羟基-3-甲氧基联苄(4),3,5,4′-三羟基联苄(5),3,5-二甲氧基-4,4′-二羟基-联苄(6),2,5-二羟基-4-甲氧基菲(7),2,4,7-三羟基-9,10-二氢菲(8)和2,5-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hircinol,9)和2个苯乙烷类衍生物:对羟基苯乙醇葡萄糖苷(10)和对羟基苯乙酸(11)。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11为首次从石斛属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属 兜唇石斛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苋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何立文 孟正木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63-267,共5页
从苋科植物空心苋的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九个化合物:空心苋酸(I)、齐墩果酸(Ⅱ)、(22E,20S,24R)-5α-8α-桥二氢-麦角甾烷-6,22-二烯-3β-醇(Ⅲ)、α-菠甾醇(Ⅳ)、β-谷甾醇(Ⅴ)、胡萝卜甙(... 从苋科植物空心苋的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九个化合物:空心苋酸(I)、齐墩果酸(Ⅱ)、(22E,20S,24R)-5α-8α-桥二氢-麦角甾烷-6,22-二烯-3β-醇(Ⅲ)、α-菠甾醇(Ⅳ)、β-谷甾醇(Ⅴ)、胡萝卜甙(Ⅵ)、2',5-二羟基-6,7-亚甲二氢基异黄酮(Ⅶ)、2.5-丁二内酰胺(Ⅷ)和丁二酸(Ⅸ)。其中空心苋酸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Ⅲ、Ⅳ、Ⅶ、Ⅷ和Ⅸ以为从莲子草属植物中首次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苋科 空心苋酸 化学成分 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黄卫华 李友宾 蒋建勤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4-526,共3页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的化学成分。方法: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白花蛇舌草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反式对羟基桂皮酸十八酯(1),对甲氧基反式肉桂酸(2),阿魏酸(3),7-羟基-6-甲...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的化学成分。方法: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白花蛇舌草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反式对羟基桂皮酸十八酯(1),对甲氧基反式肉桂酸(2),阿魏酸(3),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4),丁二酸(5),N-(N′-benzoyl-S-phenylalanilyl)-S-phenylalaninol acetate(aurantiamide acetate,6),1,3-二羟基-2-甲基蒽醌(7),1,7-二羟基-6-甲氧基-2-甲基蒽醌(8)。结论:除化合物3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α-萘甲基)-2-甲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盐酸盐的化学研究和降压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黄文龙 彭司勋 张惠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21-324,共4页
粉防己碱有较好的钙拮抗作用,临床上已试用于治疗高血压,为简化结构,将粉防己碱还原裂解,以裂解产物为先导物,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取代的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其中86040经药效学研究表明,静注或口服给药,对正常和高血压大鼠都有降压作用,本文... 粉防己碱有较好的钙拮抗作用,临床上已试用于治疗高血压,为简化结构,将粉防己碱还原裂解,以裂解产物为先导物,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取代的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其中86040经药效学研究表明,静注或口服给药,对正常和高血压大鼠都有降压作用,本文还探讨了86040构象对活性的可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四氢异喹啉 降压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天酸模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景 夏忠庭 +2 位作者 周桂荣 张兰兰 孔令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3-895,共3页
目的:研究蓼科酸模属植物巴天酸模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分离纯化巴天酸模根部的化学成分,并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巴天酸模根部共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酸模素... 目的:研究蓼科酸模属植物巴天酸模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分离纯化巴天酸模根部的化学成分,并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巴天酸模根部共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酸模素(1)、酸模素-8-O-β-D-葡萄糖苷(2)、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3)、大黄素-6-O-β-D-葡萄糖苷(4)、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5)、1,3,5-三羟基-7-甲基蒽醌(6)、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7)。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巴天酸模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天酸模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化学离子化/傅里叶变换质谱法研究蝙蝠葛碱和蝙蝠葛苏林碱及其衍生物的结构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春刚 范鸣 +1 位作者 蔡惠明 盛龙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7,共3页
采用自身化学离子化/傅里叶变换质谱(SCI/FTMS)技术研究了蝙蝠葛碱和蝙蝠葛苏林碱及这二个化合物的9个衍生物,由[M+1]准分子离子峰和特征碎片峰的质谱数据鉴定了这些衍生物的结构。
关键词 蝙蝠葛 蝙蝠葛碱 蝙蝠葛苏林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毡毛忍冬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文娟 陈雨 +2 位作者 马鑫 冯煦 梁敬钰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3年第1期6-10,共5页
综述了忍冬科忍冬属植物灰毡毛忍冬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灰毡毛忍冬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苯乙胺N-取代的反应中重排反应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柳红 吉民 华维一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5-67,共3页
以POLYGEN软件中的CHARMm程序和集团坐标轮换法,对6个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计算机分子模拟,根据所得化合物的能量最低构象,计算了键合能、电子总能量、偶极矩、胺基氮原子电荷以及氧原子电荷等值并作为结构参数对反应的反... 以POLYGEN软件中的CHARMm程序和集团坐标轮换法,对6个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计算机分子模拟,根据所得化合物的能量最低构象,计算了键合能、电子总能量、偶极矩、胺基氮原子电荷以及氧原子电荷等值并作为结构参数对反应的反应热进行估算,同时对β-苯乙胺N-取代反应中的重排反应(反应式(1))进行机理研究,结果认为重排产物N-(2-苯乙基)N-(2-羟乙基)-对硝基苯胺4是由N-(2-苯乙基)-2-(对硝基苯氧基)乙胺3经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所得,此反应可能为Smiles重排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苯乙胺 POLYGEN软件 亲核芳香取代 重排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设计新途径——分子复合物的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文龙 彭司勋 华维一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17-320,共4页
药物与靶物质(酶、受体、核酸等)相互作用时的构象是药物设计所需探讨的重要环节,以往的研究方法所探索的药物分子多为固态或孤立状态,而药物发挥作用所经历的转运、代谢、起效的过程都是在生物液中进行的。利用核磁共振研究药物分子和... 药物与靶物质(酶、受体、核酸等)相互作用时的构象是药物设计所需探讨的重要环节,以往的研究方法所探索的药物分子多为固态或孤立状态,而药物发挥作用所经历的转运、代谢、起效的过程都是在生物液中进行的。利用核磁共振研究药物分子和靶物质在溶液中的构象,推测药物分子发挥作用所需的生物活性构象是8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对药物-靶物质复合物进行NMR研究可获取新药设计所需的重要信息。本文介绍了新近发展起来研究大分子复合物的几种NMR方法,包括变位NOE,同位素编辑的质子NMR,氚代配基的2D NOE差异谱,全氚代受体,异核3D NMR以及4D核磁共振。同时讨论了这些方法的适用范围,并展望对药物设计将产生重大影响的NMR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复合物 药物设计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的药物治疗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金培 张惠斌 黄文龙 《药学进展》 CAS 1998年第3期144-148,共5页
概述了偏头痛病的分类、病因学及其预防和治疗的药物研究进展。
关键词 偏头痛 5-HT1D激动剂 神经激肽 药物疗法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Ⅰ2-乙基-3-[4-(2-羟基-3-胺丙氧基)苯酰]吲哚嗪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活性测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如斌 彭司勋 华维一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57-161,170,共6页
以吲哚嗪类化合物Butoprizine为先导物,结合β-受体阻断剂的结构特点,设计合成了9个吲哚嗪类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化学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证。抗氯仿诱发小鼠室颤结果表明,化合物(2),(... 以吲哚嗪类化合物Butoprizine为先导物,结合β-受体阻断剂的结构特点,设计合成了9个吲哚嗪类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化学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证。抗氯仿诱发小鼠室颤结果表明,化合物(2),(6)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嗪 抗心律失常药 药物 筛选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官能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宏斌 华维一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16-223,共8页
非官能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孙宏斌,华维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研究室,南京210009)手性环氧化物在天然产物合成、药物合成和有机合成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获得高光学纯度的环氧化物,人们建立了... 非官能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孙宏斌,华维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研究室,南京210009)手性环氧化物在天然产物合成、药物合成和有机合成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获得高光学纯度的环氧化物,人们建立了多种方法,包括:手性源的转化[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烯烃 不对称氧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药物化学发展的回顾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司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5-76,共2页
阐明了药物化学学科的性质和任务 ,简要地回顾 2 0世纪药物化学发展的历程 ,将其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并概括地介绍各时期的发明、发现和主要成就 ,有助于读者了解百年来药物化学的发展概貌和今后发展趋势。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发展 20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苯乙胺N-取代反应中N-O型Simles重排的动力学研究(Ⅰ)
18
作者 吉民 柳红 +2 位作者 李永国 李康乐 华维一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16,共3页
以β-苯乙胺和对硝基苯基溴乙基醚反应生成N-(对硝基苯氧乙基)β-苯乙胺和其重排产物N-(2-苯乙基)N-(2-羟乙基)-对硝基苯胺为例,研究分子内激活的亲核芳香取代反应——N-O型Smiles重排的动力学过程。
关键词 N-O型 Smiles重排 动力学 苯乙胺 硝基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Ⅲ.关附甲素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心律失常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如斌 彭司勋 华维一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4期342-345,共4页
以关附甲素和关附醇胺为原料,设计合成了6个关附甲素酯类化合物。药效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Ⅰ、Ⅱ、Ⅲ和Ⅵ对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中化合物Ⅰ、Ⅱ和Ⅵ的生物活性优于关附甲素。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关键词 关附甲素 抗心律失常药 结构修饰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Ⅰ、苯丙二醇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如斌 彭司勋 华维一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设计合成了12个苯丙二醇胺类化合物,其中11个未见文献报道,其化学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证实。经抗氯仿诱发小鼠心律失常试验表明,Ⅰ_1、Ⅰ_2、Ⅰ_3、Ⅰ_7和Ⅰ_85个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活性。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药 苯丙二醇胺 药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