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C-MS/MS法测定健康人血浆中的特比萘芬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博 步芬 +1 位作者 陈沄 赵霞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1年第6期504-50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测定人血浆中特比萘芬血药浓度的LC-MS/MS法。方法:采用C18柱(4.6 mm×150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水(含20 mmol.L-1乙酸铵)(95∶5),流速1.0 mL.min-1;气动辅助电喷雾离子化(ESI),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离子检...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测定人血浆中特比萘芬血药浓度的LC-MS/MS法。方法:采用C18柱(4.6 mm×150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水(含20 mmol.L-1乙酸铵)(95∶5),流速1.0 mL.min-1;气动辅助电喷雾离子化(ESI),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离子检测(MRM);特比萘芬和内标(酮康唑)分别为:m/z 292.00→141.10,m/z 530.95→82.10。结果:特比萘芬在10.3~2054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8),定量下限10.27 ng.mL-1。特比萘芬低、中、高三个浓度批内及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准确度、绝对回收率均符合方法学要求,无显著基质效应。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分析周期短,适合于临床上特比萘芬血浆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比萘芬 LC-MS/MS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萘莫司他中有机溶剂残留的测定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博 步芬 徐光富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3期41-42,共2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萘莫司他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在EC-1000(30m×0.54mm×1.2μm)毛细管柱上采用程序升温法,载气为氮气,汽化室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20℃,以二氧六环为内标,内标法测定甲磺酸萘莫司他中残留的甲...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萘莫司他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在EC-1000(30m×0.54mm×1.2μm)毛细管柱上采用程序升温法,载气为氮气,汽化室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20℃,以二氧六环为内标,内标法测定甲磺酸萘莫司他中残留的甲醇、丙酮、吡啶、N,N-二甲基甲酰胺。结果在本研究色谱条件下,各溶剂及内标均能得到良好的分离度,空白无干扰;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96以上,回收率96.7%~102.0%,检测限0.15~2.8μg/mL。结论试验建立的色谱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合甲磺酸萘莫司他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萘莫司他 残留溶剂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低聚半乳糖 被引量:4
3
作者 林慧 孙彦敏 +2 位作者 陶飞 王岁楼 徐春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2861-2868,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低聚半乳糖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2-氨基苯甲酰胺衍生后,经色谱柱分离,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峰加和分段法定量。结果建立的方法可以测定婴幼儿配... 目的建立一种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低聚半乳糖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2-氨基苯甲酰胺衍生后,经色谱柱分离,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峰加和分段法定量。结果建立的方法可以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低聚半乳糖含量。采用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和麦芽七糖建立标准曲线,在1~250μg/mL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2)大于0.999。回收率为85.9%~103.5%,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小于5%,检出限为1.0 g/kg,定量限为3.0 g/kg。结论本方法方法重现性好,精密度高,解决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中高含量乳糖对低聚半乳糖测定的干扰问题,可以为食品中低聚半乳糖的定量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半乳糖 婴幼儿配方乳粉 柱前衍生 液相色谱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HACCP原理构建南京盐水鸭质量保障体系 被引量:2
4
作者 段珊珊 陈丽芳 +3 位作者 梁蜜 郭芳平 罗宇 王岁楼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4年第5期8-10,共3页
南京盐水鸭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传统加工过程经验性强,质量稳定性没有保证。本文将现代食品质量管理体系——HACCP原理运用于南京桂花鸭的加工过程,旨在使整个工艺流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从而保障盐水... 南京盐水鸭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传统加工过程经验性强,质量稳定性没有保证。本文将现代食品质量管理体系——HACCP原理运用于南京桂花鸭的加工过程,旨在使整个工艺流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从而保障盐水鸭产品的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水鸭 质量安全 HACCP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中阿奇霉素浓度 被引量:4
5
作者 谭亚亚 李博 +1 位作者 杨欣 李巍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19期11-12,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阿奇霉素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并对其生物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血浆样品加入内标后用甲醇沉淀蛋白,离心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流动相为10 mmol/L醋酸铵(含0.1%冰醋酸)-甲醇(35∶65),流速为1.0 mL/min,... 目的建立测定阿奇霉素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并对其生物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血浆样品加入内标后用甲醇沉淀蛋白,离心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流动相为10 mmol/L醋酸铵(含0.1%冰醋酸)-甲醇(35∶65),流速为1.0 mL/min,选择性碎片离子检测。健康受试者分别口服阿奇霉素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500 mg后,测定其血浆中阿奇霉素的质量浓度,并计算生物等效性。结果血浆中阿奇霉素在5.91~1 182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2.37 ng/mL。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可用于测定人血浆中阿奇霉素的质量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速补偿单糖外标法快速测定低聚糖的质量分布
6
作者 林慧 杨新磊 +2 位作者 孙彦敏 王岁楼 徐春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2869-2876,共8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蒸发光散射检测器(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 UPLC-ELSD)测定低聚糖不同聚合度质量分布的分析方法。方法以亲水作用机制来分离不同聚合度的低聚糖...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蒸发光散射检测器(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 UPLC-ELSD)测定低聚糖不同聚合度质量分布的分析方法。方法以亲水作用机制来分离不同聚合度的低聚糖,再利用已知的不同聚合度糖标准品通过流速补偿建立蒸发光响应一致性方法,通过选择相对易得的单糖来建立标准曲线测定其他不同聚合度低聚糖的质量,最终得到不同聚合度低聚糖的质量分布。结果利用该方法分离测定了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样品的质量分布。采用果糖和半乳糖建立标准曲线,果糖在0.05~1.0 mg/mL范围相关系数(r^2)为0.9972,半乳糖在0.05~0.5 mg/mL范围相关系数(r^2)为0.9994。以0.25 mg/mL半乳糖和果糖标准溶液连续6次进样考察方法重复性,保留时间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0.1%,峰面积RSD<0.76%。低聚果糖的测定结果通过与蔗果三糖和蔗果四糖外标法结果的比对,最大偏差<2.5%,准确度较高。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成本低,可用于测定不同低聚糖的质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糖 质量分布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alase蛋白酶水解花生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陈贵堂 赵立艳 +2 位作者 丛涛 赵霖 王岁楼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9-121,124,共4页
对Alcalase蛋白酶水解花生分离蛋白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结果表明,花生蛋白的最佳预处理条件是90℃加热20min,水解条件为:温度55℃,pH7.5,底物浓度8%,酶添加量3%(E/S),酶解时间6h,此时其酶解产物抑制亚油酸氧化的能力最强,花生肽中具... 对Alcalase蛋白酶水解花生分离蛋白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结果表明,花生蛋白的最佳预处理条件是90℃加热20min,水解条件为:温度55℃,pH7.5,底物浓度8%,酶添加量3%(E/S),酶解时间6h,此时其酶解产物抑制亚油酸氧化的能力最强,花生肽中具有抗氧化功能的成分主要集中在分子量5kDa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蛋白 花生肽 水解条件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花生抗氧化肽的蛋白酶筛选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陈贵堂 赵立艳 王岁楼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4-168,共5页
选用7种食品级蛋白酶水解花生蛋白,研究单一酶作用和双酶组合作用对水解产物水解度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风味蛋白酶外,单一酶以及其他单酶两两组合对花生蛋白的水解程度都很小,其中碱性蛋白酶作用较好一些。风味蛋白酶单... 选用7种食品级蛋白酶水解花生蛋白,研究单一酶作用和双酶组合作用对水解产物水解度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风味蛋白酶外,单一酶以及其他单酶两两组合对花生蛋白的水解程度都很小,其中碱性蛋白酶作用较好一些。风味蛋白酶单独作用以及与其他酶组合作用于花生蛋白,其水解度都很高,最高可达33.7%;以不同方法测定不同酶解产物的抗氧化能力表明,碱性蛋白酶作用产物抗氧化能力最强,双酶组合作用对水解产物的抗氧化能力影响不大,因此选用碱性蛋白酶做进一步酶解条件优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蛋白 蛋白酶 抗氧化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铁复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9
作者 董亚茹 陈贵堂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2890-2895,共6页
缺铁性贫血是当前发病率最高的营养素缺乏病之一,补充足量的铁是防治缺铁性贫血最根本的方法。因此,高生物利用度的铁营养强化剂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目前广泛使用的铁补充剂分为无机铁和有机铁两类。无机铁的代表是硫酸亚铁,其补铁... 缺铁性贫血是当前发病率最高的营养素缺乏病之一,补充足量的铁是防治缺铁性贫血最根本的方法。因此,高生物利用度的铁营养强化剂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目前广泛使用的铁补充剂分为无机铁和有机铁两类。无机铁的代表是硫酸亚铁,其补铁效果虽好,但具有明显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刺激、口腔异味以及铁中毒等。研究表明,多糖铁复合物作为一种有机铁化合物,对胃肠道刺激小、生物利用度高,是目前比较有效的缺铁性贫血的补铁剂,因此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围绕多糖铁复合物的制备方法、铁含量测定方法、结构分析、理化性质、吸收性质和临床应用方面展开综述。多糖铁复合物的结构确证和安全性、多糖的结构和种类对多糖铁复合物有效性的影响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多糖铁复合物的有效性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铁复合物 缺铁性贫血 补铁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生红球藻提取物皂化前后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立艳 陈贵堂 +1 位作者 赵广华 胡小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1-83,86,共4页
将雨生红球藻藻粉经过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提取后,经过皂化,得到虾青素提取物,测定了提取物皂化前后的抑制油脂过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还原力,结果表明,雨生红球藻提取物皂化前后在三种评价方法中都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氧... 将雨生红球藻藻粉经过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提取后,经过皂化,得到虾青素提取物,测定了提取物皂化前后的抑制油脂过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还原力,结果表明,雨生红球藻提取物皂化前后在三种评价方法中都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 虾青素 皂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主要杂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霞 李博 +1 位作者 陈伯玮 王岁楼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14-1317,共4页
目的:建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中主要杂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LC-MS、NMR及色谱方法确认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中主要杂质结构。以C18柱为固定相,pH3.0缓冲液-甲醇-乙腈50∶3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7 nm,外标法定量测定苯磺酸氨... 目的:建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中主要杂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LC-MS、NMR及色谱方法确认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中主要杂质结构。以C18柱为固定相,pH3.0缓冲液-甲醇-乙腈50∶3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7 nm,外标法定量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中杂质。结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中主要杂质为氨氯地平氧化脱氢的产物(杂质A)。杂质A定量方法分离良好,杂质A与氨氯地平及其他杂质峰完全分离;在0.5-10.0μg/ml的范围内杂质A的峰面积和浓度线性相关,方法定量限10 ng/ml,回收率98.2%(n=9),RSD为0.2%(n=6)。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中主要杂质为氨氯地平氧化脱氢的产物(杂质A)。该分析方法准确可靠,简便易行,可用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中杂质A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杂质 定性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源蛋白肽铁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浩 赵聪 陈贵堂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年第12期39-43,共5页
综述食物源蛋白多肽铁配合物的制备、分离纯化、结构分析、生物活性以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关键词 多肽铁配合物 补铁剂 缺铁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化州橘红干燥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乐龙 曾岩 曹崇江 《化工时刊》 CAS 2021年第2期1-3,39,共4页
研究了鼓风干燥和红外控温干燥对化州橘红干燥动力学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鼓风干燥,红外控温干燥条件具有更高的干燥效率,水分扩散率和总黄酮化合物含量均较高。当样品干燥温度为45℃、55℃和65℃,切片厚度为2 mm时... 研究了鼓风干燥和红外控温干燥对化州橘红干燥动力学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鼓风干燥,红外控温干燥条件具有更高的干燥效率,水分扩散率和总黄酮化合物含量均较高。当样品干燥温度为45℃、55℃和65℃,切片厚度为2 mm时,在红外控温干燥条件下样品的有效水分从2.384×10^(-10) m^(2)/s到5.007×10^(-10) m^(2)/s,活化能为33.09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州橘红 干燥动力学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百威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
14
作者 徐光富 谭亚亚 李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3期11704-11706,共3页
[目的]探讨克百威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在pH 7.40 Tris-HCl缓冲体系下克百威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计算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并探讨了克百威与BSA之间的作用力类型。[结果]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克... [目的]探讨克百威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在pH 7.40 Tris-HCl缓冲体系下克百威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计算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并探讨了克百威与BSA之间的作用力类型。[结果]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克百威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较强的猝灭作用为静电作用。根据不同的药物浓度及温度的变化,判断其猝灭方式可能为静态猝灭。在25、37、50℃温度下反应的结合常数KSV分别为1.17×104、1.07×104和0.99×104L/mol,克百威与BSA按1∶1的比例结合。[结论]该研究对从分子水平上了解克百威的体内转运与代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百威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喷雾解吸质谱及其应用
15
作者 赵霞 步芬 +1 位作者 邹丽敏 李博 《价值工程》 2012年第2期326-328,共3页
电喷雾解吸离子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质谱离子化方式,它是电喷雾离子化和解吸离子化两大离子化技术的结合,在大气压条件下,样品不必经过预处理可以直接检测。因此,电喷雾解吸电离是具有分析速度快、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等特点,并且... 电喷雾解吸离子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质谱离子化方式,它是电喷雾离子化和解吸离子化两大离子化技术的结合,在大气压条件下,样品不必经过预处理可以直接检测。因此,电喷雾解吸电离是具有分析速度快、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等特点,并且可进行原位分析。本文对电喷雾解吸电离的离子化机制及电喷雾解吸离子化仪器的最新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分析特点以及DES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解吸质谱 离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半乳糖的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潘玉宁 刘成志 +2 位作者 颜春荣 徐春祥 林慧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2849-2855,共7页
低聚半乳糖作为一种益生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功能性食品方面应用越加广泛。低聚半乳糖能够在肠道内选择性增殖益生菌发酵生成短链脂肪酸,与肠道微生物协同参与生理功能机制调节,在保障肠道健康、免疫系统调节、抑制肿瘤细胞生成... 低聚半乳糖作为一种益生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功能性食品方面应用越加广泛。低聚半乳糖能够在肠道内选择性增殖益生菌发酵生成短链脂肪酸,与肠道微生物协同参与生理功能机制调节,在保障肠道健康、免疫系统调节、抑制肿瘤细胞生成、改善人体矿物质吸收、改善心血管疾病等机制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子水平出发,全面剖析了低聚半乳糖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在维持肠道微生物平衡、抵抗肠道病毒感染、免疫机制调节、结直肠癌的抑制、脂质代谢的调节及血糖水平控制等功效方面的作用机理。为低聚半乳糖在功能性食品开发及健康保健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半乳糖 生理功能 肠道微生物 短链脂肪酸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基葡萄糖中的乙酰氨基葡萄糖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升涛 李师 +4 位作者 尹鸿萍 姜红玲 张军 李博 王岁楼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00-905,共6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基葡萄糖(Glc N)样品中乙酰氨基葡萄糖(Glc NAc)。方法:采用氨基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液(65∶35,p H 7.5)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195 nm...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基葡萄糖(Glc N)样品中乙酰氨基葡萄糖(Glc NAc)。方法:采用氨基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液(65∶35,p H 7.5)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195 nm,进样体积20μL。结果:方法专属性强,Glc NAc与Glc N及各杂质分离良好;Glc NAc在1.94~14.70μg·m 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准确度高(回收率99.0%~104.2%,n=3),溶液在24 h内稳定(RSD为0.69%),精密度(RSD为1.5%~2.2%)和耐用性(RSD为1.6%~8.1%)均良好,灵敏度高(定量限0.98μg·m L-1)。经过测定,盐酸氨基葡萄糖粗品中Glc NAc含量为0.09%~0.18%,盐酸氨基葡萄糖成品和硫酸氨基葡萄糖氯化钾成品中未检出Glc NAc(含量〈0.0049%)。结论:本法经方法学验证,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出Glc N中Glc NAc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葡萄糖(GlcN) 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 甲壳素 工艺质量控制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氨基葡萄糖中5-羟甲基糠醛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伯玮 徐千捷 +5 位作者 赵霞 申聪云 步芬 刘升涛 李博 王岁楼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14年第5期441-444,共4页
氨基葡萄糖在医药及保健食品领域应用广泛,但其降解产物5-羟甲基糠醛(5-HMF)具有致突变作用等,会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造成影响。本文建立了盐酸氨基葡萄糖中5-羟甲基糠醛(5-HMF)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柱,以甲醇-水(10∶90)为流动相,... 氨基葡萄糖在医药及保健食品领域应用广泛,但其降解产物5-羟甲基糠醛(5-HMF)具有致突变作用等,会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造成影响。本文建立了盐酸氨基葡萄糖中5-羟甲基糠醛(5-HMF)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柱,以甲醇-水(10∶90)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 mL/min,以283 nm为检测波长。方法在1.02~16.38μg/mL内线性良好(r=0.999 8),准确度高(回收率99.7%),精密度好(RSD 0.97%),灵敏度高(10 ng/mL),能快速、准确地测定盐酸氨基葡萄糖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基葡萄糖 5-羟甲基糠醛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不同脱脂工艺制备的花生蛋白粉的营养生理学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丛涛 赵霖 +3 位作者 鲍善芬 李珍 邹海民 陈贵堂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3-248,共6页
旨在观察不同制备工艺生产的花生蛋白质粉的营养生理功能。实验以酪蛋白为对照(CG),选择3种不同脱脂工艺条件(低温生制(LG)、低温熟制(MG)、传统高温(HG))制备的花生蛋白粉和花生饼粕粉作为饲料蛋白来源,制备人工半合成饲料,采用对喂方... 旨在观察不同制备工艺生产的花生蛋白质粉的营养生理功能。实验以酪蛋白为对照(CG),选择3种不同脱脂工艺条件(低温生制(LG)、低温熟制(MG)、传统高温(HG))制备的花生蛋白粉和花生饼粕粉作为饲料蛋白来源,制备人工半合成饲料,采用对喂方法饲喂生长期SD大鼠,进行营养生理及代谢实验观察。结果显示,CG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最快,食物转化率最高;HG组体质量增长和食物转化率均为最低。各组大鼠均处于正氮平衡状态,尤以MG组正氮平衡值最高。所有花生蛋白组粪便排泄量及含水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特别是HG组蛋白质的消化率、利用率、功效比值以及氨基酸评分等多项营养评价指标都显著低于其他各组。HG组大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以及转铁蛋白的含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MG组和LG组则与对照组无差异。由此可见,传统高温脱脂制备工艺降低了花生粕粉的营养价值,不能提供充足的蛋白质营养。低温脱脂工艺制备的花生蛋白质粉,其营养生理功能及在体内的吸收利用程度均能够充分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是优质的植物蛋白质来源,是花生蛋白质开发和利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蛋白粉 制备工艺 营养评价
原文传递
不同种类蛋白质对大鼠体内微量元素锌、铜、铁、锰代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丛涛 陈贵堂 +2 位作者 赵霖 鲍善芬 李珍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11,共6页
目的:以酪蛋白为对照,研究大豆蛋白和花生蛋白对生长期大鼠体内锌、铜、铁、锰4种元素代谢的影响。方法:36只生长期雄性SD大鼠随机被分为3组——酪蛋白组、大豆蛋白组、花生蛋白组,分别饲喂含20%酪蛋白、大豆蛋白、花生蛋白的人工半合... 目的:以酪蛋白为对照,研究大豆蛋白和花生蛋白对生长期大鼠体内锌、铜、铁、锰4种元素代谢的影响。方法:36只生长期雄性SD大鼠随机被分为3组——酪蛋白组、大豆蛋白组、花生蛋白组,分别饲喂含20%酪蛋白、大豆蛋白、花生蛋白的人工半合成饲料,28d后开始连续收集7d的粪、尿样品,35d后处死,取大鼠血、肝脏、肾脏和股骨,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其锌、铜、铁、锰含量。结果:大豆蛋白组尿铁、锰排量、锌和铁的表观吸收率和表观存留率以及肝锌、肝铜和肾脏锰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肾脏和股骨铜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花生蛋白组尿中各元素排泄量、铜和铁的表观吸收率、铜的表观存留率以及肝脏铁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粪铜排泄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豆蛋白质使大鼠对锌和铁的表观吸收率和表观存留率显著增加;花生蛋白质使大鼠对铜的表观吸收率和表观存留率以及对铁的表观吸收率显著增加,提示大豆蛋白质对改善机体锌和铁代谢、花生蛋白质对机体铜和铁代谢的调节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花生蛋白 大鼠 微量元素 代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